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秘园老董
时间:
2012-2-24 02:35
标题:
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的号召,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就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提出了具体目标,一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审议了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探析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机遇。随着相关决定的出台,以及金融资本的大量涌入,我国文化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中央这一系列重要的决策部署,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体会。
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涵和标志
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例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们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这一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内涵,确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标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的繁荣必将从精神层面带给中华民族一次新的洗礼。
第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是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市场的繁荣表现为产品的丰富多样、多姿多彩,能够成为名牌产品,有品牌的。一类是原创作品,小说、诗歌、戏剧、音乐,再一类就是能够进入市场的文化产品,这样一些产品、作品能够满足城乡居民的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人们能够直观的看到的、亲身能够体会到的。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在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说产品和作品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外在表现,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在引领社会思潮和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深层表现。也就是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有导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生态环境还是一个统一体。
第三,文化创新的活力能够极大增强,各类文化人才源源涌现。文化创新需要有人才支撑,因为创新的主体是人们群众,尤其是各种各样的文化人才,只有这些人才不断涌现、人才辈出,文化的活力才能够体现出来。同时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大师,以及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样形成多层次的人才结构,从而使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能够更好的实现。
第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良好。这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内涵和标志。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做支撑,形成城乡居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这么一种局面。公民的文化权益广泛能够得到保障,形成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的新格局,否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就难以体现,没有基础。
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推进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增强对文化和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首先,推动文化繁荣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其次,推动文化繁荣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我国是一个有很强凝聚力的民族,虽然历经几千年,已经繁衍到十几亿人,分布到世界各地,但任何地方的华人社会都保留着完整的民族特征。形成这种凝聚力的,就是人们对家庭、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还有这个民族勤劳、智慧、包容的天性,成为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文化。
再次,推动文化繁荣也是实现新的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30年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随之而来的文化需求则日益增长,如何生产足够丰富多采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成为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的新任务。
三、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面临的挑战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重要任务的新认识,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黑龙江省方正县是个边疆小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经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文化发展有了较大规模,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要以更加崭新的观念、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向文化强县跨越。 四、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性思考
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其思路和对策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本。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各得所乐,共同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如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农闲季节,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要开展一些形式较为新颖、思想内容健康向上,易于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几年来方正县委组织开展的60余场广场“消夏文艺演出”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当前,方正县以“侨乡文化”、“抗联文化”等为龙头,全力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正文化。经县委批准,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聘请十位文化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方正县文化顾问”,从整体上对方正的文化建设工作给予长期指导。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发展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难点,也是关键。要设立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健全文化投入机制。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支出,今年方正县政府已经设立了用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多体制的投资格局,保证文化建设所需经费。
第三,科技和人才是文化产业腾飞的两只翅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按照全民人才创业的要求,要从投资、流通诸方面给予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以政策优惠,鼓励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等,提高文化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在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上,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对文化经营者队伍,通过规范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做到文化工作层层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同时注重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改革文化队伍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四,发展文化产业,要积极主动地培育文化市场。要积极推进县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室、文化示范户等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县内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结合现有的村级信息服务站,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乡村;要重点培育现代网络信息业、文化休闲业、文化体育服务业等文化产业,发展创意设计、民间工艺和书画、会展、中介等文化产业;积极开展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工作,我老秘网县的剪纸艺术被授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将抓住这个契机,与黑龙江省报业集团合作,共同开发方正剪纸产业,以此带动全县文化工作的提档升级。文/张立岩
作者:
306049577
时间:
2012-11-11 22:19
好!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