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强后进村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秘在线
时间:
2011-12-14 08:38
标题:
加强后进村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是各级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们马圪当乡党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带一般”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整帮创”活动,不断促进后进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一、基本情况
马圪当乡地处陵川县东南端50公里处,总面积236平方公里,共有2098户,7515口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31元,是一个经济状况较差的山区贫困乡,全乡有31个基层党支部,其中25个农村党支部,共有农村党员365名。2005年党支部换届后,全乡有西石门、苏家井、塔题掌、东闸水、前郊、灵岩寺、松根铺、武家湾等8个支部被列入后进村党支部,占到全乡总数的25%,这些后进村党支部“后进”的原因又可分为3个类型。一是两委班子不协调,长期以来搞内耗,形不成工作合力,制约村上的发展;二是党员年龄老化,选不出支部书记人选,班子整体战斗力弱;三是停滞不前,虽然村级党组织比较平稳,但带领农民发展的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停留在原地不动,致使村上不能发展。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如何尽快解决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是马圪当乡党委多年来下大气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落实责任为抓手,形成工作合力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乡党委的职能作用,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动作。一是乡党政领导直接挂钩。乡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后进村党支部,并且以党委文件形式明确了联系点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帮助后进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如: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所联系的苏家井、武家湾、西石门三村都是基层党组织最乱、弱、散的难点村,因此,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目前乡科级干部直接挂钩的8个后进村,普遍得到了明显的转化,前郊、塔题掌已跻身全县“五好党支部”行列。二是实行党建直管制。乡党委对8个后进村党支部发展党员计划实行单列,不受指标的约束,条件成熟,给予发展党员指标,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这些村党员年龄老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了部分后进支部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增强了党组织活力。使一些经济能人、产业带头人能够进入两委班子。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乡党委与各联系村党政领导签订责任状,后进村党支部与乡党委签订责任状,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述职,并且把整顿效果列为党政领导、后进村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整顿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后进村整顿工作新机制。
2、以后备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整顿
在建立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整顿工作的同时,乡党委每年都从各站所、大学生村官等队伍中抽调专人,成立工作组,直接带队驻村,配合原来的支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积淀问题的解决。同时明确规定,每个工作组不得少于5人,驻村时间不得少于60天,对工作组的管理做到“四定”,即:定职责、定工作任务和目标、定检查验收和奖励办法、定日常管理制度。每次工作组驻村前,乡党委都组织集中培训,帮助他们明确整顿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对他们进行党的宗旨、农村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顿水平。近六年,全乡共派出各类工作组15批次90余人次,对后进村的整顿提高起到决定性效果。
3、以热点难点问题为主攻点,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事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广泛发动和紧紧依靠群众,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发放调查表等途径,对影响本村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逐一疏理,将收集疏理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任务,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建立整顿台账,把梳理出的问题一一登记造册。二是制定解决方案,把问题轻重缓急一一标明,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在解决问题上动真格,明确时限,落实责任。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后进村整顿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效果。6年多来,针对8个后进村,共检查落实问题8大类580个。通过解决遗留问题,增强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做到了还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尤其是整顿过程中的财务问题,一直是大多数后进村村民关心的热点。为此,我们派出明帐理、精核查、工作又踏实的“内行人”——乡财政所、会计中心等直接牵头,有帐的查帐,没帐的逐户调查核实、签字,做到帐、物、款、票、报表五相符,然后张榜公布,妥善处理,该追的追回,该还的还清,该补的补足,违纪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审理。难点热点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心气也顺了,干群关系也和谐了,基层组织战斗力自然提高了。
4、以班子建设为关键,着力调优配强
班子队伍建设一直是后进村整顿的重点,支部强不强,重点看“领头雁”—支部书记能力怎么样。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后进村的顽症就是班子软弱,特别是部分后进村没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一是下派优秀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或第一支书。根据村情实际,从乡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相邻近的村、从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主动退出的素质较高的支部书记队伍中、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或是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老干部去任支部书记。几年来,共有14名机关干部被下派到这些后进村担任支部书记,有6名同志到这些村担任第一支书。二是引入竞争,实行“双票制”。我们把竞争机制和群众公认原则引进了村支部换届,将支部书记人选范围扩大到全乡的党员干部、下派支部书记也参与竞选,广泛吸引人才,把基本符合条件的人选都放到群众面前,进行演讲答辩,然后让党员、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投信任票,获得过半数信任票者,再提交党员大会进行正式选举,扩大了选人用人渠道,在第八届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4名下派支部书记取得了连选连任、有5名到村任职的主任助理成功地进入了两委班子。三是公开选拔。对届期未满部分后进村,切实需要调整支部书记的,我们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支部书记预备人选,经乡党委研究任命。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后进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都进行不少于4次的培训,六年多来,培训人次达200余人次,几乎所有的后进村两委成员全部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
5、以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有章理事”,将制度建设作为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乡党委制定的村党支部工作十项制度、村委会工作十三项制度率先在后进村试行,结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行实施,着力加强了后进村的制度建设,为使制度在这些后进村真正落实,我们制定了包片领导亲自抓、包村干部具体抓的制度落实领导组,不定期组织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对照制度认真学习、排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不定期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督导检查。不定期进行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理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及其它村级组织的关系。
经过六年的整顿,我乡25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8个后进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层组织“三力”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
——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转,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明显增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推行,使村级各类组织职责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工作中能做到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村党支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地实施了对其它村级组织的领导。以西石门村为例:乡干部侯富生到西石门村任职后,在党员中开展了“为村里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门致富技术,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村班子建设提出一条好的建议”的“四个一”活动,先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发展新党员2名,为党输入了新鲜血液;带领支村两委,凝心聚力谋发展,大力实施“以核桃采摘为主的观光农业”,依托门河景区,开展农家接待,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开展山地放养土鸡,村级产业有了大发展;在全乡率先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有效缓解了支村两委与群众的关系,目前的西石门村,班子战斗力强,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现在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党员议事制度、“三会一课”制度都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村党支部的工作方法、方式也从直接管理村务中解脱出来,统揽全局,却不大包大揽,通过从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重要问题上实施领导,进一步明确了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
——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整顿中,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回避矛盾,不草率决断,有效地促进了矛盾的解决,群众心平了,气顺了,**的少了,平时有意找岔的人没有了。据不完全统计,整顿以来,全乡共理清财务356万元,清收干群与集体的往来陈欠款210万元。特别是水电路、文教卫生等一大批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村上产业也有了质的飞跃。8个后进村做到了村村有产业。武家湾村组织农民开办“农家旅社”,发展到了48户,全村800口人,有400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各类产业,户均收入3万元;西石门、苏家井、松根铺、灵岩寺四村借助山西省片区开发食用菌项目的有利契机,发展木耳大棚90栋、椴木养殖41万根,带动4村600余人从事食用菌项目,人均增收2000元;东闸水、塔题掌、前郊三村,大力发展优质核桃树种植1200亩4万株。不仅找到了发展产业的新路子,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融洽了村民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锤炼了一批机关干部,推动了工作作风的改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过去有些机关干部在工作方法上习惯于对群众发号施令,作风粗暴,方法简单,脱离群众。通过驻村整顿,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学会了走群众路线。现在工作中遇事能主动同群众商量,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绝大多数机关干部也经受了农村艰苦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考验,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同时由于对驻村干部实施了严格的管理,早晨签到,中午集中吃饭,不准喝酒,不准到当地干群家中吃饭等等,深受村民的欢迎。驻村干部也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群众积极帮助,改变了机关干部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密切。同时,确立了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培养的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了机关干部的成长。6年来,下派到村机关干部14人中,有4人被提拔到副科以上领导岗位上,还有6人安排到重要岗位上。
——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一直是后进村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党建直管,逐步建立起了“群众推荐、支部票决、党委预审、全程公示”的发展党员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了后进村党员队伍结构。到目前,8个后进村共发展党员37名,还有42名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彻底消除了三年以上长期不发展党员的行政村,一大批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使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补充了新鲜血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三、几点思考
1、要积极探索一条依靠制度抓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工作的路子
对整顿后进村党支部这项工作,多数党政领导思想比较重视,有的直接参与整顿,给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现在也有些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集中整顿,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今后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花大力气抓整顿了,有松劲思想;二是认为后进村党支部比例小,整与不整无关大局,再加上中心工作较多,舍不得抽调一定的人力、提供一定的财力去抓整顿,有无所谓的思想;三是认为这些年抓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已用尽了办法,剩下少数老大难的村,再抓也没啥新招了,有畏难情绪。这些模糊认识还会直接影响和制约今后农村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后进村是相比较而存在,不同时期后进村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整顿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将会长期开展下去。目前,除了通过加强教育宣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外,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建全科学、可行、实用的制度,通过制度来使整顿后进村党支部这项工作长期扎实、有效地进行。
2、要从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入手,抓好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工作
在对后进村党支部进行研究分析时我们发现,这些后进村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决策干部定,执行靠命令;村务不公开,管理欠民主;干部办事不公,为政不廉。这些现象使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理解、亲近、信任变成了误解、疏远、怀疑,造成党的农村政策不能有效落实,群众**不断,社会治安混乱。因此,在加强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过程中,从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入手,切实抓好农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使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顿工作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才能真正提高。工作组驻村后,要善于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帮助建立健全以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双票制”、村委会直接选举为主要特征的民主选举制度,以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的民主管理制度,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要注意挑选具备基本的民主意识和政策水平,能够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工作,扭转后进局面的人充实进村党支部班子;要加强对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民主意识、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培训教育;要善于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在解决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的带头作用;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把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两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的建设来推动党外民主的建设,从而全面活跃基层民主的建设。
3、整顿后进村党支部要与推动后进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后进村党支部整顿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效来检验。
其一,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与推动后进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使每个支部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如果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与发展经济相脱节,就班子抓班子,就规章制度抓规章制度,不能帮助后进村寻求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即使是有了一个愿为农民办事的班子,却缺少为民办实事的物质基础,办任何事情依然向群众伸手,要钱要物,这样的村党支部就难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后进必然还是后进。
其二,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与推动后进村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是确保整顿效果的重要举措。一些整顿村经过整顿后,时间不长又被重新被列入整顿的行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整顿时只注重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调整班子,而没有能提高村党支部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使党支部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增加集体和农民的收入。这些村由于缺少集体收入,村干部的报酬偏低,不能按时发放,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精力将会由管理村务转向过好自家的小日子,对群众的困难少闻少问,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将逐步丧失,干群矛盾依然突出。
其三,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与推动后进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是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的注意力越来越集聚到经济的发展上,他们希望村级组织帮助解决身边的一些矛盾,但更希望村级组织能带领他们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也希望干部过去常喊的“给我干”的口号变成“跟我干”,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主心骨。
文/毕增林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