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不断完善支农政策体系,优化支农方向,创新支农方式,强化资金整合,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主要做法 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在观念思路层面上,坚持“三化同步”,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大统筹力度,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体制、机制层面上,成立充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城乡统筹办公室,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对“三农”工作和资金整合的领导、指导。 坚持加大投入和加强整合“两手抓”,提高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一方面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投入支农资金约200亿元,领先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2011年,全市支农投入49.1亿元,较上年增长30.92%,其中市本级投入12.97亿元,增长27.41%。一方面构建支农政策体系,积极整合支农投入。结合农业发展需要,从源头整合了各部门支农政策,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并根据发展变化每年不断修改完善,成为全省首个涵盖农林牧副渔在内的,从基地生产、品种研发、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全过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逐步改变了支农资金渠道多而分散、难以统筹的状况。以土地及宅基地整治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平台,整合国土、建委、水务、交通、环保、教育、卫生等各类涉农资金,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优化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和方向,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体系。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的无偿供给方式,采取机制激励、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地方配套、“一事一议”等多种措施,优化整合投入,重点支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有序化。近年来,通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工商企业、社会资本投入60多亿元。 强化农业项目建设,用项目承接和争取资金支持。积极整合农业资源,加强统筹规划,抓好农业项目编报、管理,建立完善了农业项目库。坚持用项目为平台来落实扶持政策,承接资金投入,争取各方支持,增加农业投入。对农业重点招商项目、龙头企业“一事一议”,在土地、政策、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如,分别给予伊利集团长丰奶业项目4000万元、蒙牛现代牧业肥东2万头奶牛场项目8000万元资金支持,促进了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实现了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大投入促进大发展。2011年,全市农业入库项目621个,总投资450.18亿元。根据不完全统计,共争取上级支农资金约1.9亿元,累计财政投入20亿元。 设立支农担保资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按市场规则优化配置,从2005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并明确由合肥创新信用担保公司管理。6年多来累计为130多个农业项目提供3亿多元的担保贷款,放大效应1:30,实现了财政支农资金的持续循环使用,有效缓解部分农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强化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支农资金规范使用。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一系列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考评办法,规范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程序,强化项目实施质量和资金拨付管理。针对支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领域和地区,积极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对重大支农项目重点跟进、重点指导、绩效考评,形成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全程监控,确保支农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取得的成效 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合肥成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重要供给基地。2011年,粮食总产量321.3万吨,连续“八连增”;瓜果蔬菜总产量234万吨,创历史新高;肉奶蛋水产品总产量94.5万吨,是2005年的1.76倍,家禽出栏量、奶牛存栏数、牛奶产量及畜水产品加工能力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注册商标突破1300个,“三品”认证数572个,较2005年新增514个。高效规模农业面积突破200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24个,规模养殖小区1.1万多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突破300个。肥西成为全国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省养禽大县,长丰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庐江县晋升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六大千亿产业之一。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14家,其中加工产值超亿元企业149家,超10亿元的企业7家,建成肥东县、长丰县、经开区和高新区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实现加工产值834.8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71家,其中世界500强7家、国家级7家、省级75家,连接基地面积突破380万亩,年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875家,覆盖农户67%,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合作化联结、规模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近5年,投入180多亿元,实施交通、供水、水利、供电、信息、环保等重大基础联通联网工程。完成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丰乐河综合治理、西南生态补水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解决了近75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174.6公里通乡公路建设,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客车通车率达99%。累计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 新农村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万亩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实施新农村建设“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市级以上示范村镇200个。因地制宜,探索开展“整村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培育、项目带动、城中村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合肥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新社区400多万平方米,实施7个整村推进试点项目,近40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农资直补、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等财政补贴农民资金41.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07元增加到7118元,实现了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跨越;年均增长17.3%,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02:1缩小到2.68:1。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862元,增长18.7%,是2005年的2.45倍,分别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885元、1630元。 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 推动支农资金的统筹使用和效益最大化,根本上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些“瓶颈”的突破还有赖于上级乃至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作为市一级,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不断调整、优化、完善支农政策和办法。 进一步优化支农资金的投向重点。在加大整合力度的同时,更加明确投入重点。如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上,应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强化市场导向,通过市场主体的带动来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上,应重点扶持新品种的试种、新技术的引进、新材料的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应重点扶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农村环境等建设上。 建好建强资金整合的项目平台。在目前机构和职能还不能作大的调整的情况下,以高起点、大区域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搭建资金整合的平台,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的方式,对各种支农项目进行有机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项目区建设,确保建成一个带动一方。在目前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下,积极申报争取,并做好协调解释工作,使上级各部门、各渠道的资金集中向项目区投入,形成集聚效应。在操作方式上,坚持政府主导、财政协调、部门配合,建立“以县(市)区为主、纵横结合、整合打捆、切块到项目 ”的工作机制,确保支农资金整合有序、安排科学、使用高效。 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财政投入功能在于引导和撬动效应。要更多地推行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资金分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力招商引资,支持培育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金等进入农业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和调剂财政间隙资金,扩大财政性支农担保专项资金规模,帮助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 不断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如项目预算、投入产出分析等,把绩效评价作为支农资金整合的重要依据。对绩效明显的支农专项资金,通过整合扩大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对绩效不好的专项资金,通过整合予以归并或者取消。(执笔:程千宜瞿辉 王飞)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