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范文轩
时间:
2012-6-2 08:01
标题:
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师队伍建设是个永恒的主题。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谈得上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学校发展,必须要让教师先成长,以教师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市人民小学践行“精细管理办校、内涵发展育人”活动,全面提升学校内在品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成长打下根基
1、加强师德学习。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师德学习制度,定期邀请师德标兵、道德模范到学校举办讲座,和老师们交流。学校每逢重大纪念日就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人民小学教师承诺”宣誓活动,并在每学年开学初与教师签订师德合同,强调教学行为,注重行为示范。
2、完善师德制度。一是“呼唤真善美,感动你我他”。每学年,在全校开展“感动校园评选活动月”,评选“感动校园人物”、“感动人小十大事件”,使全校师生发现蕴藏在平凡人物身上的美德。二是加大师德考评制度,利用学校家长委员会,扩大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人士评教的参与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教师履行师德情况的考核。
3、义务补缺补差。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市教育局以“力行师德规范,拒绝有偿家教”为主题的“师德提高年”系列活动,并将《关于严禁组织有偿补课的通知》文件打印给每位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组织学习,“校长打头阵,教师齐上阵”,发扬奉献精神,对口帮扶学困生,利用业余时间为其进行补缺补差。经过长期师德师风的教育熏陶,校园里处处涌现师生和谐画面。
二、以名师为标杆,带动教师的成长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教师走出去学习,邀请专家走进来指导。每学期选派部分教师出去学习,学习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地方和学校的经验,回来之后对同学科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并在全校上汇报课,做到资源共享。同时请专家进课堂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进行“把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理论结合实践指导性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2、专题对话板块。学校坚持定期安排老师与专家对话———即“对话名家”品牌活动。学校还多次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指导教学和科研,解读教材,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即“聆听窗外声音”品牌活动。每周的教师例会,让老师们交流学习感受,汇报学习心得———“快乐大家谈”“五松新语”品牌活动。
3、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学校和教师“相约成长”———学校制订《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同时,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自我发展三年规划》。第一步是让教师“认识自己”。每位教师都总结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重点是找到近三年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并究其原因。第二步是“自我设计”,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提出自己的“发展意向”。第三步是教师“实现规划”。每位教师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不断修正自我,超越自我。有的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上做起了文章,有的在课堂教学中演绎着激情,有的则注重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有的则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创新和追求。
4、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创名校、名校出名师活动。名师工作室由特级教师和省教坛新星领衔,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成员,坚持“让成长在一线,还名师于课堂”的理念,积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特色研讨活动,如同课异构、主题沙龙等学术研究。编纂学校教研专业期刊《五松论教》,使之成为名师工作室的教科研之窗。在学校老秘网上开辟“名师工作室”专栏和名师教研FTP,形成工作室的特色。名师工作室每月将名师特色教研活动资料上传交流,创建互动答疑式论坛平台。通过“名师工作室”举办的“聆听、实践、感悟———我与名师面对面”等系列活动,让教师了解身边名师榜样的成长历程。同时能者为师、连锁带教,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形式,指定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为师徒,签订“拜师学艺”合同,老师之间,互帮互学互促蔚然成风。“潜心教学、争做名师”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的学术团队正在壮大,成长了一批在全市乃至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名教师。
三、紧跟科技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
1、提高认识,强化培训,培养教师信息素养。一是反复宣传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学校提出了“三不要求”,即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学科,必须都要掌握一定的新技术。二是提出教师基本素质的新内涵。由原来的“三字一话(画)”,即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改变为“五个一”,即一手好字,一口普通话,一篇好文章,一堂好课,一门新技术。并且,根据教师申报职称的高低、荣誉称号的类别,规定计算机技术必须达到的不同程度,作为必备条件之一。三是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特网运用等基础能力的培训。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模块的培训。学校根据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立足本校,有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既有理论性,也有可操作性,将教师专业发展带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真正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自己的教学。
2、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第一,创新数字教研平台。以数字化校园为教研配套体系,对学校教研的组织、网络、计划、内容、活动等方面的结构进行了调整。网络教研成为全新的教研模式。一是利用FTP文件服务器,发挥集体优势,提供备课空间;二是开辟教育博客,提供反思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三是登录教育论坛,拓展教研时空,实现同伴互助;四是QQ群网聊教研,“零”距离交流,增进教师友情。同时,编辑《五松论教》、《思想的火花》、《且行且思》、《走进书香芳草地》教研专刊,为老师们的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促进群体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第二,创新电子备课新方式。使老师在进行电子备课时,可以轻易地找到或者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拓宽了教师信息来源的渠道,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资源。再加上通过网络和网上邻居进行资源共享,开阔老师的备课思路,帮助教师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提高备课质量。同时,教师利用常用教学软件,综合各种教学素材,编写演示文稿或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第三,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始终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进行融合,把信息技术延伸到各个学科,并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打造高效的课堂。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目前,市人民小学申报并成功立项了一项国家课题《基于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特色文化建设》,一项省级课题《智能机器人普及教育的研究》。学校以此两大课题为统领,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普及与使用,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许新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