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农村村两委交叉任职的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秀才    时间: 2012-2-17 09:44
标题: 关于农村村两委交叉任职的调查报告
 近期,我们结合泽州工作实际,对在农村推行的支、村两委交叉任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通过客观分析农村两委交叉任职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逐步探索科学有效开展交叉任职的新途径。

  一、交叉任职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泽州县农村支委成员共2133名,村委成员共2146名,其中:支村两委交叉任职606名,两委交叉职数占农村两委总职数的28.3%;支书、主任“一肩挑”250名,“一肩挑”职数占两主干总职数的39.9%;其他两委成员交叉任职356人,交叉职数占非主干两委成员总职数的23.5%。从统计数据中,可以集中反映出全县农村两委交叉任职的三个特点:1、在交叉形式上,“一肩挑”占主导。2008年换届之前,全县支书主任“一肩挑”195名,比例达到30.9%;换届之后,这一比例提高了近一成,达到了39.9%,而其它两委成员交叉比例仅23.5%。从数据的对比变化中可以看出,我老秘网县在推行两委交叉任职时更侧重于支书、主任“一肩挑”。2、在交叉力度上,各乡镇参差不齐。总体来看,经济基础较好的一类、二类乡镇,交叉比例相差不大,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南部山区乡镇,交叉比例却反差明显,对比悬殊。排在17个乡镇前三位的李寨、南岭、大箕,交叉比例分别达到了58.4%、39.4%和39.2%;而同样是南部山区乡镇的晋庙铺、犁川、山河,则排在了倒数第一、第三和第四,交叉比例分别仅为15.6%、21.6%和22%。3、在交叉分布上,小村和贫村交叉的多。总体而言,小村、贫村因为人口少、村情简单,交叉任职推行起来更容易,所以交叉的多;而大村、富村因为人口多、工作量大、党员群众思想不易统一,在推行上有一定难度,所以交叉的少。

  为更详细地了解交叉任职的影响,我们还对40多个村的情况进行了书面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两委交叉任职的成效主要体现为“两增两减”:

  1、理顺关系,增强了党对农村的领导。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更多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而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主要负责处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本质上反映的是村民的局部利益。尽管国家利益与村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家族势力、派性斗争,或者上级党委、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与少数村既得利益不一致时,两者也会存在矛盾冲突,客观上会造成党对农村领导的弱化。而交叉任职的推行,充分整合了农村干部资源,两套班子,一套人马,从机制上较好地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使村级党组织在村级重大事务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避免了有些村委会以村民自治为名拒不接受党组织领导的现象发生,确保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在农村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如川底乡郭庄村共310户,910口人,共有3名支委、3名村委,除支书、主任外,其他成员全部交叉。前些年,该村依托煤炭资源,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但是,由于村务长期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很大。2006年,村办煤矿被整合,部分群众要求公布村和煤矿财务账目,由此产生不稳定因素,造成群体性越级材夜思不断,工作陷于瘫痪。2008年底支、村两委换届中,在两次支委选举失败后,乡党委积极引导,在征求多数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任命李软社为郭庄村支部书记,并本着实行交叉任职、增进两委团结的原则,将已连任多届、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党员村委委员梁变荣、李强吸收进了支部班子,使村里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新的两委班子在李软社的主持和带领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行了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党群、干群关系渐趋融洽,村里发展日新月异,一跃跨入了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党建红旗村行列。

  2、优中选优,增强了村级班子战斗力。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尤其是“一肩挑”,要求当选之人必须是在村里有较高威望,“双带”能力较强,且真正愿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人”。这种人往往既能赢得党员和群众的双重信任,又能获得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在应对村级事务时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能有效带动其他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容易形成工作上的合力。以老典型巴公镇山耳东村为例,该村共234户,965口人,在“一肩挑”党支部书记阎炉的长期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一方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推进转型发展,利用煤矿积累资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生态农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资源带村,生态建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引导村民解放思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该村荣获了山西省“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3、优化结构,减少了支村两委矛盾分歧。过去两委干部分设时,由于两委成员多,每个成员职责分工不同,工作中想块块的多,想全局的少,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当涉及修路、办厂等村内重大事项决策时,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好统一,甚至会形成两委之间或两委成员之间的对立与摩擦,严重的还会引起纠纷,造成群众材夜思,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两委交叉任职的实行,可以有效减少意见分歧,更容易形成统一决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维护稳定局面。高都镇北上矿村共188户,760口人,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纯农山区村。以前,村里干部分歧严重,总也站不到一起,村干部频繁更换。全村23名党员,一半当过村里主干;5个支委,就有4个当过支书,村两委一年到头也不开几个会。2005年换届选举时,在镇党委的积极引导下,曾办过面粉厂、干过小高炉、开过饭店的张民政当选为“一肩挑”支书兼主任,他从理清旧账、稳定人心做起,从化解矛盾、完善制度抓起,使村里各种矛盾渐渐消除,村民思想也慢慢统一。在他带领下,全村认真开展环境整治、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终于使村里出现了团结和睦、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新局面。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该村也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4、节约开支,减轻了村级组织运行成本。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山区乡镇财力紧张,很多村的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农村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干部人数明显减少,村干部工资性支出和各项工作经费得到了节省,使农村基层政权的执政成本明显降低,农民负担得以减轻。而对于节省下来的钱,有些村又反过来用于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让真正干事的人得实惠,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李寨乡为例,该乡地处南部山区,共有25个行政村,经济基础较差,乡镇公共财政入不敷出,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08年第八届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共选举产生村支委委员78名,村民委员会委员77名,支书、主任“一肩挑”的行政村有2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6%;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共45人,占两委干部总数的41%。全乡25个村,每年仅干部工资性支出就节省了1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集体负担。

  二、两委交叉任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实践证明,农村两委交叉任职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村和谐的重要手段,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合理性、可行性,对促进农村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交叉任职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在解决农村班子建设上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权力相对集中,易产生消极腐败现象。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变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同时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和村委会的自治作用,客观上形成了权力的相对集中,加之少数支部书记仍然坚持长期形成的“家长”作风,一人说了算。同时,党政不分,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弱化了双方的监督职能,容易滋生权力腐败现象。

  2、工作任务增大,易造成农村干部压力过大现象。一是实行两委交叉任职后,村干部减员不减事,原来的两项工作一人兼,如果只是任务增加而待遇不增加,势必会影响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工作量大,顾此失彼。每个干部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两个职务一人兼容易产生有所偏废的现象。“一肩挑”后的村支部书记置身于千头万绪的党务、村务工作中,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疲于应付,顾不上抓思想政治教育,后备干部培养、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工作,大大削减班子整体功能。

  3、两委职数减少,易造成后备干部精神懈怠现象。两委交叉任职后,班子职数普遍比原来减少了2—3个,一些有能力、有头脑、“双带”能力强的农村优秀人才受职数限制进不了两委班子。同时,在少数村班子内部也面临着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新鲜力量匮乏;发展经济思路不多,创新能力不强等困惑,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据了解,因为进不了两委班子,全县有360多名有能力、有思路的村级后备干部,长期在外打工,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自己小家经济,不太关注村内事务,造成村级优秀人才的流失。

  4、两委能力恐慌,有非党村委入党难的苗头。据统计,泽州县共有非党村委会成员563人,占全县村委会总人数的26.5%。而自2008年以来,全县共发展非党村委入党的仅占到非党村委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分析非党村委成员被阻挡在党组织门外的原因,除了少数非党村委成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外,不排除个别村支部书记,思想保守、心里恐慌,怕“培养苗子、丢了位子”,故意阻止优秀非党村委会成员入党的现象。

  三、对策与建议

  如何消除交叉任职在推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农村两委关系更加协调有序,使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合理推进。交叉任职作为协调两委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在新一轮换届选举中应该继续加以推广。但在推行中,不能简单地搞一个模式,进行“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地为了交叉而交叉,单纯追求“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比例。应该以妥善处理农村两委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从实际出发,因村而宜,分类指导,宜兼则兼,宜专则专,宜多则多,宜少则少,切实把握好实施的范围和交叉任职的比例。这就需要乡镇党委在换届前及早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实情,视情况而定。在此,我们初步概括为“三提倡三不宜”:“三提倡”,即:人口较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村情不复杂的村提倡交叉任职;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强,支部书记公道正派、威信度高,且民风淳朴,村情稳定的村提倡交叉任职;班子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村提倡交叉任职。“三不宜”,即:人口较多,经济基础好,工作量较大的村不宜交叉任职;党支部软弱涣散,党员素质相对较差,村内矛盾较多的村不宜交叉任职;支书、主任长期共事,配合默契,村情稳定的村不宜“一肩挑”。

  2、完善监督体系,深化基层民主。要避免“一肩挑”过程中出现的“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关键是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完善监督体系。一是健全决策机制。深入推广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党员、交给群众,防止“一肩挑”干部损害村民的民主权利,限制村民的自治权。二是健全考评机制。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签订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承诺书,明确其职责任务。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于村干部岗位工资挂钩,奖优罚劣;同时,组织党员群众对其综合表现进行民主评议,提高工作满意率。三是健全问责机制。由乡镇党委定期与“一肩挑”支部书记进行谈心谈话,对其工作决策上的失误和偏差给予纠正,并限期改正;对于已经造成重大损失或谈话后拒不改正,党员群众反映较大的,要坚决予以调整。

  3、拓宽选人渠道,提高干部素质。推行农村两委交叉任职,一人身兼两职,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一是继续推行“两推一选”。采取“两推一选”模式选出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大多年富力强、威信较高、办事公道、双带能力强,不仅能得到党员的支持,而且能够获得多数群众的认可,应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村委会选举,提高两委交叉任职比例。二是提倡“跨村任职”和“企村兼职”。对于部分干部能力有限、发展动力不足的村,应加强人才流动,实现人才共享,通过“名人”支书跨村任职,或由当地龙头企业负责人兼任周边村党支部书记,以此来带动农村均衡发展。三是加大下派干部工作力度。对一些人才短缺或两委关系不协调、班子软弱涣散的村,可以从县直党政机关、综合部门及乡镇机关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支书或党建指导员,指导协调村两委处理好相互关系,帮助村里培养优秀后备干部,推动村里各项事业发展。四是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选。当前泽州县在职大学生村干部共有452名,其中多数在农村已工作三年以上,对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已比较熟悉,加上大学生村干部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优势,使他们成为了当前农村后备干部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应鼓励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选,破解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的难题。

  4、优化发展环境,减少矛盾分歧。有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一定程度上源于两委班子成员对村级事务管理和村里发展思路的意见不一致。解决这一问题,从小的方面讲,要通过积极引导,理顺两委成员情绪,统一工作思路;从大的角度来看,则要在创优发展环境,改变发展模式上下功夫。要形成区域化发展理念,通过大带小、强带弱、好带差等不同形式,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联建,形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改变以往村与村各自为战的局面。这样,既符合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又便于统一农村干部思想、消除意见分歧,减少矛盾冲突,增强工作合力。

  5、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激励保障。推行两委交叉任职,对于任职干部而言,工作量加大,责任也更重,要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消除其畏难情绪,就应该从经济和政治上给予更多的激励帮扶。经济上,应适当加大对“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干部的补贴;政治上,对于成绩突出、群众口碑好、任职时间较长的“一肩挑”干部和交叉任职干部,可考虑在其任职达到一定期限后落实国家正式干部待遇,或者在公开选拔公务员和事业人员考试时适当给予加分。对于因职数减少而离职的干部,也应强化保障,适当落实待遇,做好妥善安置,防止新的不安定因素发生。文/王加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