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民生:发展与公正双推进的结合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啦    时间: 2012-5-27 22:55
标题: 民生:发展与公正双推进的结合点
   民生问题,涉及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每一个人,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要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切实推进社会建设,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双推进。
    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涌流,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恩格斯语)的物质前提。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和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是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这个根本任务的顺利推进,将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公正程度的不断提升,又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动力。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投资、出口拉动等纵然重要,但最根本的动力是内需。民生需求,是一个国家内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卫生、医疗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必然促进人民群众的体力、智力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人力支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方面的投资,老少边穷等生活困难群体和地区的生活保障投入,也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全体人民过上平等的、合乎尊严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是社会公正的最高体现。社会公正具有历史性、相对性与多维性。社会公正的历史性,表现在它从根本上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语)社会公正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总是针对特定时期的特定社会规则或社会现状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衡量标准。社会公正的多维性,表现在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现方式、落实层次是不同的。社会公正的实现,是一个标准不断提高、内涵逐渐丰富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智力、体力以及创造财富的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别,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也是不同的,我们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诚信经营先富裕起来,提倡一部分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先富裕起来。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坚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追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要体现在收入差距、地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的缩小上,更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在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持续改善上。持续、深入地保障与改善民生,是不断提升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涉及党群关系、人心向背。“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同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语)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与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各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的不稳定因素,往往直接起因于民生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容易获得社会同情与共振,是政府与群众关系紧张、社会不稳定的深层次根源。近年来中亚北非国家发生的社会动荡、政局更迭,可谓前车之鉴。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决定民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问题,最大限度地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因此,民生问题事关我国的政治发展与公正。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教育是民生之基。决定个人命运的,固然有家庭出身等先赋性因素,但更多地却是个人所受教育及其结果——个人技能等后致性因素。教育公平,既能为社会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是当下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亟需但又不能满足的,又是社会流动与社会活力的关键因素。教育不公平,社会流动就会趋于固化,社会活力也会逐渐窒息。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向来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没有稳定的职业,就没有稳定的生活,也没有稳定的社会心理与社会预期。尤其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在加速,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与结构性失业问题,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与民生问题。就业问题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社会保障是民生的稳定器与安全网。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制度改革,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工作事关我国社会发展与公正。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也是民生幸福的稳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特别是,工薪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价格严重低于其市场价值,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过于向资本所有者和政府倾斜。一方面,政府某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的非市场化。部分国有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难以统计的大量灰色收入,都是人为过多干预市场经济致使收入分配扭曲的结果。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能够相互制衡的市场主体形成缓慢,公平的市场博弈规则也没有建立起来。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尽管全体人民都受益于改革开放,但在不少群体特别是工农等基本群体那里,纵向的生活改善赶不上收入的横向差距,由此产生了相当显著的不安全感、被剥夺感与社会疏离感。完善市场主体与市场博弈规则,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正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民生在制度层面上联结着发展与公正。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时刻关注民生问题的新变化。民生问题,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不同国家及其不同发展阶段,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之初,民生问题主要是满足人民的温饱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民生问题主要是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生活品质。教育问题,在确保义务教育之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问题,不断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吃饭问题,在基本温饱需要满足之后,食品安全、餐饮卫生等又成为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住房问题更加复杂。暂不说房价成倍增长一般城市居民难以支撑,2亿多农民工及不愿返乡的农民工的后代,如何在城市里寻得安居之所?居无其所,社会难以稳定和谐。党和政府已经注意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与时俱进。2011年年底,中央将农村扶贫标准从2009年的1196元提高到2300元,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提高农村扶贫标准,将极大地改善上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将越出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范围。从物质到精神文化需要,从体面劳动到幸福、有尊严的生活,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民生问题。时刻关注民生领域的新变化,提高对民生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是党和政府科学判断、正确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可见,解决民生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人际的公正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定位,对政府职能、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第一,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不同范围、不同类型的民生与公益问题,是社会组织的重要功能之一。政府开放社会组织登记,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将不涉及公共权力、不该管或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交给社会组织管理,深入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第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发展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问题,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迄今为止向城市倾斜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使政府支出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基本工农群众和弱势群体倾斜,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推进政府改革,强化涉及民生问题的部门整合与机构设置,从根本上改变多个部门管不好一件事的现状,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预见性、协调性与执行力。
    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正确处理发展与公正的关系,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无疑是这种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层面,民生需求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政治层面,民生幸福关系到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能否稳定有序推进,关系到人心向背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更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此来说,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公正统一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通过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者:王中汝 来源:学习时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