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层公安工作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西安小秘
时间:
2012-4-23 11:32
标题:
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层公安工作的思考
现阶段,屏山县移民将实现整体搬迁入住,社会经济步入重大机遇期和重要转折期,各种社会矛盾积聚纷呈,社会治安面临重大挑战,维稳形势更加严峻。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十二五”时期基层公安工作作了一些深入的分析思考。
一、认清形势,“十二五”时期公安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难度加大。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从温饱到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社会矛盾多发。就屏山县而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压力,因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安全事故引起的“闹丧”事件持续存在,因企业迁建改制、移民征地拆迁、山林资源纠纷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将长期存在,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隐患。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移民迁建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容易激化,部分群体易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引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可以预见,群体性事件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居高不下,且关联性、对抗性、复杂性和敏感性越来越强,处置任务越来越繁重,风险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大。
(二)打击违法犯罪任务艰巨。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扩散,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心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们对未来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预期,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大都能够理性对待;经济形势严峻时,社会心态比较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资产缩水等原因,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为。随着社会阶层和利益格局调整,运用故意伤害、雇用犯罪等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的现象增多;电信诈骗等非接触式的远程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以及传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增多;刑事发案在一定时期内高位徘徊,打击犯罪任务依然艰巨。
(三)社会管理更加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社会管理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广东孙志刚事件引发了暂住人口管理彻底变革;贵州瓮安事件诱发了非直接利益群体对社会的不满;邓玉姣案件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巨大威力;新疆“7.5”事件暴露出社会组织管理的漏洞;群体性事件多发凸显出社会矛盾之尖锐……诸多问题之所以集中爆发,主要在于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改革的深入推进使社会管理不堪重负,多元化利益冲突使单一行政力量疲于应付,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使社会整合难度日益增大。从宏观来看,表现为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其他部门参与支持不够,难以形成规范管理大气候,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从微观来看,存在重办证收费、轻管理,重突出清查、轻日常管理等现象,出租屋、小旅店、租住人口等人、事、物、场所管理问题突出,违法犯罪问题增多。
二、科学谋划,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公安工作提速增效
(一)着力推进情报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敌情的新变化、新特点,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持情报优先,实施情报信息全警化和社会化工程,建立完善灵敏高效的国保情报信息收集研判体系,更多地获取深层次、内幕性和前瞻性的信息;认真研究移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抓好事先预警研判、事中跟踪研判、事后总结研判,全面提升全局发现、预防、控制和处置能力,切实增强维护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着力推进大侦查格局构建,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充分认识社会治安问题的严峻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充分应用“三基”建设、“三项建设”成果服务于侦查破案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两抢必打、逃犯必抓”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打黑除恶、侦破命案、边际协作和打击“两抢一盗”多发性犯罪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多发性侵财性犯罪,深化禁毒斗争,强化经济犯罪的打击整治,继续巩固“命案全破”战果。
(三)着力推进打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加强警务指挥中心建设,形成高效统一的公安指挥平台,实现警种间合成作战和快速反应,进一步完善由“一个中心”(县局指挥中心)、“两支巡防力量”(公安自身力量巡逻和群防群治力量)、“三种巡逻方式”(机动车巡逻、步巡、设卡盘查)和“四大防控体系”(移民重点区域治安防控体系、农村(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单位内部防控体系、重点场所、行业、部位和科技防范监控体系)组成的社会治安巡逻防控网络格局,实行错时、延时工作制和全天候上岗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路面、重点移民区域,不断健全“巡线、守点、护片、保面”多警种联动的社会治安打防控格局,确保实现“打得着、防得住、控得了”的工作目标。
(四)着力推进应急处置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立足于源头治理、化解矛盾,积极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和“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密切关注重点领域的新动向,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情报信息上,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处置机制,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律特点的研究,不断完善符合实战需要的应急指挥机制,大力加强“轮训轮值、战训合一”为重点的常态处置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警务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警力能够迅速到位,拉得出、冲得上、处置得好;统筹把握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妥善回应社会各个层面的反应和关切,确保处置工作结束后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
(五)着力推进警务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建设水平。牢牢把握移民迁建历史机遇,本着“适应工作,满足需要”的原则,多方争取、用足政策,全力以赴抓好公安指挥中心、监管场所、消防站和5个乡镇派出所的迁复建工作,力争实现“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管好、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和专项投入,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警务装备的编报、采购工作,优先配置基层民警最急需的、公安工作最需要的执法办案、维稳处突等装备,结合移民迁建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挥通信、信息导侦、大情报体系等成熟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公安装备建设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
(六)着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公安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政治建警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政治思想工作长效机制,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安队伍;进一步完善会议学习、考勤考核、财务管理、值班备勤、请销假等规章制度,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系列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细化队伍管理职责任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督察跟踪问效,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纪律管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公安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文/雷 涛
作者:
ivy8576
时间:
2012-4-23 18:58
嗯嗯,非常不错哈O(∩_∩)O~
作者:
gcqall
时间:
2014-10-28 11:06
很好的文章,要借鉴。。。
作者:
新月宝贝
时间:
2014-10-28 20:32
(二)打击违法犯罪任务艰巨。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扩散,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心态。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们对未来普遍有信心和良好预期,社会心态比较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大都能够理性对待;经济形势严峻时,社会心态比较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生活困难、资产缩水等原因,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为。随着社会阶层和利益格局调整,运用故意伤害、雇用犯罪等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的现象增多;电信诈骗等非接触式的远程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以及传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增多;刑事发案在一定时期内高位徘徊,打击犯罪任务依然艰巨。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