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老秘谈如何正确使用公文的标点符号? [打印本页]

作者: 夜归人    时间: 2012-3-19 15:42
标题: 老秘谈如何正确使用公文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辩明不同的语气,确切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是公文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
+ c, i$ C$ h7 E* ?& T8 d  h% v
/ c/ D6 k3 x8 ?, I标点符号的类别. ]8 W5 F8 S( s  d2 g: C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9种。 7 l: Q% B, C9 x7 ~1 d# y! J

6 h& T4 i' J" L# D, A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包括:点号包括句中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等3种)和句末点号(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等4种)。 ( V2 a1 ]- e, I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9种。 7 E- P, Y% i( V+ H

  F' E' T* j0 g% U, s& |1 j4 Z* d0 I标点符号的用法
; O% ~7 j4 {" h: a4 |
& `# F' m: \; Y一、正文之前的部分
* w! K9 ]1 z3 d5 g5 y% s
  x4 v3 n' G6 a# l$ }/ j二、正文部分 ' v) S3 v2 Z3 |" V. h6 y9 b! {
(一)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l3 ^4 ?% R( ~1 Q) [" t
(二)其他标点符号的用法
9 y/ p% _* F; k* V, m% v
+ b2 X% U7 B3 [; Q三、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 m3 I2 b% r9 F

9 K. O% O' a, V( i( A
3 Z9 N1 L8 P' v: M% v& R4 H. f# c. u" ]9 Y
一、正文之前的部分1 \7 R+ m7 v4 [
  
& r9 l- N" H; G6 g3 ?& q4 [文号:
; E# n( P4 c4 b- `4 e8 r! ?   文号标注时,要注意年份应用六角符号〔 〕而不是中括号[ ],正确的是:沭政〔2011〕23号。  i0 M- A2 b- e' u
主送机关: $ H0 W" F! A4 \% [0 g- _
   公文(单指印发、而不在会议上口头报告、讲话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机关。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1 J" G$ B0 Q0 r. J( C4 U1 h
   例1、“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4 R8 z0 [  \# e7 u
   如果涉及不同的机关,而同一类机关又分为两个以上的机关,可分别用逗号、顿号将其隔开。
' C- T/ r, Q  a& r; c   例2、“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法工委:”。 ; @9 b0 ]" U' \0 q0 A3 ]. s

, e5 y1 }. k% f一、正文之前的部分6 p+ g" Q; C- I8 P8 \# z% O7 x
标题:
5 C' ?5 E# Y8 T+ y6 a; p  D4 b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标标点符号。”。
& ]6 v# [0 p$ k/ r   其实在公文处理的实际中,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技巧。
+ J' c' a3 s( @     w1 `& x) b) u6 V- i# n
# B2 g8 j/ W7 g3 {6 S, w6 [
标题中的书名号
' _9 q8 E$ o$ f7 ^2 e: a, E$ h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应加书名号; & @5 J5 W) k1 U
凡被批转(转发、印发)的请示、报告以及方案、意见、规定、决定等文件的名称在公文标题中出现时,不加书名号。 + N7 S0 L/ C, {' S3 b6 a
  例如:“商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
7 s/ ?- @9 M& |$ w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山东省志•政府志》组稿工作的通知”,其中的《山东省志•政府志》就得使用书名号。 9 r; v* H( G' u& K: h

3 r: O" z: n5 }6 R标题中的引号
0 j' L1 w/ P" @# N* W, p& k正如有些书名号在标题中必须使用一样,有时引号也是不得不用的——
/ u$ g) \7 i4 [, t, ^; O: {$ g" U* X
- P5 q# h, r9 b, Q2 T" G 例1:关于开展“两基”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 ; [& m1 r: O2 s$ C3 y
例2: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报告 4 X  T  e4 |$ l  }( u

# |8 {5 Q2 ^' d+ n     “两基”有特定的内涵,是对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高度概括,属于特指,必须加注引号,以起到强调、提示的作用;“绿色证书工程”则是根据农村家庭技术员培训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形象化概括,内容丰富,因此也必须使用引号。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863”计划、“三•八”妇女节、 “两个确保”等等。使用引号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对一个特殊的概念或缩略语进行标注,以使读者明白这个词语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在公文标题中使用引号也要慎重,因为引号在标题中要比其它标点符号更显眼,如果可能,还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为宜。
; J* k  n$ m1 L6 ]; w& n5 s" x( r( C: \5 @: c0 i8 H. j
标题中的括号
4 `+ V" p- l( I& H) k; {" V! q文件标题中遇到括号的情况不多,但有些情况却值得注意。 6 E; o3 ]: H9 r& W
1 x/ o! s) [1 H" e, H
例: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的议案(×)
( x% p6 T" M" w2 ^) z
- l* u- X6 t" a* m2 a) k+ o+ C1 p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标题中使用书名号和括号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书名号和括号二者的位置关系需要商榷。 “(草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注脚,即提请审议的这个“商标法”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成文“法”,而是一个“草案”,“(草案)”作为“商标法”的注脚不但必须标注在标题中,而且由于这里的“(草案)”是属于“ 商标法”的一部分应该放在书名号之内,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草案)》”。
/ o8 W, u% ^0 d. \  ?
& y+ `+ z8 e) |6 K' o标题中的顿号
5 ^, a$ x( X. w/ x% F0 @$ [: o
# C% E2 f0 h! C! `7 s  ?( d$ z(一)顿号改“和”
1 l% L7 A$ D7 P# m1 j   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2 Z' Y! K5 `5 \: r5 q
    例1: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2 P# P" w' [( ^1 i- ?+ C' f8 w
    例2:××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
1 b1 U3 _8 ~: A1 D) a/ x, u5 o* W! T4 I- o' p$ i; I4 X0 [1 W
(二)删除顿号
, O& x- O( M( A- N     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v1 S& O  q( F+ y" O
     例3:××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 l6 P1 V, h# E2 |: J! ]; s/ z! D1 `& x
标题中的顿号
; K# N# Z/ [, O% b5 l# z3 ^: j8 x! G1 A8 `& y
(三)“等”而言之
6 z4 s  O/ S1 o3 e0 y    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f3 Y- Q& j& ~
    例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育厅、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 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4 l4 o* H' t, P
, F8 g9 {$ A) o5 B, C8 D
(四)概而言之
& ?, E$ B1 M* _    当一个公文标题中同时并列出现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且它们的意义相近或相关,而又不能用“和”来解决顿号的问题时,可以考虑用一个能够代表这些词或词组共同意义的词或词组来置换。
2 x4 t, A3 Q* E6 S6 O    例5:××省人民政府印发《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扩大横向联合的优惠政策 》和《台胞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
% |' Q- {- `' U& I5 U
$ T& ~5 _9 U( e1 w1 J2 {标题中的顿号
1 p- ^6 |% [4 V' u* Q5 D6 I  J1 O0 O# M3 B7 n
(五)改变角度
8 K2 I1 m& D2 G: Z& D   当用常规的办法不能避开顿号时,可以尝试改变标题的拟写角度。
: m2 z1 M8 w; G; R  例6:××省人民政府关于××师范大学与××教育学院合并办学、××财经学院与××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办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1 M; u' |! P  [
' u& A  s: m9 e8 S8 A+ M9 V6 v/ z(六)增补成份
( j$ t( q$ R6 c9 j    对于两个具有同样成份的专有名词或特定词组,一般不宜省略其中的共同成份,以免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 G% x; V* r+ i" |. U. W) V  例7:关于鹿王、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在××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函
& Q5 \0 K* d/ a4 x' ?
. h1 p' x0 T2 {二、正文部分
& x4 d; r* b, J2 ]3 A% H7 \8 M8 t- G: J(一)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 W! x" F; y) z1 D# U6 b* }第一层“一、二、三……”,用顿号。
6 ^% z. ]2 B' C9 o8 k" x   例如:“一、”、“二、”、“三、”;
2 F& A* T7 s; o  {/ g, r/ L第二层“(一)、(二)、(三)……”,用括号。
" @+ R1 C: R5 ~- T8 r" D   例如:“(一)”、“(二)”、“(三)”;
) f/ p+ N% c: K5 |. @第三层“1、2、3……”,用小圆实心点。 & b6 y5 }1 q$ w2 ^( j$ I
  例如:“1.”、“2.”、“3.”;+ ^- A, g8 [, X# T6 t
第四层为“(1)、(2)、(3)、”,用括号。 ( w9 G2 q: x5 x" F0 L; f4 g' x! i
  例如:“(1)”、“(2)”、“(3)”。6 A$ I6 b3 [1 u  Y& ]7 f5 _
第五层为“①②③”。
2 V. {: h) O2 S  a# J
& }+ g  |9 ^5 e注意:本文由老秘网整理,在使用括号的层次序数,括号外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
2 @: Z: k  M1 ?/ ~6 o& `
' `" x) V4 N7 A4 `- S" x9 c(一)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C: \2 s- Q8 F/ i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首先,”、“其次,”、“再次,”。
: A, [4 w0 W  g" x+ i- k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 * n! w1 P1 N  s3 O/ V
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 R" E8 G- X( b8 [; }
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 a& j8 U% Z9 k/ L

) k; X# A2 m! S8 L# n(二)正文部分:顿号的用法
, E, J/ }- w( G$ q! P) U) u??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混用。 ( x1 E7 J$ e5 h! m
  通俗地说,句号管分号、逗号、顿号;分号管逗号、顿号;逗号管顿号。
. \4 N( u6 z3 p: r# k" l* v3 J: ~& Y9 C$ M# h% T2 c* R
二是表示概数不应用顿号隔开。如“参加培训班大概有七、八十人。”这句话中“七八十”是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 W# `+ y/ n7 \0 w$ m: G9 O

! K9 Z# [3 n. f5 T& P1 m! O三是表示结构层次序数的阿拉伯数字后面应为圆点,不是顿号,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9 \& k# t, {& F; c

- s0 L. g$ z" Y" l- S4 O(二)正文部分:逗号的用法; ^1 n7 p+ A& i5 r+ l
1.如果在应该用顿号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
6 T8 s2 }" k5 ]/ N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7 @' y& m5 B# T$ h& |
$ E( `! e7 g% m# V+ ?: A
2.主语部分较长,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逗号。 4 P% f! j. _1 r: R, r# g6 C
    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区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国家权力机关。
4 [3 O3 k6 V" C
$ t; O5 D1 D! w# [% z3.句子的特殊成分,常常用逗号把它与别的成分隔开。
# {* w+ f6 |, r' @0 D; q    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
3 L4 h! q. }0 \! g. Q  `; L$ K  B
( T: H: V6 @0 ?1 c, F) W(二)正文部分:逗号的用法
5 U: s  N2 U  N# V3 F4.在用“以及”、“和”连接的句子中,在“以及”、“和”之前可以用逗号。 + d" G  `  u' X
  例1: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普遍设有办公室、代表联络室、法制室,以及财经、教科文卫、农业、城建等工作委员会。8 T0 q/ p$ u" ]$ s

3 l  }+ z& I" u; l1 Q; ?) K8 x/ B5.在×××说(指示、规定)之后,如果原文独立引用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冒号。
; ~7 ]: P5 C/ ~9 D, g% W  Y0 n. t5 a  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将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用逗号。
( z1 [' k; {' F  d$ o8 i3 o1 ]) ?" m. V% ]0 E. T3 l: i
6.在一个中心词置后的句子中,修饰这个中心词的、意思相对独立的短语之间,过去常用顿号,现在也可以用逗号。 7 O* O; c( l# D+ _: _3 }9 X
    例如: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3 u; p" R9 p+ Z3 J/ y* H8 t5 l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9 15:59
检察公文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e  r9 F* A8 W, r) l ' y+ b& R9 K, }4 x
李继华 - O: ~' X2 h2 o, n- `1 @

# W. h1 b, A; i2 g/ D) C6 E' d3 V+ N: Z6 I! h
    □李继华5 y+ r: a4 O* i  q
3 [& a/ }6 Z2 {
    检察机关的公文种类很多,业务类的包括案件侦查终结报告、案件审查起诉终结报告、起诉书、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综合类的包括检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简报等。这些公文有的是法律文书,须向社会发布,事关重大;有的是工作文书,如向上级汇报情况,向下级部署工作,都是检察工作经常用到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保证检察公文质量的基本要求。
0 |% n3 m0 U2 _: U* J7 q+ @) C5 B8 y! D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3 f3 P4 Z" e' B% M  p. s4 f
% p- w/ \) C, J! }
    笔者发现,许多检察公文的结构、内容、语言都非常好,却经常出现标点符号的误用,使公文质量减色不少。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b# c3 x/ B7 d- Z6 ~
% d, X7 @0 z: V7 H  |: R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7 W  ~8 G- e; d  h0 D! Y) p3 Z3 K  }1 v/ B) ?' z, D  k- i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 @! F& A+ f7 N  `1 G9 ?, t4 w, m+ e: w
    二、检察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 W4 Y* y4 o! k7 _
2 g" t( G* u/ ^% V$ w, R, U. a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公文的题目,公文正文还分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如果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出现错误,将会大煞风景。1 K6 k% B# j& a% j7 ?

3 h& ]# v5 s* J' y, L    公文题目中的标点符号常见错误是,标题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公文题目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公文题目的内部,除使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公文正文内部的标题,即一级、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句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一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当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是分句时,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公文标题中的用法不同。例如:某报告中的第二部分单独成行的标题是“二、要找准定位,积极开展检务督察工作”,这个一级标题两个分句中间用逗号,句末不用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 e& k; K- c! m
% S3 @  N( P3 b5 n: ]' ?    三、检察公文常用标点符号的误用2 u; j3 H) I! I) R6 |
5 z1 M" j- k. b; `  U- Q/ y" P; B
    (一)顿号的误用
$ n. J& B9 E7 t: K7 H( ]0 Y# \+ V4 g( s. a) v" y2 U0 c  Y* G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 N% h8 F* S/ w- ~
: P4 c0 X/ ?: z' |* ]6 D. \5 z( r" ]    顿号在公文使用中的常见错误表现为:
6 X' ^* B% a' u+ p' s, s( M& ~7 E' m. S
    1.表示序号的括号后加顿号。如(1)、(2)、后面的顿号应该去掉。8 l, _: O- h; r" |6 c
6 E* j2 S3 t, e' U6 N4 u+ \
    2.约数之间误用顿号。例如,“案发时间大概在下午三、四点钟,……”在这句话中,“三、四”是约数,不必使用顿号,而直接表述为“三四点钟”即可。: Z# s: Y$ \+ |
3 ~( t# \/ v) R# I; ?& L% ]2 ?6 [" Z
    3.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例如,“这个大案由反贪局侦查一二处共同查办。”在这句话中,由“共同”可知“一二处”并非一个处,而是两个部门,不能缺顿号。
; S' n0 v# O: K8 J# s( Y3 E; {4 @) s1 S% P( {! u9 Z7 o
    4.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3月6日,政法委召开了公、检、法三家座谈会。”在这里,“公检法”是个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必用顿号断开。8 O: e, W$ i0 @( g

2 h4 }& z# {5 X- C4 y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例如,“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此句中的使用顿号的错误在于,顿号前后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两个动宾式句子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J3 F" R# I0 V2 P  h0 B% x
5 S3 @) H$ |8 \
    6.应当用逗号的并列短语误用顿号。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此句中,“全国人大代表”后面本来用顿号,但是后面的并列短语的内部还有应用顿号的并列的词,这时在前后两个大的并列短语之间需用逗号,正确的用法是“全国人大代表,设区的市、自治州、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3 U, q& I- n% @1 j; F0 L& b

* P3 g+ j& w2 Q5 c5 }    (二)逗号的误用
  v5 g9 ~( o8 P- k' w
+ N1 O+ ]' B: o5 X/ Z- z+ }$ z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例如,“检察机关内部有多个部门组成,有办公室,政治部,侦查监督处,反贪局,公诉处等十几个处室。”此句中,“办公室”、“政治部”、“公诉处”等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区分,所以它们之间应该用顿号。
4 \. L/ Q6 x1 y: K: C/ O" K. f5 m. u: k+ I7 L3 C# {3 h+ l- x* D
    2.直接引语误用逗号。例如,检察长强调,“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希望同志们……”此句子中,引号之内的话是完整的直接引用,其前应该用冒号。! n' v4 j" W7 f6 q) D, K- H) ~

+ H% ?7 g1 v4 A9 O: u8 }' S    (三)分号的误用
( h% A$ t$ D+ V4 z7 E* S- s. I
6 Z& z; n: `* w7 h1 G. G5 L    一个句子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例如,“在二审期间出现新的证据,拟开庭审理的案件;可能改判的案件;……”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而在此句中,“可能改判的案件”在两个分号之间并无需要逗号分割的其他小句,因此,第二个分号的使用是不恰当的。6 u. w  s7 \- F# @" q7 G+ U) E

( u! L; Y) K7 G% b8 ]    (四)省略号的误用2 }* ]& j4 Y- u0 ?  g2 _# H
: D# j( h' R; y8 J- V
    省略号与“等”并用。例如,“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办公室、政治部、研究室……等综合处室的内勤。”此句子中,表示列举的省略号功能与“等”的作用相同,省略号与“等”同时使用,属于重复使用功能相同的标点,只能保留其一。& ], Y* y) f6 y1 A% e
) [) o" K6 _7 ~' g, B2 }
    (五)破折号的误用/ Z; r! v1 f2 k4 u9 i/ S

( x0 `. I8 m  C8 c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并用。例如,“新刑法———即1997年修改生效的刑法,共有452条。”此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即”意思相同,破折号与“即”只能保留其一。$ m% B2 E0 ?7 y" w: X4 F) ?

4 _  a8 K& e5 A! h* K    (六)书名号的误用
: l8 S8 q4 w5 u$ F0 x* ]
+ \6 Z' _* s1 M$ ^& B    全称法典遗漏使用书名号或者简称法典名称多余使用书名号。在公文中出现法典的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如果使用简称则一般不加书名号。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条之规定,……”、“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这两句中,前一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法典全称,应加书名号,后一句中的“刑法”是法典简称,不必加书名号。(作者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19 16:00
一、公文发文号的正确使用
7 `2 }; K0 U2 k, I) i
! _2 I( S# i6 Y  O$ C2 y3 m1 ?3 C3 j     公文发文号中,年份外的括号应用中括号“〔 〕”,而不用小括号“()”和方括号“[ ]”。
- _% y! M7 l- T. y% y: X+ [( T% H, F3 F; A+ Z7 W
     如:万科办(2010)5号   (错误)
' r1 t0 J2 B1 {% O8 Z. k0 T1 E$ C! d9 G2 k" T* C
         万科办[2010]5号      (错误)
2 d( B8 b* b# S3 H) Q" |% X$ I$ h! q  _7 l* E: O4 ]" r5 R
        万科办〔2010〕5号    (正确)( O, \3 G" Z7 ?$ _2 h$ A

: l. u8 h& E- o) c& O    二、结构层次序数! K- W, }% h% }0 x0 v

7 `+ ]* o7 U' k0 D# ]    第一层为“一、二、三、”,第二层为“(一)(二)(三)”,第三层为“1.2.3.”第四层为“(1)(2)(3)”第五层为“①②③”。
  y1 ^7 d7 G( Y0 A0 Z' l* `6 E; G* M- t4 B% Z
    三、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8 A8 d9 `  v3 I1 a
+ B( c6 t3 g. [
    (一)“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h. g* E. e2 `6 x/ Z' J, I) D# A0 d- c  ~9 U9 w) k
    (二)“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R6 }: j3 l, f5 w( n7 j- K

" R" m! H7 A, u, B    (三)“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而不用顿号(“、”)或其它。
1 _" {# z* n2 t  `: ^; V& [5 ]. ]7 g- \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 v" \  N1 ]/ B- d8 H
, e' s2 h+ j7 Z- s    四、年份的正确书写7 d6 A5 x* H" w6 _4 v8 S" I/ n

8 y. W  B8 I5 Q4 J& t    年份如用“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的方式表述,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O”或英语全角字符“o”。   $ L* F  Q" n" S- T7 ]5 P7 \
' C2 a0 L7 w" K3 q8 B
    五、汉语拼音的正确使用6 G/ J  [. b; }

5 p  Y, ~' A4 i    (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字;标题可以全部大写。/ a1 a! }: o' d* L% Z$ k  n. W# s
0 h" c- h" e, ]" n2 F# ^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t9 y. ~; u& G) L" ~
( Q+ k7 w. A7 r: H/ ?- R  x
    六、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 J: v; i* Y  c- J
2 {3 V/ U1 D4 c1 f8 I    (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使用“~”,而不使用“——”或者“―”。
' \3 t# ]* M  p( T& L! D8 O5 P' ^) _# ?1 r, E1 l" t
如:2008年3月~4月中的“~”,而不使用“——”或者“―”。
/ _9 |! ?/ v, B7 I- w
; _. f( {, H' T% h; J    (二)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
5 m' x* F2 @0 N9 e
" x0 t8 _+ Z( \0 F- Q2 Q4 ~' S# a    如:再接再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2004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 J% o2 G, X5 f7 g
作者: 呱呱密友    时间: 2012-7-5 11:10
标点使用说得详尽,认真学习下!
作者: 格格兔    时间: 2012-9-17 17:16
国标对公文标点没有那么细呢,正想深入学习呢,谢谢了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3-1-26 15:07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字材料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常被忽视、容易出错的部分。下面,列举标点符号的几种常见错误用法并予解析,供大家参考。" K) K3 G5 C# f% d& \, l4 N

9 R3 ~; n( I, C+ B% n3 d- a, J    一、引文末尾标点前后倒置
% J6 F& S9 M) o( Z" T0 _8 U. P9 l
    错例(1):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4 I4 y6 ~# q0 M+ \2 ?( e

* D1 w/ o4 D( o% Z& `. B1 A    矫正: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t  {0 s  y; _& D2 h7 h; I8 X3 @: u. ?' l& o
    错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 Q# x! g  M, o! q, I
. \( o0 m8 k: p7 F  Q+ Z9 V3 a    矫正: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 L) a9 A/ y$ T4 [: ]. L2 U
2 O# a) |) Q5 s2 R7 u: O    例析: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如果引用的是一个完整语句,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内;如果引用的是一个语句的一部分,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例如:
0 v0 g  L( r1 |( f. f3 k
/ ^, q& B+ u0 k& ]+ R- z" |    (1)第六条:“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B0 N% M& a, h% w0 k5 o
# [7 _. l7 w; G6 M( j( c# Z    (2)我们“生造”的东西太多了,总之是“谁也不懂”。句法有大到四五十个字一句的,其中堆满了“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4 m/ S1 @# s0 r" v7 f

, S0 n! B& R4 X0 P; c  M    二、标示句子内部停顿时,顿号、逗号、分号选用不当2 u' h  T3 ?0 d1 P

% Y' L. ], Q8 {2 m    错例(1):市委书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出席了会议。
  x# C. @, k2 t% G+ l0 D6 {3 `" |& ]) q; ~8 `" G' T" u
    矫正:市委书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出席了会议。
6 `1 m3 p2 a* `8 |
  [; C9 P+ _/ ~" S% D+ d; F) h    错例(2):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 B7 ^9 x& Z) M( s0 {8 E  D' w7 S# D- i9 j( D% T  R
    矫正: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B- c9 S! p3 W. z$ E- }, \. ?/ N
+ L, Q/ B" _: s' x0 j: T* y+ p
    例析:单句内部并列词语(词组)之间停顿,用顿号;但是,如果并列的词语(词组)内部又有停顿、需要使用顿号时,则将并列词语(词组)之间的停顿“升级”改用逗号。例如:4 d8 f: F6 }7 z. E
. ?9 s/ @) u4 b% `# S' }4 R
    (1)第一中学的相声、小品,第二中学的哑剧、戏曲联唱,第三中学的诗歌朗诵、舞蹈都是这次比赛的优秀节目。$ M8 X& _1 u! `1 c; ^: y

+ v8 _4 w2 a) j$ H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需要停顿,用分号。例如:
2 P% `3 p: I7 U0 s& B2 G
8 k, c# d3 e  s7 b! O" b7 G    (2)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W  V! E2 X! {% ]; e; ~9 m- R) X3 a# w3 @$ n* Z
    有时,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如果改用逗号,则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或几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例如:+ \" }8 p, I8 s* j

$ n% Y. A8 |; {( B    (3)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上险滩。
8 y& \8 [3 o: ~) n, Y
6 v+ {1 ~: a0 L, m5 |$ x    (4)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 A) J' C% o+ W. I: w
0 G5 x7 g0 S& c8 c5 M1 P% ~    三、括号位置摆放不正确
* w8 h7 v" J& r+ t+ @2 w/ Y, |4 O! r5 [: x7 S& Z
    错例(1):前不久,市纪委、市监察局就《关于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了意见。
& I2 u, q. B) v1 E9 L5 A* e& x. V: p  |- [& A" F
    矫正:前不久,市纪委、市监察局就《关于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了意见。
4 [, |: [5 e  J6 @0 Y3 g* Y% B$ C7 i& \
    错例(2):《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一书由日本学者宫川彰撰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h' n; V# s8 e6 B

2 q2 A" \( w- I- _0 C8 P9 m7 }    矫正:《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一书由日本学者宫川彰撰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 w+ _- |: J, v1 j8 p" h$ x
0 N) t; m* b+ L4 {+ A  R    错误(3):坚持“三个必须”要求(重处分人员必须见面、无法进行谈话必须出证、提出异议必须核实),切实提高审理谈话效果。1 V" s* Y/ W+ \* ]- A
& D7 F" o% f" X5 K( K5 o: \. e6 v
    矫正:坚持“三个必须”(重处分人员必须见面、无法进行谈话必须出证、提出异议必须核实)要求,切实提高审理谈话效果。2 r' B7 Q. s% g8 b
* ]9 w; [" [3 f' m7 S2 l# }
    错例(4):下大力解决审批环节,审批程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网上办理(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负责)。
- [+ \& A; `1 D# _' G! A, v+ c7 _/ O& q4 {! P- |& ?
    矫正:下大力解决审批环节,审批程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网上办理。(此项工作由市监察局负责)
, @$ C( [% I+ h3 q( _# F4 l' c, A* v4 W
    例析: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内某个词语(词组)的,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词组)之后; 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要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1 M7 n$ [( z) F& U3 _+ i

! E4 B5 V6 W( L6 I: B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u# @7 O( d3 Z& V9 m1 b
: X+ `& e: f/ e
    (2)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u0 C9 I, \& ?' U9 E  `  G6 l7 B, T( \: q' r
    四、冒号与逗号、句号功能辨别不清
2 T7 n* f7 w! ]7 W
, G* r$ h/ V, b$ [    错例(1):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在统筹推进方面……5 Q( S5 G" o+ @& w; j

7 v; V2 H5 U* V0 ]    矫正: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在统筹推进方面……; x' `( r3 E/ }; ?+ C/ ^/ z

  x2 N, V& u: ~    错例(2):第一纪检监察室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第二纪检监察室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函询办法,第三纪检监察室完善了“一案双报告”规定,三个纪检监察室都在办案制度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4 z5 v4 F) x8 V4 a, e) p8 t: {
5 D/ I% ^& }# a! s7 _8 ?    矫正:第一纪检监察室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第二纪检监察室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函询办法,第三纪检监察室完善了“一案双报告”规定;三个纪检监察室都在办案制度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W. P0 \5 \( v" T% t) e5 o  m0 R
: W+ O# @* S% D
    错例(3):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4 L6 U9 ~; H8 d$ W. I$ e  B1 a
% ]; H( `- R7 O7 ]$ F; `4 L  j0 D. g
    矫正: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7 b# X4 q9 B3 [! {* S+ t
9 P9 ], i4 b1 D7 g" A; u; c
    例析:冒号用于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以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也可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停顿,用于总结上文。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Z2 X+ ~; R6 n- O4 Y. Q
; \# ~" @+ N1 N' c
    (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 T0 m; U  p$ K$ n' z( s$ Q2 A, T
    (2)展出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 T5 |; r! ~9 s
4 c9 C& B/ P6 ~' E( x    (3)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省理工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市公交公司当售票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7 s9 G* w( g) e* u2 c
# p3 H) M' g( z
作者: 快乐的猪!    时间: 2013-1-31 10:05
非常适用、有用,尤其对年青的新手们!
作者: 霜暮吟    时间: 2013-7-18 23:13
很实用,正是需要学习的,谢谢分享!
作者: 蓝色的天空    时间: 2013-7-23 16:35
很用心,值得学习,谢谢!
作者: kril    时间: 2013-12-26 09:23
关于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个人认为现在制订标准的人存在问题,前后不一致,阿拉伯数字后表示序数时应该用“、”顿号,而不是什么实心的小圆点。理由:一是第一层后面用的就是“、”顿号(如:一、...。二、....),怎么到第三层就变了呢?(如1. ... 。2. ...)。明显的前后不一致。为什么最开始不用实心的小圆点呢?二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什么时候说过实心的小圆点是正规的标点符号?历史上,实心的小圆点仅仅是小数点。什么时候升级成为正规的标点符号了?不管是大写的中文一,还是小写的数字1,在中文中序数时,后面都只是一个停顿之意,应该用“、”顿号,实心的小圆点没有这个意义吧?不要为了所谓的标准把自己的文化丢了!三是不要误传误导,如很多所谓正确使用标点的人都认为是我们的民众使用不规范,常举例说“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那这个“不规范”恰恰说明了什么?还有如引号,中文的引号和英文的引号是不一样的,中国人都知道,这说明了什么?
作者: kril    时间: 2013-12-26 09:25
关于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个人认为现在制订标准的人存在问题,前后不一致,阿拉伯数字后表示序数时应该用“、”顿号,而不是什么实心的小圆点。理由:一是第一层后面用的就是“、”顿号(如:一、...。二、....),怎么到第三层就变了呢?(如1. ... 。2. ...)。明显的前后不一致。为什么最开始不用实心的小圆点呢?二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什么时候说过实心的小圆点是正规的标点符号?历史上,实心的小圆点仅仅是小数点。什么时候升级成为正规的标点符号了?不管是大写的中文一,还是小写的数字1,在中文中序数时,后面都只是一个停顿之意,应该用“、”顿号,实心的小圆点没有这个意义吧?不要为了所谓的标准把自己的文化丢了!三是不要误传误导,如很多所谓正确使用标点的人都认为是我们的民众使用不规范,常举例说“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那这个“不规范”恰恰说明了什么?还有如引号,中文的引号和英文的引号是不一样的,中国人都知道,这说明了什么?
作者: 某人人    时间: 2013-12-26 14:02
公文写作是基本功啊,平时的注意积累
作者: /ty雪儿    时间: 2014-1-21 12:33
非常全面,来学习下。
作者: 吉林长春秘书    时间: 2014-1-21 21:06
标点符号一直以来不太会用,今天学习受到效果。
作者: 幸運兒    时间: 2014-6-22 23:51
真的很全面啊,要好好吸收啊~~赞赞,楼主大大辛苦啦。
作者: 汤正    时间: 2014-11-26 15:47
非常实用,感谢作者。……
作者: 听涛人    时间: 2015-5-18 17:16
标点符号一直以来不太会用,今天学习受到效果。
作者: 占_戈    时间: 2015-11-30 16:59
标点符号也很重要,都是为内容服务
作者: hello888    时间: 2015-11-30 18:31
4 t- c) A/ f$ r
4 G& n. D3 b0 y
& O0 x5 U4 U7 P, K) m6.在一个中心词置后的句子中,修饰这个中心词的、意思相对独立的短语之间,过去常用顿号,现在也可以用逗号。 1 k3 u3 e' ?$ Q3 }; `7 K$ U2 y# D
- P  {8 k; g8 p4 H" l    例如: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1 A7 N- B4 y& L; D. I

作者: people    时间: 2016-12-26 13:46
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提高公文传达质量
作者: 相对论    时间: 2017-1-13 19:14
精辟,受益匪浅。值得学习。
作者: 野渡舟    时间: 2017-1-14 11:37
总结的很系统,对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来说很有用,谢谢。
作者: wbs0926    时间: 2017-3-1 08:29
说得很好,像楼主学习了
作者: wbs0926    时间: 2017-3-1 08:31
鞍山但是反观更大的怪怪的
作者: 墨点江山    时间: 2017-3-21 18:36
u  ]# \! ^% t' v
+ ]$ S8 {/ l+ e4 j+ d' R/ f2 W5.在×××说(指示、规定)之后,如果原文独立引用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冒号。
- n- p1 l( D  S* e+ s' ?  例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将别人的话或文件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用逗号
作者: 半夏舞阳    时间: 2017-4-10 09:02
修饰这个中心词的、意思相对独立的短语之间,过去常用顿号,现在也可以用逗号。
作者: xm199015    时间: 2017-7-25 14:47
学习一下。好东西,好地方,在这里浸泡了两年,感觉还是有不少进步呀。
作者: 蜜糖和焦糖    时间: 2019-5-5 16:15
标点使用说得详尽,认真学习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