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12-3-15 08:27
标题: 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哈尔滨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又好又快发展新篇章。


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我们把科学发展观与市情实际相结合,顺应全市干部群众企盼发展的迫切愿望,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提出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现代大都市”总体目标,制定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新战略的实施拉开了城市骨架,完善了基础设施,加快了结构调整,加强了民生保障,迈出了新一轮好发展、快发展的实质性步伐,构建起“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大转变,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大变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是科学发展观在哈尔滨的生动实践。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和4000亿元两大台阶,五年年均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实现3000亿元左右,是2006年的4倍,一批投资几十亿、几百亿的大项目落地开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3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基金收入307亿元,是2006年的10.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以冬季冰雪、夏季湿地游为主导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占GDP比例超过10%,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14.1 ∶35.8 ∶50.1调整为12 ∶38 ∶50。非公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已有2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哈尔滨。国企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53.87万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得到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公平进一步显现。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速推进,累计改造棚户区1235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1200万平方米,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9万套,发放货币补贴4.3亿元,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了特色化强县之路。2011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平稳快速发展,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1亿元,年均增长30.3%。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产量突破280亿斤,“旱改水”、“粮改菜”和“主辅换位”工程成效显著。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1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汇集了428家企业,双城的食品、五常的医药、依兰的煤化工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更加和谐稳定。社区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及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覆盖更广,作用加强。建立健全维稳机制,持续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大力推进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团结协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双拥共建模范城”。巩固扩大“平安哈尔滨”建设成果,刑事发案率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保持最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下降61.5%,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2.5%。


城市空间迅速拓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工业新城、哈东新城等启动建设,群力、哈西等新区初具形象,周家、亚布力等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大哈尔滨城镇体系初步显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累计完成投资2650亿元。路桥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建改建道路667条、桥涵121座。松浦大桥、阳明滩大桥、松花江大桥西桥等跨江桥梁建成通车,哈阿快速干道、哈五路、哈双北路、东巨路等出城口道路相继打通,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中山路、机场路、文昌高架桥、征仪跨线桥等交通干道贯通城区,地铁1号线、哈西客站等工程进展顺利,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乡镇全部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公路通村率达到100%。城乡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水平大幅提高。打响了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战役”,城乡卫生环境和市容面貌显著改观。实施了松花江和“三沟一河”整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建设显著加强,城市软实力大幅提高。干部群众在实施新战略中展现出的路桥精神、环卫精神、交警精神和公仆精神代表了现在的哈尔滨“超越自我、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营造了加快实施新战略的主流舆论,并为哈尔滨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推进了出版、影视、演艺等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启动实施了哈尔滨文化中心、哈尔滨音乐厅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平房动漫产业园、群力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园区建设,文化产业占GDP比重预计达到4.2%。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进了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历史街区改造,叫响了“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品牌,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及谋发展、惠民生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社区党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加强人才工作,“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取得可喜成果。坚持“正派政绩”用人导向,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实行公推差选、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考核等新措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区县(市)、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蔚然成风,“超越自我、执政为民”不断深入人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重点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和政协工作的领导,营造了良好的政治局面和民主法制环境。

五年来,特别是新战略实施以来,是哈尔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智慧大凝聚、合力大显现,建设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新战略的实施对哈尔滨建设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哈尔滨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市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哈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哈尔滨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宗旨,心系群众安危冷暖,情牵百姓喜怒哀乐,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须确立凝聚人心、科学发展的目标战略,以目标战略为旗帜,统一意志、引领发展;必须弘扬“超越自我、敢于担当”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敢地担负起谋发展、惠民生的历史重任;必须树立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作风,在急难险重面前,有一马当先的勇气,有履行责任的能力,有奋力拼搏的干劲;必须形成各方参与、协调一致的发展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动哈尔滨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既是我们取得成绩的根本保证,更是开创未来的制胜法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我们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经济总量小,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群众收入低,生活还不富裕;城乡基础设施还有许多薄弱环节,棚户区、泥草房改造量大;社会建设还有许多矛盾亟待解决;少数干部思想作风还没有完全转变,还存在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现象。因此,发展滞后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改善民生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仍然是我们的工作主线。

二、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以江为纲,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开辟了哈尔滨跨越发展的新局面。新战略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哈尔滨实际,面向未来而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


首先,新战略立足于哈尔滨的实际,注重充分发掘哈尔滨特有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江为纲,就是把松花江从半睡状态唤醒起来,变成生机勃勃的江,创造财富的江,大美绿色的江,为哈尔滨人民永续造福的江。北国水城和科技创新城是充分发挥哈尔滨的水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建设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工业新城是立足于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整合哈南这些年来形成的工业园区,达到资源统筹和合理配置,为哈尔滨的新型工业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中兴是力图彰显哈尔滨特有的中西合璧的文化和城市风貌,改变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脏乱差的状况,提升产业层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再现欧陆风情。县(市)是大哈尔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撑大都市的强大力量,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所以,新战略不仅符合哈尔滨发展的实际,而且满足了人民多方面的发展愿望和要求。其次,新战略面向哈尔滨的未来,为哈尔滨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和东北亚中心城市奠定基础。哈尔滨早就提出了现代化、国际化和东北亚中心城市的概念,新战略为这一概念绘制了可以实现的蓝图,并提出了可以操作的途径。新战略在空间上拉开了大城市的骨架,在产业上进行了科学的布局,吸引了国内外大投资者,为大项目落地和未来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生态上不但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为保护生态、恢复涵养生态、建设更加壮美的大生态指明了道路;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不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拿出了代表未来的高水平项目。这就为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新战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它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哈尔滨放在改革开放和国内外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前途。它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哈尔滨人民过得更美好的发展方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蓝图,是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融合,有机促进的行动纲领。


新战略不是凭空想象。科学在于发现,规律只能认识把握,不能创造。找不到规律,我们将迷茫;违背规律,我们将受挫折。新战略是在总结哈尔滨过去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对哈尔滨发展的再认识、再实践。新战略实施两年,得到全市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和认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证明我们的认识成果是正确的。当然,任何事物都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新战略规划了哈尔滨未来发展十年、二十年的目标,它的基本内容对今后更长时间仍有指导意义。所以,要长期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


当前,新战略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仅仅是开端。今后五年是实施新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跨越发展、努力晋位的关键时期,也是哈尔滨彻底摆脱被边缘化的危险,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关键时期。跨上这一步,我们将站在一个新的山峰上,将把哈尔滨带入一个新境界,将迎来一个真正巨变的哈尔滨。这个巨变有“四大形象标志、四大民生指标”。


“四大形象标志”是:第一,老城展现欧陆风情新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毕,群力等适宜人居的新区普遍呈现,哈西新商埠、华南城、国际农博中心等新的大型商业现代服务业综合体将矗立在我们面前,中华巴洛克、俄罗斯风情园、新的欧洲城等将再现她的风情,老城将以新姿美丽出众。第二,新城拔地而起。松江湿地大美于世,北国水城独具风骚,科技创新城雄姿傲立,文化中心明珠璀璨,避暑新城名园荟萃,商务中心繁华时尚。工业新城崛起哈南,现代厂房鳞次栉比,新兴产业欣欣向荣,“中国云谷”享誉华夏,现代商埠扮靓新城,街路水系绿树环绕,传统村庄变成新区。第三,城乡一体化明显进步。县(市)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县域经济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进步的新格局,一批特色产业、特色园区、特色城镇竞相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百万农民进入城镇开始新生活。第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进入哈尔滨,已经落户和即将落户的结构调整大项目普遍开花结果,未来新生成的项目创造的价值,要和现在的经济总量相当,经济规模实现翻一番。“四大形象标志”代表哈尔滨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四大民生指标”是:第一,人均收入翻一番。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左右。第二,基本解决住房问题。实现住有所居,达到基本的人均居住条件。第三,社会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医疗、交通、文化、社保、供热、小区物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为改观,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公共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人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第四,多年积累的群体性突出矛盾基本解决。努力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一批群众反映突出、情况复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跟踪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社会更加祥和安定。“四大民生指标”代表哈尔滨进入了民生福祉的新境界。


实现上述“四大标志、四大指标”,哈尔滨必将在后发赶超、晋位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不逊于同类城市。为此,未来五年我老秘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超越自我,坚定不移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团结一心、乘势而上,为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奋斗。


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是哈尔滨人民对美好明天的新期待,是我们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拓前进的新使命。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哈尔滨必将以更加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12-3-15 08:27
三、实现新跨越的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目标宏伟,蓝图壮丽。站在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围绕新跨越,要脚踏实地奋力完成六大任务。


(一)加快结构调整,壮大经济实力。继续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优化结构中着力培育战略新产业,实现总量扩大、产业升级、实力增强,推动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强化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大力发展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产业,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重点抓好松北科技创新城、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松北科技创新城研发区已签约开工的100多个项目要在两年左右全部建成投用,并要继续引进更多的项目;产业区的蓝宝石、晶圆、LED、天安数码城等高科技项目,中金数据、万国数据等云计算项目,燃气发动机、地源热泵、立轴式风电等新装备制造业项目,都要在三、五年内建成投产。松北科技创新城要在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千亿元以上目标。哈南工业新城要全面落实已签约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数据中心项目,并开展数据运用、软件开发业务,打造出“中国云谷”,以信息产业带动工业新城全面提档升级。同时抓好凯斯纽荷兰、约翰迪尔等大农机制造项目,东轻铝合金升级改造、复合材料项目,核电、通用航空、汽车等装备制造业项目,生物工程和制药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五年内,哈南工业新城建设达100平方公里,新增产值2000亿元以上;利民开发区建成医药产业园,力争成为“北方药谷”;宾西开发区成为新的增长极。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哈轴要通过与中航集团重组搬迁扩建再造优势;阿钢、哈量、哈工具、哈缆、哈变压器、九洲电气等通过引进技术、自主创新、产业重组实现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提档升级,再树市场新形象;哈电碳厂通过搬迁改造不但产品升级换代,而且通过核心技术外延成为石墨行业的骨干企业。所有传统产业都要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用资本市场实现升级扩产,用信息化武装,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使老企业焕发青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要打造“千亿产业”。发挥工业园区产业平台作用,增强产业集聚度,向产业集群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和竞争优势。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哈尔滨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选择,是增加就业尽快提高群众收入的捷径。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冰雪大世界要实现新突破,打造成集观赏游乐、实景演出于一体,冬夏皆热、雅俗共赏的四季冰雪乐园。要用大胸怀大视野做好万顷松江湿地大文章,在保护涵养原生态基础上,在开展湿地游的同时,发展赛艇、帆船等高层次旅游项目。要建好松花江避暑城,使之成为游客避暑度假的上佳之地,使人们在游览松江风光的同时,欣赏大剧院、避暑城的江畔美景。要把阿什河打造成新的旅游带。中央大街的业态要提档升级,中央大街辅街要按哈尔滨风格改造,使之成为“欧洲城”。中华巴洛克、俄罗斯风情园都要建成为旅游新亮点,联合各区、县(市)的旅游景观,使哈尔滨成为世人百临不厌的旅游城。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迅速改变哈尔滨以传统商业为主的状况,抓好哈西商埠、哈东华南城、长江路国际农博中心、双城绿色蔬菜果品物流中心等大项目建设,引领商业、物流业迈进现代化。继续谋划并建设好内陆港、国际空港,使之成长为哈尔滨现代化的新功能区。同时抓好已开工的华润欢乐颂、海航会议中心、复兴、银泰新商都等一大批商业、服务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在发展五星级老秘网的同时,还要发展便民的快捷老秘网。未来五年这些新增商业服务业项目销售收入要超千亿元,为把哈尔滨建成东北亚商业城奠定基础。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把哈尔滨纳入国家云计算试点城市,充分利用哈尔滨适合发展云计算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云计算企业,未来五年要按照千亿元产值的目标,着力构建云计算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哈尔滨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充分利用数据平台,大力拓展数据服务及电子商务。加快软件开发,发展壮大服务外包产业。同时抓好动漫产业,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打造数字城市,并积极谋划开发“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态。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加快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产业化、科技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50亿斤粮食产能;深入调整种植结构,实现耕地效益最大化;推动“主辅换位”,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水产业,不断提高畜牧业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牵动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加快“农工换位”,努力实现县域内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超过种植业、养殖业。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集聚县域独特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承接城区产业梯度转移,围绕产业发展城镇,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


着力发展非公经济。非公经济的发展在哈尔滨的发展中至关重要,要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以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哈尔滨的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要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多予少取、放宽放活,充分调动非公企业创业创新、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进入我老秘网市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非公企业要宽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完备、不完善的地方,要区别性质和情况,不能在细枝末节上把企业“抠死”,要帮助企业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为非公企业搞好服务,大力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创新难、用工难问题。加强对微型企业的培育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使非公经济成为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力量。2016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0%以上。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把科技创新城打造成为引领区域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成为立足我老秘网市、服务全省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市内外、省内外科技人才创新的舞台。把我老秘网市科技潜能充分释放出来,促进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深入实施城市战略创新等“六大标志性创新工程”,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经介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全力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广阔前景的重大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


(二)大力改善民生,共创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以重大民生工程为牵动,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现实利益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增加群众收入。坚持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多领域、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有劳动能力者充分就业。全面开展“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适应城市跨越发展和劳动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应届大学毕业生等的就业援助力度,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保证提高再就业率,基本消灭“零就业”家庭。推进百万农民进城镇和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双百万”工程,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打好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攻坚战。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5%,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改善居住条件。要把爱建中兴、民生尚都等建成住房困难群体的新家园,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确保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全面完成四环路内棚户区改造,彻底整治铁路沿线危棚房,全部建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新社区,使群众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增加财产性收入。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调控政策和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高供热和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提升生活环境质量。将农村新民居建设从单纯的农房改造逐步转变为区域整体共同推进的社会工程,改变农村落后的居住状况,提高农民居住质量。


方便群众生活。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娱乐健身圈,完善一日休闲旅游圈,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健全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培育新兴消费热点,稳定市场价格,优化消费环境。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确保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开通地铁1号线,启动建设地铁2号线、3号线,基本形成现代城市公交系统,创造高效、安全、舒适、绿色的公共交通环境,争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提高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加行人过街通道和建成区停车泊位,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和城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高标准办好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实施校舍、校车、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工程,为孩子们创造优良学习环境。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完善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格局和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健康哈尔滨”行动,提升群众健康生活质量。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开辟市民体育活动场所和建设市民健身中心,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筑牢社会保障线,确保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实现城乡全覆盖,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发展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大哈尔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要以推进城镇化为突破,完善大哈尔滨战略规划,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编制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拓展空间。突出松花江在城市发展中的“总纲”地位,加快推进滨水空间综合开发和两岸景观带建设,全力打造独具北国特色的生态廊道,力争将“万顷松江湿地”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快北国水城、科技创新城、松江避暑城和利民开发区建设,完善江北地区产业布局和生态功能区建设,江北大部分地区实现城市化。加快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打造全省最大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主体部分实现城市化。群力新区、哈西新区建设要全面展开;香坊新城、道外新区和哈东新城建设要加快推进,带动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里、道外、南岗和香坊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提档升级,旧城换新貌,进一步提升对全省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新老城区竞相辉映、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各县(市)都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建设,有条件的都要规划建设中等的现代城市,提升城市化水平。要抓好40个城关镇、中心镇和旅游名镇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乡镇集中。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全市域,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滨洲桥、滨北公铁两用桥建设,进一步谋划木兰大桥等松花江下游新的跨江通道。拓宽打通一批城市主次干道,配套建设松北、群力、哈南、哈西、哈东等新区市政道路,建成江北百公里滨江景观大道。改造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东站、平房火车站,建成松北火车站,确保哈西客站按期投入运营。加快航运、水运设施建设,扩建太平国际机场,推进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加强磨盘山、西泉眼等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搞好输配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效防治内涝灾害;兴建城市内河清水水源工程,实现“三沟”清水长流。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实现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加强热电联产项目及热力管网、城市燃气建设,扩大集中供热和天然气供应范围,加快燃气汽车的推广与应用。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发展集中供热,大力支持农村适宜地区加快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完善农村光纤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以2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带动,努力在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把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统筹城乡生态保护。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着力抓好建设国家级水生态试点工作,统筹水资源规划,保证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长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强化松花江干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松北灌排体系,实施阿什河综合整治决战,推进何家沟、信义沟、马家沟治理保护,加快呼兰河、运粮河、蚂蚁河、拉林河等整治,走“以支促干”的治理之路。加快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步伐。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推进城市供热拆炉并网,治理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继续治理“脏、乱、差、散”,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亮化。实施城市中心区绿地系统和生态廊道建设,力争绿化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标准,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创建国家绿化园林城市。加强松花江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谋划在运粮河、阿什河、呼兰河建设防护林,构建生态安全屏障。高标准推进村屯绿化,改造荒山荒地,治理水土流失,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四)建设文化名城,促进文化繁荣。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委力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机,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展现文化繁荣发展新气象,不断丰富提升新跨越的内涵。


弘扬时代精神。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大力弘扬“超越自我、敢于担当”的哈尔滨时代精神,为实现新跨越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继续实施“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意识,自觉履行义务和责任,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


凸显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大气、神气、洋气的城市风格,着力打造欧陆风情文化、冰雪文化、湿地文化、音乐文化、红色文化、金源文化、民俗文化和“感知城市”文化等具有鲜明特征和时代气息的特色文化品牌。要进一步打造“冰城夏都”。把冰雪大世界打造成与迪斯尼乐园相媲美的文化大舞台。进一步彰显松花江湿地原生态、多样性、广袤的自然大美,在周边统筹规划建设类似大剧院、避暑城等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设施,依托湿地提升文化品味。在城市建设上要体现哈尔滨的文化特色。要利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有利契机,把哈夏音乐会打造成全国一流和国际性的音乐盛会。深入挖掘和不断吸纳、丰富哈尔滨的特色文化,不但展现城市的特殊魅力,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为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源泉。


扶强做大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以书刊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出版、演艺娱乐等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产业,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平房动漫产业园要加大对动漫原创、动漫外包及动漫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动漫网络游戏产业聚集地。群力文化产业园区要加快推进北方展艺中心、山水书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品贸易园区。哈师大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要加快推动世界冰雪艺术创意中心、“三屏时代”传媒创新实验室等10个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成为我老秘网市新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扶持哈尔滨报业集团、数字出版传媒集团、元申广电等骨干文化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引入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高水平建设职工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档案馆等一批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造一批文化广场和文化主题公园。推进四级文化馆(站)和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市级文化艺术场馆建筑面积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区、县(市)文化馆要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一大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公益场所免费向社会开放。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艺下乡”、“月读一书”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文艺院团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支持文艺团体创作优秀作品,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


(五)创新社会管理,增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新跨越的前提。要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以完善长效机制为关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要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服务功能。加强城乡社区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专兼职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构建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明确社区服务标准,全面开展社区服务达标竞赛活动,根据社区服务程度兑现工作人员报酬。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组织和服务体系。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经常进行社会矛盾分析及风险评估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问题。落实维稳责任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全社会整体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掌控社会舆情动态,从源头上努力预防和减少矛盾。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在法律、政策的原则基础上,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的、经济物质的、道德感情的各种方法,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加强政法工作,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公共安全管理。把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构建现代化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和综合协调机制,建设食品安全城市。始终严抓严管交通、消防、生产等方面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大恶性事故,充分做好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深化“平安哈尔滨”创建活动,创新和完善现代城市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驾驭动态社会治安能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大胆探索,破旧立新,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切实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哈轴集团、哈电缆厂、马迭尔集团等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启动“三供一业”试点工作,深化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物业管理改革;推进公交、粮食等企业改革;解决好国企改制并轨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工业投资、城建投资等大型国有投融资平台,筹建文化、旅游、环保、医药等产业投融资平台。发挥好市产权交易中心在物权、债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融通作用,建设有地区优势、联接全国的综合性产权要素市场。推动与天津等股权交易所的合作,努力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哈尔滨地方性法人保险机构,发展大宗物资交易市场及期货市场,探索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方式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大手笔、大规模运作,加快清理整治闲置土地,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的土地管理模式,保证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现国有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努力在小额农贷、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商业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深化以地权、林权、水权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多种流转形式,激活农村发展要素。积极推进团结镇、王岗镇、兴隆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理顺事权,向区下放权力,建立完善市和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理顺职能,明确职责,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审批绿色通道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推动部门预算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加快建立政府完整统一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减轻学生负担,提高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组建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集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及公立医院改革,以道里区省级公立医院改革为试点,探索推进“四个分开”为内容的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明显减轻居民个人就医负担,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补偿水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建立完善的宏观管理体制。推进广播电视系统局台分离、制播分离改革及内部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形势发展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鼓励新闻单位老秘网按政策规定转企改制。解决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挂靠制”,培育一大批公正、独立的中介组织。


扩大对外开放。把握国家推进沿边开放战略和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全面发展对俄经贸、科技、文化、旅游和创新等方面的合作,深入推进与港澳台、欧美、日韩、东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前导区。积极承接世界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吸引世界一流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进入哈尔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努力开拓对外工程承包市场。积极谋划新建内陆港和空港物流区,把哈尔滨建成黑龙江对外开放的枢纽城。

作者: 学海无涯    时间: 2012-3-15 08:30
四、实现新跨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实现新跨越,取决于我们能否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超越自我。要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实现新跨越提供坚强保障。


(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宗旨意识,开辟超越自我新境界。未来五年,哈尔滨实现新跨越,必须继续高举超越自我的大旗。在新战略开始实施的时候,我们就举起了超越自我的精神旗帜,在新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又提出了在六个方面进一步超越自我。我们是用“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胆魄实施新战略的。可以说,没有超越自我就没有新战略的制定,没有超越自我就没有新战略的全面实施,没有超越自我就没有短短两年的瞩目成果和全市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超越自我将伴随着哈尔滨的每一步发展进程。未来五年在实现新跨越当中,我们还会遇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各种不健康的私利的干扰,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束缚。为了行动上实现跨越,必须在思想上进一步超越。也可以说“超越”决定着“跨越”。《国际歌》唱的是“让思想冲破牢笼”,“趁热打铁才能成功”。《共产党宣言》讲的是“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为了哈尔滨的跨越发展,我们必须为了“大我”牺牲“小我”。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和局部的某些小利,而放弃或影响哈尔滨人民的整体利益。超越自我的精髓在于“忘我”。“忘我”才能不存私心杂念,视野无涯,心胸充溢浩然之气;“忘我”才能不锢不滞,不为思维惯势所困,思路阔达,思想深邃;“忘我”才能铁肩担道义,具有敢于冲锋,勇于担责的英雄气概;“忘我”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退荣辱身外事,唯留丹心照汗青。归根结底,“忘我”就是要“立党为公”,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就是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和不甘人后的奋斗精神。做到“忘我”,也就超越了自我。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广泛弘扬路桥精神、环卫精神、交警精神和公仆精神,敢于担当重任,敢于破解难题,敢于突破创新,体现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不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推动哈尔滨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二)坚持“正派政绩”用人导向,建设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继续坚持和完善“正派政绩”的用人原则和公推差选的工作机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建设精神振奋、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及时发现、合理使用优秀干部,不断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默默奉献的人流汗又流泪,不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不让投机钻营的人侥幸得逞,确保我们的干部队伍坚强有力、人民满意。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改革,持续开展干部系列培训,以解决能力不足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党管人才,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完善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在政治和生活上关心老干部,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


(三)努力开创基层党建新格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广大党员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实现新跨越的速度和质量。要落实地方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工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内容,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机关、学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深化“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活动,培养带领群众致富和带头致富的村级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加大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和引领示范作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四)继续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决克服浮躁浮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弘扬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作风。要保持雷厉风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态度,以新的工作激情实现加快发展。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本色,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拥护和支持改革发展大计。要大兴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摸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要推行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的作风,强化契约责任和意识,言必行、行必果,以此取信于民、取信于企业、取信于全社会。


(五)凝聚合力,营造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新跨越要团结和发动一切力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立法工作,增强监督实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凝聚服务代表。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好各自职能,不断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大力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六)严肃纪律,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把以人为本、执纪为民贯彻到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教育和监督,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案件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同志们,哈尔滨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未来五年大有可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超越自我、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实现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