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X9 m% x9 I# u0 U6 n" `+ U B: @& Q) `$ V( c, r
东北吉林和黑龙江一带的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600-700公里深度范围内,不对地表形成强烈破坏,是太平洋板块下插入日本岛弧和中国大陆之下的结果。除了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之外,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强震活动相对较弱,一般很少发生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7 V2 g* M# k/ x( x $ `0 v" c' y) K + O6 c2 O1 I5 |1 t1 ^ # A1 y: F3 {0 n/ ^: h二、5.12汶川8.0级强震的特征与成因. @' b @0 Y3 X4 Z! U
4 |5 s: g2 t% ^
3 Q3 {" k5 C# @/ b- H; o- e, g4 `, ~3 V3 Q( c2 J! N, n
这次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地震弹性波的形式传遍中国大陆乃至整个地球,地震波引起强烈地面震动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近7万人的死亡。地震还引发数以万计的山崩、滑坡、塌方、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毁坏了交通、通讯等生命线系统,给营救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地震滑坡对河流的阻塞,还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对下游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威胁。总之,这次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事件。 ; {9 N* _5 E& v# y# F3 u# a) L' _ G# l) D- c) Y
3 O% K! [9 O' n+ W
8 } v1 Y) N. j这次地震的破裂起始点在地面的投影对应着汶川县,所以被称为5.12汶川大地震。通过地震波反演获得的沿地震断裂面的位移分布表明,破裂带南段的映秀镇和中北段的擂鼓镇-北川县城一带的位移量最大,地表地震地质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这两个地段可能是能量释放最集中的地方,地震灾害也最严重。另外,这次地震破坏严重的地方无一例外地都坐落在断裂带上,例如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有四条:1.映秀-北川发震断裂从整个县城通过;2.县城附近的地震破裂位移量大,地震在这里释放的能量也大;3.县城坐落在河滩松散堆积物之上,场地效应和地基失效使破坏加剧;4.大量的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使得灾害雪上加霜。: T9 J6 ~* k( U* J Z
, ~' |. v3 n! ? ; X! g0 ?2 J& t, T$ g6 R, R& d: H4 \( G% H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的边界构造带,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具有十分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龙门山断裂带由三条具有发生强烈地震能力的主干断裂所组成: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或汶川-茂县断裂),大体上沿汶川到茂县的高深狭谷延伸,这次地震时没有发生破裂,但滑坡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中间的一条叫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或映秀-北川断裂),沿映秀-北川-平通-南坝展布,连续性较好,这次8.0级地震破裂主要发生在这条断裂上;东边的一条叫龙门山前山断裂(或灌县-江油断裂),沿龙门山与成都平原交界处分布,这次地震形成了60公里长的地表破裂。上述三条断裂在垂直剖面上呈叠瓦状向四川盆地内逆冲推覆,断裂倾角在接近地表处较高(50-60°),随深度向下逐渐变缓,大概到地下20多公里深处,三条断裂收敛合并成一条剪切带,成为青藏高原推覆于四川盆地之上的主要控制构造。强烈的相对运动导致了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的高差十分巨大,在不到60公里的范围内,从海拔约600米迅速上升到近4000-5000米,形成巨大的地貌台阶,是中国大陆地形最陡峭的地方。 7 x, B7 c+ N" r, }1 V6 s& k p4 f U$ i+ X: v x
% |% ~7 c6 X0 z) U3 B6 |. Z6 x2 l* d5 v7 ]
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整个龙门山推覆断裂带的构造变形速率很小,只有每年3-4毫米,每条断裂上的滑动速率只有平均1-2毫米,地震地质研究得到的万年时间尺度的断裂滑动速率也证实了这一量值。但是,从若尔盖草原向西的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向东和向北的运动速率都很大,到龙门山的突然变慢说明应变和能量在龙门山发生积累。另外,龙门山断裂在地壳上部倾角很陡,到20公里以下才变缓,这种结构也有利于能量的高度积累,形成如此巨大的8.0级强震。龙门山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缓慢还导致强震复发周期的加长,估计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至少在3000-5000年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在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中龙门山断裂带上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原因。 $ W; h3 C. @- x 0 b- l# z! z/ P4 d( Y$ N8 n* d* C8 O U" \, T0 N' m) T- ~3 Q. T
9 L; L# I* S% F/ M `* w
三、地震预报现状. w `$ \ t) b8 S, Q
9 r$ s/ _6 x5 B( ]6 c% u2 r6 [' [: D# Z w( p
- o1 Z% Q: H1 a, n' Z5 i美国科学家们曾提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学术观点,认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地震的短临预报,也就是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几天到1-2月内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种观点在科学意义上大体是符合实际的,但不是绝对的。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地震学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地震预报的探索,并且不断地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我国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起开始了地震预测的探索和实践,1975年对有明显前震活动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进行了成功的预报,之后还对发生在云南、新疆、青海和辽宁的一些具有某些“前兆”异常的中强地震进行过有减灾实效的震前预报,受到了有关省市和中国地震局的表彰。 ( D" R0 ?; U u J2 ?, M! w! m4 a5 I/ W0 ?4 D$ U- H3 a* I
3 @# D- c" j5 l
5 [ m0 J# b9 y P+ }受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地震局对5.12汶川8.0级强震虽然做出了15年尺度的长期预测,却没有能够做出年度和震前短临预报。2004年中国地震局组织全国地震专家们对2005-2020年间地震危险开展了研究,确定出了22个未来15年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其中的甘孜-阿坝危险区包括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和中段,对包括龙门山断裂带在内的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应急加密观测和研究。2004年批准的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地区也包括龙门山断裂带,5.12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项目研究区的东北部,获得了十分宝贵的震前和震后的观测资料。据我的了解,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四川省地震局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没有接到任何有关这个地区正式的短临预报意见。但这次强震究竟有没有与地震相关的“前兆”异常,有什么样的“前兆”异常,能够汲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还要等待对震前所有资料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后才能下结论。 7 p) m/ L' M, W , G- e4 r. }9 T# \$ N3 \, X, K* D# J
) f* h8 B3 a+ [" ^* l* A! Y5 W& Q( q+ q' e# G' D' U9 B$ f
(一)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震减灾 : Z# P* B* p1 P& x. S" G + M0 u( V# j) r: }5 _3 d M: d+ v/ f* ?: Q
9 Y3 }$ v$ y* N, U* Y
5.12汶川大地震血的教训再一次告诉我们,防震减灾仅有地震的监测预报是不够的。前面已经讲到,地震预测是一个没有解决的世界难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即便对一次破坏性地震进行了成功的震前预报,地震还是会形成重大的灾害,还是要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害,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还是需要采取措施抗御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必须走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的道路,预防应该包括提高抗御地震的能力,科学地开展监测预报工作,提高社会防震减灾的意识等。 0 s6 l/ L2 ~% j1 s' s5 \3 p. ]; a7 C5 I$ B$ z& q" H
* b6 j$ {1 \9 }( P ( D6 q" C6 \/ Q科学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预测)至少能够提供未来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这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美国不进行地震预报工作,而是通过单纯的增加投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实效,这种战略是由他的国情所决定的。美国强震危险区的面积集中在其西海岸,而且经济实力雄厚,可以增加投入,把房屋建设得抗震能力很强。但我国的强震危险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0%以上,而且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必须突出重点,重点针对地震危险区加强重点防御。做好地震的监测预报研究一方面是确定重点危险区的基础,同时,如果能够对某种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的话,则会起到更大的减灾实效。因而,中国的防震减灾绝不能放弃、而是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的探索和努力,要在对5.12汶川大地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地震监测预报的战略、重点和思路要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科学问题和主攻方向,在完善现有地震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立体监测体系,力争取得更大的进展。 5 W. S' a+ I# \" m 2 @' H; X1 g: ]' ^4 k- P( k( x* g5 G( F; x
+ |8 Z7 z$ I% @, x+ {7 z- r: E; @/ y
(二) 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基础研究 + |- T: v$ w; X& L8 Y7 I4 ?0 o2 C5 S6 V
: t. I2 k. k$ @( D9 j( ~5 M: J0 V; B& [6 U/ Z( N& a) e2 D. N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预测预报成为中国地震科学技术的主攻方向。此后相当一个时期的发展,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一主攻方向展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识到,防震减灾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技术问题,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建立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列入有关发展规划,并且需要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开发、工程实施进行一整套专业力量的优化配置。' ]( k0 c/ Z3 D# e: |+ i
9 M7 s2 ^; J* y# X* r) ]& i + }0 @4 I* h& a- z 2 g! Y8 m9 ?' w ]2 K(三)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依法减灾) g. y$ W2 f! A' d
: A- X3 ~( s: M; F9 v7 ?; W3 T$ [; n( V; W% C0 T" U) t: q
+ f- N/ y, o6 e8 V0 H* C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各位! 7 g5 I' [+ a/ {8 y, e2 q ' K; ^, W3 R7 Q$ |6 a9 _ O' f0 k1 q6 l9 `9 T" ]6 e
( \' ?2 i: S+ |) R (作者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南北带地震构造研究组组长)! m8 D7 ]5 W7 f! Y, F) c
: |0 w6 \$ u+ S 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