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顺应潮流 乘势而上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江西老秘    时间: 2011-12-27 09:53
标题: 顺应潮流 乘势而上 推动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经济逐渐复苏,国内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省全市业已进入谋转型求跨越的重要发展时期。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必须顺应潮流、把握机遇,承担起转型跨越的神圣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方位调整结构,深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在促进就业、保障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不断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

  一、推动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刻不容缓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背景。从历史的视野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历史性变革。如果说第一次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第二次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第三次变革将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民营经济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精神,按照省委袁纯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积极投身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时代要求、发展规律,是复杂的难解之题,也是现实的必解之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民营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加快”上下功夫、求实效。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世界现代化进程锤炼的历史经验。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英国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孕育了巨大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美国重视科技发明和信息革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强国的地位。相反,拉美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虽已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在收入分配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及时转型,本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增长粗放方式难以向集约化过渡,最终掉进了“拉美陷阱”而徘徊不前。同样,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韩国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是经两百多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体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评判传统的发展方式。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成为我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的主要弊端。这种发展方式忽视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享,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无法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后发展的代价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会越变越小、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难。因此,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有利于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步伐,而且关系到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关系到在现代化征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关系到能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后劲。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归根结底是企业,我国民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2009年,我老秘网市民营企业发展到4.97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70.14亿元,同比增长18.09%,发展速度全省第一,经济总量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62.74%,比全省高出10多个百分点;上交税金完成55.4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41%;从业人员总数达到55.18万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8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繁荣城乡经济、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成为了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民营企业能不能调整好自身结构、转变好发展方式,关系到转型跨越发展的全局。当前,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正面临发展转型期,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创业成长期。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民营企业平均生存期较短,人才短缺,市场准入、融资困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总体上发展方式仍然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现象比较普遍,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数量偏多,市场竞争力偏弱。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对宏观形势把握不准,生产经营不善,应对挑战准备不足,在生存与发展上陷入困境,越来越显示出传统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更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实践证明,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因此,培育和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量,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注重技术进步,走产业集群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可持续的道路,将成为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抉择。

  二、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有新突破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务院2009年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9条,2010年5月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从我省来讲,正如袁纯清书记在我老秘网市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说:“山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在山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正当其时,机会难得”;就我老秘网市而言,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决策与思路已深入人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形成共识,环境日益优化,政策逐步完善,全民创业热潮正在兴起,这些都为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民营经济一定要顺应潮流,乘势而上。

  一是确立“经济转型思想必须转型”的观念,在解放思想上有一个较大突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家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速度。就我们晋城的民营经济发展来说,虽然总量在不断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真正能在全省、全国叫响叫亮的企业和品牌为数甚少。为什么长期长不大、做不强,原因之一就是思想不解放,主要表现:一是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做大做强的胆气。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求稳怕赔,不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仅靠“滚雪球”来实现企业的扩张,难免会贻误战机;二是小富即安,缺乏敢为人先的霸气。讲成就,不是与先进典型比,而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与不如自己的人去比,发展缺乏动力;三是循规蹈矩,缺乏大胆创新的勇气。因循守旧,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是造成产业雷同,结构越调越重的思想根源。企业要大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勇于创新,永不满足。

  二是确立“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有一个较大突破。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寿命为什么如此短,根本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产品创新。就是要适应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一代、贮备一代、开发一代,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在自身不具备自主开发条件的情况下,企业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靠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来建立企业产品研发机构;其次是技术创新。要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不掉队。

  三是确立“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的观念,在对外开放上有一个较大突破。袁纯清书记在我老秘网市调研时指出: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快速发展的地区都不是内生型的,而是引进型的、开放型的。就一个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来说,大多数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者大型企业在做后盾,要么是引进资金,要么是引进技术,要么是引进人才。要坚决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联合协作,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借力发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内开放,冲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观念,加强联合协作,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

  四是确立“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在提高队伍素质上有一个较大突破。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的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了充足的人才,谁就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正因如此,现代化大型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将招募人才提升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对我老秘网市民营企业来说,一定要树立先进的人才理念,舍得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血本,尽最大努力,多种渠道培养自己的管理队伍、科研队伍、技术队伍和员工队伍,以人才的专业化,实现技术的现代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是确立“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的观念,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有一个较大突破。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除注重提高经营管理团队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家族化问题。家族化管理在起步初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渗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逐步改组改造成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通过调整股权结构、优化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抓好财务、质量、品牌、诚信等专业管理,通过严格科学的制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运行。

  三、在转型跨越发展实践中培育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实践证明,成熟的市场经济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化、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大多集投资者和管理者、经营者于一身,在早期的市场“拚杀”中练就了一身本领,但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还必须以现代企业家的高标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中,勇于接受锤炼,全面提高素质。

  一要加强战略修养,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企业有无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否科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能否抗风险、可持续的关键因素。我们的民营企业都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多数还属于中小企业,这种发展历程和发展规模使得许多民营企业不注重、不善于制定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特别是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一些民营企业决策者由于缺乏审时度势的战略修养,不能主动求变,思路还不够清晰,行动比较盲目,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在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必将被淘汰的政策规范下,可能有一批企业因越不过这道“坎”而面临生存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坚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树立远大的目标,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形势、判断趋势、把握未来,把自己和企业的发展与时代前进的潮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的思维运用新的战略和方法,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要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成为具有战略修养的科学发展推动者。

  二要始终坚持学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折旧”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这样一个知识日新月异、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民营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领导者树立强烈的“职业风险”意识、终身学习观念,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带领建设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思想解放,包含着内容的解放,同时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如果放松学习,不及时“充电”,知识就会迅速老化,思想就会很快僵化。如果我们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感觉理所当然,缺乏以新的视角进行探索的新思路,那就看不到也提不出问题,抽象不出规律,解决不了矛盾。尤其在重大问题决策中,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技术的竞争、管理的博弈。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自觉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发展战略谋划、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风险管控、公共关系高层协调为企业家自身管理企业的主要职责,树立“少干就是多干”的思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创新企业发展战略上着力,把好企业发展的“方向盘”,做到驾驭有方;要在规范企业管理制度上着力,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两本”管理,健全预测、预警、预案一体化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道;要在建设企业文化上着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做到发展有根。

  三要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创造发展奇迹。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深圳经验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家的必备素质、重要责任,体现的是精神境界,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无穷活力。如果说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人的创业激情,那么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民营企业除了要保持创业激情,更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使自己的企业能够成为长于研发设计的“头脑公司”,而不甘于做只赚加工利润的“手脚公司”。发扬创新精神,就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业,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要不断吃新“螃蟹”,必要时也要敢于吃“鳄鱼”。“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将是民营企业集中创造奇迹的展示时期。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着眼未来发展大势,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奇迹来。

  四要勇担社会责任,具有持久人格魅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认可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现实空间和长远潜力。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发展生产、回馈社会的价值理念,不仅有利于社会进步,也有利于企业发展。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好企业、提供好就业、关爱好职工是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严格诚信守法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扶危济困、产业报国是企业的长期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是其内在品德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民营企业能否长久发展,关键还要看其领导者的人品、眼界、心胸,是否具有持久的人格魅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和光彩事业,特别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营企业是人民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只有劳动关系和谐了,才能巩固就业、促进就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因各种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民营企业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增长稳步增加的机制,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切实搞好劳动安全保护,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人文关怀,实行人性化管理,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使其更加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因此,要想成为现代企业家,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勇担社会责任,由传统的“资本发展战略”转为“人本发展战略”,由“广告营销”理念转为“人文营销”理念,由“人治管理”转为“人本管理”,以自身的良好品德、人格魅力赢得职工尊重和社会信任,勇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我老秘网市转型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师建平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