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让文章具备阳刚正气之美、阴柔大和之美和气势雄壮之美 [打印本页]

作者: 临武秘书    时间: 2012-6-14 06:26
标题: 如何让文章具备阳刚正气之美、阴柔大和之美和气势雄壮之美
  人类生活孕育着美 , 传播着美 , 创造着美 ,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之一的公文写作 , 也自然蕴含着美的品格。也就是说讲究现实效用性、社会功用性的公文写作 , 也十分讲究内容美的客观充盈和形式美的形态丰姿。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实用性与艺术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 , 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样子美观一样。”如今 , 我们在高扬公文写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同时 , 也需要探索 “美 ”在公文写作中的功能表现 ,去寻求蕴藏在公文写作中的审美品格。
3 R- V2 a) I; k. U, G$ w" i# b9 Q# U- Q2 Z
在公文写作的审美因素中 , 审美品格为最高境界。审美品格是指公文写作中充满着理性与审美的过程 , 是审美诸多因素的延伸与升华 , 体现着人的精神和品格 , 反映出人们了解、认知、体悟、适应、改造和建设社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特质及审美意蕴 , 是社会品格和法定作者品格在公文作品中的板格内化和定型 , 是以务实、尚用为核心 ,蕴藏、定格于公文写作作品中 , 形成独特的相对固定、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应。审美品格是作者思想境界、人文情怀、文气风骨和治理品质在公文作品中的充分体现。正是因为作者在运笔时赋予了公文写作鲜明的审美品性 , 故使得它在这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和写作天地中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9 J( e7 Y) R" M6 U1 z& `. i/ L

1 V$ S: _+ U2 E8 V6 F8 b) t! x在审美品格 (简称审美格 ) 中 , 大和刚健是它的首格。它以社会美为核心 , 寓于形式美之中 , 形成了公文写作质美与形美、内在美和外在美、阳刚美与柔静美的辩证和谐统一。5 v# F" J# P+ b; c" ]5 s
: e7 K# F: {+ C" s7 M
一、阳刚正气 ———内质美7 @3 a% K0 d3 c* v( P

% _& w5 t% u" o$ h& R/ H, W1 C“刚健”最早见于 《易经 •象传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孟子从人格修养扩展到人性中善的角度 , 提出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明确表述了刚健有为 , 永远向上 ,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文化气息和精神品格。在传统文化中 “刚健 ”常常与“自强 ”相提并论 , “阳刚 ”与 “柔静 ”或 “阴柔辩证统一 , 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张岱年认为 ,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首要为刚健有为。我们也可以在 《尚书 》这部古代应用文乃至公文典籍里 , 强烈感受到充满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时代气息。" |. d2 L; l! x$ \
5 Z7 l8 A9 F1 j
“刚健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 也是公文写作的首要审美品格。公文写作具有遒劲刚健之美, 主要表现在公文的权威、强制、指导、指挥、领导的刚性上 , 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表现在公文写作给人以庄重、严谨、规范、程式化和不容侵犯的感觉上 , 也表现在宏观管理把握和微观实施操作层面上 , 体现在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追求上 , 形成特有的审美品格 ———阳刚正气之美。6 }6 i4 d4 M( g& Z/ u
" r  k6 l, g3 A# S
11体现在法定权威、指挥领导、强制层面上2000年 8月 24日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以下简称 《办法 》) 中指出: “行政机关的公文,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 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 ,法律赋予了行政公文庄严的权力 , 在某一行政公文的覆盖范围内的任何机关或个人均须遵照执行 , 不得违抗 , 明显带有不可争辩的权威性、强制力和约束力。公文通过本身的法定约束力或通过颁发法规、规章 , 规范各种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言论行为 ,告诉大家应遵循的准则 , 并对违反者作出处理规定 ,从而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 维护社会秩序 , 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公文是处理行政机关公务的文书 , 它的内容多涉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它的重要职能是贯彻落实 , 实施领导与管理 , 加强集中领导 , 维护政令统一 , 保证工作步伐整齐一致 ,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公文的政治功能和现实效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和机构人员范围内 , 强制执行内容; 强制阅读; 强制办理; 强制复文等。同时 , 公文在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阐明事理 ,启发觉悟、提高认识、引导舆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的强大的宣传教育功能 ”, 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社会美和大气美。  M; y; R# U0 m; ~

' U6 ^: C, P4 z+ V3 `& O2 i21体现在公文的规范、严谨和常态层面上
% c6 ^) P/ J% l1 v( {4 o- b6 _4 k
9 s1 R, T4 ^+ A- q2 C- D" a% x4 ?规范是一种和谐美 , 这种美具体表现为公文内容的规范、格式的规范和语言表达的规范。公文的规范性首先表现在公文写作内容完整、主旨集中 ,写作要素齐全 , 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 , “公文有文头和文尾 , 而且文头与文尾都有其功用和位置固定的若干部件。其次还表现在标题和发文字号必须按一定的原则拟制、编列和书写 , 主体部分的结构也有许多常态规律 , 发文机关的发文时间亦有其固定的书写位置和方法。这些规矩是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的 , 相当一部分还是权力部门以法规规定死的 , 作为作者只能遵照执行 ,不能另起他样或独创 ” 。最后表现在语言表达中 , 公文写作的目的就在于尚用、务实 , 为了表意的明确、无歧义 , 公文使用的是规范化的书面语言 ,严格遵循语法规则和组合规则行文。所以为使行文庄重起见 , 常常使用一些专用词语、常用词语。如开端用语: 为了、根据、遵照、现将等; 引叙用语:收悉; 期请用语: 报请 , 盼; 征询用语: 妥否、当否; 结尾用语: 此复、特此通知等 , 具有定型化和规范化特点。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文的文种、用途、结构、格式进行统一的规范 , 才使得其刚性十足 , 具有和谐之美。公文的严谨也是一种行为美 ,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所有公文的公务活动都是关系民生命运的社会实践活动 , 必须审慎进行 , 所以公文在制发和接收过程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轻忽和草率 , 必须遵行公文处理程序的严谨性。一是靠撰文者认真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 二是靠工作制度的严格细密。二者相比 , 后者是更为可靠的保证。千百年来 , 人们从公文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共识 ,逐步形成一套制发和收文程序 , 近现代公文的制发和接收程序日益完整严格。《办法 》中规定: 公文的制发, 必须经由 “草拟、审核、签发 ”等程序;公文的接收必须经由签收、登记、送批、承办等程序。而且对每道程序也提出具体要求 , 例如 《办法 》指出 , 公文制发的审核重点是: “是否确需行文 , 行文方式是否妥当 , 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 , 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等。”因此 , 规范严谨是公文和谐美、阳刚美的重要标志。1 Y! D! R4 N$ a' _5 F: ?0 ^

/ s6 g' h! C5 Z% H8 F8 y( t% y二、阴柔大和 ———和谐美
  {0 w' @1 H4 B8 @* @5 G  w
2 F7 q, p( B' B3 U$ z7 b7 _刚健和柔静之美是对立、辩证统一的 , 柔静是阳刚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 阴柔是外在 , 阳刚是内涵。“大和 ” ( “大 ”读为 “太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民族精神 , 主张天人合一 , 贵和尚用 , 强调整体和谐的思想 , 肯定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 主张以广阔的胸襟 , 海纳百川的气概 , 兼容并包 , 使社会达到“大和 ”的理想境界。公文写作正是体现了中国文化 “和为贵 ”的价值观和审美品格。《中庸 》说:“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 , 谓之和。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 指出了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人人都达到中和即大和的境界 , 大家心平气和 , 社会井然有序 , 天下也就太平无事 , 达到了图治的效果。《周易 》最早提出的 “大和 ”一词 , 意称中华人文精神。这种 “大和 ”精神的根本 , 就是以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为人类生存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蕴含人文精神的公文写作应珍视、保持、继承这一伟大传统 , 同时与中华人文精神本有的自强不息的 “刚健 ”精神结合起来 , 阴柔与大和的重合与交融 , 即显现出公文写作的外形美、和谐美。" \* m- Y+ B& c5 p! z; Z. M

# k. {/ Z- z, m3 V# q. h: z张岱年认为 , “和与中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大和既是指社会的整体的 , 也指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 体现着一种社会美、统一美、大公美。柔静、阴柔主要表现在公文写作各要素中 , 各个审美因子中和、和谐统一起来 , 即形成孔子所倡导的“文质彬彬”的和谐之美。
. p- T( O2 ?9 n* ]6 N. d
$ q+ L; q8 Q9 J11追求社会价值
; P; T9 Z+ L0 D9 i
. H/ v1 v' O+ N3 F! T9 `曹丕在其 《典论 •论文 》中指出: “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 不朽之盛事。”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说: “章表奏议 , 经国之枢机。”公文写作为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人类文明和谐承担着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同时 , 公文写作不仅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而且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并成为诸多作者都想藉之追求的永恒。所谓 “一言以兴邦 , 一言以丧邦 ”。可以看出 , 在很早以前 , 我们先辈就高举起公文写作治理国家、维序社会的伟大旗帜 , 充分体现了公文写作的经世致用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
) d/ M  W" X% o# I% O  Q3 a- l; e+ z# C+ `
21追求个体价值& Y* y0 e4 n4 j

+ q8 k! {( {+ ^* ]3 A6 |2 s0 v, D% u. V2 U" X$ r* f
, ]3 _' b/ B6 L9 Q) l
综上所述 , 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上认识 , 还是从现实体验上把握 , 公文写作的 “阳刚柔静 , 气势雄浑 ”之品格起生就有 , 并贯穿公文写作活动的始终 ,二者相互交融 , 相互渗透 , 相映成彰 , 既各自独立发挥功效 , 又能产生整体的审美效果 ———刚柔相济和文质彬彬的和谐美。这就要求公文作者必须具备一种丰厚的修养 , 凝练一种高尚的品格 , 塑造一种完美的境界 , 唯有此 , 才能笔下生辉 , 产生不朽的篇章。文/蒙良杰
* Z$ I+ ]5 X5 Y7 l* W/ G2 J2 G; c! ?6 o+ m, A
[参 考 文 献 ] 赵云生 等 应用写作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1] , 1 [M ] 1 :社 ,20011[2] 刘纲纪 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 [M ] 武汉:武汉大学出1 1版社 ,20061[3] 郭志林 简论公文写作的审美意识 [J ] 应用写作 ,1 12006, (9): 4 - 51; u4 @& \! H# ?7 x" L; S# L3 \* o

作者: 健康勇士    时间: 2013-3-18 23:23
看君一段文,胜读十年书
作者: 18007241293    时间: 2013-3-19 17:08
从这个角度议论文章,实在是别具一格!
作者: 九福    时间: 2013-3-20 10:15
附加选项
7 f! X& y4 u) |- t2 v8 a! x! e' NHTML 代码
+ g' `/ {# b+ M0 g7 @[img] 代码, K5 u, y5 X8 q6 L; g8 _
解析图片链接7 Y: o+ `$ ^2 Q. f' G
禁用链接识别
# U! ~1 I' P8 P5 j2 q禁用表情
: X3 ?6 K; j1 f, R8 z- R: Y禁用编辑器代码
2 u3 b( S- f! J9 k6 R* w; Y  |: N: s5 {) l& x! g" |
--------------------------------------------------------------------------------0 q( V4 R  \. ~: s( E9 @6 E$ q
使用个人签名
' w7 ^3 R/ R- v- m  R9 Z# Y3 k+ c发送动态; N; A& l/ z5 e& h+ y

4 U! U! s; S+ M$ A/ _
作者: 信达雅新    时间: 2013-3-20 11:2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国之小李    时间: 2013-3-20 15:14
发现美、寻找美   吾心所向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7-2-20 11:39
为文者,法天地 通古今 预未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