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谈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子非稻    时间: 2011-8-27 13:05
标题: 谈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作用

  宁化石壁有多重的文化概念。其地理概念:位于福建省西部,紧邻江西省石城县。她是一个村名.位于宁化西部的中心,距宁化县城23公里,距石城县城27公里.距江西省边界不足20公里。历史上的石壁山明水秀.地广而平,苍松翠蛾,万卉森罗,左为宁化之当途。右为琴江(石城)之古道,两省通泽,经商成缕(石壁上古<张氏族谱》)自古至今大体如是。

* Y+ p' \' f0 H- {% L

  其文化地域概念:即石壁所代表的文化地域.是指在特定历史范畴内的特指,在特定时空界域内.填充着仅仅为其独有的文化内蕴,所含盖的地域。这一文化地域即是众多学者所考证并认同的闽粤赣客家大本营中的闽赣文化小区。由赣南东部和闽西北部相邻数县组成.包括赣南宁都、石城、瑞金和闺西的宁化、清流、明溪、长汀等县。是客家摇篮文化区,石壁是这一区域的中心和代表。于是可窥见石壁在客家史上的重要作用。

! D$ R( s% G8 e1 m4 w- j

  一、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

) h6 O0 Q& |$ n( Y2 g

  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逼使中原汉人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后,大规模往南迁徙。相继又有“侯景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乱”等等政治动乱所影响,逼使中原汉人一波又一波地不断往南迁徙。在唐中叶安史之乱后,这些南迁汉人便先后涌进闽赣连结区的宁都、石城、宁化、清流等地,尤其是宁化及其石壁。据文献资料统计,比较明确迁入时间、对宁化人l21有较大影响的218姓族,他们的迁入时间是:隋朝以前(含隋朝)H姓族、唐代46姓族、五代14姓族、北宋58姓族、南宋63姓族、元代l3姓族、明代l8姓族、清代6姓族。南宋中期前(宝佑年间。1258)迁入l92姓族,占总数的88%。

" E% u: t1 O8 w# Y$ h& |. u7 h- T

  据历史的人I1统计,情况也是如此。宁化县人口:

/ k/ A+ e# Z+ b9 r( P2 \

  唐天宝元(C742)1500p;北宋元丰年问(1078--1085)10000户;南宋宝佑元年(1253)38000户,11万以上人口。成为宁化在清中叶以前的人121高峰。

4 ? H, ^1 ]0 G$ `% f9 \! l9 J! Y0 N H

  在南宋宝佑前,无论是姓氏、人日总量或所占历史人口比例,是同一时期,闽粤赣连结地各县之最。紧邻宁化的赣南石城县以151姓统计,宋以前迁人122姓,占80%.虽然石城县是南迁汉人最主要的必由之路.但同一时期所聚集的移甓仍然不如宁化,其原因之一是.迁入宁化的北方移民,不仅是经石城迁入,也有相当部分是从江西的南丰、广昌经福建的建宁迁入。石城如此。三地区的其它各县更无法相比,所以说宁化及其石壁是客家早期的聚集中心。

- f3 X6 Y* ~3 d# i

  南宋前,中原南迁汉人之所以会高度聚集宁化及其石壁,主要原因:一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在地理上紧邻江西,虽有武夷山脉阻隔,但宁化与石城的隘日低矮.便于通行,是两省主要通衢之一。石壁地区是一个比较开阔的盆地,有400余平方公里,且森林资源丰富,土地肥美:二是社会安定。在南宋前“兵革未及,故远近争附”:三是较早开发。自隋朝末年,便“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居奇获赢”(清康熙<宁化县志>),与长江中下游沟通经济、文化往来,名声在外,对久经离乱、寻求安身建家立业的南下移民,不能不有很大吸引力。

( o) Q& ~* U ^

   但历史进入南宋后,宁化及其石壁的优越环境渐渐失去:一是南宋中期后,农民起义不断,社会不安定.自然灾害频仍。清康熙<宁化县志>载:至绍定寇忧之后.岁输米仅六千四石二斗五升丽已。……户之进绝丽田缺额者.盖五千二百五十一石六斗奇矣。”逃绝户使岁输米减少近半,说明逃绝户也近半;二是人口超饱和。由于人口的急增,能开垦之地有限,生活空间变小了;三是闺西南部、粤东梅州地区地广人稀,特别是梅州地区,抗元失效之后。

. D- |' k0 y; M4 y; f# d! a

  “地为之墟”,吸引了宁化各地的客家人。

1 V7 M1 T' ^5 D$ ]

  据有明确外迁时间的姓氏资料统诗。147姓族中,自宁化外迁的情况是:唐(含唐)以前8姓族、五代8姓:族、北宋23姓族、南宋4l姓族、元代30姓族、明代34姓攘、清代3姓族。两宋问外迁64姓族,占44%,南宋以后(含南宋)外迁108姓族,占73%。人口总数计算,情况也大致如此。  

& R- v* ]# g9 d$ ]

  据朱维干<福建史稿》记载,汀州人1:1,南宋宝佑年问(1253--1258)223432P,元至顺元年(1330)41423户。减户815%。这时期正是宁化人口大批迁往长汀及长汀以南各县,鉴此,宁化人121减少,比例应大于汀州总体水平。

5 i4 n( D6 B; Q z. N0 ]; o g: J

  清康熙(宁化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宁化l2588P44903人。明万历元年(1573)宁化人口5698户、29199人,比南宋宝佑年问的户数减少85%.人口减少73%。

5 y) s! O5 Y& s* a" @& q

  南宋以后,人lI如此大量外迂的情况.宁化在大本营各县中最为突出。人11流动同宁化相似的石城县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9)367461,明洪武二十四年(l391年)、只有16754人,减少54%,也是外迁之故。而宁都.洪武的人口比南宋还有所增加。其它县人口有的有所下降.但都远远不如宁化。所以宁化及其石壁便成为客家人口扩散中心。

9 `8 K) m7 [3 w$ F! g6 R

  宁化及其石壁人口流向主要是闽西南部、梅州地区。

) U) w$ ^% l% d/ \

  据不完全统计,宁化及石壁迁居长汀的有石、刘、孙、邢、吴、钟、夏、温、蔡、朗、詹、廖、李、姚、曾、邹、董、谭、马、上官、孔、包、华、陈、沈、卓、胡、赵、骆、赖、柯、翁、莫、康、谌、游等数十姓。经过或不经过长汀,迁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的姓氏不少。武平林富保在<武乎客家与宁化石壁的渊源关系》中说:“笔者所见的武平各姓族谱中.他们的祖先十之八九均经宁化石壁迁来。”(载《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l998年.第304 

$ E/ e" |8 J% w& h$ l5 f

  新编《永定县志》(1994年版)记载:1987年全县有ll2姓,明成化十八年(1482)编审户口。全县人口仅lll29人。县邑居民大多是中原后裔。经宁化石壁转迁来永定落籍开基。

4 Y( K# E( k# U4 A+ @. q

  新编<连城县志》(1993年版)记载:县内居民均是中原后裔,先迁徙江西,在唐、元期间。经宁化石壁再迁来连城。  

6 K1 c" h1 n" e5 n

  清光绪温仲和编纂的<嘉应州志'写道: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人。”1912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其<客家源流与迁移》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当今,各方面根据资料的统计。大体也是如此,梅州客家联谊会从梅州地区的族谱调查整理.分别予l989年和l993年出版的《客家姓氏渊源》一、二集,共收录了69姓的渊源,据统计,69姓中,直接说明自宁化或石壁迁出的48姓,占总数的696%。丽其中没有标踞是从宁化迁出,但有资料证明同宁化及石壁有渊源关系的还

; y0 X" a9 C/ u8 L& M1 N

  9姓,加上这些,应有57姓,占总数的83%。l994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梅县志.人口>中记载,l989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人口总数第一至第二十四位的姓氏中.同宁化及石壁有渊源关系的l8姓,占24姓的75%。人121数则占85%。充分说明近百年来不同学者对梅州客家人口渊源的调查是相一致的。

7 Q5 a {1 H- p& @0 [3 @* }1 d4 K

  万芳珍、刘纶鑫在<客家人赣考》(载《客家源》总第三期,l995)说: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

( K; M2 K) M3 ?: O

  闽粤赣连结地区的客家大本营的人口渊源关系如此,应该可以说,世界客家人韵渊源关系也是如此。所以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巫秋玉在《宁化石壁与海外客家人》一文中说:“宁化石壁作为·客家人的中转站’,其在客家民系形成和辐射中外的‘点射状’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点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第222)

+ j$ k3 w7 z/ l; \# Z& E6 w

  二、客家摇篮

; _2 }$ c! f- T2 A8 I

  江西赣南师院教授谢万陆在《再论石壁》一文中说,笔者曾持“中转”之论,见于<客家学概念》和《石壁论》中,但经反复斟酌,认为“中转’之说。不尽准确.还是以“摇篮”之喻更为恰当,较能反映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独特地位(载《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6 ?+ R1 X0 ~; n6 W0 ]* L

  巫秋玉说,宁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中的胎盘和催长索,它把由从中原一路南下孕育而成的胎儿催生成婴.使其羽毛渐丰,便促其展翅高飞。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不仅造就了客家民系之“身躯”.而且利用其原有内涵中的流动因子,造就了客家人深具流动的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载《石壁与客寒》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 V, ?' f: A9 R e X% {4 B

  广东省方志办原剐主任、研究员侯国隆在《宁化石壁是客家的摇篮》中则云,宁化及其石壁。说它当时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起酝酿作用也好,是客家初始期也好。它都是摇篮,客家在摇篮中成长。如果没有前期在宁化石壁的酝酿和初步形成。便没有日后在闽粤赣边地区形成的客家民系(<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 ^5 W# `- k6 r; f7 G/ Z8 N3 _9 E

  众多学者论证、认同宁化及其石壁是客家摇篮.其主要依据是象征客家民系诞生的文化的生成。

) A) ?0 U5 G8 P! I9 \( N

  文化的成生,首要的因素是人。在唐后期至两宋期间,中原汉人高度聚集在宁化及其石壁。同时。在这同一地区居住着不少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居民.构成生成新文化的第一因素;有较长时间的隐定生活,构成第二因素:不同族群问长期的交往、磨合,便构成第三因素。可谓这些就是孕育客家民系的大环境、大条件。

+ [( b' B4 a; I L$ g" Y

  南下汉人的聚集前面已说。少数民族方面,则有唐干宁元年(894)“黄连洞(宁化县潭飞寨)蛮二万围汀州”(<资治通鉴卷259>)的壮举。杨澜<临汀汇考》有这样的记载:“长汀为光龙峒,宁化为黄连峒。峒者苗人散处之乡。”“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问.今汀人呼日畲客。”如今在宁化居住的畲族人还不少.有畲族乡和20多个畲族村。

8 f# I! k( m U% [' M. f

  在安居的时间上,在安史之乱后就有较大批的汉人进入宁化及石壁居住,直至南宋宝佑后.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外迁,当然,即使是大规模外迁.也是一个家族中的一部分,全族人迁走的为数很少。如刘氏,刘祥在唐后期就迁入宁化石壁定居,其第五代有的迁长汀.南宋末其第十三代才有的迁梅州。李氏.李孟次子李珠于宋淳熙八年(1181)迁居宁化石壁李珠生5子,外迁四子,一子留居石壁。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有的迁入时问更早.但隋唐之前迁入的没有族群优势,只有到唐后期大批聚集之后。才形成族群优势,反客为主,起到主导作用。在宁化及石壁相对定二、三百年,为孕育客家文化具备了时间条件。

* d' b' V c4 }$ h0 {5 M

   以石壁为中心的周边环境也大致如此.如赣南的宁都、石城、闽西的清流、长汀,以及建宁、泰宁等地。在这一优越的时空中,南下汉人与当地土著长期杂处。交往、磨合、融合,使南北各地的文化得以整合.而产生一种新的特征鲜明的文化。

8 k- J" \ p1 a" J# C

  我们从汉畲联姻便可透视其文化的交融。宁化治平畲族乡案湖连氏十四世自南宋干道五年(1169)迁入后.与畲民杂处,互相通婚。据上党郡《连氏族谱》记载。自十四世至三十七世,该族连氏与畲人钟、蓝、雷等姓通婚者98人,连氏娶82人,其中钟氏30人,雷氏27人,蓝氏25人,嫁出l5人,其中嫁给钟氏13人、雷氏l人、蓝氏l人。宁化城郊乡硅头《汝南蓝氏族谱>记载,十七世万一,于宋度宗(1264l274)迁入宁化石壁开基,娶妻怀土(今淮土乡赖氏(赖氏于隋代之前迁入宁化),生三子:小子熙三郎娶妻王氏十七娘,生三子,小子和三郎娶妻宁化张坊张氏二娘。

2 m/ O2 x# a- }& Z; j) C: ] W: w

  畲族族规是不能与外族通婚的,但又为什么族谱上明明白自的有与外族通婚的记载?这些记载应不会不实.据分析是有如下情况使然,一是汉人历经艰辛一路南下。路途长、时间长,科达闽粤赣边山区,所剩的是身强体壮的人,以男人居多,婚姻是必须的,特别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人中找不到女人,就得到土著中找:二是汉人在文化各方面的素质比当地土著高,让当地土著女人乃至男人羡慕,具有吸引力;三是不同族群相处时问长了,通过各方面的沟通,感情是没有界限的,族规也难以阻挡。连氏的通婚情况,还可以看出,汉人与畲人的婚配是进多出少,也反映了汉人中女人之不足。

2 P7 h5 N" l, `: y# O

  通婚是情感的积累,也是文化交流的结果。没有相处,没有各方面的交流、磨合,是不可能成婚,异族通婚也显示不同文化整合的结果。

9 F) m P6 v" b/ ^$ |

  客家话,许多语言专家通过长时期的考察研究.认同是在北宋时期初步形成。语言是由人产生的,宋代时期.客家先民最为集中的是宁化及其石壁。许多语言专家论证宁化石壁是客家话的摇篮(黄典诚,l986)。客家话是在宁化石壁初步整合统一的催灿,l997lg)。宁化石壁是客家话早期的聚散中心(罗美珍,1997)客家话的基本音韵、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在客家地区的各地相同。是传播的结果,而不是各地的士生土长,只有差异方面.方可谓

: Z' @* v: P( [( H8 [7 t2 Z6 g

  土生土长,是传播中,与当地原始方言再次整合的结果。宁化石壁方言,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的词汇和音韵.如砍柴,宁化仍用“斫樵”,如读《诗经》,用宁化话读.同用普通话读是一致的,丽且更顺畅。石壁话中许多词汇是客语、赣语兼用,如哥哥、老伯;女客、妇娘;尾马、尾,等等.前者赣语,后者客话。在宁化同时用。

+ v+ X' g5 I! V) D, T9 v. a8 Y

  石壁话充分表现南北兼容、客赣兼容的状况.充分表现了在这里整合的痕迹,也佐证了在这里聚散的观点。石壁话同宁化、清流、石城、宁都更为一致,这是客家大本营中的一个文化小区,是客家文化的源头或谓原始客家文化区、摇篮文化区。

' j7 |9 H" s" x6 ?* A/ ~

  在客家文化意识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迁流诗》和“硬颈精神”。

( @1 V ~; `0 J. E% P; N

  客家《迁流诗》: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身人他乡即故乡。此诗作于何人.出于何时未见考证明白,但刘氏族诗的年代是明白的。刘氏族诗:骏马骑行各出强,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晨昏须敬祖炉香:苍天佑我卵金氏,二七男儿总炽昌。一此诗是刘广传在元代初期为嘱儿孙们外迁发展后,要遵守的信条。刘广传是黄巢战事后迁居宁化石壁定居的客家刘氏始祖刘祥的第十四代孙,出生于宁化,南宋靖平二年(1235)进士及第。授瑞金县令,后出任广东潮朋都统销,自宁化迁潮州.后迁梅州,二妻十四子。此诗出于元韧的梅州,但刘广传是在宁化出生长大的,诗中表达的文化意识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丽应该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不仅代表刘广传的文化意识,应该也代表了客家人的文化意识。此诗同《迁流诗》雷同,比《迁流诗>增加了宗法观念,但迁流诗>比刘氏族诗更为精练、文字更雅,也许是后人根据黄蛸山的《嘱子诗》和刘氏族诗提炼出来的。如果是这样,说明客家人认同诗中包含的纲常伦理、宗法观念和四海为家的文化意识而这种文化意识是客家先民经过长期流迁生活之后,逐渐地夸专代形成凝炼出来的。

% }- f; h/ z1 S1 h3 x: p

  客家的硬颈精神,是在宋代由宁化传撂开去。台湾客家学者温怀粪先生在《宁化风华石壁丰碑与客家精神—兼谈硬颈精神》一文中说:。记得55年前。曾听族叔温绍仪先生(当时是梅县县立中学校长)讲,我幻沮氏是来自福建宁化,说到做人要有‘硬颈精神,,这是祖先从宁化传下来的话,印象至为深刻。”温氏客家始祖沮同保.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在宁化今河龙乡执教。殁于后梁龙德元年(91),葬今宁化河龙明珠村,今古墓犹存。南宋时,同保之子九郎七世孙温禧,讲学梅期。遂家居于梅。由此可见,“硬颈精神”也是南宋时由宁化传播梅州的。

! q, B3 l/ u# R2 x: S: [1 L3 `" M

  在民俗方面,客家的婚丧节庆许多习俗都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如婚礼中的轿封、葬丰中的坟形、饮食中的擂茶、生鱼片、田鼠于、酿豆腐、扣肉、端午节挂葛藤、除夕吃“长命菜”,初七吃“七种羹”(七样菜)等等,都同宁化有传承关系。

0 d- ]4 a, \8 {" e

  客家的居民建筑,同宁化也不无关系。成为客家建筑的亮点之一的圆形土楼,他们的主人大多也是宁化石壁人之后裔。范京增在《从永定圆楼之“根,说刭客家文化》一文中说:“永定客家先民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迁入永定境内的;迁来之前,又大多数在号称·客家摇篮,的宁化石壁村‘落脚’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问。永定现在堡已无实可考但客家摇篮的宁化却仍可得见,永定客家先民多由宁化迁来,他们所建的堡当和宁化差不多。”林嘉书对土楼作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他编著的<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一书中.例举了许许多多各种形式的土楼家族后,说道:“他们的家庭都源于宁化石壁

4 Q/ n- j7 \( I

  所以,清晚期,梅州的外交家、大诗人黄遵宪在其诗“筚路桃弧辗转迁,南迁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之后注道:“客家来州。多在元时,本河南人。五代时,有九族随王审知闽,后散居八闺。今元()州人,皆曲宁化之石壁乡迁来,颇有唐魏俭啬之风,礼俗多存古意。世守乡音不改,故土人别之日客人,方言多古语。尤多古音…。” 

1 G( b. m9 \2 H2 T

  三、客家总祖地

( z/ g0 M7 l+ U/ I

  宁化石壁是客家总祖地.是台湾各姓氏渊源研究学会理事长林瑶棋先生于l997年首先提出的。他在对石壁进行考察研究之后,在<台湾源流)8(1997)发表题为《台湾客家人的弱势族群情结)一文,文中称:许多客家人(包括闽南)的族谱都记载着祖先是经由宁化石壁再播迁到粤东(或田南l,因此,石壁这个地方被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的摇篮或总祖地。”林瑶棋对石壁这一历史定位。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学术依据。

4 w7 A& e3 ~; M/ e9 j t

  ()大多数客家人同宁化及其石壁有渊源关系

6 d6 `4 F& C2 a& s: q. t

     据现有文字资料统计.客家主要姓氏中.同宁化及石壁有渊潦关系的达210种以上。他们是:卜、刁、丁、万、予、马、上官、方、贝、魏、王、尹、毛、邓、车、文、韦、尤、田、古、占、斥、史、自、宁、左、申、尼、圣、甘、龙、石、叶、包、卢、冯、丘()、艾、射、伍、过、齐、权、关、农、庄、年、阳、任、华、危、江、许、吕、朱、邢、阴、阮、伊、孙、邬、汤、池、纪、羊、尧、毕、余、何、闵、麦、辛、畲、邵、利、花、李、陈、吴、张、宋、陆、苏、罗、巫、连、沈、汪、杜、严、邹、杨、杨(梅县薪杨)、时、罕、练、范、居、幸、房、易、卓、欧、武、庞、岳、油、陕、孟、屈、周、官、郑、林、金、欧阳、单、荚、项、修、封、段、饶、洪、胡、柳、钟、侯、姚、赵、骆、郝、柯、姜、施、俞、贺、科、徐、袁、晏、聂、贾、钱、凌:班、秦、顾、桂、陶、能、高、莫、翁、涂、唐、郭、夏、通、梅、章、龚、曹、谌、梁、康、黄、常、阎、萧、游王、崔、湛、揭、童、韩、葛、彭、董、蒋、程、曾、温、谢、傅、游、焦、雷、褚、鲍、蓝、赖、蒙、詹、筒、虞、谭、廖、管、缪、裴、蔡、熊、鄢、潘、滕、颜、黎、薛、戴、魏。

$ @' Z. G9 q) [ V2 c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二位研究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l2105o随电子抽样资料.及1970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人口排位100姓的总入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8%。同宁化有渊源关系的20余姓中,有99姓都在100姓之中,只少乔姓。而乔姓人口是在占汉族总人口的l%以下。客家姓氏人口应同汉族姓氏人口类似,所以可以估算.同宁化及石壁檬渊源关系的l00姓中的99姓。应占总人口的80%以上。另外还有100多姓的人口.所以我们认为同宁化及石壁有渊源关系的姓氏人口占客家总人口的80%以上.应是非常保守的估算。这~人口比例。从上世纪初迄止当今各方文献资料统计都大体相同。前面已有具体数据。

1 e2 A6 h- ]: J$ H5 i& F. G

   (二)播衍各地的石壁客家人大多被尊为始祖、开基祖在宁化开基的客家祖先。大多被尊为开基祖、始祖或一世祖。如:

( ^5 A% c" u; G4 T

  《李氏族谱》载:闽开基大始祖火德公……”(李火德是在宁化出生。长大后迁居上杭)

* Y, Y) p$ `1 @) D) i

  《梅州刘氏族谱》载:闽粤刘氏后裔,均以祥公为始迁之祖”侧祥在唐后期迁居宁化石壁。

4 D& X x2 @" J3 I" c

  《丘氏族谱》载:我始祖三五郎公……”三郎(法言)从河南固始迁居宁化石壁,是广东发祥之始祖。”

K# U/ H% i$ `) x: A4 L; o

   兴宁<伍氏族谱》载:我远祖宋由闽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后迁居于潮州府程乡县松口,即嘉应松口溪南为始祖。”

$ Y2 Z. m+ L7 I2 y; E

  《张氏族谱》载:张氏一一七世张端是人闽始祖,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成为上杭的开基始祖。”

2 S4 v. B( q, w/ Y

   兴宁《吴氏族谱》载:吴纶次子吴宥,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是闽粤吴氏始祖。”

/ C7 ~: y; D+ G

   大埔《范氏族谱》载:六十一世,坤,移福建宁化开基为始祖。”

7 T5 {. E7 L, G) ] B L2 Z- W& B

   五华《蓝氏族谱》载:万一郎由崇善场迁居宁化石壁。二十一世念郎迁程乡。开基创业.为梅县蓝氏开基始祖。”

7 t& u' G5 ~* J% }0 ~; F- ^

  《邓氏族谱》载:倚孙志斋(95)于宋庆元五年,自宁化石壁移居潮州府程乡。为邓氏一世祖。”

- I1 u! i+ x' ]! `# H- W

  《巫氏族谱》载:一世罗俊。人粤各地世系、英德高坎世系,一世仕聪,宁化十七世大一郎长子。惠州一世仕政,大一郎三子.…一。潮州一世仕宗。大一郎四子。丰顺汤坑一世仕敬,大一郎六子……。”

. N' M9 b0 C. f& z+ s& o0 a

  《罗氏族谱》载:罗氏于晋永嘉年闻始入赣南,唐僖宗时迁宁都,不久人宁化石壁乡。五代以后,分迁各地,支派甚众。闽系罗氏,均出自汀州宁化石壁。”

) I1 P! { p* _) F/ L

  《兴宁县志》载:南宋初卢宜同由虔州迁福建宁化。南宋末年卢天堡由宁化石壁迁广东大埔三河坝.后其子卢隐干迁梅县尧唐堡,为梅州始祖。”

( X1 C/ |$ {) c( I6 T

  兴宁县志》载:元朝末年林文懋由宁化石壁出住广东潮阳县主薄,遂立籍海阳(潮州)为林氏入粤始祖。

* M7 W& V* V. |& J: _+ v# ^' y

  《兴宁县志>载:入粤始祖潘琴于南宋末年偕弟由宁化移居广东长乐卜居南段。”

; J8 s" V2 M2 \$ @2 g

  《温氏族谱》载:四十三世,南宋由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子三,次子瑾,讳同保,其裔孙分布闺、粤、赣各地。故闽、粤、赣之温氏均奉同保为大始祖。”

2 w2 u8 {3 P/ z! W' C

   《谢氏族谱》载:开书,宋末元初,由浙江始宁迁居宁化石壁村,传二世孙逢春,迁居大埔,其子朴六任梅州尉令,迁居梅县。后衍平选、惠州、蕉岭、潮州、河源、兴宁、五华以及江西。”梅县《侯氏族谱》载:“我族始租乡贤公,名安国.世居福建汀州宁化县。”

' J b3 g" d. P6 X1 k

  《何氏族谱》载:始祖,大郎..:唐天成元年.任满定居石壁村。”

$ j, }& o3 ?! `- l1 K( l' V# A6 X$ t7 N

  梅州《姚氏族谱》载:始祖念一郎,字景清。由莆田迁宁化,宋时任梅州驿。遂徙梅州之均田……”

3 r' T+ L' N4 u1 d1 r

  兴宁《幸氏族谱》载:始祖郎酆公字伯茂.由江西南康徙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明洪武年间因乱.曾孙四人等负祖上金骸徙居广东惠州府兴宁东厢章峰堡起户开籍。”

( H* | Q) Q9 b7 i0 r

  梅县<曹氏族谱》载:始祖明贵,于宋干佑年问.由山东曹州迁闽宁化石壁传至八世,文林长子法录.由宁化迁嘉应州开基。”

/ j) a% B. S8 T* J4 k0 r

  梅县《池氏宗族续修谱》载:即以粤论.有居于广之番禺、南海者;有居于潮之揭阳、大埔、饶平、程乡者.皆自闽之宁化石壁来也。”

$ l, ~. b" ?9 {0 [; s- `1 e

  兴宁《马氏族谱》载:南宋初年马七郎移宁化安乐乡,为闽汀派马氏之始祖。七郎之九世孙马十三郎于明永乐五年出任惠州府营千总,十年落居于兴宁西厢茅塘堡乌鸦落阳。”

( b. A7 \/ u2 J. m# X8 M( h. p

  兴宁<陈氏四修谱>载:一世祖文公.原居福建汀州宁化,宦游广东,徙居循州石马乡。”

0 {7 g/ B2 i+ M* {/ ]4 g, g

  《洪氏族谱》载:始祖贵生公,由石壁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

* t! A5 g5 T* e( N3 G5 `

  《梅县隆文冯氏世系》载:一世,念二郎,由福建宁化石壁迁梅县隆文开基。”

7 s* }* |; Y% Z- }4 I

  《五华华城邬氏族谱》载:成化宋进土.宦任福建汀州宁化县正堂。解祖后,立基宁化上三乡石壁.为人闽始祖。”

2 n: U/ Z! G* y' A( J' T" r

  梅县《邓氏族谱》:八十九世大猷.宋徽宗时为国子监,于汀州宁化立业。其孙志斋,南宋宁宗庆元五年(ll99)由宁化石壁移居广东程乡,为梅州一世祖。

9 l! d) k. A3 m* C7 w) C: _! u

  兴宁《河西刁氏族谱》:始祖刁清,生四子,元末赐初自宁化石壁始迁潮州府揭阳县萱田村第八图小径村。

# {: t( ^( {$ |4 X. a

  梅县《杨氏族谱》(新杨):原姓林,住宁化石壁。传至第七代绍远,于元末徙梅县半径村,更姓杨,绍远称梅县一世祖。

# k' j7 J" a8 g# W* E

  《宁化客家姓氏源流简介》载:袁德公。原居江西.后迁居闽之宁化石壁葛藤坑,传至万三公,生子满珊.予元末迁居汀州上杭白沙,白沙建有昆山祠。奉满珊公为开山祖,其裔孙分衍广东潮汕、饶平等地。

6 C: { Z" P9 x" ?6 H# R7 o" Q

  宁化曹坊《方氏族谱》载:宋绍平二年(1065)。开宣公始人宁化肇基,为人宁始祖。后裔分徙闽、粤、赣各地。

# ^4 Z" n8 f$ k/ w) e |" @

  《客家纵横》载:北宋末,詹学传因属主战派.被贬出朝廷,南下避屠福建宁化石壁村。为闽、粤詹氏始祖。

/ a! l5 Y' c, @/ T0 T3 U# b( x

  宁化曹坊罗溪《聂氏族谱》载:宋景佑二年.龙德公父子游学至闽宁,卜居宁化滑石聂坊,为宁化聂氏始祖。后裔播衍福建、广东、台湾等省。

9 D+ a6 I: Y# a# ]: z6 S

   梅州《客家姓氏渊源》(第二集)载:戴筏七十四世春。宋末,定居于宁化石壁乡杏花村。生子四。三子澄逊由宁化再迁漳州漳埔县,生子九,元朝初年与第七子玉麟号念(七郎)云游名胜,抵粤,择居镇平(蕉岭),为镇平戴氏开基祖。后裔分迁福建、广东、江苏各地。

1 C; I$ t4 e1 Q9 V

  武平<练氏族谱旧序)等载:舜麒次子友明。字小聪.由河南河内县迁福建宁化县,为人闽练氏始祖。临江练氏六世学珠第四子渊文,讳豪任,元延佑问任宁化县教谕.为避乱举家迁武平象洞肇基。像涸练氏始祖.裔孙广布闽、浙、陕、蜀、黔、粤、滇、桂、湘、赣各地。

, I8 b: t8 O- g$ a, [/ D1 \/ z

  《宁化县志》载:留公。字佛保,生子善郎。官南昌吏部中郎,南于宋嘉定年闯入闺,居宁化县招得里今宁化安(远乡)肇基繁衍,留公为万氏人宁始祖,青孙衍播闽、赣各地。

o# f' i. ]+ e4 n9 s6 Q' y

  台湾高雄朱氏谱牒载:高雄朱氏以朱熹为一世.传六世炳,于仁宗延佑六年任宁化县令,遂家予宁化,后传五世,至十七郎,迁龙岩开基为始祖:

% r9 i# G# P$ f. T. w Z

  梅州《客家姓氏渊源》(第二集)载:南宋,文辉由邵武迁居宁化石壁村,生一子,十郎,闺赣之高氏均奉十郎为始祖。

; c8 ^5 y6 v6 t, k9 w0 L: ~* [

  梅州《客家姓氏渊源》滓二集)载:盂坚,讳固,南宋由广东石蜡迁闽宁化石壁乡开基,为宁化石壁粱氏开基始祖。孟坚六世孙永年,迁梅县水南,为开基祖。盂坚六世孙永贞之第六子,由元大德十一年.由宁化石壁迁梅县松口田心开基,为一世祖。其子孙分别为梅县的橙东涧田、松口马头岗下、松北车田上、大唐唇、枧头和五华、蕉岭、大埔县等地梁氏开基祖。

4 ?+ v0 }( M# L; C9 W7 O

  宁化济村《阮氏族谱》载:宁化阮氏以文富公为人宁始祖,裔孙播闺、赣等省。

* x! M% N" S# Q E5 i7 }

  以上列举了部分姓名族谱.他们或奉宁化开基的祖先为始祖,或奉自宁化外迁者,有的族谱虽未写明始祖。但或在谱中、或在祠联中说明其源流,肯定其始祖地位。如大埔《杨氏族谱》写道:用藩生二子,胜二郎、仍郎。胜二郎(圣郎)……干符元年避黄巢起义自延平迁居宁化县石壁杨家排。宋末,用藩第二十九世孙,四十一郎。避元兵迁居潮州白侯乡(今大埔县白侯乡)。此处并未表明四十一郎为始祖,担其祠堂联上写得明白:  

6 M8 X" Q1 `/ X. I* K% b

  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莲脉遥通陟降:

7 L# x. u$ W" {1 t' |* q

  从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昭世系。守功其嘱几筵。  

. e+ Z9 `4 {& Q8 C* e/ ]3 i

  还有其它不少姓氏祖祠的堂联也都将其与宁化或石壁的渊源关系写清楚.  

1 ?9 r q$ T8 c

  上杭李氏大宗祠椁叙堂修祠庆联中一联日:

) |6 A4 @" b, x. l- o

  火炽照乾坤由宁化而丰郎派衍三房万代子孙推望族

0 o( d2 P K1 a+ K7 J0 d

  德星照日月历宋元而明清散居寰宇千秋俎豆荐馨香

+ l7 l$ b' N5 r. K: z% b

  广东平选县麻楼村陈氏祖堂柱联:

4 U5 M: x% ]7 K# E7 F3 @0 W+ c

  溯闽宁迁居平阻越八代,人吉于斯,族姓晋衍绵世泽

$ D/ d9 }, D9 _6 G

  经明清迨至民国历三朝,诗书启后。人文蔚起振家声

5 e' E& G) Q- e; m- p

  广东梅县廖氏始祖实蔫,由唐末避乱迁入宁化.其五世孙仲远,宋末任;院太尉,镇宁梅州时。偕子安督定居梅城,其曾孙(即闺八世)得贵于水南坝莆田里开基.传书堂联日:

& A) ^6 d( |# y9 b) y

  由宁化来梅州,始谋后裔。百代簪缨声扬世彩荣万代

: s* ]* |$ S2 B+ M/ c4 y

  始水南居莆田,体念先人。一堂昭穆名垂俎豆享千秋

9 z- L6 M* f" l7 K

  兴宁幸氏念祖存仁祖联

g2 v0 j2 G& q( q0 c! a4 R0 F

  由宁化而开基本儒学而受恩荣艺苑之芳声宛在

, F( c$ r4 }1 V& A3 @$ H" T

  白豫幸而胥宇采藻斧而探挂杏兴朝之伟绩聿新

4 t Q$ e( m v( R) B

  广东孙氏祖屋联:

; n8 Z: z5 r: c& @; E, l

  石壁溯渊漂,纬武经文,篡历朝鹊起蝉联.闻帅前人先俎豆

' J, Y$ b, z5 ~9 s4 v6 [% b! Q

  珊田承统绪,支分派别,冀来世螽诜嶙振.乡宾后裔荐馨香

) }7 a J' P" P, c N

  ()客家始祖的许多文物、遗址在宁化及其石壁犹存

) x0 p* i# x) W: Z

   一是众多的宗祠祖庙。宁化在文革一期间不少宗祠祖庙被当作“四旧”拆徐,至今保存的还有209所.多所进行过修缮,各宗祠的神坛上都祀奉着本宗族宁化开基始祖的神位。

0 a" e% I( `1 A. i$ Y

  二是尚存许多始祖坟墓。如刘氏的刘祥、杨氏的用蕃、罗氏的令纪、巫氏的罗俊、温氏的同保,以及张氏、邱氏、雷氏、孙氏、黄氏、王氏、廖氏、谢氏、何氏、吴氏、伍氏等的祖坟,大多保存完好,有的进行了修葺。

8 }% _, k) ~) P$ G& X9 |- G, Z

  三是有大量的唐宋村落遗址可考。如许多客家族谱都载其始祖开基宁化石璧村、葛藤凹()等。李氏大始祖火德公的出生她李家摆,扬胜二郎的出生地杨家排等.这些遗址都在石壁村范围内。葛藤凹,离石壁村只5公里.现名南田村,唐宋问也有数十姓客家先民在此开基立业。村中的小地名有俞坑里、南田、沙洲段、塘坑里,南山下、庵坝里、南田街、程家屋、蓝家屋、蒋家窠、尚家垅、夏家屋、邹家排、李子坪、陈家屋等,不少是以居住的姓氏命名的。如今该村还居住谢、马、张、朱、涂、伊、曾、王、虞、雷lO姓。当然,年代久远,时过境迁,不少遗址如今难于查找.这也是事实。近年不少姓氏族人带着族谱前来,或来信、来电据其簇谱记载,查找其祖先开基居住地,没有结果.但其族谱清清楚楚地记载是福建宁化县某村,应不会有错.如果不曾到宁化,应无需讹称宁化某地。因如此并不会给该族人带来什么光彩和好处。

* x" |6 Q0 x: D0 F* E

  ()当今客家人认同石壁是祖地。

- ^ F. H$ V! E$ q" h. w

  巫秋玉说:客家人在海外流迁、拓展.是以宁化石壁为基点的客家‘点射状’发展的延伸。这种·点射状,发展现象一方面促成了客家人在海外不断拓殖与谋求成功:另一方面则因宁化石壁历史地位之被提及和受重视又引起海外客家人寻根问祖意识的增强。”这种寻根问祖意识的增强,是客家人崇先报本意识的表露.是血缘亲情的释发。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有海内外客家人士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到宁化寻根问祖,有的姓氏,已整族迁走。他

& T; T6 H, ?$ n5 j9 ] e) B

  们只好凭着谱牒资料的记载,在当地人的引领下.在其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捧走一撮土、一勺水,回去作纪念。为了让海内外客家人寻根祀祖,有个缅怀先祖、顶礼膜拜的场所,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客家乡贤赞助.在石壁兴建客家公祠。l995年石壁客家公祠刚落成,就被海内外客家人土认定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并在此之后.便有络绎不绝的客家人来此进香膜拜。

5 Y; ]1 }% @, _/ x8 l! Y

  1995年至2006年,宁化石壁每年都举行一届世界性的祭祖活动,加上平时组团前往寻根谒祖的.达上千个团队。迄今已有世界五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万客家人到宁化石壁拜祖。客家公祠玉屏堂上祀奉着l60姓的客家始祖牌位,而到此祭拜的已远远超过160姓.因为神坛容量不够,所以有不少姓氏始祖神位无法安奉.但他们的后裔还是来了,虽然心存遗憾,但毕竟神坛中间安置着“客家始祖神位”,那是所有客家祖先的总灵位.总算叙了

: {1 A4 e5 S; q* f+ d' b" F

  一片敬祖心愿。前往祭拜的除了客家人之外.濯有些福佬人,因为不少福佬姓氏的祖先也是从宁化或石壁迁去的。前往祭祖的乡亲中,有90多岁高龄的老翁.有不足4岁的孩童,有祖孙三代同往,有从大洋彼岸美国前来的80多岁高龄的残疾人,坐着轮椅飘洋过海,尽管行动不便.但到达公祠的神祖牌前,仍然艰难地克服躯体的困难丽虔诚地跪拜,其情其境感人肺腑。其中还有不少是二年不缺.甚至一年二次、三次地组团领团前来,这些人士不是告老休闲的人,两是正当人生华年的企业家、董事长喜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远千里万里,耗资费力。共同的心愿是崇先报本,表达后辈敬祖念祖之心:是对石壁祖地的认同。笔者到马来西亚访问,有位刘氏宗亲.70多岁高龄还亲自驾车迎接我们。问他:您这么高龄.还连续几次蓟宁化石壁祭祖,你们是什么时候迁来马来匿亚的。他说:粗父迁来的,我们原是梅县人,祖父临终时嘱咐,我们祖先是从宁化石壁迁梅县的,现在梅县没有亲人了.你们今后要到石壁祭祖。


作者: 曹真德飞    时间: 2011-12-29 18:01
大家什么看法?我先支持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