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山东老秘    时间: 2011-11-29 08:33
标题: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相互叠加、同时并存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各种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显性矛盾和隐性矛盾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和谐。因此,中共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社会建设"成为"四位一体"的重要内容,而"完善社会管理"作为一项具体内容位列其中。同时,《决定》还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充分说明,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全民共同参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但社会管理体制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反过来影响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因此,更新管理理念,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政协具有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政协委员来自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能够及时了解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解决"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矛盾,消除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更有良好的、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作用。
  一、当前基层社会管理中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
  社会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从广义上来看,社会管理就是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和事务的调节和处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政府的绝大部分功能都是在社会管理中实现。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社会管理就是通过管理民间社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需求,使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几乎承担了全部社会管理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个体的流动性、自主性、差异性的持续扩张,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社会组织的能力较强,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相当大,是政府则力量的主要补充。由于社会管理的内容相当宽泛,通常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调控、社会组织和市民协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实现加强社会管理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在城乡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委员会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政府对社会的宏观管理是十分到位的。但对微观的管理特别对基层社会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社会核心价值认同感不强,社会群体之间隔膜加大。特别是在农村,人心分散,各自为生,自谋生路;不相信科学,信仰迷失,迷信活动具有较大的市场。
  (二)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闭塞。国家基本公共政策和福利措施经层层过滤,传达到群众时容易失真,在发现利益受损时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出现过激行为。
  (三)基层管理成本上升,但经费严重不足。基层群众谋生致富能力弱,多数以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谋生,收入增长缓慢;对教育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不想投入,也没有能力投入。基层农民群众的素质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
  (四)政府管理跨度过大,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群众当利益受到损害时,缺少代言人,常常只能单打独斗,有时只能求助于宗族、亲朋或走**之路。
  二、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有利条件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发挥好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基础和关键。政协委员都是各方面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物,活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地位优势。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联系着各行各业群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政协委员均是各行各业的代表和先进人物,有党派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在社会具有良好影响力的人士等等。他们的言行举止、社会活动、经营行为都能对周围的人产生教大的影响。对于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角色优势。委员的产生需要各界别、各阶层充分酝酿和协商,是各行业各阶层各团体的代表,不同于政府行政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对于群众来说,把来自本行、本界别、本地方的委员视为自己人是情理之中,在委员的身份认同、角色定位上自然有一种亲近感,从而在政府行政和群众日常活动中形成一种第三方力量的角色认同。在基层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当政府与群众之间因各种原因出现不和谐、不协调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三)专业优势。政协委员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政协组织,而是代表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别参加政协的。即使是特别邀请人士,也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代表性,充分体现了政协的"综合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政协委员均具有一技之长,在不同行业、不同界别具有领军人物的特征,而且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政治、经济、社会阅历丰富、专业知识过硬,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群众中影响较大。在群众中容易产生知识魅力、技术魅力、经营魅力,从而具有特殊的专业号召力和说服力。
  (四)资源优势。政协委员的身份和所代表的行业、团体均不相同,均拥有不同程度的资源。如专业人士拥有技术资源,党派代表拥有组织资源,专家学者拥有知识资源,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拥有经济资源等等,使政协委员在参与社会管理中能够积极发挥作用,有正对性地地参政议政,有能力主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诉求。
  三、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应着力发挥四种作用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宏观层面上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确定了原则。政协委员的身份特殊性,决定了在发动社会各团体和调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凝聚社会建设的向心力。人民政协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坚持做好主流宣传和正面引导工作。
  1、提高自身素质。每位政协委员都要带头加强团结,带头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形成榜样和模范,以正确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每位政协委员都要自觉把社会荣誉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自觉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经常及时地反映社情民意,真正成为本界别群众的名副其实的代表。
  2、做好主流宣传。政协委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去履行职能,站在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服从服务于大局。要以强烈的团结意识和民主意识,畅所欲言,求同存异,做好团结工作,做团结的模范,做发扬民主的模范,做求真务实的模范。要大力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关心国家和地方的大事,做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3、坚持正面引导。政协委员以其身份的特殊性,能够对社会建设管理中的一些宏观的、重大的、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一方面由于委员相当一部分不在党政领导岗位上,位置较为超脱,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与党政机关直接沟通,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发表正面意见,纠正因误解或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
  (二)发挥沟通和解作用,缓和社会矛盾的冲击力。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能够有效帮助政府在组织经济活动和实施社会管理中做好群众的沟通和解工作,发挥桥梁作用。反映社情民意,是李瑞环同志倡导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他明确指出,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应当把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强调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委员自身素质,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对于活跃政协工作,履行政协职能,对于帮助执政党和政府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的重要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就能有效缓和基层社会管理中出现的矛盾。
  1、发挥"代表性强、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政协委员通过调查、视察,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社会动态,以正常途径反馈社会信息。让党政领导能够及时听到不易听到的呼声,能够尽快发现其他渠道不易发现的问题。知情才能出力。引导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民主形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途径。
  2、发挥"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优势,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多做宣传引导、增进理解的工作,多做协调关系、促进发展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使社会群体中个别、分散的意见、要求和见解,得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表达,得到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包容和吸纳,确保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3、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的团结和谐,大力促进党派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团结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发挥带动帮扶作用,提升社会发展的内动力。现阶段的社会管理存在着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现象,在城市表现为政府"越位",在农村一般表现为政府"缺位"。例如,城镇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政府在行使卫生、教育、就业、治安、社会保障等方面职能越来越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和配合,但社区作为一个社会自治组织,没有充分发挥自治功能,反而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同时,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制定等方面又存在"缺位",导致社会非政府组织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各级政府一方面要集中人财物力去做必须由政府承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必须强化规则的制定和监管,通过加快健全市场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政协委员拥有多种资源,因而在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方面可以起到弥补政府缺位的不足。
  1、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建设,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政协委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性活动,参与建设行业或产业协会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以弥补政府对社会投入的不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2、积极参与社会事业投入,构建互利共赢新格局。基层社会管理的最大挑战是群众把握市场信息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收入不稳定,经不起冲击。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群众的生活仍处于解决温饱状态。应鼓励政协委员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农村开发公益性社会项目,帮助群众提升就业和致富能力,着力解决社会阶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增强社会群体的依托力。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探索新的方式加强对社会的管理。这就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社会自我运转的能力,以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政协委员本身就是社会群体中一员,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对个体群众具有天生的亲和力。加上大部分委员是专业人士,对于解决社会管理中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论断和说明,较容易取得群众的信任,进而促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因此,发挥好政协委员的身份优势,有利于对松散的社会个体进行新的组合和有力凝聚,形成在行政组织以外的产业或行业组织的团体约束,在观念上形成新的依靠。
  1、扩大政协委员在基层的覆盖面。在参与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履行职能,反映社情民意,还是联系各界人士参加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委员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我国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曾经有过的宗族治理、乡绅治理等都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积极作用。政协委员具有合法的政治身份,因而在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时更具先进性。应适当增加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城市个体工商户在政协委员的比例,扩大政协委员在基层的覆盖面。
  2、支持政协委员成为本地区农民、产业工人和城市个体工商户行业协会的成员。鼓励他们成为本行业、本地区的代言人,为社会群体的发展和利益诉求形成依托,扩大政协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注意培育和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
  (作者系中共惠阳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胡冠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