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 [打印本页]

作者: 夏日雪山    时间: 2012-6-18 08:16
标题: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
  “文以意为先”,一篇优秀的文章,立意总是在深刻、新颖上闪烁着它那迷人的光辉。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精湛深刻、新颖独到呢? 
G7 z5 _3 d) R' j4 z( u: u9 R 0 D; [1 M- A2 ~ F- G! P; U
 
, B. h) F# l0 e0 t9 Z+ g+ e4 \ J# m, W8 l8 `' W/ W3 s. h7 A, H+ t0 J9 j2 J
一、选准角度,别出心裁
' ~( n9 w% m: g2 ~' b$ u 2 S3 T: Y8 \! v5 J4 y
 
( C5 `4 y ]0 ` , M4 A- O6 I2 U2 Z$ O7 d
  文贵出新。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然而怎样才能出新呢?主要看写作的角度新是否新颖独到。
3 j/ ]2 h" ^6 Q& w4 m1 G 6 n6 F' F, C5 ] B
 
* |' L3 w0 {, M8 m' k! ~: f" t* y8 L6 T8 _0 `: S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写作对象,不同的作者,角度绝不雷同。同写黄山天都峰,清•潘耒从高处着眼,“梯空一万重,拔地九千丈。烟云升在腰,日月行在掌”(《天都峰》);清•钱谦益则从仰视落笔,“削从大地拔,高与青天抗。浮云不能齐,飞鸟孰敢并”(《天都峰》)。然而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都写出了黄山高擎云霄的气势。同是登泰山,李健吾却选择了雨中登泰山,写出了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独特感受。同是写父子之情,朱自清从父亲车站送别这一小景,写出了千百年来人们拥有却难以表达的情感。“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蠢才。”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新颖的角度是创新作文的内核,犹如一轮朝阳,光芒四射,使全文顿时熠熠生辉。
5 u, t( \( a( y4 S+ Y; p1 `4 U- h3 z1 f, ?
 
1 V" Z: \( z. _% N. v% [8 K# M! H; D ?( `
  “一树梅花万首诗”,同一写作对象,角度不同,写法各异,表达效果截然不同。写“高祖还乡”的文章《史记》、《汉书》里面都有,即使都是写史,其写法也不尽相同。就是在元曲里,无论是白朴的《高祖归庄》还是张国宾的《歌大汉高祖还乡》,其角度都有新颖独到之处。特别是睢景臣的散曲《哨遍•高祖还乡》,避开写刘邦踌躇满志或今非昔比的慨叹,把历史事实融于元代生活的基础之上,别出心裁,以乡民们的眼光,这一独特角度,写出一代帝王当年的阴暗面。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和俞平伯曾用相同的题目写过两篇风格迥异的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即使同是写秦淮河的月,情趣格调亦大不相同。朱自清写得精神:“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出落得更精神了。”俞平伯写得冷漠:“犹未下弦,一丸鹅蛋似的月,被纤柔的云丝们簇拥上了一碧遥天。冉冉地行来,冷冷地照着秦淮。”写女子之美,宋玉在《登徙子好色赋》中这样写:“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把女子之美写到了极至,那么后人怎样超越呢?请看《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女子产生的审美效应,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面对天下第一材夜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可见角度一变,创新即现。
# p. y3 @. I, I , y3 R: o9 |" a+ \& j
 
$ d& _3 K" Y# C, u) d8 i4 C . Y3 z( N( ]2 l7 ^( y+ t- \1 p" S# z
  同一写作对象,对同一作者,最佳的角度总只有一个,即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那个角度。“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角度总是多种多样的。面对一个写作对象,我们要多选几个角度去构思,然后通过比较辨别出最佳角度。寻找角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在你那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文似看山喜不平。我们作文要追求新奇的角度,充分释放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
, W% G b7 T% C+ T m O 2 S: y9 a. L9 ]6 b4 ^
 
8 F: o X9 e# y. b) c8 d" g/ A9 b6 B% y+ u, i0 _0 f: \+ K
  二、见微知著,一斑窥豹
* A p& ]* ^, {0 x5 v/ K) F) p% A $ ~- h" W- s" F5 R
 
( J7 @9 B8 K+ v( W$ i8 ]" g ' K) ^, E m* V3 g2 L& C6 y
  学生作文时,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动笔之前,拥有的材料不少,可就是无法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往往由于贪大求全,惜于忍痛割爱,切入点过大,文章表现力不强,发掘过于浅显。作文的篇幅短小,一般就是七八百字。在十分有限的文字里,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大凡优秀的文章都善于从生活的海洋里撷取一朵浪花,创造出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的生活层面。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发此大议,可谓小中见大之文”;宋濂的《阅江楼记》“体裁宏远,小中见大”;鲁迅的《一件小事》,通过人力车夫对被撞倒的老女人的关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唐弢的《琐忆》则通过作者与鲁迅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价格。再如写《母亲》《童年》这类作文,学生都不会感到难写,但就是写不深刻,关健问题就在于不善于抓住生活细节来表现。生活是一场戏,总是离不开一些道具,这“道具”就是细节,只要把这些道具用好了,戏就会很精彩。要小中见大就要去掉假话、空话、套话,从一言一行、一事一物去揭开掩饰事物本质的东西,开掘出能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物心灵的主题。
( t9 R9 i; d6 D6 z1 h0 X7 S* I" Y/ p1 a' q) O
 
/ H: ]! @' P R5 W @ 6 r8 y+ R8 G" |" j
  三、平中寓奇,熠熠生辉
( O9 I# }$ m7 E2 H, E7 l 4 d0 G/ r! P; c

作者: 我心飞翔    时间: 2013-4-28 11:36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文)。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的“意”,是指文章的立意,即作者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统帅,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T! O' h5 B! M: v2 e7 f( s5 L' \
  一、立意要正确# w/ u4 [8 m" h( q
  立意的正确是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的: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客观公正、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做到“切题”(主观)。当前的社会是一个追求时尚和个性的社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大多想“标新立异”,无论是高考还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都有立意“剑走偏锋”的现象,表现为观点片面、不准确,和命题意图相悖。具体表现在有些学生只注重形式,连自己也不知道表达什么主题;个别学生借考试之机表达对学校、家长、老师、社会的不满,批判现行高考制度;有的学生调侃他人,侮辱阅卷老师。诸如此类的立意,让人一看就大跌眼镜,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作文的意图是展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的,若学生思想意识有问题,即使写作功底再扎实,其主题也必然是错误的。正如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一再强调的:“作文只要踏入禁区就不及格。”可见,同学们平时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注重立意训练,坚决避免庸俗错误的立意出现。. F. _+ `7 i  \$ ?- x
  二、立意要做到新颖、深刻
7 `8 _8 |7 _- _- f" r, `(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就是强调立意要新颖,即郑板桥认为文章的主题要像“二月花”一样新颖夺目,不落窠臼。立意新颖是说文章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就是说要写别人没见过的事,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强调文章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透过生活的现象,“以小见大”,揭示能够反映时代风貌的本质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平常注意思想修养和关心时事政治,思想有高度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自然立意不一般了。平时仔细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特别是那些以前没发生过的事,并经常做观察笔记,随手记下来,这样在作文时才有新鲜的材料和新颖立意。立意贵在创新,新颖别致的立意是吸引人的关键。
+ u% p) h3 N) E, p/ B& L6 [  立意深刻指的就是确立的中心思想认识能够揭示事情或问题的本质、实质。这是对立意的较高的要求。立意深刻,写出的文章才具有说服力,才经得起读者反复阅读、欣赏,才能感染、教育人。它不仅是高考发展等级中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体现。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意思的掌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这里的“开掘要深”,就是强调洞隐烛幽,深入开掘,力求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那么,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立意新颖深刻呢?同学们平时既要多加强肯定立意训练,又要加强否定立意训练;既要用联系的眼光去立意,更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立意;既要横向拓展,更要纵向挖掘;既顺向立意,又逆向立意。7 t( O3 s- q0 t. E! o
  三、立意要独特! P) b; H. g# x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同学们在平时立意时,要努力开启思维,精心思考,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立意训练,这样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形成独特立意。
1 i% M) {) [9 y  Y! K5 h9 V  如写“在雨的世界里”,写作角度非常灵活自由。按照一般思维,学生可以把目光聚焦到雨上,写“下雨了,丝丝缕缕,飘飘洒洒……”但如果仅停留在描雨的画面上,没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审美思辨,那样文章会显得浅薄和乏味,让读者产生一种审美疲劳,但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积极向上,崇尚自然、领悟自然的感悟,则文章会灵动深刻,富有感染力。因此,若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应积极打破思维定势,有意阔宽思维空间,变一元立意为多元立意,变直观思维为立体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像这个题目,就应该紧紧把握“在雨的世界里”的内涵,使自己思路开阔,文思泉涌。例如,可以把自然中的“在雨的世界里”现象和人生、社会中的“在雨的世界里”契合,深度挖掘二者的共性和相似点;可以结合大自然天人合一、宜人细雨、绿草如茵的和谐美来写,呼唤人类要尊重客观规律,凡事不可刻意强求;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从古今中外那些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悟出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学会坚强,勇敢面对挫折的道理,可以结合陶渊明、苏轼等熟悉的文学形象,从他们为人处世的豁达与超然中悟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可以写特大洪水灾害突然而至时,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爱心帮扶,在水的世界里,“水”不但没有形成水灾,反而在“爱的世界”里变得更坚强和美丽。当然,考生也可独辟蹊径,反弹琵琶,以逆向思维写洪灾来了,很难见草色青青、天人合一的反常现象,以此引起世人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的行为的反思与警醒……
7 A, e- [8 m) S& K( M1 |  总之,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及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3 W) g7 k4 k/ ?1 I! D5 K& _
  四、立意要集中
+ j$ a) d  v1 P' |  王愿坚说:“在许多革命前辈的斗争生活中,有的片断可以完整、充分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特征,可是在有的片断里,人物精神的美却只是一闪即过;这一闪虽然短,但却光辉得耀眼,令人心惊目眩,蕴蓄着无限激情和使人深思的思想力量。”在立意时,要精心选择一个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力争做到“一滴水看世界,一瓣花说人情”,这样才能展示学生不平凡的洞察挖掘力,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因此,平时要高度重视立意训练,力求意高文胜。
作者: 别趣人生    时间: 2013-6-6 08:52
立意是灵魂,思路是“菜单”* x" N" R( A0 ]& u- e6 B5 _
( b% ?/ z5 A6 |8 @; l+ n
   搞文学创作,要有立意。写工作报告、典型材料、调研报告等等,也有个立意问题。, m; R5 d4 ~! s# O, p
    所谓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它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决定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没有立意,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 e6 p# Q# R  K& b' N" P
    一般来说,立意要求准确、新颖、深刻。
$ P. O* w+ i, @1 p0 g' Q9 \/ X& q    有了立意,才能构思,也就是形成思路。
8 i6 U1 e. X/ B    目前,大部分同志都会操作微机,对“菜单”十分熟悉。“菜单”有大纲目、小纲目、细目,大纲目套小纲目,小纲目套细目,一看一目了然。我觉得,写材料形成思路,并搭起框架,有点像“列菜单”。* _6 F) Q( w: l3 R6 I; ~+ u
    因此,我们说立意是灵魂,思路是“菜单”。/ D! j) K& W+ n! S9 [; f- I8 O9 S
    有了立意、思路,我们的材料就可以进行选材组材、着手写作了。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3-6-6 09:44
好文章不多,关键是能沉下心来细细思考的人不多,现代社会浮躁的人太多,相研究问题的人不多,机关工作人员要身在兵位,心要帅谋.
作者: 走进樱桃村    时间: 2014-1-22 11:51
看看立意如何精湛深刻、新颖独到??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6-4-11 15:36
意高则文胜
; u, C: u6 j$ W# q( h' F: O8 O" e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x* w+ L5 Q: V% m4 T* n
(一)立意要正确- A2 Y2 b* {* S( w; R6 ^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 q# m! r: Y9 m+ }' M9 C& p(二)立意要专一1 m8 o! S5 P/ u) [5 Q, t1 P1 {; P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 }: |: X& X1 E& r(三)立意要新颖
. |6 }7 I# P2 T' ], i  o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美的彩虹。
8 S3 t- v- o- O7 r5 z* N5 ?(四)立意要深刻。+ C* }/ W, _% v* y- N9 G. p- l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3 w$ u3 l1 R& }, B0 n( M(五)立意要巧妙  j. B( f- l7 O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作者: 水帘洞人    时间: 2016-5-24 10:13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学习之。
作者: 改革    时间: 2017-6-19 20:58
要小中见大就要去掉假话、空话、套话,从一言一行、一事一物去揭开掩饰事物本质的东西,开掘出能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物心灵的主题。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