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打印本页]

作者: yyf_0401    时间: 2012-5-22 15:40
标题: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 _" i3 k7 h8 Z& M9 S, E. @) ?! B% X
        1、滥发文件。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一致时就行文。
2 |8 f1 x1 O+ a( M5 S/ z% H        2、行文关系混乱。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3)该职能部门行文的“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4)该领导机关行文的“降格”为职能部门行文。3 F+ p3 J& ^' R5 k( @) A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k% e% d. I8 D0 ]1 N
        1、自制文种。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1 p, D$ f! e! Z" ^  w$ p" J0 U& P
        2、误用文种。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如《××市委××××年工作要点》。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199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R2 Z2 v/ p7 W. {3 p; P
        3、混用文种。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用为通知,将通知误用为通告,将请示误用为报告,将报告误用为请示,将“请示”、“报告”合用为“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本身是两个文种,将决定误用为决议,将决议误用为决定,将函误用为请示或报告,将复函误用为批复。6 R3 D* U9 O# q8 d4 L2 a2 }
        4、越权使用文种。超出本机关的权限行文,如随意制定“条例”。实际上“条例”只能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规范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在行政机关公文中,“条例”只能应用于特定国家机关制定的法规中,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通过(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基层单位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时可用“规定”或者用“细则”、“办法”等应用文种,并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
1 v" ]0 x% S( r) g        5、降格使用文种。应该用命令、指示发布的公文而用通知发布,如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重要行政规章,不是用令发布而用通知发布。这种降格使用,必然影响行文的权威和效力。
* d" [/ U! _; y* h0 o9 N        三、版头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R. ]  H+ \, H' m
        1、版头混用。将下行文版头用于上行文;使用“××文件”式样的版头用于向上级报告、请示工作、任免干部或批复等;使用不带“文件”字样的版头用于发布党的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或批转下级的重要报告、请示。4 E8 X9 O0 i5 u0 \
        2、使用非标准版头。使用设计或印刷不标准的版头。常见的是:格式不对、尺寸不标准、非红色印刷、发文机关字体不庄重等。3 `' ]6 a' y$ b/ J5 N
        3、使用没有版头的白纸印发文件
% L5 |, p: p( j+ X4 e: C9 r& Q        四、发文字号中的常见错误
; o5 g8 n& i0 F0 D% u$ f% u        1、年号不全。如:将“1997”省略为“97”。
# |. @: ?% D( B" w! T3 s        2、括弧不对。《国家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发文年度用方括弧“〔〕”括入。错用成圆括弧“()”、六角括弧“〔〕”、方头括弧“【】”。
3 p$ A; G, _2 G' A" ^; z# h        3、位置不当。将发文年度位置提前到了机关代字前面。如:将×校字[1997]第×号错为[1997]×校字第×号。+ Q, A$ d! G9 N8 L1 P
        4、序号累赘。发文顺序号中多加了“0”变成“0×”。
# r# p1 P6 q8 K9 I        5、一文多字号。联合发文时并用了几个单位的发文字号。- M4 [# P* q7 l$ c8 ^6 l( v
        6、一字号多文。用同一发文字号制作两份不同的文件。
) r- O& S2 K+ c7 C        7、跳号。没有按自然数的顺序依次排列,中间出现跳号现象。
( h8 C: M& y8 B. a1 s# X        8、字第搭配不当。正确的是“字”在年号之前,“第”在年号之后;前面用“字”,后面用“第”;前面无“字”,后面就不应有“第”。常见的错误是:有“字”无“第”或有“第”无“字”。但“字”、“第”均省去是正确用法,如:×委[1997]×号。+ m. A* E9 [& U  M
        9、滥用“发”字。只有重要文件才采用“××发”字样。
3 G# I! T. a2 e8 P/ Y        10、自制发文字号。未按规定要求编制发文字号。  ~) k& F, ?; ~; X
        五、签发人标注中的常见错误
( {, Q2 I, Q8 C! p6 g        1、上行文未标注签发人姓名7 `  q' }& r; g
        2、下行文也标注了签发人姓名
7 }) ^0 I7 T8 x% R4 Y* ~        3、标注不规范签发人标注位置远离发文字号(正确的是它们之间空两个字);签发人标注的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的字体字号不一致;“签发人”与签发者姓名之间未加冒号。
/ P" e8 V7 V1 j& S        六、公文标题中的常见错误) j7 Q. g4 ^6 \* ~: x/ ?
        1、缺少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决议”、“决定”等文种的标题不能省略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如:“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不能简写为“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
5 M5 r( e) k( ^; V% G; |- x        2、用发文字号代替文件名称如:“关于××字〔1997〕第×号文的批复”,这类标题的事由,除极少数熟悉标题中所述文件的内容的人外,其他人是不能明白的。( @1 j# |1 j. u0 _( V3 Y- Y
        3、文字累赘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政发[××××]××号文件精神,积极动员群众大力开展抗旱播种保苗,保证今年农业夺取丰收的情况的报告》,发文机关可省略,所引文件的发文字号应删掉,事由可概括,改为《关于春耕播种情况的报告》就简明了。此外,在标题中常出现文字或词义重复的现象,如《关于贯彻××××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应为《关于贯彻××××通知的通知》;又如《关于请求解决××××的请示》,应为《关于解决××××的请示》,后面有请示,前面用请求就是多余的。# d% |6 N' l# u# p; s7 B* V6 T
        4、滥用标点符号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公文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常见非法规、规章名称用了书名号,如《关于认真贯彻〈×××决定〉的通知》、《关于批转〈××××报告〉的通知》、《关于〈××××请示〉的批复》,标题中加书名号是错的。2 K4 `  P' |4 |+ h+ Q
        5、缺少文种如《××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委关于建立高等院校学习基地的报告》,误把被转发部门的“报告”当作本公文的文种,应在其后补上“通知”这一文种。另外,在公布事项、工作要点的公文中也常缺少文种,如:《××大学一九九×年重点抓的八件实事》就缺少“决定”这一文种。
( [* N5 z1 ^9 j1 a        6、发文机关简称不规范如:《××市计委二〇〇×年工作计划》,“计委”容易引起歧义,如果是“计划经济委员会”应简称为“计经委”,如果是“计划生育委员会”应简称为“计生委”。
6 C) }3 a9 P: ]        七、主送机关中的常见错误
. j2 Q: z7 ?; F        1、缺主送机关除公布性文件外,一般文件都必须标明主送机关。但有的文种如会议纪要等,主送机关一般放在文尾末页下端。
: n. R& F% c( r" Z' Y* u, f        2、主送机关表述不规范未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有关部门的顺序排列;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市府”应为“××市人民政府”;分类排列时未按类内用顿号、类间用逗号的原则办理;随意使用统称,如“市内各单位”。
% z- M5 U1 @1 N4 q) V# o5 |) _1 [        3、多头主送主送机关不止一个。向上级机关行文,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6 S+ _5 v& z; A5 \        4、主送个人公文不得主送领导者个人。/ X+ V9 I: N7 N$ e+ w( J
        5、越级主送一般不得越级请示,特别情况下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4 o* C; X2 D, b' p+ R' u- z        八、正文中的常见错误
* |( L/ w# O$ e/ Y; W- J        1、错别字主要表现:(1)因粗心大意,将“宏观”错成“客观”,“拨款”错成“拔款”,“突击”错成“突出”……;(2)因辨析不准,将“淡薄”错成“淡簿”,“渎职”错成“赎职”,“严厉”错成“严励”……
( F$ H, A6 F5 q( o        2、标点符号错误常见顿号与逗号混用,逗号与句号混用,方括号与六角括号混用,书名号与引号混用……
/ z" R; Z6 R% r) I        3、数字使用不规范应该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如“20世纪90年代”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该用汉字的用了阿拉伯数字,如“党的十四大”错成“党的14大”。正文中的数字,部分结构层次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书写,其余的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 O# Z2 O5 H6 o, u8 ^        4、随意简称如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称为“社精文建设”,“高速公路公司”简称为“高速公司”。$ C, ^5 m# h: n% A9 C$ L
        5、引文标注错误未按所引用公文的发文时间、标题的发文字号的顺序引用。如“你校×校字〔1997〕第×号文件(关于×××的请示)收悉。”* y+ `; A, a- N. c5 T) W0 c
        6、随意使用字体字号正确的是使用3号或4号仿宋体。7 A+ r% b; ?' k- r  z( a0 f
        7、随意设定字距行距正确的字距为0点距(电脑打字点距下同);行距为24点距。
2 k" U, L) S& a6 N  ~        九、无正文说明标识中的常见错误
. m. @# X& k: d7 v7 U        常见错误是落款和发文时间已正好排满一页,而在另一页的文尾部分的抄送机关等之上标明“此页无正文”。这种情况无须注明“此页无正文”,因为公文的正文是指主送机关以下,生效标识以上具体反映公文内容的部分。
. Q4 m0 l0 I4 D% ]+ T        十、附件标识中的错误
$ _* U8 @- e- m- C, C        1、有附件不标注
2 S/ K& @; V/ ~- \        2、附件名未标全称1 y* t. d2 u/ Q, V4 I9 U: ~/ a
        3、标注不规范“附件”二字顶格标注(正确的是顶格空一字);只标了一个“附”字(正确的是标“附件”二字);附件未全部标注;附件标题末用了标点符号。
4 m1 D6 R7 f# `' V2 E+ g" y5 Y& o        4、内容不适在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中,错将所印发、转发、批转的公文作为附件特殊说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和所印发、转发、批转件是共同组成一件公文的,且已在标题中说明,无需作附件标注。
- ~9 [" R  K) l. }, Z5 E        十一、发文机关标识中的错误
6 O* J. D& H+ n& M3 t+ X+ k        1、未标发文机关名称,用印章代替
3 u! S8 q) u* Z- I4 X( z        2、发文机关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4 A. b; C& p0 q( Z$ m% ~! _# U8 M        3、位置不当常见的错误是居中标识或靠右边顶格标识。正确位置一般是从全页垂直中线起向右书写,而且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或与成文日期标识协调(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可越过中线:一是发文机关全称字数多,从中线向右写,一行写不下时;二是联合发文单位多,竖列太长影响美观时。: p- k! S" r4 v! w
        十二、成文日期标识中的常见错误! \/ U, D9 i  c2 j3 s
        1、将拟稿日期作为成文日期: L, u8 o  A1 F. O! y
        2、将打印日期作为成文日期" R, p. q( v1 j3 R3 [8 ^
        3、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乱用在发文机关署名后标识成文日期时,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5年3月20日”,在题注域内标识时用汉字标识。
7 ?* C. U: b0 o8 y        4、标识不全只署月日不署年份,如:“三月二十日”,只署月日不署年份。正式公文成文时期必须将年月日标示完整。5 E/ a+ X7 S( M, V! X
        5、位置不当或与落款不协调常见错误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向左越过发文机关第一个字或直接向左靠齐。正确位置一般应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与发文机关第三个字(或中间)对齐,向右排印。当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排印时,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总的原则是,成文日期的标识是与发文机关标识协调,以保持文面的美观。
/ C1 C9 E1 u5 B* P& F* N6 r        6、将月日写成“分子式”如把一月一日写成“1/元”或“1/1”。$ N* F' [" \! U; `6 H
        十三、机关印章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P$ O0 J. U, U0 `7 b- @' l
        1、当用不用干部任免通知等重要文件应该用印而未用印。
# @* W6 d  M' Q- e        2、不当用却用了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一般普发性文件也用了印。' m7 C& {7 @% X) Z
        3、位置不当用印既不压发文机关也不压成文日期或只压其中一个。1 X2 p) W  [$ A% y* N* f
        4、模糊不清未及时清洗印章,使印记模糊不清。
2 w1 j' v4 C. m# s8 M: b* I        十四、主题词标识中的常见错误
$ h# y0 L& E7 t% I7 z        1、不标引主题词
* y3 L, C  T! `9 E; J' F        2、将标题简单切后分当主题词标引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为检索查询提供方便,由范围(类别词)+内容(类属词)+文种(文件形式)组成,其中的类别词反映公文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应归属的类别,标题中一般不会出现;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概括公文的性质和要求,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其中的发文机关一般不宜作为主题词标引。因此,标引主题词时不能简单地切分标题,而应根据公文内容进行分析,弄清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后,再按主题词标引的规范进行标引。
, p) `0 k4 |9 Y, z        3、任意生造主题词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发的《主题词表》中选用主题词,而是任意生造。这将导致不能用计算机对公文进行主题检索,完全失去标引主题词的意义。
: r( R6 |/ r* `6 H& C: n        4、未先标类别词. N/ p8 T( t: x. ]0 O& o; w( c$ c1 ^
        5、任意组配
) {0 N- u4 Z8 V        6、乱用标点符号两个主题词之间应该用一个空格符分开,错为在主题词间使用了顿号或逗号(但组配标引时可用顿号分开)。
. ~/ B$ }; i: a* I9 E/ `, p' `) L        十五、抄送机关标识中的常见错误" X3 q, f0 A5 a& ~
        1、使用已废除了的“抄报”或“报”、“送”、“发”
( Z1 b0 _$ r9 ~0 q8 ?  Z& ]) G        2、抄送个人公文不能抄送个人,需要送某位领导阅否由收文机关秘书部门决定。" }4 x6 k" \/ o+ o6 `4 |
        3、抄送主送机关既然是主送机关就不必再抄送了。. @. x  ^) |# A6 F6 J$ L/ B
        4、滥抄滥送将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同时抄送平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将公文抄送给与公文内容无关的机关。6 w2 P9 g6 z  ]8 W# Q
        5、标识不规范抄送机关未分类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1 p" C. q. b9 I3 B
        十六、公文处理的误区
) A( N. ]% i9 ?3 L+ q% ]( N+ Q
作者: suixianmishu    时间: 2012-5-22 17:42
、、、、、、、、、、、、、、、、、、、、、
作者: 小李会刀    时间: 2012-5-27 11:39
学习了。。。正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作者: 诗梳风    时间: 2012-5-30 16:31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 J# Z/ X% O, V' W, r5 d. R& F9 U( J
% h2 g# ~% ?' l  H% Y7 a

8 U% ]# j$ A6 F* m; `
  ?$ `: U( S" D. G! b( h: q6 g% W9 L0 Y3 a) o
- t4 P+ ?/ N4 G4 P0 O% k4 M! C7 M

  O9 k# g* f3 j
% D5 `3 {: p6 Z+ N* O3 B
5 d2 F) I& z7 F$ D, y+ p, {+ I; z/ X/ Z7 \, a0 H
/ y5 k  ?/ z9 O5 j7 m  s  q4 o

! e2 R3 }1 J( M6 }$ V  F2 x! @' i4 N

5 g( f# j: }  i) D- ]* ~5 _
4 h- ~3 g! A9 b4 c, T- U
作者: laoyaozhumao    时间: 2012-6-13 11:08
这里面要学的东西很多。
作者: 踏雪寻梅    时间: 2012-9-14 13:13
谢谢,学习,收藏,感谢
作者: kscwd    时间: 2012-10-20 19:19
谢谢,学习,收藏,感谢 8 A5 {% F0 w( K0 l" U

作者: 笨笨球    时间: 2012-10-25 08:08
好好学习,
作者: 刘新杰    时间: 2012-11-6 17:24
写的有道理,继续学习。。。。
# a4 @9 I, b8 @" U8 Q& ^* r5 Y$ L* E! p% L2 B, {1 e4 l

2 I4 J7 F2 o  j6 d; V. m
作者: (^ω^)文抄公    时间: 2012-11-22 22:57
、、、、、、、、、、、、、、、、、、、、、
作者: 时间飞鸟    时间: 2013-3-27 14:37
{:soso_e100:}
作者: 东区政府办    时间: 2015-6-12 10:03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作者: 欧阳永恒    时间: 2015-6-22 23:19
公文写作很讲究,自己刚刚入行,很多东西不会,这种文章很好,有实例,值得我学习。
作者: sys513527    时间: 2017-3-19 21:56

" H4 m  Z7 g" k        3、任意生造主题词不在中共中央
作者: 猫眼看文    时间: 2017-4-4 10:13

  不管您是经常写材料的,还是偶尔写一下材料,下面8种错误要尽量避免和克服:

定位不准

  这是事先对材料的背景、需求、重点,以及场合、对象、身份没有搞清楚的缘故。凡有此毛病的,下的功夫越大,有可能离主题就会越远,最后的结果无疑是推倒重来。


框架失调

  要是总体布局不合理,文章几大部分高低不同、显然不在同一层次上。有的虽然几大部分可以,但在每一部分里面存在同样的毛病。这种文章成稿后,必然会导致内容上大调整,其难度不小于推倒重来。


内容繁琐

  同一个内容、同一个道理,翻来覆去地讲,缺少新意,含金量少。这就需要多做修繁就简的工作,同时要清楚材料并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说准说透最重要。


文题不符

  有的内容很好,但标题不能盖住内容;有的标题很明确,但是内容不能佐证和支撑标题。写作中,要始终围绕标题来写,即使标题要修改也要始终忠实于修改后的标题来阐述,否则就会两张皮。


交叉重复

  主要体现在综合性的材料上,一个内容佐证几个观点,放在这儿也行,放在哪儿也行,最后为了说清楚两边都放,就造成了这个问题,这在新手中十分普遍。这就需要写材料不能讲究面面俱到,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往深里挖。


平铺直叙

   要多用短句子,多几层转折。当然也不能为转而转,核心还要为主题和中心内容服务。


比例失衡

  一篇文章有的部分之间明显失衡。更有甚者,一部分五六页,一部分三两行,美其名曰详略得当,这实在是不为所取。



照抄照搬

  合理有益的借鉴是必要的,但是一味的抄和搬,于提高无益。


作者: winterjing    时间: 2017-4-4 20:30
我想看一下,学习一下哦
作者: winterjing    时间: 2017-4-4 20:31
我想看一下,学习一下哦
作者: 马到功成    时间: 2017-5-21 11:34
收藏收藏收藏收藏收藏
作者: 向往雄鹰    时间: 2018-4-27 14:25
如何提高写材料的效率? [复制链接]  , ~5 p  I6 \! `( g& y" {# i
  2 N4 v4 v, x& a

8 m( {0 \" F; K凡人凡事 凡人凡事 当前离线
% E& ?( d; C8 W8 a! w积分3337 威望256 点 文银2648 两 人气31 投稿15 稿费0 角   窥视卡  雷达卡 2 Z* q  U: H3 }6 z: p2 I$ k% }
58
1 V# Z$ }0 c" S2 f& ~; @7 ~3 c( m& ?8 f0 G, d/ F
主题 76
2 O; T  q$ A# j' ]5 L1 S- O
4 i/ U) {; G, n) p% ]# m' [" u帖子 0
$ O6 S9 W! @4 j# k
/ x4 Q$ m! {( n- U% F  O日志
7 n- F9 T( w2 l, P: K/ b7 f6 K2 L+ f) d# N! [9 c, X
六级大秘
) m' R0 X6 G+ F6 R+ C: k3 F" X$ W" f" V% b1 e- a1 @& I2 @: b; r  [
  R9 A2 O. {3 I7 ]6 V) t8 ~# _- F3 l
4 @) [2 P; K! c& I9 q8 @  h& w6 v7 E7 |
六级大秘, 积分 33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3 积分0 z( D8 Y. _3 [& h
六级大秘, 积分 33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63 积分积分3337 威望256 点 文银2648 两 人气31 投稿15 稿费0 角 3 y8 z) v8 m1 R! [7 p

9 Q7 y0 y' K7 j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3 T4 F& P9 L* m6 h* \4 ?! w1 ~7 t 发表于 7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 y( `( e3 u* Q. z7 T: n
从事文稿起草工作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每到岁末年初之时,往往是最忙碌、最紧张、最充实的季节。这个时候,各种材料任务特别多、特别急。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文稿写作效率呢?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四点体会。
. ?2 v# Q  ]; b3 \' C& T( p; T& c$ T& S/ P: R; \. u- m! A

5 h3 N) T& }+ Q4 e# i一、模仿范文写作
. j& ~% G) d: [0 G( N0 j+ C
3 E3 e3 \! w' I5 U: l模仿,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写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模仿绝不同于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而模仿写作是仿佳文的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借鉴材料的方式,等等。起草文稿时,特别是对一些未曾写过的材料,有时候自己冥思苦想半天,可能还想不出好的思路,迟迟无从下手,但参照一些范文,依葫芦画瓢,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初学写作者,效果更佳。如何模仿?可以从仿词、仿句开始,主要是模仿句式、改换词语,然后仿观点、仿篇章,如改换材料、改变主题、改变叙述方式等。记得2008年底,我刚到办公室从事文稿起草工作。有一次,科长要我起草一份公司领导在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的讲话稿,我翻出公司2007年底经济活动分析会领导讲话稿,仿照这篇范文的观点,我结合当时的新形势新情况,运用新的素材支撑观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起草了领导讲话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P' K7 C/ ?* ]
0 w7 z5 M/ R$ X
二、利用现有资料7 \" `5 c4 G9 i" T
, `2 u: ~" E' w' Q; S- Q; i% h
现有资料是指文稿起草者已掌握的有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会议材料、重要数据、名言警句等。岁末年初,各种材料虽多,但由于有些工作是相同的,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有些现有资料也就可以充分用起来。相比千方百计到处找素材,从“数据库”中直接调已有资料,写作效率要明显高很多。在工作中,我常常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利用现有资料:一是直接引用。这常见于对名言、俗语、诗词、典故等资料的引用。恰当地“拿来”这些资料,可有效增强文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一年,我在起草公司新年献词时,从自己的剪报资料中直接引用了“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这句话,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嫁接改造。运用现有资料时,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所谓精炼,就是指现有资料只是为新文稿而服务,叙述事实论据时,要择要交代,把能证明新文稿观点的那部分拿过来就行了;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使用已有资料时,必须根据新文稿的需要进行“压缩”“替换”“改造”。三是合并同类。起草文稿时,有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在几个现有资料中同时有一些可以用起来的素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善于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好类,去粗存精,保留重要部分,用好关键信息。7 R: O2 l! Z1 Y& m# W

% e# V$ ?( e3 q; J/ Z& a三、善于提前准备' o) Z- {9 J! N1 Q) o$ G

# y, B: ^# p. z/ c9 n/ E% m7 }( I) ~在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计划内的事情提前做,计划外的事情尽快做”,把这个习惯用到写材料上,也是很好的。特别是进入年底,材料任务很重,要提高文稿写作效率,提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底要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呢?一是加强工作统筹。由于岁末年初常规性材料多,临时性任务杂,如果不注意加强统筹、分清轻重缓急,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打乱仗,直接影响写作效率。因此,每到11月份,我们就会研究制定文稿工作统筹一览表,做到制定计划不漏事,落实责任不含糊,明确进度不拖拉,以便高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提前思考提纲。文稿起草主要包括搜集资料、确定主题、领会意图、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等6个步骤。如果我们把这项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就可以把难事化易,将急事变缓,让效率提升,使效果增强。三是及早收集素材。起草各类文稿,既要注意大量掌握信息,解决文章内容问题,又要注意从材料堆里走出来,解决好观点提炼问题。为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善于利用网络、报纸等工具,开始搜寻信息、占有材料、储备观点,实现从被动应付工作到主动适应要求,再到超前谋划工作的转变。争取主动,也就赢得了效率。' {% ^% z* p% s: i, l

" Y5 b+ L% Q7 r: Z: S四、优化工作方式' }. X2 f, H2 n6 @
$ W$ w% M6 f8 ?+ {  }
提高文稿写作效率,还可以在改进方式方法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一是分工协作。我们通常根据文稿的难易、急缓程度,采取“一人牵头,全体参与;一人牵头,一人配合”等方式起草。比如,撰写年度工作会议主题报告等大型材料时,一般都会成立写作班子,把几个能写材料的人集中起来,由一人牵头,其他同志配合,各写一块,再统稿,以提高效率。二是限时完成。有时候,文稿写作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起草者时间观念不强,没有紧迫感,拖一时算一时,以致耗时长。而实行限时制,要求起草者坚持“准时、优质、高效、负责”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要求起草文稿,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三是同步推进。从拿出初稿到正式使用,其中还有完善数据、征求意见、呈送领导、校对印制等诸多流程。这些环节如果衔接不好,也会拖延时间。为提高效率,有些环节的工作可以同步推进、交叉进行。四是改善环境。文稿工作既劳心又劳力,文稿起草者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勤学苦练,多出精品,条件成熟的应优先提拔重用,让能力强、贡献大的笔杆子脱颖而出,担当重任。要改善硬件设施,为文稿起草者提供清净舒适的办公场所,减少岁末年初迎来送往等活动,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写作、影响效率。 % a& j1 G( Z3 Q! t  V2 i# s
3 ?! A' b" s4 |: I' w3 ?# K

作者: gouzhiyong    时间: 2019-4-3 18:32
十五、抄送机关标识中的常见错误
# c% g* x% s* n  G; u        1、使用已废除了的“抄报”或“报”、“送”、“发”
5 h, z5 [& x6 S4 T        2、抄送个人公文不能抄送个人,需要送某位领导阅否由收文机关秘书部门决定。% B/ Y) o, w% A9 B0 {7 J/ W2 a4 T% N, o3 w- Q2 P; [/ Y
        3、抄送主送机关既然是主送机关就不必再抄送了。- j8 w: W- V# f5 ~3 x( G* Y2 W1 L$ t& T1 y1 e
        4、滥抄滥送将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同时抄送平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将公文抄送给与公文内容无关的机关。# _/ N7 {0 ?# ]3 w' p) l" }$ z% E0 _- N8 [' q
        5、标识不规范抄送机关未分类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p, f# u5 B* u, W+ g7 g# R! Y" Y- ?
        十六、公文处理的误区
作者: 泡芙甜甜圈    时间: 2019-7-3 17:50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邱从坤    时间: 2019-7-12 14:23
谢谢楼主分享,十分感谢
作者: 杨四爷    时间: 2019-7-12 15:18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值得重视
作者: 深深    时间: 2019-7-18 09:56
公文处理的误区,学习了
作者: 槟榔    时间: 2019-7-18 11:32
公文处理需要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 zsy    时间: 2022-5-20 10:32
、任意生造主题词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作者: 无双小十    时间: 2023-7-2 12:20
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 J/ L* P( }. l4 g9 Q  \) m
        1、滥发文件。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一致时就行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