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喜迎十八大:激情满两江 奋力冲百强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北老秘    时间: 2012-5-12 15:17
标题: 喜迎十八大:激情满两江 奋力冲百强
宜都市位于长江、清江交汇处,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古城。近年来,宜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前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激励宜都率先冲刺全国百强。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力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两年跨进全国百强行列。预计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34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
    提升精神区位,营造挺进全国百强的浓厚氛围
    我们牢记使命,奋发进取,铸造新时期宜都跨越发展的“精气神”,营造挺进全国百强的强势气场,用跨越发展的实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彰显志在必得的豪气。宜都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在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用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有效的办法,持续不断地推进跨越发展。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冲刺全国百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拿出决战架势,坚定决战信心,进入决战状态,抢前争先,决战决胜,奋力跨越,始终保持发展高速度、质量高水平、工作超常规,持续不断地实现弯道超越,当仁不让地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鼓足克难奋进的勇气。在2010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宜都位居142位,和2001年比累计前移363位,在中部百强中居22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与全国百强县(市)、与省内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委、市政府提出,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绷紧发展之弦,时刻牢记肩负重任,再鼓干劲,再添措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力求思想上先人一步,发展上快人一拍,努力  在挑战中赢得发展,在奋进中实现跨越。
    ——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全国百强喊不来,等不来,必须脚踏实地干出来。市委、市政府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神状态,大力发扬“三不怕”工作作风:不怕流汗水,弘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干事创业精神,舍得为发展劳心智,为百姓下苦功;不怕担风险,对待工作先行先试,大胆突破,敢于担当;不怕遇阻力,不退缩,不胆怯,不畏难,想方设法变阻力为动力,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锐气,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在全市营造时不我待、奋勇争先、奋力赶超的浓厚氛围。
    加快转型发展,锻造挺进全国百强的强劲引擎
    转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挺进全国百强,必须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跨越,以项目建设的快速度提升发展的新速度。
    ——大项目促进大聚集。下大力气引进、落实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力量做强大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大园区。以宜洋一级路为轴,建设宜昌江南“千亿园区”,重点加快东阳光工业园、枝城化工建材园、兴发生态工业园、三八八江南工业园、清江绿色产业园、陆城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园区建设,逐步形成20平方公里的园区开发规模。
    做强大产业。牢固树立产业第一理念,围绕生物医药、新型电子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式、链条式发展,努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引进大项目。面向全球品牌,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行业20强企业上有实质性突破;面向新兴产业,重点引进高税收、高附加值、带动力强的高新项目;面向落户企业,以商招商,注重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今年,全市将新签约重点项目60个以上,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过10亿元项目4个,过50亿元项目2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
    ——大调整推动大提升。通过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整体提升宜都市争创全国百强的产业竞争力。
    推进新兴产业倍增。以东阳光高纯硅、九州方园新能源为龙头,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建成国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力争今年产值突破50亿元;以东阳光制药、宜昌长江药业为龙头,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力争今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以江一机械、仝鑫锻造为龙头,重点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建成国内最大的液压启闭机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专业化内燃机连杆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散装物料输送机械生产基地,力争今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把宜都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磷复肥生产基地,力争今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建成全球产能最大、性价比最高的中高压化成箔生产基地,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陶瓷PTC敏感元件生产基地,力争今年产值突破50亿元。
    促进第三产业提速。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突破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现代商贸、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亿元。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围绕柑桔、畜牧、茶叶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分散向规模、由粗放向集约、由增产向增收转变。今年,市级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达到70家,其中省级6家,宜昌市级33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50亿元。
    ——大创新催生大裂变。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打造科技驱动、改革推动的活力宜都。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型企业群,打造省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大力推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金融投入为后盾的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今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施“企业培优壮强工程”,围绕培育“4家过100亿元、5家过50亿元、10家过10亿元、100家过亿元”企业的目标,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准入领域,激发创业热情,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今年新增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5家以上;实施“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强化金融服务,推动银政企合作,力争2至3家企业上市融资;实施“精品名牌工程”,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壮大“宜都创造”,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宜都工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宜都原产”,叫响“宜都品牌”,在“天峡”、“土老憨”两件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件。
    ——大统筹推进大融合。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建设为契机,把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大融合。坚持规划先行,提升城市品位,加快镇村建设。
    不断优化环境,形成挺进全国百强的强大合力
    始终把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作为重点,营造更加科学、更加开放、更富活力的发展环境,让“软环境”成为“硬资源”,形成冲刺百强的强大合力。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行政服务中心运作机制,实行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推动政府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完善集中行政审批制度,使宜都成为行政效能的高地、行政成本的洼地。实施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直通车”、“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强化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做到领导精力向项目集中,干部资源向项目倾斜,社会力量向项目整合。
    ——深化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坚决治庸治懒,向“冷、木、庸、懒、散、浮、慢、混、软、奢”十大效能突出问题开刀,对违反机关效能建设、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强化行政问责,健全决策后评价、决策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制度,制定出台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评价、部门工作绩效目标管理、公务员绩效考核、特色工作考评四大体系,让每个人都负起责任,让每项工作都得到有效落实。强化执行意识,全力以赴抓落实。决定的事情、交办的工作,做到月月有安排,天天有进度,事事有着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营造重商文化。始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大力弘扬尊企重商、开放开明、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发展文化,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让亲商成为宜都人的主流文化和自觉行动,用实际行动敬商、爱商、重商、安商。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理解尊重、主动服务,推动他们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范围内大胆干事,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鼓励本市籍高层次人才回乡工作,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庄光明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2-7-26 08:53
彰显志在必得的豪气鼓足克难奋进的勇气。——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
作者: 早日爬出格    时间: 2012-11-5 17:18
正好在考虑类似要求的文章,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