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原因探析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明学习网
时间:
2011-11-8 00:19
标题:
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国民党退踞台湾之后,台湾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从政党体制的演变来说,先后经历了退台初期的一党体制,1980年代“政治革新”,后在政党多元主义环境下的一党主导体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产阶级壮大和年轻一代政治诉求的增强,岛内政党体制逐渐形成两党制雏形,并随着“泛蓝”、“泛绿”两大政党联盟的形成而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意识变迁、选举制度改革和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以及大陆“和平统一”政策的实施,最终推动台湾民意的变化,催生出现在的台湾政党体制。
关键词:台湾 政党体制 历史演变 原因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国民党退台后在台湾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政党体制,并伴随着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和选举制度等内在因素,同时结合大陆和美国对台政策的外部原因,这一政党体制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台湾政党体制的历史演变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面对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和岛内民众的要求,不得已实行政治改革。政党体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由党国体制向一党体制的过渡和由多党竞争一党主导制向两党制发展的渐进过程。
1.国民党退台后的一党体制。退踞台湾后,国民党把大陆时期党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搬至台湾。从1949年到1950年10月,蒋介石对国民党进行了全面改造。直到1986年“政治革新”前,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特点表现为:首先,国民党的党权至高无上。所谓的立法、行政、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制度都是在国民党一党领导下进行,党权高于一切。其次,国民党党内权力高度统一。经过全面改造,国民党结束了过去党内派系林立的状况。蒋介石通过修改《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和“万年国代”,为蒋氏父子此后在台湾近四十年的统治提供了法律根据。最后,实行严格的“党禁”政策。直到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前,台湾一直只有国民党、中国青年党和中国民主社会党三个政党。但是,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这两个党只是国民党标榜自己在台湾实行的“民主政治”的花瓶,根本起不到监督和制衡国民党的作用,更不能够对国民党的执政地位构成威胁。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当局严禁在岛内组建新党,打压异己势力。
2.政治革新后的主导党体制。1986年3月29日至31日,蒋经国主持召开了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政治革新”的序幕。随后,国民党当局解除了“戒严令”、“党禁”和“报禁”。特别是“党禁”的解除,在岛内形成了一股组党高潮。1989年1月国民党当局公布实施“人民团体组织法”,正式解除“党禁”,恢复民众自由结社、组织政党的权利。仅到1989年初,就有近20个政党成立,截止2008年初,在“内政部”登记的合法政党就有130多个。在岛内,政党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在“党禁”开放的1989年底,“台湾举行第五次‘增额立委’选举,第九届‘台湾省议员’、第六届‘台北市议员’、第三届‘高雄市议员’选举和第一届‘县市长’选举,包括民进党在内的19个政党参与了竞争,国民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本次选举,民进党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县市长6名,‘立委’21名,省市议员38名。”[1]此后,反对党声势逐步壮大,直至民进党2000年上台执政。
虽然这一时期政党林立,竞争不断,但国民党一直居于执政地位,其主导地位并未受到根本撼动。“这14年中,在全岛性的‘总统’、‘立法委员’、县市长等大型选举中,国民党一般都能获得过半数的选票和席次,在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以及村里长等基层选举中,更是经常囊括80%以上的席次”[2]。这一时期台湾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从非竞争性体制到竞争性体制的一个跨越,是由极权主义转向民主政治的过程。
3.新世纪两党制的雏形及发展。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上台执政;国民党的分裂直接导致其丢失政权,终结了在台55年的一党执政地位。这标志着台湾地区政党制度由国民党“一党主导制”向新世纪“两党制”的演进。此后,随着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台湾政党体制出现了新的局面。2000年“总统”大选后,台湾政坛呈现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新党和台联党五大政党竞争的态势。从意识形态和统独理念看,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较为接近,主张维持台湾现状或是支持两岸统一;而民进党、台联党则主张台独。基于上述理念和选举需要,2001年台湾地区正式出现了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阵营”和民进党、台联党组成的“泛绿阵营”。在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和亲民党宣布建立“国亲政党联盟”,利用联盟策略积极投入选战当中,共同推出“连宋配”对应民进党的“陈吕配”,力图集中力量取得选举胜利。选战初期,这一策略的确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3·19枪击案使形势发生逆转。最终导致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2005年地方‘三合一’选举中,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组成了泛蓝大联盟,共同参选,互相助选,来对抗民进党,“泛蓝”呈现空前的团结。而与此同时,民进党、台联党等也开始联手起来进行反击,结果‘三合一’选举似乎成了一场蓝绿阵营的攻防战。最终,“泛蓝”阵营在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泛蓝”联盟实现了全面整合,台湾形成了多党竞争,两大联盟对峙的政治局面”[3]。“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的形成客观上孕育着未来台湾政党政治格局的雏形,即由多党联合而成的两大阵营逐步走向两党竞争”[4]。从某种意义上说,台湾初步出现了两党政治的力量基础,台湾走向两党政治的趋势开始显现。
在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以58.45%得票率战胜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赢得选举,国民党下台之后再次上台执政。至此,台湾地区“两党制”已逐步成形。
二、台湾政党体制演变的原因
政党体制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有其特定规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迪韦尔热论述的“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共通的普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思想意识因素、技术因素”[5],也有来自大陆和美国对台政策等外部重要因素的影响。
1.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演变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是政治改革以及政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台湾地区也不例外。随着台湾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大量涌现。1980年代前后,台湾民营资本快速膨胀,并开始超过官营企业,这带来了台湾阶级结构的变化,“到1980年代中期,台湾中产阶级已经占到总人口的40%”[6]同时,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岛内年轻一代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表现得更为强烈。中产阶级的壮大和年轻一代在政治上的诉求不断动摇着国民党一党执政或主导执政的基础和环境。国民党被迫于1986年进行“政治革新”,开放党禁,并最终由一党专政转向一党独大,及至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两党制逐步成形。
2.思想意识中关于“一个中国”的认知的不同是演变的内在因素。在台湾,思想意识因素对政党体制演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政党及民众对于“一个中国”的认知上。两蒋时期国民党政权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极力打压“台独”势力,宣扬“一中”意识。所以,“在‘政治革新’之前,绝大多数台湾人的中国意识是相当明确的”[7]。但李登辉上台后时常抛出“台独”言论,动摇“一中”原则。在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后,继续鼓出“台独”意识,在“台独”上越走越远,并与主张“急独”的台联党组成“泛绿阵营”;而此时,基于党际间的共同理念,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也组成了“泛蓝阵营”。在台湾民众中,一直以来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上述两个阵营的铁杆支持者。因此,从思想意识上划分出的“泛蓝”、“泛绿”是台湾“两党制”显现和发展的内在思想因素。
3.选举制度的不断发展是演变的技术因素。萨利托指出,在技术因素方面,最为重要的是选举制度。在现代民主政治社会中,选举是各政党获取政权的唯一合法途径。台湾选举制度的变化是影响台湾地区政党制度演变的重要技术因素。在“政治革新”前,国民党严格控制中央及地方的政治资源,反对势力无法进入到政治体制之内。在“政治革新”后,国民党开放党禁,“总统”、各级民意代表和公职人员逐渐进行直接选举,这为反对党的发展提供了途径,逐步形成政党多元主义。“台湾的反对势力、在野政党的发展正是藉由选举不断壮大与完善的,台湾地区政党制度本身的发展也是随着选举制度发展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8]。另外,台湾当局表决通过了“宪法”增修部分条文提案,规定从2007年第七届“立委”选举起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单一选区两票制对处于执政地位而掌握行政资源的民进党及在基层拥有厚实组织基础的国民党有利,而对既无行政资源,又缺财政实力,更缺基层组织的亲民党、台联党以及无党联盟等小党派不利。这些党的从政人员为了寻求政治出路,不得不投靠大党,这就使其他党逐渐式微,客观上推动了政党的集中。台湾两党政治的趋势更加明显”[9]。
4.美国的压力是演变的重要外在因素。台湾问题是20世纪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从根本上讲,属于中国内政问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美国对台湾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退台之后,正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才得以恢复和重建,并最终形成于大陆的对峙,在台湾继续保全国民党一党专政。但是,从美国角度来讲,台湾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于是,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向国民党当局施压,推进台湾民主政治松动。尤其是1980年代,美国要求国民党当局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声音更加强烈。这是因为,在美国看来,“一个亲美反共的民主政权比一个亲美反共的独裁政权更稳定、更能维护美国利益。”[10]1982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裴尔多次发表讲话表示他多年来一直在促进台湾当局进行根本性改革,其中包括废除戒严令、成立新政党、新闻自由等。同时,美国还抨击国民党专制独裁体制。1985年美国国会发布“台湾人权报告书”,批评国民党当局压制党外运动和对人权的侵犯。1986年,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台湾民主决议案”,呼吁台湾当局开放党禁。在美国的压力下,台湾当局解除了“动员戡乱令”,实行了以多党制、选举制为中心内容的民主化改革。新世纪以来,美国从遏制和平衡中国的角度出发,在对台政策上一直存在两面性:一方面给台独势力一定的扶持,以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泛绿阵营”,防止台海发生冲突。对于岛内“泛蓝”“泛绿”两大政党联盟来说,美国是其角逐的重要砝码。美国以自身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打着民主的旗号,推动台湾地区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5.大陆“和平统一”政策及两岸局势缓和是演变的重要因素。从国民党退台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三十年间,国民党当局围绕“反攻复国”的基本政策,颁布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等一系列法令条规,冻结“中华民国宪法”的有关重要条款,实施“戒严”,蒋氏政权也借此在台湾实行个人独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转变,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实施多年的戒严体制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于是,岛内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就开始要求回归正常的“宪政体制”。于是,蒋经国晚年被迫先后解除了“戒严令”,开放“党禁”、“报禁”。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台政策不断发展,特别是2005年全国人大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一方面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也沉重打击了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台湾政治和政党关系的变化。同时,两岸政党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台湾政党力量和党派关系分化组合。2005年4月至7月,同属“泛蓝阵营”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接连前来大陆访问,分别被称为“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民族之旅”。大陆与台湾政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被誉为一股“春天的气息”,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些新变化、新发展和新成果客观上使台湾“泛蓝”、“泛绿”两大政党联盟以更加分明的政治理念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结语
国民党退台后,台湾政党政治不断演变,经过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现在以蓝绿两大政党联盟为基础的“两党制”政党体制。并且,围绕着代表“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代表“泛绿阵营”的民进党之间将会展开激烈的角逐,并以此推动台湾的政党体制朝着渐趋成熟的“两党制”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时至今日,台湾的“美式两党制”民主依然不规范,政党政治中的娱乐性、随意性明里暗里影响着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
注释:
①高民政.台湾政治纵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70
②王瑜.台湾地区政党政治[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7)
③何翔.从台湾选举看其政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J].世纪桥,2006(12).
④林劲.民进党与台联党关系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3(1)
⑤[法]莫里斯·迪韦尔热,雷竞璇译.政党概论[M].香港:青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社,1999
⑥王瑜.台湾地区政党政治[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7)
⑦刘国深.当代台湾政治分析[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48
⑧何翔.从台湾选举看其政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J].世纪桥,2006(12)
⑨孙云.台湾政治转型后政党体制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2004(4)
⑩赵晓昕.台湾地区政党制度演变原因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