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2011年我国重大思潮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学习啦
时间:
2012-1-30 08:17
标题:
2011年我国重大思潮调查报告
——与2010年的对比分析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54期) 作者: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5日—2012年1月5日
调查人数:3252人(其中专家学者310人;网友2942人)
统计分析:按照专家学者、网友各占权重60%、40%加权处理
与2010年相比:普世价值与新自由主义思潮最受关注,社会思潮“晴雨表”作用凸显
关于“您认为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思潮有哪些” 调查显示,普世价值论(选择此项的受调查者占比59%)、新自由主义思潮(占比53%)、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占比50%)分别占据前三位;第4至第10位的分别是:道德相对主义(占比48%);社会民主主义(占比45%);文化保守主义(占比42%);新国家干预主义(占比40%);民族主义(占比39%);民粹主义(占比38%);公平正义(占比35%)。
这次的调查排名前十位的思潮与2010年的相比,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受调查者关注的前十位思潮排名稳定中有变化,凸显了思潮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其稳定性表现在新自由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两次调查关注度都位列前十;而其变化表现为普世价值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新国家干预主义、民粹主义、公平正义等思潮不仅列入前十,且普世价值论关注度位居第一。这种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社会热点的变迁。2011年中东动荡、卡扎菲下台等事件,部分西方国家是幕后推手,而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其重要借口之一。
其次,学科理论较为成熟的思潮更易于吸引民众的关注并进行深度传播。如2010年上榜的“新左派思潮”及“伪科学”,在今年的调查中并没有排在值得关注的思潮前10位之中。有专家表示,新左派思潮虽然具备一定的思想进步性,但在理论上不太成熟,可能会导致极端观点出现。而一些思想和理论体系相对成熟的思潮,则受到更多关注。比如“新自由主义”关注度去年排第一;今年排在第二位。有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维护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带来全球经济的不公正发展,甚至认为其是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动因之一。也有专家认为,新自由主义在各国包括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比较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均有体现,值得高度重视。
再次,民众对各种思潮关注点的变化与社会事件的相关性愈加紧密。社会思潮具有反映特定环境内人们的某种利益,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取向的基本属性,被称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这一特性愈加凸显。房价调控、税收改革受到全民关注;“小悦悦事件”、“跌倒老人不扶”刺痛着国人的道德神经;郭美美高调炫富、“官员微博门” 屡屡引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求……种种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引发了思潮的交融交锋,吸引了公众对事件本质的追问。
最后,国际形势的变幻起伏使得国际思潮的互动交流更趋活跃。2011年,利比亚事件、占领华尔街运动、欧债危机对全球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和交融不再仅局限于经济和政治层面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非主流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较大冲击。因此,通过深入具体地把握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各种重要思潮,更有助于洞察社会变迁规律及走向。
思潮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微博传播带来“碎片化”认知
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和情绪在互联网中得以充分释放,而且民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正在急速扩张。您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到各类思潮动向?4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互联网”,另外有17%和15%的受调查者分别选择了“报刊杂志的专门介绍”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章”。
在去年的调查中,互联网就已成为热点事件和理论思潮的扩散平台,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优势还在不断扩大。2011年的微博迸发力令人瞩目,这一年还被称为“政务微博元年”,这一原本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成为新时期的信息资讯中心和社情民意集散地。据某舆情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微博已成为仅次于媒体新闻的第二大舆情源头。此外,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思想理论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思潮的研究已并不仅仅是少数知识分子与精英阶层的阳春白雪,各类思潮会伴随着微博等互联网新兴样式,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传播给越来越多的人。
由于网络具有草根化、自由化、碎片化等特点,一些具有负面作用的思潮或某些思潮的极端表现形式正在利用互联网这种媒体形式广泛传播。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网络的信息传递有时候更趋向于一种浅显的、情绪化的、混乱的表达。这种高速的信息传递方式制约了人们调查事件真相的时间,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和非专业性。因此,在信息泛滥化的网络中,某些思潮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往往被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矛盾突发期各种思潮“激战”,并反作用于社会矛盾
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不同思潮的相互碰撞中反作用于社会矛盾。各种思潮争鸣、交锋呈现何种状态?31%的受调查者认为“各种思潮相互融合,产生了新矛盾、新问题”,2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
社会思潮是社会文化意识的表现,也是社会的产物,一定的社会思潮,总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从历史经验看,当社会问题增多、社会不满情绪增长的时候,往往也是思潮涌动激烈的时候。回顾近年来的诸多群体性事件,其本质大多是群众利益诉求没有得到纾解和满足。人民日报在点评广东“乌坎事件转机”时指出,在乌坎事件中,基层政府最初失误正在于,没有正视村民合理的利益诉求,让理性的**升级为过激的行动。而在直面矛盾后,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坚定承诺,化解了激烈的情绪,为问题的彻底解决,为当地的稳定和谐,创造了基本条件。
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既有进步、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保守、落后的,还有腐朽、没落、反动的。不同思潮相互碰撞时,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趋势也在加剧。思潮吸收对自己有利的观点与意识形态,处于发展与调整期,甚至呈现出相互交融的特点。与此同时,认知结构决定在获取思潮观点的过程中,人们通常只关注某些特定的信息,甚至能改变对事物认知的整体印象。在还原对思潮的认知时,人们会在脑海中进行自我重构与整合,偏离了社会思潮原有的面目,出现了新的矛盾和争议焦点。
如2011年,方正县“开拓团国耻碑”被砸事件和《金陵十三钗》热映后一些名人及网友的过激反应,再次引发关于民族主义思潮的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高度重视本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稳定、自主权力和选择等问题,而包含着浓厚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主义在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主义思潮的涌动。
思潮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关注者的平民化趋势显现
与2010年相比,人们接受某一思潮,不再只是停留在思想认同层面,而是更关心思潮所表达的观点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关于各种思潮对社会的影响的判断,您最认可哪一种?”的问题中,43%的人选择“各个思潮的代言人分属不同的阶层,反映一定阶层的利益诉求”,29%的人选择“社会气候的‘晴雨表’”,18%的人认为“思潮的传播有利于思想精英阶层向大众拓展”。
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了利益和阶层的多样化,特定的思潮总是反映特定社会阶层观念和主张。如一些新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主张私有化程度越深越好,而民主社会主义者提出发展混合经济私有制,均是通过不同的社会思潮反映出的利益诉求。
社会思潮的关注者群体在扩大。过去社会思潮的关注者往往局限于高校师生与文化人士等知识分子群体,近年来它的参与者和影响对象逐渐扩散至大众,呈现出多样化、平民化的趋势。为了被更多人倾听、争夺话语权、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一些社会思潮的代表人物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甚至介入现实,影响社会。
文化分裂导致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对立、新自由主义在经济领域与凯恩斯主义的相反立场等等,都会在各方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争议中反馈和显现出来。在学术思想界,除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社会思潮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也是风起云涌,借助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学术框架为阐发各自不同的主张和见解开辟道路,多元、多样、多变态势愈益明显。
紧扣民生关注点,需多方正确引导
无论从传播内容、路径还是影响力上看,社会思潮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更近了,更加紧扣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等问题。各种思潮的涌动可能会对您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有49%的受调查者选择“与个人的思想密切相关,进而影响行为、影响生活”,29%的受调查者选择“正面思潮会对个人带来积极影响,负面思潮会带来消极影响”。
民生问题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民众表达自己对民生问题的看法通常以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方式体现出来,如金融危机、社会公平正义与新自由主义思潮,道德标准与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等等。因此,关注思潮的涌动和变化,有利于国家和政府从一定角度了解民生需求,只有尊重民众的意愿表达,关注其利益诉求,才能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王业 韩冰曦 康培)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