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l/ V x# Y" \0 r增进群众感情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我看最根本的就是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群众心里。那么,基层在哪里?群众在哪里? 有人说,基层就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也有人说,基层更多是指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都对,但也不尽对。基层并不完全是个地理概念。实际上,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入基层。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中有句话说得好: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当你自认为代表了群众利益,群众却不买账的时候,好好想一想,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决策是否脱离了实际,违背了群众意愿?我们是否依靠了群众,相信了群众?是否兼顾好了各方面的利益?这一切,群众心里最清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键对键”绝对代替不了“面对面”。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我们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下基层行动,要解决的绝不只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我个人的亲身体会,你深入到群众中去,其实对你个人是很好的教育,让自己从一些浮躁的、浮华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到了最基层、到了老百姓中间去,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一种真诚,感受到老百姓的朴实,从朴实平凡中看到他们人格当中闪光的东西,对自己确实是一种净化和教育。)我们都来自群众,但来自群众不一定了解群众,来自群众不一定永远保持与群众的深厚感情。人都是有变化的,你要真正培养与群众的感情,必须与群众沟通、和群众交流。要多同群众交朋友,多交普通群众、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与群众交朋友是摸不到群众心窝的。这方面,新闻界前辈穆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一生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他笔下的典型人物,造林模范“老坚决”潘从正,红旗渠劳模任羊成,植棉模范吴吉昌,等等,这些朋友都能与他推心置腹,把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困所惑,全给讲出来,使他笔下的农民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可信又可亲。+ O, G% ~. y, {% E, z
2 j% X: g' O5 g
3、回答好“我是谁”,根本的是加强自身修养。回答好“我是谁”,是一种信念,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坚守。宣传文化工作者要恪守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把人生坐标定位于服务人民群众,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宣传事业。: i! U5 o" R9 D7 U8 b( I3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