3 Z" F, R5 ^: W* Y" a5 s 一、以“钉子精神”钻学习。钉子的精神是什么?回答很简单,就是“钻劲”和“挤劲”。这种“挤劲”和“钻劲”,用到领导干部修身方面,就是钻学习、奋发学习、刻苦学习、坚持学习。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学科学,这不仅是增加智慧、智力、智能之本,也是修身、养性、立德,做事、做官、做人之基。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知,非学无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做仕,这就把学习与增长知识,学习与增长才干,学习与改造世界观统一起来了。现在,一讲读书、学习,一些领导干部则认为工作忙,没时间,怕学习影响工作,这是不对的、错误的。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常怀知识恐慌,常找能力差距,常思本领不足,更要把学习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之基和提高能力素质之本,成就事业之源。魏源有句名言:“志士惜年,贤人昔日,圣人惜时”。要做志士、贤人、圣人,就需要时时刻刻地学习、读书,永不懈怠。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要以闻鸡起舞、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发学习;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责任感抓紧学习;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急感终身学习。良田不耕耘,杂草就会丛生;头脑不汲取新知识,愚昧就会禁锢思想。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体讲,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键时刻不被困难所阻;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才能经常保持清醒头脑,抵制住种种诱惑;只有加强读书、学习,才能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被教条所锢。读书、学习,获得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谋求发展的“开山斧”,推动建设的“火车头”。读书、学习,开卷有益、大有用处、大有作为。当今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处于一个知识不断更新、,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的信息时代。“大智非才不可,大才非学不可”。领导干部不论工作多么忙,都要挤出时间去读书、学习,也就是在“挤”与“钻”上下功夫,去自觉地挤出时间,抽出时间,腾出时间,抓住分“秒”的时间去攻读,把精力用在学习上。领导干部的学习意识要“浓”,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做到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总结,注重升华;学习的内容要“广”,广泛地、深入地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做到博览群书增强自身的知识面,深厚层;学习的目的要“明”,要勤于实践,善于实践,全靠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提高、见效。要向书本学习,汲取精华,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认识、辨别问题的能力、打牢理论功底;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他山之石”来“攻玉”,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能力变成自己的能力;要向社会这个“无字书”学习,广泛吸取社会上的一切智慧,丰富自我,提高自我,指导自我;要虔诚向群众学习,集众人之长,聚百家之优,用广大群众创造的经验指导自己工作的实践。只有如此,才能在开展工作中言之成理、论之有据,思之有成、破壁有时;才能汲理论之精华、集众家之所长、听民声之所呼、定科学之决策,干出一番伟业来。1 w2 P {* ^4 D1 J7 f9 f
: M Z5 T6 [0 N3 z) ~3 Q" n. E- K 二、以“镜子”精神照人生。“镜子”,能照出人的仪表,美与丑;显微镜、透视镜,又能看出人们身心方面隐藏的“病”,是“大病”、“小病”。“镜子精神”起着照面、照身,透心、透魂的作用。总之,镜子可以映照其心,端正其形,做到心明眼亮,灵魂澄清。古人云:“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镜子”,它能使人们面对自己,观察自己,审视自己,考问自己,判断自己,改正自己。这就是说,“镜子”不仅可以用于整理自身的容颜,还能反省自身的行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照得失。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成功者身上吸取经验,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从历史的兴衰、更替、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调正人生航向。要以领导和同志为镜,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以群众为镜,从群众的群体智慧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以实践为镜,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基层工作第一线,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特别是我们面对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谓多多。领导干部要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引诱,就要经常以党纪国法为镜,以群众要求愿望和监督为镜,在用权用人上坚持原则,在钱物使用上严守规定,在处理问题上公道公正,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在履政尽责上甘于奉献。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近代美国社会学者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意思就是指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考察自我形象。事实也证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要形成一种“以人为镜”、“人人为镜”的氛围, 也就是“以他人为镜”,“以英模人物为镜”,自觉地对照、检查自己,使“以人为镜”成为发现问题的“监视器”;凝聚民心的“扩大器”;激发活力的“充电器”;化解矛盾的“调解器”;激发自我的“增声器”,促使自己对工作的动情,对事业的激情,对目标的痴情,对发展的热情,这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我们在以为人镜中,要明辨善恶,走好“生命线”;严于律己,筑牢“堤防线”;置身监督,树立“阳光线”;学习英模,确立“航标线”。) h2 k8 J- K4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