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略谈公文写作中的几点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秘书三味
时间:
2012-7-16 06:02
标题:
略谈公文写作中的几点体会
古人云“文如其人”,就是说从一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见识、逻辑、文笔、语言等多种素质。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把培养人的写作能力作为提高素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领导参与的公务活动越来越多,交流范围日趋广泛,公文作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实现指挥、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工具,其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具备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也渐渐成为个人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必不可缺的“敲门砖”。然而,很多刚从学校进入办公室的学生,对于公文写作感到非常头痛,特别是不知道从何处写,感到很为难,写不出东西自己着急,领导不满意,也没有效率,还会耽误事情,怎么办?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抛砖引玉,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1 V0 c9 p5 l. j9 e9 y2 R' }
$ `/ x7 r7 R$ T d @/ P
一、勤于练笔
- I6 F' ], e9 n" X, V; I' U
L7 W7 n9 F# ^3 c; i/ L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文贵于精,精在于练”。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一书中说:“谚云读书十篇不如作一篇”,“学人只喜多读文章, 不喜多做文章; 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工夫, 多作乃切实求己工夫, 其益, 益相去远也”。所以我们不仅要多读, 更要重苦练, 任何好文章都离不了苦练。公文等文稿的写作才能、技巧,也是从刻苦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多写常练, 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本领。
l: j4 h i( b: n3 O n. i& @
当然,练习公文写作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工作中,常常听到一些人说;“我们想是想写,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笔者认为,不妨从写“火柴盒”、“豆腐块”,整理会议记录、情况反映做起,做到勤写、多写且长期坚持下去。比如,可以先从通知、大事记、会议纪要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也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体拓展,也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增强写作信心。有道是:“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通过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开阔知识面,只要坚持勤于练笔,不怕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自己就会慢慢“入门”,写作水平就一定能在“日不见长”中逐渐得到提高。
* y, {9 K" {; n! o4 y1 w5 |# a
' }# {$ t& Z9 M/ e3 z8 f
二、巧于借鉴
3 v$ [# C; i* H3 F
0 [8 k" n; ^* g3 T$ ^" m" \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到底有没有“秘诀”?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公文写作有没有规律可循、方法可求呢?我们的回答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任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作都有其特有的方法和技巧,公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 Q) M7 \8 r! s4 C k; z |
要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应有意识地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只有读多了,读熟了,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和作法了。如,总结、报告、汇报材料的开头,通常会用到 “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大力支持下”,“在×××的亲自过问下”;在总结成绩时,通常都会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是“各项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等等进行归纳;以领导为主角的新闻报道,通常会有“×××领导亲自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领导不辞辛苦(根据天气变化可相应改为“冒着大雨”、“冒着严寒”、“顶着烈日”等)走访和慰问了×××”等语句;在分析问题时,一般都会用“在认真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用此语来增强危机感,类似的语句还有: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困难同在;在结尾通常都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勤奋的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鼓舞干部职工的士气,增强信心。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读书是读他人之书,作文是作自己之文;借鉴只是从中汲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依葫芦画瓢。
/ U. y; J5 o& U7 |2 K6 [" e
! _, z. A5 N) `
三、乐于思考
* G6 o0 M' Z, r y' y
1 E, R* [% G* M9 ?
理论观点是文章的命脉,它是文章生命所系,价值所关。因此,必须切实注意材料的思想性和观点的正确性。只有从理论和全局的高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炼出鲜明的观点,文章才有方向、有深度,指导性才强,才有生命力。而深邃透彻的观点、闪光发亮的思想来自在掌握客观事物之后的深入思考。常言:“道得人人意中语,千回百折费寻思”。所以,在写文章之前,必须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材料变成系统的语言,把系统的语言变成书面文字。
* w" ^. L8 t8 @$ _* k3 Y$ e
在公文写作前,谋篇布局是思路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写文章要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认真锻炼思路,加强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训练。毛泽东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只有对内容经过精心思考,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写作,才能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要列好提纲,或打腹稿。这是起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纲写稿子,有许多好处:可以帮你组织材料;可以使你想问题更周到;免得一面写一面想,写时吃力不讨好。列提纲,一定要在掌握领导意图的基础上进行。提纲列的越细致越好,不要光列大题目,还要列小题目,就连每个小题目里各写几层意思,哪一层意思放在哪一个题目里面,也要考虑清楚。比较简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纲,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腹稿,虽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对文稿的谋篇布局也要想明白。有了好的提纲或好的腹稿,文章等于完成了一半,起草公文就会得心应手。
3 V! G* z, Y! |5 o$ \9 l; Z3 X) S2 B
7 k$ j& _# P. n! y1 X% K$ C# L
四、博于选材
0 D5 q5 M. k( _( ^; }( I* e
F+ t! r m* ^( b7 m1 h+ d% r7 |
撰写公文通常有两条最基本的要求:“上要着天,下要着地”。着天就是知上晓上;着地就是掌握信息、立足现实。公文重在实用,鲜明的实用性是公文首要和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公文写作之前,必须掌握大量的信息材料,经过鉴别、筛选、分析、综合,将相关的材料转化为公文的内容。
1 |# D& t: A$ z% y. A; X. D
收集材料,需要搞好材料的积累, 努力建立自己丰富的“材料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 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 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通过积累材料,一是能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我们在看书读报时,对重要的、好的文章要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开头和结尾?有哪些不足?假如换我来写篇文章又会是怎样?这样一对照,自己也就慢慢有提高。二是可以从中获取信息,积累各种资料。具体的积累方法是:把自己一本书后的最大感想和书中好语句记录下来,把它抄在本子上;把报纸上的有关资料,如好的观点、标题、典型事例及数据等你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来,条件许可时,最好剪集成册,分类保存;把自己在日常工作、下基层调查和同他人聊天时的一些好想法,他人的好语言记下来。如此长久坚持下去对写作文章是大有好处。有人说,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资料的过程,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只要你觉得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材料就摘录、收集,并经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 [9 G& G& ~9 X- j* C" H# @
8 `+ e& G3 B! G: @
五、善于比较
( ^$ ]* G" @/ i% p4 k, Q* ]% v$ f
& \: x; C0 Y! O E
作者:
秘书三味
时间:
2012-7-16 06:04
公文写作是机关公务员的一项基本工作,而初学者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笔者将长期写作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观点提出来探讨,希望对初学者有一点启发。
( S6 R+ V3 ?# J
4 L8 r9 z& N9 |8 d) k% s
一、公文的要求
" {! V0 w3 W/ ~7 Q6 |+ J6 u
3 Z5 d7 S% Q+ J0 c3 g5 ~
公文的总体要求是内容简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实事求是、体例格式规范,达到思想性、政策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 F s s" o1 G& i3 n- j- H* p
9 X! f0 D% T6 {( D% p! f# h
其具体要求:一是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符合实际情况,所提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二是行文关系、行文规则,行文程序符合规范要求。三是体例得当,符合规范。四是文种使用正确,标题简明、规范。五是正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表述正确。六是论证有理有据,观点明确,重点突出。七是语言符合语法逻辑,严谨、精练、准确。八是主题词标引准确,抄送机关无误。九是标点符号、数字、附件等标注准确无误。十是文稿工整、字迹清楚,印刷规范美观。
& S3 n5 K9 U( }% v" U
' q4 z' u7 ?- r# t
公文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公文写作就是为了清楚表述一件事情,所以,在一个公文中谈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往往会出现层次不清,叙述混乱的现象,给受文单位不知所云的印象。
" V; B3 M) ]1 T/ w( n7 Z; H- S
2 Y `! v: Z5 z$ w
二、公文的结构
' ~. P$ b% o3 V: b4 m
: x+ G* b c* K/ Q" [
公文的结构是公文写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东西,所以要熟练掌握公文的各类结构,并做到了然于胸。决定公文结构的是公文的内容,这就像裁缝量体裁衣,什么样的体型,什么样的身材就选择什么样式,使这种样式能更好的展现穿着者身体的优势。
" r6 W4 W' l" f# ~ y
/ @/ | q, r. ^' ~ ]1 R( v; |
公文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1 z0 o% x+ L4 s. r2 b
! z8 X4 B( i9 F+ Q. M5 \
(一)逻辑关系,即按公文所叙述事情的逻辑关系写作,这类公文较多。
1 E J* Z" _" }2 l/ o/ Z
. t: Z" M7 z: m1 _$ d" `* @
(二)并列关系,公文所叙述的事情往往有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叙述清楚。这类公文比较常见。
* y9 t/ e2 @( Y9 t# `' b/ @( v' z
+ {) x" P4 V6 s. X; z1 Q+ s, {) t2 T
(三)正反关系,这类公文体式较少,其写作目的一般以写“反”为主,而“反”又是为了提出建议、要求或下一步工作打算,如通报、调查报告等。
2 o+ h5 o; n3 ?
6 \8 t, G( w3 c& X* u( e2 h
三、写好公文的关键
: w& T* {; o+ U- Z0 Y, A# I, c' |
/ A, h. \9 B. b6 W7 B
公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有其狭义的方面。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只是承担工作中某一方面、某一个环节的职能,而这些职能又都具有其专业要求。一篇好的公文就是一个系统,它具有非常专业的内容,并采取了与内容相适应的好的结构,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内容表述相融的专业用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亦即内容决定形式。所以要写好公文的关键是打好中文基础,学习掌握公文格式,认真钻研业务工作,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发现不断变化的新事物、新现象。脱离业务专业要求的公文绝非好公文。有的人想求变,想哗众取宠,殊不知在专业内容中无任何变革,无新的工作思路,只一味在结构、语言上追求新、奇、怪,都是失败的表现。所以没有思想的公文只能是公文格式的架子,没有骨肉,没有实践意义,没有可操作性,这个公文是没有意义的。
, t# w( S* ?; V3 z- q
2 ~/ {3 Y# q# t! D4 K
一个部门的公文往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固定成一种格式,这种固化包括表述角度、专业用词和叙述语言等,具有很强的部门特色。往往初学者自认为写得不错、在体式和语言上都符合要求的公文,结果受到单位领导的否定,这就是因为他的文章不符合这个专业的表述要求,与固化的格式不相符。纵观公文写作的初学者,一般都有两种分化,一种是抱守原来在学校学习的写作理论,而不深入钻研学习专业理论,得不到专业知识的浸润,往往写出来的东西受到单位领导的否定,感觉到郁郁不得志,对前途倍感渺茫,对自己也没有了信心。另一种是向前辈虚心学习,尽快熟悉业务,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将专业知识与自身已经具备的理论相结合,提出符合专业要求的工作建议和方法,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这是成功的方法。
, m4 g$ q# {7 _* c7 r
, G+ g8 P5 O) \3 V6 L& _2 S
四、公文如何出“新”
2 F& R3 r% P3 _2 i
; f2 P+ V, o3 F6 `8 u8 `
如上所述,一篇好的公文要有新观点、新的工作思路,而这里的“新”不是脱离专业常识的新,而是更科学、更具有指导性的新,是对工作深入思考的结果。要出新的东西,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工作实践,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从实践中提炼真实的、科学的东西。在实践中如何去提炼好的经验呢?这就需要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这一点,就可以深入基层去发现可行性的方法,有启发性的工作思路,或者通过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批判,探索出变革之路。
* \9 ~# P4 m' q4 n! P
+ D. V# ^& L' `$ ?% n, q1 `& f
公文可用的格式不多,且又十分严谨,但并不是说写作者就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只要牢记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不断突破这一专业已经固化的叙述方式、改变照抄照搬的写作作风,为公文注入思想,注入个人的、对工作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构想,就可以出新,可以带有自己的风格。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个人的思想来说,也要经历变革、发展、再变革的过程。因为你的写作方法和思想也可能固化,也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日益形成的固化格式。而要真正做到求新,就只有在实践中发现、在思考中提炼,再在实践中检验,才能不断找出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才有可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公务员,才有条件写出好的公文。
7 v" x/ u: ^& A6 ]6 U; N
0 X6 J8 e$ x4 S+ ~& \5 [# N0 |
五、写好公文应该注意的问题
, T+ P2 Y Z+ Q. f. J5 s: A
# ^( p8 `+ J! w7 y
一是公文忌论理。公文的写作依据是政策、法规、上级文件要求和领导批示,而不是论文中惯常使用的论证,说明一个论点为什么正确,为什么成立,这点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公文写作就是要说明一个事情,不需要理论的帽子,只要写明有什么实际情况、要求如何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行了。
# i _1 x0 j7 \) |
, A" ^2 N5 R W2 [ x( e0 a
二是公文忌形容修辞。公文用词要求严谨,对事物不用修辞去描述,不夸大其辞,避免给人含混不清的印象。公文写作的依据大多数是事实,而对事实的描述最忌形容修辞。一篇好的公文不是靠通过修辞去调动阅读者的情绪,而是对一件事的清楚表述。有的初学者认为学中文这么久、这么深了,要表述清楚一件事情还不容易?其实不然,公文要表述的是业务工作,这就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要做到从专业角度去表述清楚,就有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 F" s8 B+ V/ g) N" L' X
( r9 e2 R- x4 ~! I8 j0 _* @% }
三是公文要多改。一篇好的公文是改出来的,公文越改越精,改主要从文字、语句和结构这三方面入手。文字和语句是表达方式的问题,一般一篇公文完成后,过两天就会发现诸多文字和语句方面的问题。如果公文在文章结构上作改动就是大手术了,特别是大文章在结构上作改动基本上等于重写,所以,在拟草文件前进行深思熟虑是很必要的,甚至有时在拿出大文章的写作提纲后就呈领导阅示通过,避免后来花费不必要的精力。
7 Q; P0 P. @+ h, Y: i" X3 w0 K( P6 _
4 N# X& ?( L* e/ O
六、公文写作的难与易
* f" T6 A' m3 |
0 E: Q# R2 C0 K& G" A: b# ?2 m3 k( U
有的同志认为公文写作难,有的同志认为公文写作易。认为写作难的,就难在出新上;认为写作易的,觉得不过就是老一套,不需要动脑筋。其实,公文写作的确难,一个机关公务员不光只是写一篇公文,只要一天办公,就不可能离开公文。写公文是一项磨人的工作,它必须掌握相关业务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东西,还要不断揣摩领导的意图和思维习惯,又要写,又要审,又要改,而且责任十分重大。凡是认为公文写作简单的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就很简单,没有什么底蕴,不善于思考什么问题。
2 F5 F8 Y: h2 S2 w
% D# r& `3 S$ {( J' A
“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公文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业务知识不断熟悉的过程,因为你要收集素材,要深入实际;同时,也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因为你要思考,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它最终是成就事业的过程,因为公文写好了,你就有了自己的舞台,也就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之路。
4 f) y& ^5 L3 c* p0 G% V v) Z5 g
作者:
泸州小秘书
时间:
2012-7-17 09:36
{:soso_e100:} 看一看,学一学!
作者:
qin_qinyi
时间:
2012-7-17 10:08
学习学习,感觉自己的公文写作亟待提高。
作者:
Yuubin
时间:
2012-7-17 10:09
受教了,非常感谢,明灯一盏
作者:
云端梦
时间:
2012-7-17 10:45
都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和真知灼见,拜读了,对于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文秘人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感谢作者和老秘网这个平台。。。。
作者:
欣竹
时间:
2012-7-17 11:00
学习学习,{:soso_e100:}
作者:
gery84
时间:
2012-7-17 11:51
做文章如做人生。。。做文章如做人生
作者:
山西秘书
时间:
2012-7-17 16:06
总结的比较好,拿来看看。
作者:
秘书
时间:
2012-7-17 16:21
爱上大声大声大声大声大声道
作者:
bluetombluetom
时间:
2012-7-17 16:24
略谈公文写作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
lmxlw
时间:
2012-7-17 17:50
每次都要回复,好麻烦嘛!
作者:
阿呆
时间:
2012-7-17 20:56
谢谢楼主发帖,通过学习,一定努力提高自己
作者:
重庆秘书
时间:
2012-7-17 21:00
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作者:
暖暖果冻
时间:
2012-7-17 21:33
看了之后很受感触,也很受鼓舞,虽然我现在的岗位还不要求让我独立成文,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文写作也将是我要面对的日常工作之一,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做起,向这些老秘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心得。文章非天成,成文靠实践,这句话真的很对,也许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甚至很棒很优秀的想法,但是,当我们面对文字,可能思想就会变得迟钝,无法下笔,所以多练笔绝对是个老生常谈但绝对有效的方法,我要学习,同时也应养成这样的习惯。
作者:
sugerabc
时间:
2012-7-17 21:55
写的比较中肯 可以借鉴
作者:
广州我爱学习
时间:
2012-7-17 22:4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石头希迁
时间:
2012-7-18 00:16
% |* B: S, {. b7 N" t# }5 q
学习学习,感觉自己的公文写作亟待提高。
作者:
秋水印无痕
时间:
2012-7-18 11:09
强烈抗议中止阅读{:soso_e111:}
作者:
sally
时间:
2012-7-18 14:17
非常感谢楼主!受教了!
作者:
依旧00
时间:
2012-7-18 14:19
刚刚从事文字工作,功底不深,要在老秘网好好学习大家的好方法。
作者:
等…待!
时间:
2012-7-18 17:52
好,对我们这些刚涉足办公室工作的新手很有用。
作者:
天津企业秘书
时间:
2012-7-20 08:42
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作者:
haox2003
时间:
2012-7-20 19: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ywyl9988
时间:
2012-7-23 06:35
老秘网就是好,非常不错,绝对是精华文章,拜读啦!
作者:
盐城秘书
时间:
2012-8-11 11:33
做文章如做人生。。。做文章如做人生
作者:
i河南逆行列车
时间:
2012-8-11 22:03
总结的比较好,拿来看看
作者:
大熊猫
时间:
2012-8-11 22:12
新人报道。过来学习!
作者:
翔安秘书
时间:
2012-8-19 23:35
综合文字是件苦差事,要能苦中作乐,才是境界!
作者:
564184000
时间:
2012-10-28 21:59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作者:
jinjiaoling
时间:
2013-3-14 20:57
仓库。通过积累材料,一是能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我们在看书读报时,对重要的、好的文章要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立意?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开头和结尾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3-24 22:30
{:soso_e100:}
作者:
大地瓜子
时间:
2013-4-28 16:32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作者:
莫娜
时间:
2013-12-2 15:34
写的很好,很实在。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啊。
作者:
探索者
时间:
2016-3-23 21:22
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资料的过
作者:
pdsdjm2013
时间:
2016-3-28 11:26
体会至深,值得一看的好文章!
作者:
小猫猫猫
时间:
2017-7-21 10:42
收集材料,需要搞好材料的积累, 努力建立自己丰富的“材料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 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 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通过积累材料,一是能从中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
作者:
汉水潇潇
时间:
2017-9-7 16:46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hsy851228691
时间:
2017-10-29 11:22
公文写作是机关公务员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