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善待百姓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月风
时间:
2012-7-3 07:22
标题: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善待百姓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善待百姓者,必为百姓所拥戴。
西方有句格言:你待人当如人之待你。不善待百姓者,必为百姓所抛弃。
所以,善待百姓就是善待自己。
百姓,群众也,人民也。善待百姓,是我党群众路线的题中之意,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政权的法宝。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处于改革开放的和平建设年代,党的群众路线作用几何?意义几许?是否已经不合时宜?
结合当前乡镇工作特点和形势,恰恰相反,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没有落伍,作用反而更加凸显。换言之,善待百姓,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符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要求。
为什么要善待百姓?
善待百姓是职责所在。作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要求,是人民公仆的根本职责。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善待百姓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权力的根本目的。乡镇工作岗位,直接与百姓打交道,是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关键环节,明礁职责,善待百姓,是下传大政方针,上达民情民意的基本要素。否则,就是失职渎职。
善待百姓是稳定与发展之方。当前,国家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代价,各类社会矛盾尖锐而复杂,群体性事件频发。究其原因,党群、干群关系不睦是症结所在。保稳定,谋发展,是党和人民赋予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不善待百姓,百姓也不会善待你,你的话就没人听,你的工作就难以推动,甚至会与百姓发生冲突,那么,稳定必受威胁,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善待百姓是人生价值之体现。社会转型发展的阵痛表现包括公民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人生观、价值观相对扭曲。古人云: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作为乡镇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确保职责不忘,工作不偏,错误不犯的内在素质。善待百姓过程中的成就感,获得百姓认同的幸福感,是感人的快乐,充实的快乐,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善待百姓是善待自己之策。善待百姓,需要付如,有付出就要有回报,否则难以持续,难以产生善待百姓的内在驱动力。回报,有精神的,有物质的。善待百姓必定赢得百姓赞许、拥护,继而获得组织认同,个人事业与百姓利益融为一体,自身价值与能力因此得以体现,是为精神回报;善待百姓广交百姓朋友,无论他处风云变幻,危机四伏,自可确保本地和谐与自身安全,屹立于转型发展之大浪淘沙环境而不倒。“好人好报”,“多个朋友多条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古今箴言无不说明了善待百姓之广义层面的物质回报。
善待百姓该如何作为?
真情实意对待百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虚情假意,还是作秀唱高调,百姓心里最清楚。人际交往,贵在真诚。莫说小民可欺,其实自己也是百姓,以平等人格和发自内心的感情与民交往、为民办事,、是能否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前提和手段。百姓反感乡镇干部说一套做一套,也不需要居高临下的同情与怜悯,一句话,一件事,是否真情实意,效果大不一样。真情实意与否,也是衡量做人的重要标尺,做事先学做人,直接与百姓打交道的乡镇社会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党的工作,行政工作,莫不如此。
维护百姓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古云: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乡镇干部职务不高,但职责不小,是百姓利益与公平正义价值的直接维护者。心里装着人民利益,才会转变作风抓服务,凝心聚力谋发展;心里牢记职责使命,才会敢于担当勇开拓,维护公平保稳定。把惠民政策落实到人,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重要途径;改善服务作风,帮民困,解民忧,是化解民怨,促进和谐,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公信力、号召力,进而主导地方发展与稳定的基础。
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乡镇工作岗位上,面对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仅有善待百姓之德还不够,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社会管理创新是发展形势之所需,摒弃经验主义,谦虚谨慎,与时俱进,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真本领的基本态度;广开言路听民意,深入民间汇民智是保障乡镇干部学习中前进的根本方法。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和工作水平只会贻害百姓利益和党的事业。
如今,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改善民生,大到道路、电力等基础建设,小到老有所养的普及和对弱势群体的善待,无不体现对百姓的情真意切和担当精神,为“三县”建设赢得了扎实的民意基础。换个角度,上遂民意,下必从焉,人民是历史和财富的创造者,”三县”建设离不开全县人民的高度参与,绿化攻坚、环境治理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正需要全县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奋力开拓。作者:袁章成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