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试论公文语言运用对文言词语的扬弃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南老秘
时间:
2012-2-26 09:46
标题:
试论公文语言运用对文言词语的扬弃
文言词语一般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它已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但其中的精华仍在使用着,而且被吸收到现代社会的语言词汇中来,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代伟人毛泽东早就说过:“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①这“有生命的东西”正是指文言词语中一些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词语。对它进行必要的扬弃,可以较好地表达某种文体特色和感情色彩。
2 q) [" d: _$ F0 |$ o, X, e8 }& _
* G1 Q, E1 z# ~: z
公文是党政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格式和法定效力的文书,公文语言是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与文种特点和体式相适应的规范化的语言。现代公文语言正是在扬弃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以白话文为主,但文言词语的使用频度显然比现代汉语中其他文体要高得多。从而形成了公文语言简洁凝练、庄重典雅、规范平实的特点。
. t$ o0 ?6 F/ }+ i
1 l& R6 E x7 `& _ V; H7 c
一、简洁凝练
9 q3 B8 `# j% e
8 X% ?/ f, l* `9 E6 B( J1 Z I- C
公文语言讲究简洁凝练,一字千金,这既是千百年来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的特点,也是进入新世纪公文发展的趋势所致。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它要求公务活动求实、求简、求快,能把政府的信息及时而充分地传递给公众。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说:“文以辨诘为能,不以繁缛为巧。”②而恰当运用文言词语,确能收到“言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据国外权威机构分析统计:“合乎标准质量的公文应该是单音节词占全篇的60%。”③反观现代汉语,它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很难达到上述要求。而文言词语就不同,它原本就是单音节词占优势。还有一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已成为语素,不能单独运用,但在公文语体中还常常被使用。如“该生表现良好”中的“该”和“生”是单音节的文言词,在公文语言中常见,而在其他文体和口语中少见。再如“因贵所反映情况属实,故均应予支持。”因“贵”、“故”、“均”、“应”、“予”等均属文言单音节词,比双音节合成词更富表现力,故表达显得十分凝重简练。同时,公文语言本身也是不适宜使用双音节词的,如“因为”、“虽然”、“如果”、“应该”之类,如需要使用时,先要加以改变为单音节词的“因”、“虽”、“如”、“应”等,以便用少量的语言而拥有较大的信息量。此外,公文语言本身也继承了文言文善用单音节词的特色,少用字,多表意,且大量把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简为单音节词,公文中的单音节词使用量居各种语体之首。试比较下面一段文字:
& H7 |! E' r( A$ d; u, |( Z. M
' Q/ S' ~, a5 P9 e) `) G8 U! v
(1)有的人不符合上级有关规定,有的人超出标准支取费用,这两种费用,以及寻找各种漂亮借口以出差名义绕道游览,利用公款游山玩水、寻欢作乐的,是不能也是不可给予报销的。
. Q" u0 a( J; k5 J( y
; b* z' V0 r: C5 T" I
(2)凡不符合制度规定而超标的费用开支,或以出差名义游山玩水的,一律不予报销。
: ]# y: r6 Z9 O2 D" J, H0 \
* X- u9 n% ]4 d' r) Q
第一节文字的语言未用文言词语,显得过于口语化,语言松散欠精练。第二节是较规范的公文语言,和前一节比,语气上简洁严肃有力,原因就在于公文用语中恰当配合使用了文言词“凡”、“一律”、“不予”等。再如:
~/ L! T! A( F6 W, I% q& U
( w: s0 d. C6 ^, [, `
你省《关于……函》(×发〔2002〕×号)收悉。现对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 P, y( \" Q3 M+ U6 F
1 W2 W: T1 o3 J2 n: }3 C
以上各项,如蒙同意,迅即互派主管人员就有关问题进一步磋商,以达成协议。
1 K @/ \& F4 F( p# I9 E0 s
; c/ T5 R2 }/ J& l2 ^1 H
特此函达,务希研究见复。
$ G* _+ E L8 s: b) e- Y E" x
) Z s; Q7 b; n4 j
此文中的“悉”、“以”、“蒙”、“迅即”、“特此函达”、“务希”等均为文言词语。由于在文中用了六个文言词语,仅十一个字,就表达了需二十多字才能表达的同样意见。可见文言词语容量之大,内涵之丰富。用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中的话说则是:“随事立体,贵精要,言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④从中也说明公文作者要有惜墨如金的精神,要巧用文言词语,删繁就简,以使文无冗句,句无冗词,体现出公文语言的简洁凝练;要言不烦,意尽言止的特色。
- r/ V, e) l8 z8 K, z W. x, K
. m# ]3 B! t! b: ~* F9 g" v, v
二、庄重典雅
5 O! R+ G1 {" O Q! H* ]" G
" k4 [9 G, g2 }0 B4 y
公文语言区别于文学语言、政论语言、科技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庄重性,所谓庄重就是端庄、持重、文明、典雅的语言格调。普希金说:“美应该是庄严。”公文从它自身的性质、特点及作用来说是庄重严肃的。因为公文是机关工作的主要工具,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的约束力,具备法规和准绳、凭证及记载作用。故此要求其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必须作到一要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排斥使用口语、方言、土俗俚语;二要选用朴素、平实的词语,一般不宜采用文学笔调,不宜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三要酌情使用一些文言词,以为公文语言庄重典雅的风格特点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公文语言庄重典雅的特色体现在词语、句法等语言因素中。
7 E5 p" }( X2 x5 G, G" g# U9 a
* d2 E( s0 [% [" }
从词语因素看,文言词语具有典型的书面性特点,适当选用,有助于增加公文庄重美。如:
* H' g7 f8 d- l' [" ?# L
* m2 F- m3 V W( P: \! \
(1)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或者以一业为主,搞多种经营。
- F9 R; T& l! x s
4 B% l& d9 E! \
(2)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奉中国政府之命发表郑重声明……
9 _! Z! d( p" O8 k% }9 ~# p
/ P- y& T0 v" t% l$ |$ q
例一的“宜”是文言实词,“则”是文言虚词,二者构成“宜×则×”的固定格式,增加了庄重色彩。例二中用文言词“奉……之命”,而不用相应的同义词“按照……的命令”,以强调正式声明的庄重、严肃。如果不用文言词语或换上其他说法,不仅无法简洁表达内容,而且会使语言失去原有的持重、沉稳、古朴、谨严的风格,使公文的庄重性受到破坏。
* E& q; |$ L1 b5 d% I+ ~
9 ?: g% l5 R& c$ a
从句法因素看,使用文言句式频率明显比现代汉语中的其他文体要高,诸如“凡……者”、“值此……之际”、“请予以……”这些文言句式既简练又形成较稳定的格式,能够有效地满足公文在语义方面的特殊要求。如:
% k! h0 R+ S' S
2 M% Z+ g1 N1 \/ l9 i% r% K
(1)凡违反规定、私自出售者,凡进入或经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航空器、航船、车辆、物资、生物等,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环境条例规定。
. f( R0 l9 M8 I# M, `
3 V# _& F7 ~! d% N6 l6 h1 b! m
(2)值此大会召开之际,谨表祝贺。
8 [: j% ]) n3 H" j; d% b$ }
' @& q, {1 B. H2 @6 }6 Y: }' ]
(3)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3 t6 I2 E+ a/ [. b2 u
( G+ b, h" ?" X
从例(1)可以看出,“凡……者”文言句式常以联合词组组合使用,构成长句,更好体现公文准确、庄重、严谨的语言特色。例(2)中运用“值此……之际”的文言句式,是叙述或向对方表示祝愿时常用的“无主句”,能使结构松散的文字变得十分紧凑。例(3)也是公文使用频繁且最具特色的介词短语,常用于法规性公文结尾,表现出一种颇见功效的力度和气韵,从而体现出公文语言庄重典雅的特色,体现出一种质朴美。
2 O$ L8 y; p: ?. U& s" ^2 X: t/ c o
9 w8 E, \7 R1 S; U. j: {
三、规范实用
8 E: l# \* u/ T; x1 K+ c
, B: d% k- q0 h( Z P
公文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框架语言形式。这种词语词形确定,事务含义特定,功用稳定专门的语言就是公文专用语。其中许多凝练语言虽衍生于旧公文的“套语”,但它们与“套语”的性质、功用是完全不同的;公文专用词语是在对“套语”中有积极作用的那部分批判地借鉴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很难用现代汉语同义词代替,使用上也不带强制性,使用它旨在掌握公文语言规范,保证表达精当得体;理解精确周严,提高公文撰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 W; j" u4 z" ^( n: d. }
' M3 m- B( j7 _% x
具有文言色彩的公文专用语,经长期使用、淘汰、选择,已趋于定型。使用位置也较固定,带有一定的模式化倾向。因此,它在公文语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公文中主要的语言规范,其特色被长期保持并习惯使用。按具体用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6 D! f5 w* S. e2 B$ J! Z$ r a
6 e- y- D; [4 j+ w) {0 F. Y
1. 称谓用语:如本(第一人称)、贵(第二人称)、该(第三人称)等,主要用于帮助表达公文内容的指定称谓。
* a2 |' x/ p: u4 h1 E% }
. q5 S% u- b1 m! E q
2. 开端用语:如根据、据、依据、按照、本着、兹因、鉴于、为了……,主要说明发文缘由、根据或目的。
- U) i# I# Z) V# N) I
9 B% c( f) I; @8 N" g F
3. 引叙用语:如前接、顷接、近接、近悉、欣悉、惊悉、已悉、均悉等,主要用于引导公文直接叙述事实或主张,使语言表达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 ]' W3 \' \" @. n
& w! d6 z1 J% n1 t2 t" @4 P
4. 经办用语:如经、业经、兹经、即经、拟等,主要引出对有关事件办理过程的叙述和说明。
8 F# u+ I7 O$ m- B0 u* R; z. C
综上所述,公文在用语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作为公文语言规律之一的文言词,由于其自身容量大,内涵丰富,在公文写作中对之进行恰当的扬弃,无疑使公文语言更加简洁有力,突出其庄重的风格和谨严的气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文/施 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