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浅析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打印本页]
作者:
范文中国
时间:
2012-1-31 08:39
标题:
浅析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灵魂。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要服务、服从和适应企业改革、改制、发展的要求,就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着力在理论、观念、内容、方法、机制、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 树立科学态度,着力在理论上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既是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前提,又能保证企业党建工作不偏离轨道。能否发挥好理论的作用,关键在于企业党务工作者重视和努力的程度。在企业内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更有必要充分发挥在企业党建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全局性、方向性作用,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企业党建工作中,作为党建一切工作的主线。
二、适应形势变化,着力在观念上创新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观念创新,才能走出新路子。要适应形势变化,在观念上创新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适应转变。一些企业党建工作效果之所以不佳,重要原因在于工作缺乏主动性,出了问题做一阵子,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了“救护车”、“消防队”。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强化主动适应意识,主动适应形势,主动适应党员队伍,主动适应广大党员的不同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青工心里。
二是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超前预测的转变。在主动适应基础上,对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超前研究,使党建工作与广大党员预期愿望和心理诉求相和谐。
三、围绕中心工作,着力在内容上创新
生产经营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中心工作,企业党建工作只有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才能真正发挥其鼓劲、服务、凝聚作用。
一是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来做。企业党建工作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和有效形式,向广大党员灌输效益观念和效益意识,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是要围绕企业管理来做。企业党建工作要把严肃的内容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要加强对广大党员的培训教育,平时开展各项的活动要密切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三是要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来做。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为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党务工作者要带头学习和宣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管理,通过恰当的形式和载体向广大党员介绍,使党员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是要围绕服务安定团结大局来做。企业党建工作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党员队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并采取得力措施及时解决,要善于掌握广大党员思想动态,摸准党员脉博,了解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寻找办法,努力做到吃透上边的,摸透下边的,化解矛盾,维护企业稳定。
四、讲究实际效果,着力在方法上创新
在方法上创新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抓好“四个探索”。
“两个转变”是: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新时期新形势党员队伍的思想空前活跃,党建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依靠行政手段搞活动、作报告、造声势上,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针对党员的思想状况,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二是由单一“教育型”向多元“综合型”转变,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法律约束、行政监督、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将教育内容和要求贯穿到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真正形成合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能。
“三个探索”是:一是探索“兴趣引导”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用兴趣引导广大党员接受教育。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在把握其兴趣的基础上,取得共同语言,既便于增进沟通了解,也有助于减少排斥和逆反心理。在“兴趣”的引导下,吸收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使其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探索“需求满足”型的思想政治形式,在满足广大党员需求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工作,以走进其内心世界,拉进与受教育者的距离,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对生活困难的学员首先应考虑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有机融合思想教育的内容,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三是探索“群体感化”型的思想教育形式,以群体氛围促个体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个体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群众群体的影响,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个体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把主要工作对象放到群众环境中进行。通过群体仪式使受教育者受到感染。探索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规范化、程序性仪式,增强教育、感化的氛围,可以达到环境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的目的。
五、强调高效运行,着力在机制上创新
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其效能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环境。机制创新包括:
领导机制创新:必须建立责权制相统一、相对称的领导机制。 预警机制创新:建立反应敏捷、运转高效的预警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及时准确地掌握广大党员的思想动态。
信息反馈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思想心理反馈网络,及时把握广大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动态及利益诉求,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激励机制创新:要积极进行党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党务工作岗位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保障机制创新:企业党政要从资金和制度上给予保障。
六、把握关键环节,着力在队伍建设上创新
要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对他们不仅培训学习党建理论,而且要加强相关科学发展理论的培训学习以及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把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培养成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合理配置人员。队伍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要借用市场化公开选聘经营者方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制度,为优秀人才加入党务工作队伍疏通渠道。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用政策吸引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党务工作队伍中来。文/卢如钦
作者:
三明学习网
时间:
2012-3-28 08:47
党建创新工作应做到“四要四不能”
笔者认为,党建创新工作的大力推进,必将为组织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也必将有力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各地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组织部门千万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工作应切实做到“四要四不能”:
1、创新工作要符合实际,不能过分标新立异。我们鼓励大胆创新,就是要求全体党务工作者特别是组工干部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针对不时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及时掌握切实有效的破解之道。但开拓创新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决不应过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为创新而创新。不然,离开实际去空想,或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不仅会劳民伤财,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而且还会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2、创新工作要继承完善,不能蜻蜓点水。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有许多做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深受党员群众欢迎的,如中组部连续两年的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直达基层的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直通车”等,对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化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化完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各地的党建创新项目,也要继续交由实践检验,有效的要继续钻下去,及时完善推广,失败的要坚决摒弃、从头再来,但千万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到最后一事无成。
3、创新工作要立足自身,不能夜郎自大。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组织部门千万不能因为在创新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夜郎自大。必须处理好创新与学习他人新鲜经验的关系,要善于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平时工作中,各地也要注意多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提高。
4、创新工作要把握导向,不能南辕北辙。党建创新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党建工作让全党满意、让人民满意。因此,只有着眼于“三服务两满意”,始终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我们的各项创新工作才能得到上级的肯定,群众的支持。如发展基层民主是改革的大方向,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工作,不断拓宽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渠道,使之更好地行使党章党规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民主权利。但如果有的地方、有的部门为了所谓的管理方便,在创新工作中抬高了党员群众行使正当权利的门槛,那么,这种“创新”就是迷失了方向,就是南辕北辙,不仅得不到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且也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