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台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调研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啦    时间: 2012-7-2 08:38
标题: 台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调研与思考
    在当前世界经济进入艰难复苏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经济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叠加并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重点剖析当前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制约、深层次矛盾及出路,提出了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把握战略机遇、突破发展难题、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台州发展阶段分析及民营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台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分析。2011年,台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794.9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4777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398美元;其中市区生产总值987.1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353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837美元,根据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数据换算后,台州已经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的分组标准,按照人均GDP计算,台州已经处于中等偏上国家(或地区)水平;按照人均GNI计算,根据初步统计和测算,台州籍在市外经商务工人口达 120多万,创造的生产总值接近台州本土。综合判断,台州已进入“新成长阶段”。
    民营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随着台州进入发展新阶段和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急剧变化,台州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凭借要素低价格参与国际分工、以产品低价格拓展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式已经遭遇内外部形势的严峻挑战,低端产业、低端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快速丧失,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台州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其一,民营企业面临“内源型”发展路径锁定,民营化、市场先发优势弱化,民营企业的竞争弱势凸显。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台州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步伐有所放缓,多数民营企业依然维持着家族小企业形态,既不与其他企业联合和合并,更不愿被其他企业收购和兼并,这使得以草根创业为主、内部积累发展壮大为主的内源型发展路径锁定效应凸显,许多民营企业规模依然很小,生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较弱,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滞后、产业选择低端加工环节为主等基本特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弱势日显。与此同时,专业市场和交易方式也已经开始落后于发展需要,要素市场和市场秩序建设方面未取得重大突破,要素供给方面也得不到有力支持。
    其二,区域发展面临“低水平富裕”陷阱,区域商务成本上升,不少企业外迁和逃离实体,“产业空心化”危机显现。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没有投资出路时,就会产生“低水平富裕”陷阱,即要素成本提高而品质没有提高,产业竞争力下降,企业外迁增多,产业资本逃离实体经济,区域出现产业空心化。从台州实际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制造业同质竞争加剧、税负日益沉重、劳动力紧缺、环保成本上升等问题使得制造业利润大幅度下滑,导致许多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工业用地招拍挂以来,大企业囤积土地和小企业高价买地问题严峻,工业用地价格居高不下且供给不足,高地价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再投资的障碍,导致近年来大量企业外迁。
    其三,专业化产业区建设滞后,同质化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凸显,严重制约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除玉环、温岭等园区,台州绝大多数的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几个甚至十几个产业,同类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等程度明显不够,未能形成专业化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明显不够。同时,由于台州产业追求低价竞争优势,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市场竞争规范化程度不够,“短期行为”泛滥,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收益,打击了民营企业创新积极性,影响了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进程。
    其四,中心城市能级低、功能弱,技术、人才等高级要素明显不足,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产业低端陷阱”问题凸显。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固有路径和“省管县”体制,使得台州城镇布局散、城市水平低、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严重短缺。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外交通条件不足等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直接导致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普遍反应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短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台州每十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为5954人,远低于浙江省的9330人。政府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转型。产业集群中的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滞后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制约了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
    其五,政府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滞后,行政服务效率和企业投资经营软环境有待提高。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行政服务效率和投资环境有待提高,企业对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的要求非常强烈。一是审批改革滞后,项目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使企业错过商机,机会成本过高;二是政府各部门和各行政性事业单位的各种收费罚款等显性成本,以及与政府各部门审批核准许可检查等打交道的隐性攻关成本过高;三是“执法过死”,税负过重;四是国家产业政策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尤其是相对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民营企业在产业准入上受到限制非常多。
    台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突破民营经济“路径锁定”,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民营经济发展新蓝图。首先,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要以头门港、大麦屿港两个深水良港大开发引领台州沿海开发,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按照建设科技型、开放型、生态型工业新城和城市新区的要求,把沿海产业带建设成为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平台。
    其次,加快中心城市崛起和城市功能提升,集聚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强化产业升级的城市功能和高级要素支撑。围绕“做强龙头、带动全市”的要求,增强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重点要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社会事业,打造市域内一流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尤其是要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动员民间资本,借鉴宁波温州等地的合作办学模式及深圳“虚拟大学城”模式,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地方高等教育的“后来居上”。要加快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小城市试点和中心镇建设,推动建设用地、人口、产业向中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发展,从而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再次,实行“五资联动”,为内源式经济发展模式注入新的成长基因。加快形成“民间投资发挥主导作用、上市融资融制融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对接国资打造大产业大设施、做强民营银行创新金融服务”的“五资联动”的格局,切实改变“民资结构单一”格局。要加快产业国际化进程,深入实施民资嫁接外资战略,推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尤其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推动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跨国研发、跨国并购和跨国投资。
    突破企业“成长天花板”,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培育企业梯队。首先,注重企业培育,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手抓“铺天盖地”小企业,一手抓“顶天立地”大企业。深入实施“116工程”,培育一批产值百亿元的旗舰企业,打造一批产值上10亿、50亿的骨干大企业;实施成长型企业“815”工程,将一批产值5000万左右的企业培育到上亿元,把一批规下企业培育成规上企业。加快形成百亿龙头企业、千亿支柱产业和万亿工业产值的格局。
    其次,加快产业重组,通过资本扩张迅速做大做强。以推动企业股权重构、行业内部重组、跨国兼并收购为手段,以核心企业和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品牌技术为纽带,加快集群内的产业重组,改变产业过度竞争格局。推广产业链招商、园区整体招商、创业团队引进等创新做法,推进台州上市公司投资园区、回归创业园区等建设。
    再次,推动全民创业,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要坚持创业富民的方针,加强分类指导,开展大规模的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援助和创业辅导,鼓励更多能人志士自主创业。要积极开展民营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工程,通过 MBA培训、实用性政策运用培训和国际化经营培训,举办企业家沙龙、高峰论坛等活动,推动民营企业家向知识型、创新型、国际型转变。
    突破产业“低端陷阱”,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首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推动引进人才与新兴产业互动式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坚持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以一流人才培育一流产业的发展思路,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发展高地。以建设台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为抓手,发挥好创投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技术、创业团队和民间资本、风险资本的有效对接。要设立“创二代”培育基金,培育一批闯劲足、思维新、能力强的新生代企业家。
    其次,推动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提升民营经济的产业集群竞争力。以5个省级、36个台州市级现代产业集群培育试点为抓手,改造提升特色优势制造业;以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台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为抓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再次,积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企业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市名牌;推动企业院校共建创新载体,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与军工企业技术对接;组织实施一批与本地产业集群关联度高、共享性强的科技专项工程,培育和形成新的产业产品优势。
    突破高端要素瓶颈制约,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首先,积极推进金融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加快小法人金融机构和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两小”金融特色城市建设,扶持地方商业银行通过跨地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把银行业打造成台州支柱产业。深入实施“股权重构行动计划”,加快形成以上市公司为龙头、股份制公司为核心、有限责任公司为基础的产权制度新格局。积极推动企业海外上市。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出台奖励政策等,引进一批投资机构如国内国际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在台州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担保公司、融资公司、风险投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倡导“亩产论英雄”,切实降低用地成本。要加强零地技改、低效地“二次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存量土地的产出效率。对经政府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能力,经招拍挂取得工业用地,由各级政府设立的专项资金给予垫付土地出让金。引进项目投产后,平均亩产税收达到一定标准的,予以奖励,直至全额奖励土地出让金为止。对普通生产型工业项目用地,采取短期(一般为20年)出让或租赁的方式,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
    再次,以环境整治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在环境整治中防止“空转”,坚持一手抓环境整治,一手抓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有效转型。加快“市内飞地工业园区”建设。采用规划、经济等手段,促进拆解、电镀等行业向园区集中。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护企业创新冲动和创新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加务实的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首先,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四减少”为核心(即“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全程代理、限时办结”的一站式运行机制,破解“办事难、审批贵”。其次,认真落实国务院“36条”和新“36条”,破解“准入”玻璃门。以放权于基层、企业、市场、社会“四放权”为手段,着力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重点是坚持“非禁即入、有需则让”原则,鼓励非公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有效方式进入垄断行业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再次,坚决贯彻“减税减负”政策,破解“税收高、负担重”。要清理部门小金库,实行部门阳光预算,彻底切断部门乱收费的利益根源。坚决查处部门乱收费行为,尤其是政府部门办的中介服务机构要坚决予以清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政府掌握的各类经营性资产资源、市政公用资源等积极推向市场。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中共台州市委书记)作者:陈铁雄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