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论语》中的治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江西老秘    时间: 2011-12-27 09:29
标题: 《论语》中的治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中的治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9 P1 j+ y. M0 l. g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治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本文试从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三个向度将分散于《论语》各个章节之中的治学思想片段连缀起来,以期对其系统地把握和理解,并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6 H) Q* T2 o0 ]! `2 M

/ o& l6 D8 b- T' B  一、治学目的% n1 W- w8 ~: P
/ r5 P, Y) y8 \; @1 |
  《论语》中体现出来的治学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正己化人、齐家治国的君子。
2 ?! ]7 ~5 B- m( x* {+ X+ }0 {) ]. N! R
, m8 Y: ^8 ~5 }' w, w1 K; e  从教学对象看,孔子所教的应当是大学生,是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阅历的青年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以上”就是十五岁以上,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即古之大学生,而不是小学生。《大戴礼·保傅篇》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段话说明,古人八岁开始读小学,学习“六艺”“六仪”等小艺小仪;十五岁举行束发仪式后进入大学,学习“明德”、“亲民”等大艺大节。从《论语》中孔子与学生们的问答内容也可以看出,如果他所教的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人生历练,学生们是很难与老师对话,很难领会老师的学说思想,很难解读老师的言行示范的。
: L* m: I* c$ C/ X. ]4 r7 m9 q7 ^1 N
  从教学内容看,孔子开办的是综合性大学,实行通识通才教育,着力培养社会管理人才。孔子教学的总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于道,根据于德,依靠于仁,娴熟地掌握技艺。除了道、德、仁这些内容的学习践行外,还要熟练地掌握哪些技艺呢?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品学兼优、德艺双馨、文理兼备、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是治国安邦的管理型人才。“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孔子要求,君子既要多才多艺,更要能立大志、当大任、做大事。才艺不仅要为人的生存而备,更要为修齐治平而用。孔子本身就是一位多才多艺、能文能武的人,但他为了不让学生满足于成“器”而放弃了对君子品学的高远追求,便对他的多才多艺自我曲解说,他之所以“多能鄙事”,是因为“吾少也贱”、“吾不试,故艺”。就是说,是因为他小时候很贫贱才“多能鄙事”,是因为他参加考试没有被国家任用才学了一些技艺谋生。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多才多艺轻描淡写甚至自我贬损呢?他的学生子夏从正面给我们做了明确的回答:小技艺虽有可取之处,但用到大事业上恐怕有妨碍,所以君子不为。因此,当樊迟请学稼学圃时,孔子先是批评他说:“小人哉,樊须也”,接着才教导他说:只要把礼、义、信搞好了,则“四方之民襁免其子而至矣”,哪里用得着种庄稼,哪里用得着去捣弄小技艺?孔子这句原本激励学生立大志、做大事的话,不幸在批孔的年代被人断章取义成了话柄,说孔老夫子鄙视农人农事,成了阶级感情问题,再联系到《论语》中记载的与孔子同时代的隐者“丈人”那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话,更使孔老夫子有口莫辩了。事实上,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德与才艺同等重要,但德胜于才;“君子”与“小人”没有褒贬之意,但有层级之分。孔子以“德”为标准,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等几个层次。圣贤非常人所能达到,只有尧舜禹之辈敢当此殊荣;君子是可以通过加强修为达到的,一个人能够达到君子的级别,在道德修养上就算很成功了;小人就是小老百姓吧,他们或不重视自身修养,或迫于生计无条件来提高自身修养,因此在眼界、心胸、志向、气度等方面都与君子有很大的差距。《论语》里边惯于把君子与小人对比起来说事,以显示两种不同道德层级的人在思想品德、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特征。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易经》里就对道、器作了区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是灵与肉、神与形、道与器的统一体,不仅要成“器”,更重要的是成“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强调成道,并没有排斥或贬低成器的意思。不能设想一个不成器的人会成道。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先生在《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一书中,从精神层面把人生境界分为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四个等级,与孔子关于小人、君子、贤人、圣人的分类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小人”处于“欲求的境界”,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如果不通过自身修养提升到“求实”、“道德”、“审美”的境界,那就成不了“君子”和贤圣。1 p: ?5 P6 s! Z: L0 p
3 R) |; E. {- ~) R4 V* q/ U
  从选用教材看,孔子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后世尊他为大成至圣先师并不过分。孔子著春秋、删诗书、订礼乐、研易经,并以其道一以贯之,传授给他的弟子们,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得以阐发弘扬,成为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历史纵深、地域幅员、精神深层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而深远的。  S% v* @% I' D6 j' h

0 B' K! ^6 C9 [; D  二、治学态度
9 g2 p5 V6 Y. b; r8 G, c2 o8 ]$ W8 N7 z% W
  治学态度关乎治学成败。《论语》从学习重要性、紧迫性、求实性、广泛性等方面对治学态度进行了阐发和强调。
& o# {- Q- ]0 H% n7 w: Y0 W; z7 ^% R4 ~, |& b/ R- w& k
  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如果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与真理无缘,那就等于白活了;如果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死而无憾!“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语),一个人停止了学习思考,停止了对真理的叩问追求,便是行尸走肉,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生的价值在于闻道求真,学以致道胜于生命。古今中外,英雄所见略同。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在这里强调“知”,强调懂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仁人君子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知安身立命,要知礼明法,要知人论世,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正确分析和把握自然规律、天下大势、世道人心,这样才能成为人格完美、胸有大志、知命乐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级人物。要能如此,必须重视学习。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学习重要啊,你比人家差,不是你天生猪脑子,而是你后天所受教育和努力程度不如人家呀!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你也许会反驳说: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有差异的呀!孔子回答说:对呀,人的品性智慧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呀!生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了以后才知道的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就是下等了。接着他又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我是喜爱古代文化,努力探求得来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最后,孔子拿他自己的学习修为经历来开导我们: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里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却不违反励志规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孔子是一个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都很低调,但他对自己好学乐知的精神和行为,却奖掖有加,充满自信。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当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时,子路因为这个问题很有难度而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用起功来便忘记吃饭,经常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如此等等。”7 t+ m) v6 U  @- p# ?% g
7 O% x4 J. Z; X+ X5 K$ S0 b
  学习的紧迫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昼夜流逝着,生命昼夜流逝着,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感概,所以孔子的这句话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千古名言。正是这句充满强烈生命意识、包含人生哲理的名言,启发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奋发有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警策的诗句,大概都源于孔子这句名言吧。生命有涯,学海无边,事业无限,仁人君子不可懈怠!孔子以身作则,惜时如金,求知若渴,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他说:“学习就像追不上别人一样着急,学了之后还唯恐忘掉了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说:“假我时日,五年十年来沉潜于易经之中,方可没有大的失误吧”﹙“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老师言传身教,弟子切实遵循。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得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雪窗萤火、悬梁刺股、发愤苦读的佳话,不管他们的学习目的如何,但其态度与精神诚可敬佩。
% g, v! D7 n. f) k8 }- X, M
. ~8 E% V# @: H5 j4 ^6 h# f5 F* Q8 _$ l  ~

作者: 江西老秘    时间: 2011-12-27 09:32
本帖最后由 江西老秘 于 2011-12-27 09:33 编辑
! m( P5 L2 B. G/ I6 ?) f) K! f% c' M! F; R( S3 u  u' O# \
 当今时代,我国社会正在向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迈进。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每一个立志成才的人,对于我们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步伐,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学习、阅读的方式和习惯,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渐行渐远,即时在线浏览等快餐式、跳跃式的“浅阅读”成为新的时尚。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及市场环境、就业压力的影响,无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着“重技术轻思想”、“重文轻道”和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倾向,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精神匮乏的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民族素质的极大提高就没有希望。解决现代社会中这个“顽症”,同样需要回到2500年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BR><BR>&nbsp; &nbsp;  孔子的治学之道,是他留给后人的一座思想宝库。孔子治学的精髓是完善自我,提升以“仁”为核心的人生境界,以担当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是“诲人不倦”。他所强调的学问,最根本的是关于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孔子治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 [4 o% p) z$ \4 g) Q) Y2 q1 Y: Z) w. o- \0 P
     一是关于“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人的真情实感,是人的质朴、本真的一面。文是人所得到的教化,是人的文化素养。一个人如果质多而文少,表现出来就是粗野、落后;如果文多而质少,表现出来就是浮华、虚而不实。只有文与质配合适宜,既有真情实感,又能有所节制、合乎“礼仪”地加以表达,才算得上一个“君子”。人与动物在“饮食男女”这类本能上,并没有多少区别。人之所以为人者,是在于文化的修养。《易经》中所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指用典籍、礼仪、风俗教化天下苍生,这是汉语中“文化”一词的由来和原义,它包含着品德、学识、才能三方面的因素。《论语》概括了孔子治学和教化他人的宗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章,也包括一切知识。“行”指行为、品德,也包括做事情、干事业。“忠”指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要诚心,尽心竭力地去兑现自己的诺言。“信”指信义,言必行,行必果。综合起来,就是讲学习与做人的道理。教育是点亮人类心灵的火炬,正因为有了人文的教化,原始的人才进步为文明的人,人类社会才会有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弊端,正是丢弃了传统教育理念的结果。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用之才,必须把传统教育中重视人格培养的优良传统融入现代教育之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发扬光大。
6 |/ e1 a' ~2 ^; B6 v
6 T9 _! J7 d, Q" G6 z  二是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是孔子治学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方法。孔子认为,思而不学是无益的,也是危险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学无常师,所学内容十分广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主要是指学习古代的典籍,总称为诗、书、礼、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虚心向别人学习。他还重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不懂就问,《论语》就记载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故事。他的学习态度是多闻、多思,反对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认为,如果学而不思,死啃书本,缺乏智慧的思想,学得再多也没有用。只有学、思兼用,才能“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学习传统的典籍,主要指周礼。“知新”是在学习时要深入思考,从这些典籍中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新的思想。例如:“礼”是古代的上层建筑,是用来规范尊卑贵贱等社会秩序的。而孔子对“礼”的讲解并不局限于此,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强调“礼”的根本作用是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讲诗、书、礼、乐,从中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指出其原理、原则的大量事实。正因为如此,他的学说和思想才能对中华民族产生那样深远的影响。由此看来,如今那种以字词句篇章结构分析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应当改进的。那种快餐式的浅阅读,作为休闲娱乐是可以的,但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要借鉴孔子所倡导的学、思结合的方法,把它同现代的科学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 K! s) b  w, G# j
9 _! z' F. e& \' E
三是关于“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所学必须与所行相符合。他反对夸夸其谈,主张少说多做;反对言过其实,看重实际行动。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衡量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学习要有诚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还要知错必改,“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真错误)矣”。这些精神,对于我们纠正学习脱离实际、学习为了考试等不良倾向,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优秀的创新人才,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