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4 a/ {* t6 U- [, d换位思维是行政公文写作思维活动的第一步。不明确自己的角色,没有对自己代言的机关、领导者的深入了解,不清楚要处理的具体的公务活动的详细信息,就无法展开公文写作流程,也就写不出上乘的公文。比如,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行文,恳请批准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设立海关。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文秘人员就要首先采用换位思维,明确自己代省政府机关撰文的职责,了解请求批准设立海关的目的、依据等重要信息。经了解,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1997 年11 月18日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机场,客货流量和航线网络稳步发展。近年来,机场业务量不断加大,一些国际航线将在不久开辟,国际货运业务将会迅速发展。但是,机场货物清关要在南京市区进行,没有海关便制约了机场国际货运业务的发展。其实,禄口国际机场设施比较完善,已经具备设立海关的条件,所以应批准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设立海关。这样,代谁撰写公文,为什么要撰写这样的公文就十分清楚了,定位准确、信息充分,行政公文的撰写才能有的放矢、条分缕析。 $ V6 D& W0 r& w6 p$ P0 ~+ K0 J* T. k$ Y. \: X1 E8 y 思维活动之二:功利思维3 y' c& \1 l$ }% X* y, I- t7 f
# b7 `" Q8 n. M, v$ b! X: V
知行递变理论认为,写作活动就是作者不断地把自己的表达目标、目的、对象形式化为具体感性的写作行为、手段,写作过程就是“知”与“行”不断递变的过程。这里,“知”指的是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所获得的目的性、目标性表达对象,即广义的表达目的和写作主题,“行”则指写作主体为了实现、物化、传达表达目的、写作主题而采取的广义的表达方式。如果说立意是一种“知”,结构则是一种“行”“, 行”将产生“知”“, 知———行”处在矛盾运动中。在行政公文写作过程中,“知”与“行”递变运动也是一种显著的写作思维活动规律,行政公文写作也是一个将主题立意形式化、赋形化的过程,也存在“形式架空、消灭内容”。4 V: J$ L* J, c! b/ w
( E% c- Q/ V7 l8 I1 t; s4 g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行政公文写作的“知”是什么? 明确“知”非常重要,因为它是知行递变过程里“知———行”转化的初始依据,是公文写作思维活动运行轨迹的源头。这里,“知”指的是行政公文写作活动中文秘人员所获得的目的性表达对象,即行政公文的写作主题。从宏观上说,行政公文写作的“知”是实行依法行政、进行公务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样的目标,因为行政公文是行政管理的工具; 从微观上说,“知”是汇报工作、布置任务、反映情况、往来商洽等具体目标,是“通知组建国家电力公司事宜”、“决定处分违规执法的某某同志”、“批复某某县直属机关机构设置和编制总额事宜”、“请求批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省级烈士纪念物重点保护单位”等等一些这样的具体目的。 ) z. n1 Z [' Y, v' h d5 w. B( e" T+ a0 H' h
公文写作具有功利性,行政公文的写作功利性更强。行政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它的制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所以行政公文写作必须言之有物、有的放矢,每篇公文都有其非发不可的理由,有其明确的写作目的,可谓目标确定、意图鲜明。行政公文制发,必须为公务活动需要,对公共管理有用。因此,在行政公文写作的思维活动中,要培养功利思维。各文秘人员要对行政公文达到什么效果、实现什么目的等内容,在动笔前就非常明确。从知行递变过程来看,运用功利思维其实是要解决写作工程中“知”的问题,即明确递变的起始依据。应该说,在公文草拟的初始阶段“, 知”往往比较粗糙笼统,或是比较简单直接,由“处分违法乱纪的某某个人”、“向上级申请拨款”、“向上级告知本单位目前发生的紧急情况”等原始想法和要求衍生而来。这就需要文秘人员结合公务活动实际情况加以明确和规范。并且,这种“知”往往来自领导者,即领导者交待的基本意图。从换位思维的角度来说,文秘人员应该贯彻领导的指示意见,这是秘书的一种职业准则。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简单直接的“意图”还需要文秘人员从依法行政的高度进行填充和修正,使公文的目的合乎政治环境的要求,使公文体现合乎法律规范与法治精神。$ q8 M, h! q/ v3 T3 `5 }4 u2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