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要注重“五个结合” [打印本页]

作者: 斗破苍穹    时间: 2011-11-26 08:43
标题: 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要注重“五个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从计划走向市场,从传统进入现代,这是一场相当深刻的社会变革。民主革命经过28年我们就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是改革开放己簿-30多年了,我们能说任务已经完成了吗?万里长征恐怕刚刚走过了第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怎么完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该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该如何构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国际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我们执政党提出了全新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挑战,要求我们党必须作出回答。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非常严峻。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但另-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如今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相当突出,党内也存在一些比较猖獗的消极腐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怀疑。但是经过这两天在杭州市的实地考察,以及听取了杭州、开远和新泰三个地方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具体经验介绍后,我想这些地方的同志己经用事实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既然能够启动改革开放,也能够把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的一连串严峻问题化解到最小层面。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真真切切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杭州市、开远市以及新泰市的经验介绍,这些地方在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上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和共同的经验,概括来说就是“五个结合”:



第一,党的领导能力的提升与广泛依靠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新的历史、新的条件、新的形势对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管理模式,甚至改革开放初期的方式方法都已经远远不适应今天的历史。这要求我们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是第一流的人才,要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智慧、政治领导水平。我们要不断的改革机制,用好的机制选人,选最好的人进入我们的机制。我们在解决干部的新陈代谢问题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但这三个地方的经验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党是由人来构成的,党组织人员素质高、水平强,党就朝气蓬勃、兴旺发达,相反就会发生失误、出现损失。这三个地方的党委政府正是因为把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建设放在了应有的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加以精心规划、严密组织,才取得今天这些成绩。在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水平能力的同时,这些地方也没有忽略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这一理念。社会的最根本主体是人民群众,如果说加强社会建设一切是围绕人民群众的话,那么创新社会管理机制首先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



第二,体制创新和实事求是相结合。这三个地方做法各异,取得的经验也完全不同。尽管都坚持以人为本,尽管都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但是走过的道路、形成的模式、采用的方法却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这说明在寻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途径上,各地区、部门都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要搞“一刀切”。“一刀切”从来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就是在实事求是从实际国情出发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样,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也是如此。



   第三,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应该在加强社会建设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机制水平低、效率差,就不可能货真价实地推进社会建设向纵深、全面、健康发展。原有的社会管理机制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甚至阻碍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健康深入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来创新现有的社会管理机制,使它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二者并不是互相分离的,是互为促进的,只有通过创新机制才能推动社会建设,只有全面推动社会建设才能带动社会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基层民主建设和保障民生相结合。



第五,坚持基层基础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相结合。不就党建论党建,也不就基层群众基础工作论基层群众基础工作,而是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杭州社区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亮点。我认为基层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两者之间是一体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什么叫执政党?执政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就是要跟我们党现在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 实紧密结合起来。



三个地区在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任何的探索都不可能一下子尽善尽美,肯定还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为此,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如何深入推进以及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现有成果?怎样真正实现创新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如何把微观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和宏观的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逐渐地结合起来?社区毫无疑问是基层、是微观,但是杭州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它就有中观甚至宏观层面的意义。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实际上是给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一个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表述,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域的纲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后的九年,为“十八大”即将到来的一年,为我们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形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郑重宣言。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经济上不去,中国的一切出路都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把公平和正义作为自己的旗帜。没有公平、没有正义,共产党就不能称之为共产党,社会主义也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公平问题要两者兼顾,发展经济不能忽略公平,处理公平问题也不能伤害、阻碍经济的发展。刚才余逊达教授提到,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结构性矛盾,这个矛盾不破解,微观矛盾怎么解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各级党组织能不能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把微观和宏观统一起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实事求是地制定一些规划、进行一些探索,把社会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上一步”?毫无疑问,这对党的长治久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将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贡献。(杭州2011年李良栋 )


作者: 斗破苍穹    时间: 2011-11-26 08:4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六个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所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这次社科院与杭州市合作建立国情调研基地,把专家的理论研究优势与地方实践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我个人认为这个本身就是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工作研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形式将会为丰富我国的社会管理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昨天我们实地考察了杭州市三个典型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的做法和机制,今天又听取了杭州市、云南开远市、山东新泰市的有关情况介绍以及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领域的深化与繁荣,看到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生动实践,看到了杭州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看到了社会管理创新充满希望的未来前景。



下面结合这两年考察、学习的一些感受,谈谈我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些体会:



第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说有了人类社会就有社会管理。但是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社会中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而我们国家的社会管理最根本是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的社会管理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绝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绝不能因为管理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不能以管理为名与民争利益。昨天在参观杭州市王马社区时,听了他们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些经验介绍。我体会到“66810”为民工作服务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能够为社区群众认同,关键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真正注重以社区最广大的群众为本,一切工作以服务为先,把党的群众路线应用到了管理和实践当中。因此,社会管理形式可以多样、手段可以多元,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不能变,这个理念必须要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始终。





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始终注重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当前我国之所以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刑事犯罪的高发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二些地方和部门的社会管理机制,还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发现矛盾、预防矛盾、化解矛盾。个别地区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矛盾纠纷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我认为杭州湖滨街道创造的“1624晴雨工作法”之所以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之所以保持了社区的平安稳定,最主要是因为能够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及时收集各项建议,及时化解不满情绪,及时解决民生问题,真正实现了矛盾发现在先、预防在先、化解在先。中央政法委目前在大力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多条联动的大格局工作体系、深入细化信访工作的处理等各项工作,也正是为了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第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加强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我们通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策再好如果不能落实,就等同于没有。社会管理工作最终要靠基层落实,因此我们社会管理工作必须要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在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这些社会管理的典型案例中,基层基础工作做得都非常好。不管是王马社区还是湖滨社区,其工作力量、工作平台、工作经费都是充足的。无论是王马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机制,还是山东新泰市所创立的平安协会,这些做法都是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社会管理要有效有利,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中央最近下发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在谈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指导思想、管理格局、制度建设之后,就马上谈到了怎么样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因此,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党政组织社会管理的服务职能,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深化城乡社区自治组织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工夫。只有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了,社会管理工作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在对流动人口、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上取得突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我个人认为,做好对常住人口的管理服务是人口管理工作的一个基础。但是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是当前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当前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方面,一些地方都己经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重庆市推行户籍制度改革,以更好地公平对待流动人口、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等各个方面不断把城市的公共服务真正普及到流动人口身上;还比如江苏常州市推行的集中管理公寓式服务等。



第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浙江之所以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好的地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发达。另外,浙江也是社会组织比较活跃的一个省份。这些新的情况在给经济建设带来促进和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题目。现在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非常大,像去年网上热议的深圳富士康,一个企业四五十万人,基本上独立形成一个制度。如果对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很难说我们的社会管理工作是到位的。在这方面各地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如浙江温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推行工资协商制度,河南省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等。这些做法既实现了政事分开、广大参与,又保证了社会组织发展路线不偏离。



第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服务管理。现在信息网络己经成为除政府之外的又一支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如何加强网络的服务管理工作,也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深感头痛的问题。目前关于网络舆论的二些管理依据还不健全,有效应对网络舆论的方法手段还不多,如何探索出对网络的有效服务管理方式,确实是当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这些方面,也有一些地方创造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如北京市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互联网络管理体制等。中央2010年11号文件提出互联网的服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依法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落实信息网络管理责任,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网上、网下综合防控体系。希望杭州市、开远市、新泰市这些在社会管理工作走在前面的地区在这四个方面走出新路子,为其他地方创造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如果有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也会适时关注、及时推广。(杭州2011年段农根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