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E8 z$ G" M) G 一是要“深”。就是要有思想。首长讲话不仅要讲决策部署和要求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阐述确定这些决策、部署、要求的基本考虑和基本思想。首长讲话的指导性,从根本上讲,不在于讲话者的身份即权威性,而在于对问题的深刻见解和说服力。一个首长讲话成不成功,对人有没有启发,对工作有没有指导作用,关键在于问题抓得准不准,道理讲得深不深,有没有超出一般的东西。也就是说,有没有“思想”,对问题和解决办法有没有深刻的见解。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1.出思想,首先要有针对性。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度的敏感洞察问题、紧紧抓住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确立主题思想。2.出思想,要有独到性。就是要对认识和解决本级管辖范围内的矛盾有深刻的独到的见解。“思想”在这里有相对性。在上一级是“思想”.在下一级再简单照搬,下一定会被人们感到是“思想”。一级党委、机关工作的职责,决定了“出思想”的范围和层次。3.出思想,要抓住本质。就是要透过现象抓住并深刻剖析事物的本质,给人们的思想认识以深刻的启迪、震动和警醒。4.出思想,要讲道理。就是要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作深刻、透彻的阐述。把具体工作理论化,把具体问题政治化,把具体办法政策化;把大的道理讲“小”、把远的道理拉近、把虚的道理讲实。5.出思想,要有逻辑性。就是要对所讲的问题进行深刻的逻辑思考,找到事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形成统一的而不是混乱的、集中的而不是分散的。完整的而不是有缺漏的逻辑思路。 / r6 c x* x" W & D4 ^9 P8 v8 J 二是要“实”。就是要具体实在。首长讲话的基本功能是回答、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要吸引人、打动人,对人有启发,对工作有指导,必须紧贴实际,实实在在。不能不着边际他说空话套话,没有着落地讲一般原则。1.提出问题起点要实。就是要尽可能从大家关注的、熟悉的、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引出主题。2.分析问题角度要实。就是要力求简明、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接受。3、用的思想语言要实。就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明白、朴实的语言,包括一些生动形象的群众语言来说明问题。阐释道理。4.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实。就是要力求把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x2 N8 ]3 N' z' k2 e
* w9 n; _3 T! i b# B) ` 三是要“准”。就是内容要准确、全面、妥贴、防止片面性、模糊性和偏差。首长讲话要用以指导工作、统一认识,如果不准确,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可以说,准确,是领导同志讲话、发言的根本所在。那么,如何做到“准”呢?首先,立论要准。就是所确定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要准确无误。其次,把握分寸要准。特别是涉及到对一些问题的判断,讲到什么程度比较妥当,要反复掂量,做到恰如其分。再者,词句要准。在首长讲话中,一些关键性的词句直接关系到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指导的准确性,要字斟句酌,力求准确无误。 + B" t) a, b" n. I6 Y1 @* J: N9 L! ]$ J2 V3 ]: Y/ K
四是要“厚”。就是要丰满厚实。首长讲话要深刻阐述和表达思想观点,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和说明,这样才有说服力。同时,由于首长的阅历比较丰富,接触掌握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听首长讲话一般希望有比较大的信息量。这就要求起草首长讲话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要丰满厚实。以帮助听众开阔工作思路,拓宽思维空间。使讲话达到丰满厚实的主要手法有:回顾追溯:就是讲述事物的来龙去脉,增强纵深感。概括全局:就是对总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人以总揽全局的感受。典型例证:就是通过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引起深思,旁征博引:就是适度引用古今中外一些经典性语言和典故,使人产生联想,使讲话具有丰富的知识性,以强化主题思想。 0 Z4 n5 O5 q1 v/ N0 c, _- @/ K1 t A! T# K4 m
五是要“活”。就是语言要鲜活。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前提下,注重语言的个性化,多用反映首长个人身份的语言、多用反映首长个人经历的语言、多用反映首长性格气质的语言、多用反映首长讲话习惯的语言。另外还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最高境界是只有这个首长讲合适,换个首长就不像了(就像当年蒋介石听毛泽东的文章一样)。只有语言鲜明、有个性,才能让你产生亲近感和可信感。' p' ]9 x! i+ P) u6 c
" a3 w) @% i5 x9 u% a" _三、起草首长讲话的应急之策 $ ^3 R' Q2 i5 i" H7 N+ }* J : E( c4 h! t1 B 起草首长讲话有三个境界:一是原始创新型;二是创造转换型;三是临摹套用型。对我们这级机关来说,主要应着眼第二个境界。新干事开局起步、“老机关”处理紧急任务,立足于第三种境界也很有效。俗话所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主要指第三种境界。这种说法有合理之处,但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天上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所谓套,就是临摹、模仿。我们知道,学习书法往往是从临摹名人名家的字开始的。临摹得好,春雪入泥了无痕,足可以假乱真;临摹得不好,会频频“走光”,处处“露馅”,弄巧成拙。常用的临摹套用方法有三种:, U6 Q$ l) v0 @9 |1 K
/ H0 [; g, o0 d
1、结构临摹法。结构是文稿的骨架。讲话材料种类很多,既有部署动员讲话、总结报告讲话,又有传达贯彻讲话、研讨辅导讲话,还有表彰号召讲话、社交礼仪讲话。不同种类的讲话都具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既然有模式,就完全可以模仿。在学习起草讲话材料或时间紧迫、来不及创新构思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结构布局上参考、借鉴或模仿某些现成文稿的框架。如动员讲话一般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导语。交待动员的依据、目的和任务。二是分析形势,明确意义。讲明开展工作的原因、目的,说明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开展活动的基本要求或关键环节。四是活动的组织领导问题。五是号召和希望。总结讲话一般也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所总结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基本收获或基本经验。三是存在的问题。四是下一步打算。再如,表彰讲话的一般模式是四个部分:先是向先进典型表示祝贺;其次简要介绍先进典型的贡献、事迹;再次明确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内容;最后结束语。这些结构安排既符合内容要求,也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而其框架具有模式性。因此,在起草相关讲话时,模仿相应的模式,构思不必费力,撰稿顺理成章。 % U' o) B* K Y& x# J# E$ m! \& g1 S* I) D8 v) a, S/ Z( e# _+ l
2、观点临摹法。一方面,政策、制度、规定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因而讲话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观点、基本提法、政策口径都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可以直接搬过来用。另一方面,各单位的一些特色性、创造性的提法,也是体现上级政策精神的,经过临摹转换之后,也可以转换为本单位的提法。因此,在讲话起草中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整句、甚至整段临摹一些基本观点和精辟论述。这种临摹方法既可省时省力,又能提升文稿的层次,体现文稿的理论性和时代性。因此,只要我们在起草讲话中,掌握更多的观点和提法,操作起来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i H0 W1 h4 p! s
. L/ g$ V6 H( \ D% s 3、材料临摹法。有些讲话所需的素材可能在成型的材料中已经有了,这样有时候可以直接搬过来,但在语言上要有所改变。通常来说,临摹的材料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综合型文稿。如给上级领导的汇报材料、各种统计报表等。这类材料中的阐述材料、论证材料、例子材料、观点提法等,往往可以分别抽出来,在多种场合反复使用。比如,提到人才队伍结构,不外乎年龄、学历、学缘、经历等方面,而有的材料(如考核汇报材料)中对这些结构已有明确的分析,那么在起草讲话需要时,可以直接套用,只需把数据更新一下就可以了。二是来自个人“资料库”。平时,我们为了掌握动态、了解情况,经常要收集各种情况汇报,列席旁听各种会议发言,到基层进行调研考核,常常会将听到的一些具体事例和数据写在本上、记在心里。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还有些时候我们起草了一个讲话,由于计划有变一直没有使用,成为了“未用稿”,还有些是以前写作未用的“边角料”。对于这些资料,我们在起草讲话时,合适的完全可以套用过来。' i w6 S; F; w+ P( F' F; C. W. t
% q4 [3 N& \4 O+ h1 \ a3 a. A1 A
上面介绍的这些临摹套用方法,绝非教人投机取巧,而为大家介绍一些“登堂入室”的阶梯、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技巧”,这些只能算是“雕虫小技”、小聪明,不是“长远之策”、大智慧。而且这些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往往是以深厚的公文写作功底、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为基础的。因此,真正要起草好讲话材料必须在精心写作、创新文思上下功夫,练就撰写讲话材料的真本领。/ C( f+ ~# z _7 j/ a
/ z( F: t( \% e8 q2 p$ S- j 四、锤炼起草首长讲话的过硬本领6 m$ x) Z; [& ]( n8 j H8 U! H/ `6 z
5 R- e! ^: k% B. T1 P; H
起草讲话是实践性、综合性比较强,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学问。起草首长讲话,文字功底很重要,但又不仅仅限于文字功夫,可以说是文字里有思想、有理论、有战略,文字里有千军万马、有雷霆万钧,是起草者思维层次、视野眼光、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思想水平的综合反映。领导讲话产生的最佳模式,是两个结合:领导与机关结合、起草者与执行者结合。练就起草讲话材料的真本领,应当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 G) ^' B& C. \6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