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2012年福建三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2-1-29 11:28
标题: 2012年福建三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关于三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1月5日在三明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伍成康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按照“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的总体要求,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31.2亿元,增长14.1%,比年度预期目标高0.6个百分点;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64.5亿元,增长30.0%,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3.0亿元,增长23.0%,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2亿元,增长5.1%,比年度预期目标高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9.7亿元,增长24.3%,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5亿元,增长18.7%,比年度预期目标高0.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15.0亿美元,增长33.0%,比年度预期目标高2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3.5亿美元,增长16.6%,比年度预期目标高6.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8元,增长14.2%,比年度预期目标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205元,增长18.1%,比年度预期目标高5.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5.1%;城镇登记失业率2.36%;人口自然增长率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预计均能完成省下达任务。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良好执行,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顺利实现高位开局。
  (一)产业发展水平提高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40万亩左右,预计产量114万吨。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发展,畜牧水产、林竹、果蔬、茶叶、油茶等产值分别达到60.1亿元、40.2亿元、78.4亿元、11.8亿元和2.8亿元;新建苗木花卉基地1万亩,新建药材基地12.9万亩。龙头企业带动明显增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达到165亿元,增长14.5%,带动农户62.1万户。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95.6亿元,增长5.0%。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冶金与压延、林产加工、汽车与机械、矿产深加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分别达到255.0亿元、407.2亿元、256.8亿元、218.2亿元和227.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9.5%;化工、建材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77.4亿元、155.3亿元;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实现产值55.8亿元;200项千万元以上新增长点项目预计新增产值118亿元,新增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达50家;14个重点工业园区实现产值655亿元,其中金沙园和尼葛园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637.1亿元,增长20.5%。
  第三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市场活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2%,沃尔玛、捷龙等大型超市建成开业,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4个。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有序推进,热点商品消费大幅增长。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全市农家店已覆盖所有乡镇和78%的建制村。旅游产业实力增强,全年预计接待游客1090万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9亿元,分别增长25.0%和25.8%。现代物流产业拉动力进一步提升,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预计增长11.0%。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全年新增贷款总额预计达132亿元,增长18.9%。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98.5亿元,增长9.5%。
  (二)项目带动成效明显
  投资保持较高增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城镇投资781.5亿元,增长20.5%;农村投资141.5亿元,增长39.1%。全社会投资竣工项目2155个,比上年增加714个,其中:生产性项目1433个,比增388个,投资增长42.4%;基础设施项目495个,比增194个,投资增长51.5%;社会事业及其它项目227个,比增132个,投资增长131.2%。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232个,比增8个,其中投产竣工项目77个,比增42个,投资增长113.3%。
  “五大战役”实施有力。全市“五大战役”项目投资完成年初计划的127.9%。其中:重点项目建设战役实施重点项目224个,完成投资262.4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21.2%;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实施重点项目145个,完成投资198.6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21.1%;城市建设战役实施重点项目276个,完成投资104.8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39.8%;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重点项目430个,完成投资88.3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20.6%;民生工程战役实施重点项目51个,完成投资54.5亿元,占年初计划的144.9%。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21.2%。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生产项目等31个重点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海峡(泰宁)旅游产业园等50个预备重点项目转入在建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8.4%,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工业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的比重达50.5%。
  重大领域和项目全面拓展。“三维”项目有效对接,中国重汽海西汽车项目载重汽车总装生产线投产,11月5日实现第一辆整车下线;华润集团大型水泥生产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共对接“三维”项目178个,总投资150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05个,完成投资151.9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向莆铁路三明段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南三龙铁路列入海西铁路网规划,完成初步设计并报铁道部审批,已通过安全评估审查。浦建龙梅、长永泉铁路列入海西铁路网规划,完成预可研修编工作并报铁道部审查;永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建泰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厦沙、永漳高速公路三明段动工建设;海西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水利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明南岐水库枢纽工程等8个中型水库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
  (三)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三明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年削减2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55.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3.9%。“三资”管理运作平台加快构建,进一步推动了我老秘网市国有资产集团化管理、市场化经营、资本化运作。积极推进福建海峡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老秘网市设立分支机构,新成立5家贷款公司。创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整合工作全面开展。
  对外经贸合作全面推进。全市外贸出口超亿美元企业1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25家。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0个,合同外资3.65亿美元,增长15.0%。成功获得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举办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教育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其中新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宿等114个项目。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0所。三明学院等高校重点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建成三明市新体育馆,成功举办第七届省农运会;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原中央苏区县的3580个广电“村村通”工程列入中央、省建设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工作取得突破,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13个文化产业重点园区之一,客家始祖文化园等62个总投资108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有序推进。三明市精神卫生中心、10个卫生监督机构、5个县急救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679个村卫生室列入中央、省建设计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成效。
  人口和计划生育巩固提高。全市人口出生率13.0‰,出生政策符合率90.5%,低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渐趋正常值。
  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成效明显,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工伤、生育、医疗保险市级统筹,5个县列入国家、省新农保试点县。全年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预计完成投资11.2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预计完成投资5909万元。
  (五)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68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已建立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拥有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立1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第九届“6·18”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签约科研技术需求项目772个,项目总投资206亿元,其中:合同项目665个,总投资180.7亿元;协议项目107个,总投资25.2亿元;合同项目动工率达80%以上。
  品牌战略取得良好实效。全市注册商标总数5602件,其中驰名商标9件、著名商标146件、知名商标277件。其中全年新增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29件、知名商标80件。
  生态市建设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全年关闭18家“五小”企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74.8万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提高到91.6%。完成88个减排计划项目。城市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1%和99.3%,比上年提高9个和8个百分点。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28个乡镇、221个建制村的垃圾治理任务。总体看,去年我老秘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各位代表、政协委员,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物价稳定基础不够牢靠,带动力强的项目相对缺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需要更加有力地推进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以创新的措施来破解,努力实现我老秘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九届党代会、九届二次全会和市八届党代会、八届二次会议精神和部署,按照市委提出的“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进中求快、更好更快”的要求,加快建设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完成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全力以赴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
  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外贸出口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要实现上述目标,需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项目带动战略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打好“五大战役”,确保建设项目数和投资额增长20%以上任务的完成。抓好30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的建设,年度计划投资350亿元。加快铁路建设,确保基本建成向莆铁路三明以北路段,全线开工建设南三龙铁路;加快建泰高速公路,厦沙、永漳高速公路三明段和生态工贸区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尽快开工建设湄渝高速三明莘口至明溪城关段;加快推进三明沙县机场建设;开工建设向莆铁路牵引变配套等主干电网项目,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全年公路、铁路、机场、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合计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前期。深化浦建龙梅、长永泉铁路和湄渝高速三明其余路段以及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其中浦建龙梅、长永泉铁路争取部省向国家发改委上报项目建议书,并力争国家发改委年内批复项目建议书。重点突破稀土工业园、三农异地搬迁项目、将乐光电产业园等10个总投资112亿元的重中之重产业项目,力争年内有60%以上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紧盯“三维”项目对接落地。央企项目重点突破与中信集团、中粮集团等央企的项目对接,抓紧海西汽车、华润水泥等2个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实现华融村镇银行、中影集团国际影视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三明供销物流产业园等3个项目开工,力争三明核电、昊华氟新材料产业园、保利集团铅锌深加工等3个项目落地。民企项目重点做好参加“福建省珠三角民企项目对接洽谈会”的组织筹备工作,确保新签约并落地建设一批民企合作项目。外企项目确保当年签约的外资合同项目批办率达50%以上。
  (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做大做强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当前工业稳定增长的“6+6”条措施,抓紧实施《三明市贯彻〈海西规划〉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培育27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370亿元。年内策划100个以上投资超5亿元重点项目,着力实施15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抓好175个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300亿元。抓竣工投产,突出抓好总投资135亿元的中国重汽海西汽车一期、清流吉阳新能源一期、尤溪顺源纺织30万锭高品质纱线等1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中之重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34亿元以上,力争年内新增产值190亿元以上。抓开工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161亿元的大田华润水泥、宁化高科技电源连接线项目、梅列不锈钢复合材高科技产业园等1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中之重项目,力争年内新增产值195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住中央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机遇,确保水利建设年度投资18亿元以上。重点加快闽江上游沙溪、金溪、尤溪流域防洪工程,明溪黄沙坑水库工程,沙县双溪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继续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粮食、林竹、烟草、果蔬、茶叶、畜牧水产、油茶、食用菌、苗木花卉、生物农业等十大产业,支持每个县(市、区)集中培育2-3个优势特色产业。加快百万亩超级稻、百万亩速生丰产林、百万亩高效竹林、百万亩油茶、百万担优质烟叶、百万亩果蔬、百万头标准化生猪、千万只家禽养殖、亿袋标准化栽培食用菌、三十万亩茶叶等十大农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科技驱动作用。重点推进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永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明溪县南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建设,重点抓好尤溪无公害大棚钢架设施农业万亩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着力推进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陆地港”和“公路港”等20个重点物流和市场项目建设,新增10家销售额亿元以上商贸物流企业,新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0家以上。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实施43个文化产业项目,尤其要抓好三明动漫产业园、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凸显“一县一园”文化产业发展特色,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旅游业,全面推进海峡(泰宁)旅游产业园、建宁金铙山户外滑雪运动基地暨旅游综合开发等10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引导和扩大消费,加快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建设,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6个城乡集贸市场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城乡消费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供给,确保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9500套,促进居民住房消费稳定增长。同时,积极推进金融、会展、中介、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项目审批攻坚工程,力争将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再削减20%以上;开辟“绿色通道”,落实项目建议书“容缺审批”制度,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各类项目审批时限在现有规定基础上压缩50%以上。支持和引导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力争实现1-2家企业境内外上市。用好、用活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应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有利政策,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年内争取培育和扶持50家林业专业示范合作社。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争全市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3万亩以上。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农业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大力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发挥海峡两岸林博会、三明台商投资区、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的作用,着力抓好对台合作。以机械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动漫产业为重点,推动明台产业深度对接。办好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进一步打造客家祖地品牌,吸引、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海内外客家人来明谒祖、旅游观光、洽谈贸易、投资兴业。推动外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抓好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启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外贸出口扶持体系,扶持壮大20家出口龙头企业,继续重点支持生产型企业自营出口,支持稳定健康的流通外贸发展。抓好“6·18”项目对接,通过“6·18”平台征集200项以上新的企业技术需求,举办15场以上专场项目成果推介对接会,强化日常对接,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促进项目升格转化。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重点突破生态工贸区城市化通道建设,着力拓展中心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引导中心城市集聚壮大、辐射带动。以《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5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为抓手,引导工业园区集约布局、整合提升。同时,认真策划生成一批符合《规划》方向和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抓紧完善生态工贸区内城镇、园区详细规划和产业、环保、交通、城市建设等专业规划。
  进一步做强县域经济。突出各地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着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引导东南一翼“大县做成强县、优势转为实力”,重点推进42个生产性项目、7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个社会事业项目,大力发展资源转化率高、产业协作性强、开放程度大的特色经济。引导西北一翼“突出特色、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争先进位”,重点推进92个生产性项目、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9个社会事业项目,推动西北一翼形成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推进小城镇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省、市试点镇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快推进468个小城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环境景观项目建设。开展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建立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着力实施201个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向莆铁路沿线以及重要路段、重要节点的立面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五)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把流域整治向沙溪、金溪、尤溪等流域的支流和小流域延伸,突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保护建设。抓好创建建宁、明溪、永安省级生态县(市)及完成20个国家级、10个省级生态乡镇和20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抓好28家省级以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建设,完成30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20个循环经济项目,淘汰120万吨落后水泥产能、20万吨造纸产能,实施51个重点减排项目。加强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垃圾处理场配套的收集转运设施建设,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完善节能减排工作长效机制。
  (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强化副食品基地建设,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工作责任。大力整治流通的中间环节,继续清理和取消涉企、涉农的不合理收费。加强重点商品价格监测,完善防范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预案,降低社会通胀预期。
  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深化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服务、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农村敬老院等项目建设;落实扶贫工作措施,完成扶贫帮困和“造福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三明市职业教育园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梅列徐碧学校、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等10个重点建设项目,增加教育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两馆一宫”和县、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重点推进三明儿童医院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加快市少体校新校区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
  各位代表,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份,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听取各位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作出新的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