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办公室秘书必备的接待礼仪常识 [打印本页]

作者: 政府办    时间: 2012-1-30 12:50
标题: 办公室秘书必备的接待礼仪常识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迎接,是给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作。给对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为下一步深入接触打下了基础。迎接客人要有周密的布署,应注意以下事项。
3 |: V5 @% i& w% j/ K. ^    (一)对前来访问、洽谈业务、参加会议的外国、外地客人,应首先了解对方到达的车次、航班,安排与客人身份、职务相当的人员前去迎接。若因某种原因,相应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应向客人作出礼貌的解释。
/ ?- }: K# z( a" o* f    (二)主人到车站、机场去迎接客人,应提前到达,恭候客人的到来,决不能迟到让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来迎接,内心必定感到非常高兴,若迎接来迟,必定会给客人心里留下阴影,事后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消除这种失职和不守信誉的印象。8 j) G3 B. M2 P) ^
    (三)接到客人后,应首先问候“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欢迎您来到我们公司”等等。然后向对方作自我介绍,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对方。注意送名片的礼仪:
( j5 r7 B% l0 ~: {" ^: K# L- p    1、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句“请多关照”。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
- T: T& t; B3 h( _    2、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o1 J$ K# P/ W, A2 y  @- \1 \3 D
    (四)迎接客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准备交通工具,那样会因让客人久等而误事。5 u& r7 {! n) Z9 f2 h, W# }: z
    (五)主人应提前为客人准备好住宿,帮客人办理好一切手续并将客人领进房间,同时向客人介绍住处的服务、设施,将活动的计划、日程安排交给客人,并把准备好的地图或旅游图、名胜古迹等介绍材料送给客人。% r0 G- y6 W2 h
    (六)将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离去,应陪客人稍作停留,热情交谈,谈话内容要让客人感到满意,比如客人参与活动的背景材料、当地风土人情、有特点的自然景观、特产、物价等。考虑到客人一路旅途劳累,主人不宜久留,让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时将下次联系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告诉客人。
5 z1 r/ ]8 B3 ~    二、接待礼仪* }) D9 c4 }- Q% N* ~: n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 ^- E/ w2 X! W1 {5 Z9 w& q    (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8 B- Y' J$ p" q, l2 q% T( q2 k    (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l+ y6 {* v$ [1 _
    (三)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 ]1 h+ L. n; a. h" A
    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5 m  D& n* y( R% A6 @+ Y
    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 O$ j: Y4 r5 o( x- N    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_7 X+ z" ]+ U) |* O* e
    4、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1 b0 {/ i9 q  q! a    (四)诚心诚意的奉茶。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贵客人时,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 Z" ]- k& w# }* V    三、乘车礼仪
9 W4 J) r4 z) p; U) r    (一)小轿车$ i. }- R) |& d" G5 j! _# H
    1、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
. ]! k! J4 Y9 j) i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0 g8 q! j9 ^0 N1 ?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6 t+ h# ]9 W0 r+ S, m( d( G, ^0 C' D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7 s2 e& y$ q8 C/ z    4、如果主人夫妇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夫妇都坐前座。
, p& S8 d  ]/ _6 p2 Q+ P0 G    5、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 s$ G- Y) |8 t# B. Y" i5 a$ }    6、女士登车不要一只先踏入车内,也不要爬进车里。需先站在座位边上,把身体降低,让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将双腿一起收进车里,双膝一定保持合并的姿势。
/ i1 }" A6 G/ m    (二)吉普车& H! j9 i5 G6 j, Y8 c5 i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车。* f  ?" B/ u: l+ k# c
    (三)旅行车
. ^+ t# M: k# z) `1 {+ L6 i8 \    我们在接待团体客人时,多采用旅行车接送客人。旅行车以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侧往左侧递减。9 b& c" e2 x0 X4 [% s" h
    四、馈赠礼仪
2 h2 D9 B& v  i5 f' }2 W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对每一个人都是费解的问题。懂得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 H3 k1 c, I& _1 _2 e! r6 a6 b: M9 H    送礼忌讳
/ x% n/ v7 i6 I+ V+ t" e    1、选择的礼物,你自己要喜欢,你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 a5 M1 c" i1 x2 l    2、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记录为好。
+ K/ A0 W* ^( d8 F' v' N, n* ?    3、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 ^) g& n. i; ^% W$ x
    4、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会导致你
) }& n: X7 v* L' N% @    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呀,我曾经见过更大一点的,大一点不是更好吗?”
- Z# N% _" o& U, Y3 d- J4 f    5、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 D  h6 E+ \1 C$ l; j) Y( W) z    6、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味和习惯。3 W" N7 d% `3 T5 R! _5 X
    7、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龄、性别等。
4 X$ I) L  f; D) M# Q" k    8、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 Z* D- L3 v5 O8 i" V- A8 P0 k
    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内心会很过意不去,因此,送礼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较为人乐于接受。  s2 ?0 V: h, l( P% C
    9、谨记除去价钱牌及商店的袋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 F- H$ J3 `% g
    10、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 d* C2 x2 T/ ~% g
作者: 政府办    时间: 2012-1-30 12:55
秘书在不同场合的站姿/ c' ]% }2 F7 t, M0 g# x

7 r/ m* d+ A- K, U' t3 x2 d 根据不同的场合,秘书采取怎样的站姿,请例举具体的什么场合,秘书的站姿是怎样的,有什么要求。这是一个有关礼仪的问题?
# n! l( P  s  |% f    一、握手; _' G, Q+ I* m
    1、握手时力度要适中,大家可以练练。太轻给人以轻视。太重,也不好。+ f- v$ d' E) x* O
    时间:在心里默数1,2,3,4,5后才紧开手。/ ~! n9 l1 f& N( [9 ~
    二、迎接礼仪
4 i- J% w$ z0 N6 ?/ a  N    1、要先介绍最高领导,依次介绍。你好!这位是我们公司的姚主席,这位是张副主席。# S: d+ f' r/ X4 `; C( K. ?
    2、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你好,这是王先生"。+ B% h1 W) J7 Z* s. b
    3、把小的介绍给老的。"刘总,你好,这是小王"。千万别调换了。. M) {' x, U0 W: f* v% I
    4、飞机场接人时,拿行李,安排住宿。"你好!辛苦了!旅程怎么样?"' J" q2 x2 t2 G  R6 {6 ~5 a
    三、接待礼仪9 z6 m) P4 n  S1 a
    1、引导,要走在客人前面。上楼、下楼都走在客人前面距离为一、两个台阶,不要走的太快。一步走两、三个台阶,有的客人尤其是女的,穿着小裙子,走不动,你一下迈两、三个台阶,她要在后面跑,才能跟上你,会累坏人家的。, ?/ t& ?9 I/ T
    2、要让客人走楼梯的内侧。主人走外侧。所谓内侧是绕着中心的一侧。3 B; ]  {+ J- C$ q' C5 Y6 w; |9 j

作者: 政府办    时间: 2012-1-30 12:56
会议礼仪的要求和座位座次的安排' j  Q- ?- m# Y( `+ J; W

* A+ M+ O0 t- t+ T 1.会议纪律要求
  _: T4 ^9 ?" h* ^     如果有工作装,应该穿着工作装。比规定开会时间早到五分钟左右到会场,而不要是开会时间到了,才不紧不慢地进会场  ,而对别人造成影响。
9 W' h3 p6 D. K9 F& J, u     开会期间,应该表现出一副认真听讲的姿态。开会也算是在工作,认真听讲的姿态不仅表现你的工作态度,也是对正在发言者的尊重。( U* A2 Q& L4 H6 N
     那种趴着、倚靠、打哈欠、胡乱涂画、低头睡觉、接打电话、来回走动以及和邻座交头接耳的行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Y$ u* r. G) g1 s' q/ e
     在每个人的发言结束的时候,应该鼓掌以示对他讲话的肯定和支持。
! Y& A. i% L$ B! J' E     2.端正会风' Q! B8 Q% T: A, B2 z5 ~' y
     我们要明确的是,工作会议仅是工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有必要克服开会过多、过长的形式主义作风。
% ~; ^  K9 }- H2 S7 `     如果会风不正,不仅误事,还会养成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的不良习惯。我们不妨从控制会议、改进会风两方面入手。/ M6 x5 P. h; _
     控制会议,就是对于会议的数量、规模、经费、时间、地点,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有关会议的审批、经费使用额度、管理权限的条例,并由职务较高的专人严格监督执行。
  d* O; S* j) }3 `     改进会风。会风能够反映出一个单位及其领导的工作作风。如果会议过多,会期过长,讲究排场气势,都是不良风气。改进会风,就需要摒弃形式主义。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再组织会议,开会必须解决具体问题。
/ y" H9 q3 \' Z' p) D     严格限制会议。必须在会议总量上加以限制。限制会议总量对于杜绝会山会海、提高会议效率非常有用。! ?& D! N+ L# A6 [
     那么怎样提高会议效率呢?
5 }' M/ }8 M2 h+ T( b     一是改进会议方式。对于一般性会议,可以召开无会场会议,比如运用现代通讯设备:电视、广播、电话、互联网进行开会,可以大幅度节约会议成本。
; r5 `: ]. M" j; @     二是集中主题。一次会议上不管安排几项会议内容,都要使会议主题明确,这样既方便讨论,又方便执行。
5 l& S" @) N: y; j5 s+ T     三是压缩内容。应围绕会议主题,删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
5 `7 l$ ^  T1 g# W5 t$ v" q, l     四是限定时间。对于会议的起止时间、发言时间、讨论时间,事先都要明确规定,并且严格执行。
8 F" z5 c" v8 L' f3 {5 t, X. X+ V3 b     五是领导示范。会风的端正,领导的示范是必须的。和自己无关的会议,不应该参加;准时参加会议,并严格遵守会议礼仪;提倡无会场会议;带头控制发言时间等。% Q) S" ~$ x& d1 H9 L8 g0 n: S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