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H1 l# T2 |% Z9 O5 w4 ]0 H$ }要写好条例、规定和办法,需要把握以下几点要领: # l U% j% A& X/ D/ b7 S Z$ m K" u% V5 M* s9 Q b
(一)形式多样,不离其宗8 o( {0 P0 t0 P$ D( S
, R- L; G" y+ N: r& a+ {' D
从上述所举实例可以看到,法规性文件的外形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呈现全文设编、编下有章、章下有条、条下有款的写法,即“编章条款式”;也可以先写一个开头说明制发缘由、目的和依据,然后分条列项讲规定的事项及实施的要求与时间;还可以既无单独的开头,也无独立的结尾,全文由若干条项贯通。. r2 K) l# b8 Q0 I E. l9 o" N- n
' ?- n3 W8 V4 ]9 u O9 t0 Q* d8 W
虽然它们的外形结构呈现出多彩多姿的形态,但其内在结构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总——分——附”,这就是法规性文件结构的一条内在规律。所谓“总”,即在开端要讲明制订法规的目的、依据与适用范围,它可以是一个“总则”,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开头语,还可以是并列的一、二条;所谓“分”,即法规所规定的具体事项内容,它可以是一个由若干章组成的“分则”,也可以是并列的若干章或条文;所谓“附”,即用来明确时效、地效、人效、解释权及未尽事宜的部分,它可以是一个“附则”,也可以是单独的结尾段落,还可以是两三个条文。所以,我们在写作“条例”、“规定”、“办法”时,不论你采用什么结构形式,这个“宗”是万万不可违背的。 : J" L, X6 {3 g" k H# ~* V2 N0 ] G4 g8 h7 \+ l0 j- o u, b* r(二)把握文种,慎用“条例”& V' _( H. z( s! Y
. U% g; f- W' M. Q8 }( g5 [+ t“条例”属于党和国家的法规性文件,是一个高级机关方可使用的文种。它用于调整党和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准则,规定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一些重要事项,明确某一机关、组织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n& m' a0 R/ G3 D. u
y4 |) |6 y, r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对“条例”的使用者已经做了十分严格的限定,应是“党的中央组织”,因此,除非特殊授权,显然不可使用。 7 R5 @- ^2 E8 b" | / s; t3 _) r' o; e6 G4 x“条例”又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主要文种,它的制发者是国务院。“条例”也是地方性法规的一个主要文种,它作为公文,其制发主体基本上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或省会城市、较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前,须经省、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方可发布施行)。 ' j+ y, I! N V# L. w0 C1 h* O' H+ H6 O0 |5 g l
国务院于1987年4月21日在《行政法规规定程序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称‘条例’”。' q2 s. Z2 M" N! @6 V8 @6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