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县域竹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第一范文
时间:
2012-1-10 09:22
标题:
县域竹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全县竹类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县政府始终把竹类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竹产业基地和百亿元竹产业工程。“十一五”期间,竹产业年产值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全县竹业总产值达到18.56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46亿元、8.31亿元、5.79亿元。全县85%以上的农户从竹业发展中直接受益,农民从竹产业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115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921元的19.4%。长宁县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四川省绿化模范先进县”、“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 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和“ 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县竹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竹基地培育不断壮大。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长宁竹产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被列为全省首批现代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6%,竹林面积达到62.16万亩,负氧粒子含量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3.4万个,年产楠竹320万根,竹片34万吨,鲜竹笋3.5万吨。竹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竹产品开发效果明显。丰富的竹资源吸引了宜宾竹海竹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宜宾长顺竹木产业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入驻长宁开发竹业,初步形成了竹浆造纸、竹纤维、竹建材(竹地板、竹胶合板)、竹家具、竹生活用品、竹工艺品、竹食品为主的六大系列6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拥有规模以上竹产品、竹工艺品加工企业30家,带动就业40000人,实现产值8.31亿元。
(三)竹生态养生旅游方兴未艾。依托蜀南竹海和“中国竹子之乡”金字招牌,不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旅游要素,形成了以竹生态为主,融休闲、养生、观光、体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乡村风情旅游最佳目的地。与此同时,国家AA级西部竹石林、佛来山景区以及百里淯江河、竹生态隧道、碧浪湖、竹海氡温泉等竹生态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2010年,全县接待中外游客1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18亿元。
(四)竹植物科研硕果累累。正在升级改造的世纪竹园成功繁育竹种428种,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竹类品种最多的竹类系统生态园,堪称竹种基因库。同时,我老秘网县还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亚林所、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宜宾市林科院等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项目科研合作,有6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突破。
(五)竹项目投入逐年加大。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老秘网县林业发展得到的中央、省、市支持项目有天保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新增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日元贷款项目、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等,投入资金达1.25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综合配套,长宁竹产业投入达3亿元以上。
(六)竹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加强林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严厉打击盗砍滥伐竹资源的违法行为。2003年成立的长宁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以竹类生态系统保护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71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3%,区内集中分布着原始多样的竹林生态系统,原生竹种达14属58种。
二、长宁县竹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长宁县竹类产业逐步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竹资源培育、竹产业打造、竹生态旅游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全县竹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观念转变不够,组织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相关部门对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竹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够准确、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开阔,发展思路、发展理念与竹产业发展先进地方相比差距较大。二是绝大多数竹农重造轻管,不愿意投入资金和劳力从事竹林经营,导致大量竹林产量低、效益差;大部分业主、企业对竹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够,对市场的把握不准,单纯重视竹原料基地建设轻竹产业加工,把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不足。三是涉及竹产业发展的职能分散,缺乏专门机构统缆协调,奖惩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全县虽有竹类加工企业287家,除竹海科技、盛元食品、江阳卫生材料公司、大同林业等企业外,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企业。2010年实现竹加工产值8.31亿元,总体规模较小。二是绝大多数竹企业工艺设备落后,经营管理粗放,只是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三是竹产业企业间分工协作观念不强,没有形成上下游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四是竹产业发展缺乏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企业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品牌意识差,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创新思维。二是竹加工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改投入不足,产品品种单一,传统手工艺产品多,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较少。三是企业缺乏专业性研发机构和检测设备,产品研发能力较弱。四是科技人员缺乏,全县287家竹企业仅有技术人员250余人,每个企业不足1人,且多数是普通技工。
(四)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一是林区基础设施薄弱。据初步统计,现有林区公路4000余公里,需要新建林区公路1000公里才能基本覆盖全县林区。全县多数竹林由于未通公路,人工运输成本加大,约有20%的竹子没有进行采伐,直接影响竹农收入和造竹积极性。二是配套设施不足。据初步统计,90%的林区缺乏森林消防设施、病虫害防治及笋用林培育水利设施,急需新增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野生动植物监测点以及竹木运输检查检疫站等配套设施。
(五)竹生态旅游产业带动能力不足,产业互动性不强。一是全域大竹海打造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竹特色景区打造推进缓慢,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县星级农家乐只有50余家,竹特色餐饮、竹特色娱乐等开发力度不够。二是竹工艺开发力度不够,目前旅游市场上所经销的竹工艺品80%都是福建和浙江“舶来品”。三是竹生态旅游引擎项目少,带动能力不足,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四是竹类一、二、三产业相融性不强,特别是竹生态旅游、竹产品加工对竹基地建设的带动作用体现不明显。
(六)竹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专合组织有待规范。全县有26家以竹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且农民成员少,成员出资总额小,经营渠道单一,技术、信息和产品销售服务不到位,难以保障竹农利益,专业合作社与竹农的矛盾较为突出,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另外,育林基金征收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七)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财政资金对竹产业的扶持基本停留在一产业上,对二、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和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竹类产业龙头企业在贴息贷款、技改、科技创新等方面扶持力度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整合扶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逐步组建成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的市场竞争力强的集团企业。
三、竹类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长宁县将以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为契机,培植壮大竹产业,大力开发生态养生旅游,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把长宁逐步建成为中国西部竹产业基地。力争全面完成新造竹林10万亩,改造低产竹林40万亩,使全县竹林基地发展到70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竹材加工企业10家以上;实现竹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从竹业产业上收入5000元以上。为实现“十二五”竹类产业发展目标,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工作力量。一是成立县竹类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工作。二是落实责任。按照竹产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确定竹产业发展引擎项目,并将项目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效推进。三是充分整合资源、项目、资金、科技、人才,理顺管理职能,加强横向纵向协调,细化考核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各层面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竹产业发展基金,协同推进竹产业一产业竹基地建设,二产业竹产品研发创新,三产业竹文化研究、挖掘、开发,促进竹产业互动发展。加大对新造竹、低产林改造、林下开发和竹种苗基地繁育等项目的补贴力度,鼓励竹农造竹,进一步扩大我老秘网县竹林面积,提高竹资源总产量;对竹产品、竹工业品的深加工等提高竹产业附加值的项目,严格按照《长宁县投资促进实施办法》予以扶持;鼓励企业(含专合组织)积极争创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企业和国家地理标志、国家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努力培育竹产业发展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
(三)推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加强竹产业技术培训,围绕“再造一个大竹海”要求,加大竹基地建设、低产竹林改造、幼林抚育等工作力度,实现全县竹林面积70万亩以上。积极开发竹荪、药材、畜禽养殖等林下种养生态观赏综合高效林业。二是提高竹产业化水平,增加竹产业附加值。以竹海科技退城入园为契机,围绕醋酸纤维下游产业链,建立10万吨/年竹浆高新技术加工项目,培育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加大对竹板材加工、竹食品开发、竹工艺产品制作等企业的扶持力度,形成竹产业深加工产业链,提高工业附加值。三是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依托“蜀南竹海景区”、“国家级竹资源生态自然保护区”优势,倾力打造竹生态养生名城,加大梅硐竹石林、古河七洞沟等新景点的开发升级力度,倾力打造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特色竹景观,提升长宁竹生态旅游的影响力。结合“百里新村、养生长廊”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实现竹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目前,我老秘网县竹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抓好科技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国家林业竹生态监测定位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县乡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加大交通消防和救灾应急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建设林区运输、防火通道、林区林农生产便道、人工蓄水工程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害防治和野生动物检测点等。
(五)强化科研合作,促进科技兴竹。充分利用长宁竹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林业科研院所、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合作,争取国际国内重大竹产业科研、开发课题的研究,结合长宁实际力争在笋竹丰产管理技术,林下种养殖综合高效开发,竹林有害生物防治,竹食品加工、冷冻储藏保鲜,适宜区域高产新品种代替研究,竹产品、竹医疗保健、竹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等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六)规范中介组织,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竹业合作社管理,充分发挥竹业合作社服务竹农、服务竹企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理顺“竹企业-竹业合作社-竹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起三者之间公平、合理的利益平台和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竹业合作社内联竹农、外联市场和企业的优势,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有效地组合起来,提高小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健全育林基金征收管理方式,避免基金流失,充分发挥育林基金在保护、培育和开发利用竹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