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深化环境监管力度,努力破解环保民生课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老秘    时间: 2012-6-14 07:06
标题: 深化环境监管力度,努力破解环保民生课题
   北仑以钢铁、石化、电力为主导,兼具港口、物流、机械等基础产业,是宁波市重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的投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注。北仑区环保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污染减排和生态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破解环保民生课题,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近几年,根据北仑的产业特点,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北仑区环保局从环保监管、环境信访处理、污染专项整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环境监管力度。

  一、强化环保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多元化”的环保监管模式

  1、做大做强环保监管队伍,环保监管触角延伸。环境保护仅靠环保部门难以做到全方位的监管,为此,我局通过挖掘企业自身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推进环境管理触角的延伸。区环保局层面,在环境监察大队的基础上,2007年,专门成立重大项目监管课,重点加强对区域内重大敏感项目的现场监管。区环境监察大队内部设立了四个中队,分行业、区域对企业实施跟踪监督管理,比如成立小港危化中队负责小港戚家山街道环境执法信访处理应急响应,同时环保执法力量前移,街道驻点办公。乡镇(街道)层面,我们成立了乡镇环保员,发挥其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和指导员功能,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村(社区)层面,我们成立了环保志愿者大队,聘请100多名社会人士做行风监督员,培育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社会环境行为;企业层面,我们在骨干企业中成立了企业环境监督员,通过技能培训和管理模式建立,推进企业自主执法和提升企业环境责任意识。

  2、实施智慧环保建设,探索“数字化”环保监管模式。

  常规监察自动化。为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能, 2010年我局开发了“环境监察业务OA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任务指派、工作提醒、污染源信息查询、监察管理、信访投诉和在线监控等模块组成。通过业务OA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量化考核监察人员工作业绩,更是实现了对常规污染源监察和污染投诉处理的科学管理。

  建设项目实现闭路监管。为避免一般性建设项目审批后在“三同时”阶段出现监管真空,我局创造性地开发了一套“三同时”监管软件,各科室配合达到闭路监管的目的。具体做法是:一是由审批科负责新批建设项目的信息录入;二是监察人员根据污染情况设定监管频率和落实日常监管;三是设定定期短信提醒,要求企业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和履行环保手续。实施以来,建设项目业主环保意识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有了明显提高,环保部门也真正做到了服务和监管的并重。

  实现工艺参数在线监管。为解决有机气体在线监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监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我局率先试行了工艺参数实时监控。2010年我局首先选定了15家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把废气治理设施主要工艺参数实行了在线监控。如了解到垃圾焚烧的燃烧温度是控制二恶英的关键指标,我局推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把炉膛温度接入在线监控,用极少的资金投入实现了末端气体浓度监控向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转变,取得了很好的监管效果。

  建设移动执法平台,提高执法力度和透明度。依托环保移动执法平台,推进环境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最大限度地堵住管理漏洞,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移动执法系统最终将实现执法任务自动指派、企业信息随时查询、执法文书现场制作、执法业绩自动体现等功能,移动执法将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的科技含量和执法力度。

  3、不断总结创新,完善“多元化”的环保监管模式

  驻厂监管盯得牢。我局的重大项目监管科,实施从项目的建设---试生产---“三同时”验收均由专人负责。对个别敏感项目实施驻厂监管,如宁波钢铁厂从建设开始,安排专业人员进驻企业,实施从原料进厂开始到出钢铁水为止的建设、生产全过程监管。为防止试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试生产期间也保证24小时监管,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跟踪监管不放松。在科元塑胶、北仑电厂三期等项目监管中,监察人员采取了全天候、全方位跟踪监管模式。为保证重大项目顺利投产和维护区域环境安全,监管人员及时与街道(乡镇)、村民接触,让群众充分了解企业,同时也指导企业做好环境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环境隐患,把苗头性的环境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包案监管显成效。我局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严重的重点企业实施包案监管。监管人员通过排摸,梳理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敏感问题实施领导、科(站)长、监管人员三级包案监管制度。重大环境问题由局领导包案,亲自制订并落实破解方案;较大环境问题由科(站)长包案监管,深入调查确保调解到位;一般性污染问题由具体监管人员包案,确保监察到位、调处到位。通过包案监管,增强了环保人员的责任心,加大了调处力度。今年以来,一些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止,环境信访投诉量有大幅度的下降。

  错时监管“手段硬”。“夜猫行动”和“飞行监测”在北仑已是家喻户晓。作为常态化的监管模式,执法人员会在中午、夜间、深夜、节假日等时间安排执法。近几年以来,局领导亲自带队对敏感企业和敏感区域开展 “错时执法”,也发现了一部分企业利用夜间超标排放废水,我局对问题企业除行政处罚外,还实施了新闻曝光和公众道歉。

  逆向监管查的准。近几年,我老秘网区环境执法能力和力度不断加强,区环境监察大队也相继被浙江省环保厅评为省级模范大队和被区政府评为劳动模范集体。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违法行为不断减少,但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方式也更为复杂,仅靠检查环保设施和标准排污口已很难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为此,我局执法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逆向执法。首先检查企业周边环境(内河、海域、市政管网)或通过村民了解企业排污情况,再根据线索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如在夜间执法中,我局执法人员通过掀阴井盖来了解市政管网水质情况,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迅速对周边企业进行深入检查,从外到里排查非法排污行为。

  二、创新信访管理机制,信访、监管并头推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1、实行重要信访领导包案制。根据“属地原则”进行分门别类,抓住重点信访、重点处理。针对老百姓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环境信访事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并做到“三个亲自”,重要信访一把手亲自到现场调查处理,涉及多个部门信访,局领导亲自召开协调会,明确任务、责任和要求;重复信访局领导亲自跟踪抓落实,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通过一把手领导亲力亲为抓落实,有效带动各科室对信访件及时分解,根据各自职责进行处理。近五年以来,我老秘网区未出现大规模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材夜思事件的发生。

  2、完善信访接待、处理和回访等机制管理,确保处理到位。坚持文明接待,做好记录,做到受理快、转办快。我局还充分利用环保热线电话,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负责,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投诉一起,妥善处理一起,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对受理的信访案件,实行环境污染纠纷投诉查处限时制度,做到速查速结。坚持环境信访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做到认真对待,落实到人,限时查处,妥善解决环境纠纷,消除环境污染危害,维护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热心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的回复和回访,对署名和署电投诉件,直接将办理情况和查办结果向信访人反馈。“群众信访无小事”,高度重视群众信访件的处置工作,切实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3、强化队伍建设,成立专职信访反应机构,提升满意度。为加快现场反应速度,提升群众对信访处理的满意度,大队在新招的8名环境执法员全部到位后,增设了了环境执法110中队、小港(危化)中队。自2011年6月1日环境执法110中队成立以来,环境监察大队已实行环保投诉受理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环保投诉即时响应,并向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承诺在中心城区接到投诉半小时内到达现场调处,其他区域在接到投诉1小时内到达现场调处。截至目前为止,环境执法110中队已出动人员800人次,已处理环境信访394件;《北仑环保110工作动态》已发布四期,得到了市环保部门的表扬和区领导的积极肯定。

  三、以点带面,强势推进污染专项整治。

  以监管带动污染专项整治,以整治促环保监管,强势推进电镀行业、内河污染、有机气体治理等十几项针对大气环境、水环境改善的综合整治工作。

  1、全面开展电镀行业整治工作。今年年初,北仑区政府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电镀行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整治,淘汰一批、规范一批、提高一批,全面提升北仑区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通过广泛的宣传报道,舆论监督;领导挂帅,现场督查;跟踪落实,坚持执法和服务并举等综合手段,目前我老秘网区电镀行业整治工作已走在全宁波市的前列。

  2、启动禁燃区、燃煤控制区建设。今年年初我局已启动了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工作方式采用了全面启动禁燃区和重点燃煤控制区的方式。前期工作井然有序的扎实推进,组织相关单位讨论推进方案;起草并下达了《关于限期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的通知》;明确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并强势推进;多次走进相关街道沟通淘汰工作。目前我老秘网区的热水供应公司已全面与用户进行对接,多家企业已签订使用合同;宁波北仑热力公司、宁波兴光燃气公司和北仑北电和谐热水公司已经与多数企业进行商务沟通;宁波海警二支队、大碶新兴涂料厂等单位已停用燃煤锅炉。

  3、启动第一阶段的有机废气治理专项整治。今年,北仑区环保局结合北仑区临港工业特点筛选区域内100家相关企业,下发了《北仑区有机废气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根据企业上报的整治方案,我局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把关,最终确定了今年有机废气整治重点推进企业共20家,主要涉及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敏感区域及废气排放量大的企业。主要的整改技术路线有:对于储油罐的企业要求安装二次密封设施并加强更换管理;对于废水站异味影响的企业要求加盖收集并增设喷淋设备去除异味;对于喷漆类企业要求增加收集和处理设施,并确保吸附等材料定期更换,有条件的企业促使企业把油性漆改成水性漆。上述企业总共实施近40余项的改造项目,共投资4000余万元。同时为推进有机废气整治落到实处,8月初,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一次对产生有机废气企业的专项执法行动,兵分三路,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企业30家次。其中对12家企业发出整改通知,对7家废气排放违法企业进行立案处罚。下一步我局将根据今年整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更大范围的有机废气整治行动。11月我局还将邀请复旦大学专家开展有机废气治理讲座,为后期的有机废气整治进行专题的技术辅导。

  4、实施铸造行业专项整治。今年年初,我局开始推进铸造行业污染治理。近期主要工作:一是对辖区内翻砂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并疏理出42家翻砂企业;二是召集相关企业代表开会,调研整治工作;三是开展整治政策宣传;四是对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投入生产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目前已对15家违规企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共处罚金112.5万元;五是把违规企业的名单抄送给区有序用电领导小组,通过综合手段倒逼企业转产。

  5、严厉打击,杜绝企业向内河非法排污。为确保内河水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局从五月份开始,做了大量工作。前期对区域内流经岩河、太河、芦江河、小浃江等附近直接向内河排放工业污水的不法排污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近期配合区内河整治办集中对沿富春江路和钱塘江路河道附近企业的督促整改。加强日常监管,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15家有废水直排内河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立案,同时开展了夜间专项执法,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曝光。

  6、加强执法,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治。今年我局根据北仑区政府办相关文件要求及区领导专题会议精神,配合农林部门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整治行动。前期抽调专门人员对养殖规模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进行现场监测,区环境监察大队安排人员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7、全力配合,推进北仑区洗车行业专项治理。为配合北仑区交通局做好中心城区洗车行业专项整治,我局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拟定整治方案并召开了整治动员会,对各洗车业主提出环境保护治理要求;二是对中心城区35家洗车店进行了执法;三是上门服务为符合补办环保手续的企业补办手续;四是全面推进未进行竣工验收的企业规范设施并补办手段。

  8、做好机动车排气环保检测工作。2010年以北仑港为主体的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1300.2万标箱,居大陆港口第三位,我老秘网区集卡车流量非常大,为解决集卡车排气污染问题,年初我们制订出台了《北仑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计划2年内以集卡车为重点对全区机动车排气实行环保检测,对未达标的机动车进行整改,达标后发放环保标志予以通行。通过前期与港务局、机动车监测站衔接,目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近期将实施。

  9、做好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我老秘网区开展了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北仑区共有27个加油站。其中,中石化系统加油站13个、中石油系统4个、民营加油站10个。目前已有18个加油站完成了油气回收治理,其中11个加油站还通过了验收检测,剩余的9个加油站正在加紧施工中。为尽快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整治工作,我局将分批实施验收工作,对已具备验收条件的加油站提前组织验收。预计今年10月底前,所有加油站将全部改造完成。我老秘网区汽油油罐车共37辆,已有34辆完成了油气回收治理工作,该项工作预计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

  10、开展扬尘综合防治。一是码头堆场的扬尘防治。进一步拓宽区内企业码头堆场的防尘网建设范围。城区附近主要有宁波港北仑矿石码头堆场、宁波钢铁原料场、北仑发电厂煤场等单位对城区扬尘的影响较大。从2007年开始,这些单位都启动了防尘网建设,分别在城区的北面和东面建立了数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起到降低风速抑尘效果。宁波港北仑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实施三期防尘网建设工程,至今在堆场和城区之间已建立起一道总长达996米的防尘网。今年四期防尘网项目启动,计划全长约500米,建成后将与原有防尘网连成一体,彻底封闭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矿石堆场。宁钢原料场防尘网位于原料场东面毛礁河沿岸,总长为696m。北仑发电厂配套煤场防尘网防尘网高度为14米,围绕煤场四周建设,全长1500米,彻底封闭了三期项目的煤场。二是开展建筑工地、交通道路及矿山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对进出堆场作业车辆,要求清洗以减少二次污染,对运输、装卸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扬尘的堆场进行综合监督,减少了无组织扬尘对城区环境的影响。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