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文的基本涵义
9 F4 Z3 b. _7 O. R8 Z . |6 u" }" r1 z" h: Z- n% \公文,是指法定的社会组织或法人处理公务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书。它是国家所有机构从事管理和处理事务的一种重要工具。
/ F3 m# ^& D' Q6 Z- i+ W
各行各业、各级部门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令畅通,实现有序高效的全面管理,都离不开公文。公文的质量反映出管理的水平,并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行政公文有13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党内机关公文有14种:(一)决议(二)决定(三)指示(四)意见(五)通知(六)通报(七)公报(八)报告(九)请示(十)批复(十一)条例(十二)规定(十三)函(十四)会议纪要。
( r' U% y3 z/ ~1 z$ Z3 m/ {8 M: ] f9 }9 L8 C 0 U! _, i' D: L9 Z0 J5 R. I
除这些由国务院和党中央发文规定的公文之外,还有不少通用的普通公文如办法、制度、方案、总结、计划、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简报等。公文不同于任何文学作品和一般文章,它的作者、文体规格、所涉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都是特定的,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约束性。要写出规范的公文,发挥公文应有的作用,就应当了解公文的有关问题。
5 F8 Z% T. h" k" K" G9 |" s) z8 w% Q' |& Z ' u* \, x$ \+ ^8 c% w, r2 \
怎样才能写好公文,我的体会主要是:
熟悉政策精神,明确领导意图,切合工作实际, 符合文体要求。
3 \8 b1 d/ M" |' t8 s. o1 F
二.公文的格式内容和撰写
: i' P+ K) b" w# w! Ik6 ~0 g; c' H/ ^1 |8 W 2 }* }* P+ T; A% Q; s; `9 N9 X7 c
规定公文的文面格式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注、附件、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及印发时间、印发份数等组成,这些内容分属于公文的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明确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和位置,安排公文的格式和撰写其内容就不难了。
+ M( Y/ p: `# ?8 t/ Y- j
(一)眉首部分的格式安排和撰写
眉首,也称版头、文头。内容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文件份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缓急程度等。
, f5 c2 L, {. [8 ~: n$ a: | 8 J: b+ A z- u2 y5 U1、发文机关标识。即发文机关的名称加上“文件”两字,如“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成都市西汇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文件”, 就是文件标识,其位置在版头居中。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7 l6 L6 j+ s, H& _ o9 Z / ~. A$ t3 N. O, Q. M# }& G7 F9 m2 O 8 p: X- {- g4 S* o
2.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发文序号组成, 如“国办发〔2008〕18号”。“国办发”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的代字 ,“〔2008〕”就是年号 ,“18 号”就是当年发文的顺序号。发文字号的位置在文件名称之下,版头反线之上居中。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7 p6 k% y% M9 p8 B! K 5 t% j2 M' Y" _7 i
3. 文件份号。
9 j0 b0 @' V+ a" C4 |6 n是指发出同一公文份数的顺序编号。一般用于有密级或需要回收的公文,其位置在版头的左上角。
% a) k3 O' y* g4 l& i2 Y5 @1 l5 A' B7 M9 e' u. k( X1 p 3 ]0 n& _) O3 o) g$ ?1 G7 D4 s+ { ) a. d! e+ l5 r8 H
4. 签发人。
; J$ ^6 h6 U3 ~1 r《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如请示、报告等上行文就应写上签发人,其位置在发文字号右边。请示还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及电话。
! K" }. d3 {/ t+ t6 K7 V% t6 X# ~
5.秘密等级。
公文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等,标明密级的位置在版头右上角。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7 o3 A/ N" Y: Y) t 5 s5 H2 `- t P: `/ F # s4 e/ X) V% U* G* L
6.紧急程度。
- R) R( B V- X; H1 [4 Z紧急程度是对公文传递和办理时间提出的要求。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 “特急”、 “急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 “特提”、 “特急”、 “加急”、 “平急”。紧急程度在文件版头右上方标明。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0 Q' g5 N( N) i7 h( ]* f" F: J$ a" k; d' N; B0 t, E0 t* ~* J , M+ U. `4 L. J) }
(二)主体部分的格式安排和撰写
0 q4 t+ X; B' m" Z# j$ D
主体部分的格式内容: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注、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时间、印章等。
8 J/ [& D$ P' ~4 o, F) o0 M& w. P 0 i* d. m; {% Z: U2 K s' M 8 Q2 K' N8 ?& {" l
1.公文标题。
在版头红色反线下居中位置。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它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XXX公司关于执行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自查报告》,发文机关名称为“XXX公司”,事由为“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自查”,文种是“报告”。批转性公文的标题是由批转机关名称、被批准文件的名称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等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转发性公文的标题是由转发机关名称、被转发文件的名称和文种组成,如《XX公司转发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在全市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检查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 j5 p/ K1 m' w6 a5 [ : Z6 t+ k$ j" Z3 J, q! E( L9 p7 ` 7 |$ s5 |8 X9 N
2.主送机关。
* b5 L6 J6 Y% s主送机关也称受文机关,其名称的位置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从左顶格书写。下行文中的普通文件,主送机关往往较多,一般不写各下级机关的全称,而写统称。上行文一般只有一个主送机关,多头主送会造成责任不明、互相推辞。
( Z- L" O! h- }2 X) a / Q8 `) G! T* V# U6 \3 s o* q
3.正文。
& }4 P, D4 }1 t/ i2 a9 q* ]这部分是公文的主体,集中表达公文内容之所在。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明行文的依据和目的,阐述具体问题和提出具体要求或解决办法。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条款式和篇章式。
% b0 U3 c/ I5 q
4.附注。
& B( |- Y' q6 f0 R# A0 c- P o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居左空2号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 Y _% w/ }. u3 s 3 s: g, {: i1 o% C1 E+ T. F9 ~$ y; d
5.附件。
+ c7 ~- w6 Z* b( B附件是指附属于主件的文件或相关资料。公文不一定都有附件。如有附件,应在紧接正文的左下方注明附件的名称、数量和顺序。
3 s6 L2 `9 \$ I
6. 成文时间。
u# F* L% B o \! P% n3 O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发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文件以发出日为准。成文时间一般书写在发文机关名称下面 , 但有些特殊的公文可将成文时间写在公文标题的下面,如会议纪要、决议等。成文时间用小写汉字书写。
$ e( n% i1 S. C& ]( V. A% C5 }2 @4 e R, L4 A+ k/ S& s3 i$ ?
7. 加盖印章。
公文除会议纪要外,都应加盖印章。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将主办机关排在前面。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8 V" t6 @* D2 L6 F: z& M3 h) W$ R7 Q3 s. \8 s8 R: I
(三)版记部分的格式
. }! O" b6 ^7 l! U0 y9 K) z/ O ! R4 g) t3 @0 Y6 c# ]2 t1 @ L" Q7 Z) j+ |- Z& P: x1 w 4 |" u6 C7 n1 V) ]版记的格式内容主要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和印制单位,印制时间和份数。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 I ~# o- {- R6 W v! b$ |7 v4 r' {/ T8 ^+ B ' Q1 f$ R+ e p& Q9 X! H& P
1.主题词。
规定公文均应标注主题词。主题词是揭示文件主要内容的规范词,由反映文件的主题概念和规范化名词、词组和文种组成。主题词的作用是便于机关文件的立卷归档和计算机检索文件。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撤乡设镇工作的通知》,其主题词为“体改、暂停、撤乡、设镇、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在1988年12月公布了主题词表,将主题词分为15类:(1)计划、经济、体改;(2) 公交、能源;(3) 城乡建设;(4) 农业、林业、水利;(5) 财政、金融;(6) 商业、外贸;(7) 外交、外事;(8) 公安、司法;(9) 民政、劳动人事;(10) 科技、文教、卫生;(11)军事、国防;(12) 秘书、行 政;(13) 综合、党团;(14) 区域;(15) 世界各国及地区。每个类别列词若干个,总词数为786个。向国务院报送公文时,应严格使用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所列主题词。其他各级机关上报公文时,也要在上级机关制定的主题词范围内标引。
8 m. |" j( i6 ]: J( D5 E" T9 r3 B- {, v7 s" I! }
2. 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公文涉及的需要了解公文内容或协助处理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名称列在主题词下边的位置。
2 z1 v! O1 Q3 f1 M( H# O, Q . t5 y* c) @8 w " B& F; i" I: H U4 I( `
3. 印制。
6 R R* v0 D+ |; @0 o. p8 F印制包括文件制发(翻印) 单位名称、制发(翻印)日期和印刷份数。制发(翻印)单位名称写于文件末页下端反线下左边,印发时间写在右边,印数写在制发时间下边。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 ?+ I5 n9 O- T6 v+ G; m, S $ x9 ^: x! H' H* Q, Z 0 S' w: F: F' U4 e; A9 M公文的语言要求
- Q% P4 o4 N/ M! h4 s ; F+ s" h. N, c1 s9 G* } 0 @7 D: z/ H; e, q M% h) K9 T制发公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公文发挥的是其实用和实效作用。因此,公文的语言要符合其文体特性,体现出准确、简明、朴实、得体的语体风格。
(一)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客观地表述问题,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做到辞意相符。公文语言若出现语焉不详、模棱两可或辞不达意的问题,就易产生歧义,造成不良后果。撰写公文时,既要在语言上符合语法规范,更要注意表意的针对性和分寸感。
, P& \* m' C% ?; A# ~ Y* }+ f0 M. ?5 a& m
(二)简明
. |: l/ _' I- E2 ?所谓简明,就是简明扼要。写公文应开门见山,直接了当,言简意赅,不穿靴戴帽,不繁冗杂芜。这样才便于受文者接受和执行。要做到简洁,就必须摒弃空话、套话,力戒浮词冗言,善于突出问题的关键,集中表述当说的问题,可说可不说的尽量免去,不必说的则一句不要。
8 e! n5 m( p2 z& T9 H
(三)朴实
0 C( P. M4 _$ f( H所谓朴实,是指公文语言的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平易通俗。刻意渲染和藻饰于公文的实际作用无补,反而会削弱公文的庄重性。要体现朴实,撰写公文时应以直陈的叙述方式为主,兼用说明、议论,不宜用描写和抒情方式。所用词语平实,不用夸张、拟人等艺术修辞的方式。
9 ?+ f% R/ T' d/ c- b9 P) u! }( q: e$ v1 x9 b% l+ g
(四)得体
所谓得体,是指公文语言应符合文种体裁、行文关系和行文目的的需要。公文种类各异,均有自己的文体特点、行文对象和不同的作用,故行文时语调、语气也各不相同。下行文多具权威性、指令性、规定性,上行文多具汇报性、请示性,平行文多具协商性、交流性。行文的地位和需求不同,其语言必须得体。否则,上、下及平行的公务关系就难以协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效率。
3 Y; N; D& [7 w3 P# _
常用公文写作
4 ^. p" I/ F7 d+ \8 V7 J) [3 h! T9 J6 B/ c0 g( q, T5 Q, Q2 u
6 T( |$ Z E7 F( O
主要讲常用的决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 T( s1 `& Q5 q2 x/ L, L9 f, G; L3 c! P9 [# x" a* F/ n
(一)决 定
. B0 t2 `* ]* G N$ y, k& O4 h/ x% d( l# X- S+ O! H) v$ }
1.决定的概念
/ A0 H0 B/ q4 F3 f% l+ o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一种公文。决定可用以颁布重要的政策或规定、安排重大的工作或活动、告知重要的问题和宣布重要的奖惩措施。国家领导机关及地方中、基层领导机关都可以使用这种公文。
! y1 W8 [5 N D6 Z8 ~ 3 u, _% _1 X) l
2.决定的写作
7 y1 j5 O/ O2 v& H决定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
7 w3 H6 m2 o6 x5 V. j6 ? " y2 S6 I, s2 x/ |- @$ k - c8 {* a1 r0 d# n(1)前言
写这部分应开门见山地概括决定制作的原由和根据,简明扼要地讲清为什么行文、根据什么行文,指出行文的目的。
1 p8 q1 L; c1 b5 O) t! A4 | + M0 b& |2 J1 C6 ]& O
(2)主体
这部分是全文的实际内容所在,务必写明决定的具体内容。决定涉及的问题大多重大,范围较广,相关的政策、规定和举措较多。因此,写这些内容时,应紧紧围绕决定的主要命题,按照决定内容的主次作用和逻辑关系来谋篇布局,划分层次段落。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决定,宜用条款式行文或序号标题分述式行文这样才会使决定内容井然有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看起来一目了然。
/ o1 `# \* \2 k5 D% ] $ l. c1 L3 n3 V# J# t" O; m$ j # C; b ~9 L3 Z, q7 R( n
(3)结语
. }* h0 a7 |% L" D {这部分不是所有的决定都需要写。有的决定正文将有关的条款写完就结束全文,有的决定则在正文后针对决定的内容提出贯彻决定的要求和希望,或对规定作简要说明。需要写结语的决定则写,并要注意简短,以免画蛇添足。
(二)通 知
* ?# _' o; C5 r2 Y3 U9 o) v/ C, u' ^# s G7 z
1.通知的概念
# d9 L ]- `* z$ h6 j, O; `通知是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事项、任免和聘用人员的一种公文。通知的用途很广,使用频率很高。
按通知内容要求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法规性通知、工作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知照性通知等、会议性通知。
% J7 _; t: j/ ?& Q下面重点讲工作性通知。
2 v( `4 O2 T4 U7 q3 ^5 \8 |
2. 工作性通知的写作
7 ]$ Q1 N3 Z" e: T7 R3 f7 \工作性通知,就是上级机关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工作任务的通知。
写工作性通知,关键是把握住它的规定性这一特点,即针对要求下级机关办理的某一件事,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期达到预定的目的。下级机关明确了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达到什么要求的问题,就会按上级的意图开展工作。工作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事项、结语等部分组成。
4 n. t( Q. D. e0 B$ W( j4 M
(1)缘由。
无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某方面工作的通知, 还是要求执行某项任务、办理某件事的通知,正文的开头部分都应先写明原缘,即为什么要下级完成某事的理由或依据。
* a# ~; v1 b3 i6 v9 B1 x( b5 l * I' b7 w4 F8 h h(2)事项。
7 O' Y. u4 H8 o2 _( } L5 z# q! g事项是事项性通知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这部分要完整、具体地体现出上级机关下达事项的意图,写作时不能笼统、抽象或事无巨细、杂乱无序地表达。事项多的可以分项说明。各项之间有内在联系的,应按关系或逻辑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没有内在联系的,则按主次轻重或区别性质来并列安排,总的布局要合理。
0 _* Z7 w% W9 T5 g, h' m7 L( O4 f! x1 O$ j9 |) h
(3)结语。
6 A* f* L5 T( h不是所有的工作性通知都有单独的结语部分。结语的内容一般为“以上通知事项,望认真执行”、“以上通知的各项任务,请按时完成,并将完成情况书面报告我们”之类的常用语。有些工作性通知在事项部分末句写上了这类用语,就不必专门写这样的结语了。
(二) 通 报
7 k: j- J: p% q* U0 G. V& | v" |3 z! V/ O; H- r4 \
1 .通报的概念
8 `: [( [% L; f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上级的重要精神或有关重要情况的公文。表彰性、批评性通报主要用于宣传、教育,从正、反两方面为人们提供认识的典型;情况性通报主要用于上级精神,重大问题、重要情况的普遍告知。
0 q" \/ m/ Y( I" ~, s
2. 表彰性通报的写法
表彰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被表彰机关或人物的事迹,这部分的内容是行文机关写通报的依据,是通报全文的基础,体现着被表彰事实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将这部分写得具体实在,既扼要侧重又清楚明了。写作时,采用记叙的方式,将基本事实包括的单位或个人、时间、地点及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归纳性地表达出来,突出关键事实和重要情节,略写不必要的过程和次要细节,做到线索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部分对表彰的事迹的意义影响进行结论性的简明归纳,语言要概括、准确。第三部分提出表彰决定和学习的号召。有的公文将这部分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来写,表彰决定为一部分,学习号召为另一部分,成为递进的两个层次。这样的结构安排也是合理的。表彰决定的内容往往不止一项,有精神鼓励的、有物质奖励的、有晋级记功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将表彰的内容如实写出。“学习号召”这部分不能写成空洞的口号,也不应机械地“就事论事”号召大家学习。如通报表彰的是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就去号召大家争做这种英雄,这是不切实际的,应该号召大家学习和发扬英雄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为本单位的发展,为国家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 R0 H- D8 ~8 w9 a
3. 批评性通报的写法
批评性和表彰性通报的性质截然相反,但它们的行文结构方式是基本一样的。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被批评的错误事实,这部分不能一笔带过或虚写,应写出错误的经过、结果和不良影响。第二部分概括性地指出问题的性质、严重性和造成事故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处理决定和防止类似错误发生的办法,或提出警告性和儆戒性的普遍希望。
0 g. R% [ O' x: [$ v以上表彰性和批评性通报的写法都属于直叙式的写法。如写转述式的表彰或批评通报,则应注意: 转述式通报因通报的事实要作为附件一并发下,故正文第一部分只简略地写出事实,不再复述经过、结果和影响,而让受文单位从附件中去了解具体情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则按直叙式表彰通报或批评通报的写法处理。
4.情况通报的写法
情况通报主要用于重大、重要情况的通报,其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集中介绍有关情况的现状和影响;第二部分为分析结论或处理建议,这部分要体现出行文机关对所介绍情况的态度、意见或如何对待的具体措施。不是所有的情况通报都要写这些内容,有的只写上级的态度、意见,另文写具体的对待措施。怎么写,需要根据行文机关的意图和实施步骤来定。
, |: ]1 M5 o0 @- P
5. 写通报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通报具有表彰、儆戒和传达重要情况的作用,故拟写通报的事实应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允许虚构和歪曲。
(2)叙述事实经过,应抓住能够定性的事实来写,不必写非本质的细枝未节,忌内容繁杂、语言罗嗦。
7 z- ~- I- o- P* v# q, |" g(3)无论表扬、批评,还是传达重要情况,对问题的分析都必须客观中肯,结论要公允正确、恰如其分,浮夸美饰和有失偏颇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与影响。
7 @2 Z3 {% K7 X! c7 M(4)表彰的决定、批评的处理措施和对重要情况的处理意见都要写得明白无误,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就难以发挥表彰、儆戒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3 y3 r; F+ p4 ], j1 l ; O7 x: O5 Q6 P* z ( O3 q) w; G7 e9 R. @6 H ; g: D. a3 \5 ~2 L: S 2 a" a# D6 T- d! O7 u: n - ^$ w1 U$ _; @
(三) 报 告
% [2 u6 f: Z$ y' T8 \! |; N/ [
1. 报告的概念
, _$ X1 a7 @"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在上行文中,报告最能体现出“下情上达”,上级机关对这种公文是特别重视的。报告是陈述性公文,在中、下级机关中普遍使用。
2. 报告的作用
% ^" b) x2 O+ @0 k/ B r报告的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对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设想和意见,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在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时有所依据和参考。报告还用于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和报送文件与物件。
5 _& {, D9 y3 C
3. 报告的写法
) m7 P8 h" ~$ o, z7 c' _报告的标题由三部分组成: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内容组成。前言部分往往是说明写此报告的原因、根据或报告内容的中心问题和梗概。主体部分展开报告的具体内容,即对某一工作或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说明其目前的状态,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尾部分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今后工作的设想、意见及具体措施。
( A8 m0 b2 W/ `4 w$ M报告正文结束后,要写上结语“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等。如果上级不作批示、转发,该报告只是供上级机关掌握情况参考。如果上级领导机关批准转发,则成为上级机关文件的内容,具有法规性、规定性或约束力。如,《××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第三批取消或降低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报告》,一经××省政府批转,该报告就成了通知的组成部分,并具有文件的规定性,各受文单位必须按该报告里的有关规定执行。报告落款处写上发文日期。
' j D1 N" |' r
4.写报告的基本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报喜不报忧。向上级汇报工作, 有成绩写成绩,有错误写错误,有问题反映问题,不能文过饰非,夸大成绩,减少错误或隐瞒不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的报告也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工作需要,不能以偏概全或搞形式主义,要向上级提供真实可靠、有决策参考价值、能推动全局工作的情况和建议。
% M- e4 _( u. g: q- k(2)报告的内容要突出事实。主要让事实来反映是非优劣,不能空洞抽象地写做了什么工作,写问题也要具体准确,反映出实质,不能只写表面现象和印象。失误、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是什么,新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是什么,都应有条理、符合逻辑关系地安排和撰写。
/ m6 Q% W; W; x(3)报告中不应夹带请示事项。
/ C. m. W4 E3 e( f; F& w1 W& R
(四) 请 示
% q. n& R) b+ T6 k 6 p/ z/ x; T3 N* ^/ C) D
1.请示的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要求,请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批准的公文。下级机关一般需要请示的问题有: 对有关方针、政策、指示、法令中不了解的问题;工作中发生重大问题和原无规定难以处理的问题;由于本单位、本地区的特殊情况而造成的难以处理或需要变通处理的问题;不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须经上级批准后方可决定的问题等。对以上问题,下级机关应以请示的文种向上级机关行文,但在不少地区的机关中,特别是一些基层机关,常用报告代替请示或将两种文体混淆使用。例如, ××区人民政府《关于追加扶贫经费的报告》。再如,XX公司《关于修建员工活动中心的请示报告》,该文名称出现的“请示报告”混淆了文种界限,按公文管理的办法,这是不允许的。
% N; E' f& n2 r4 x# \8 S ! o. G3 i! H4 W& A0 G' ~ 8 H# r1 l; j2 ^2 T2. 请示的写法
$ `3 Q* C/ @& s3 |" d- S请示由标题、正文和落款构成,其写法如下:
$ i6 R3 A: s; {" Z(1)标题
请示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成都市西汇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关于打造郫县家居装饰建材商业圈的请示》
(2)正文
( C$ c9 A+ q$ F" m* d5 q- q3 ^3 C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理由(问题)和请示事项两部分构成。
请示问题的理由。这部分写明请示的问题并陈述理由。请示的要求一般从标题上就能反映出来,如《××省人民政府关于民族贸易继续给予扶持和照顾的请示》,上级机关一看就知道请示的要求是对民族贸易继续给予扶持和照顾。但请示的要求是根据什么问题提出的、其理由是什么, 这必须在请示的正文里先作具体地陈述。只有让上级了解到请示的问题轻重如何、属于什么性质、是否非解决不可,才能为上级提供指示或是否批准的依据。写这部分一定要做到问题明确,理由充分。
请示批准的事项。请示的问题明确,理由充分,要求解决的事项就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批准。在请示批准事项的这部分,要针对前面的问题及理由,向上级提出具体的请示事项。内容多可分条列出,内容少可集中陈述。向上级机关提出请求,既要从请示机关的实际问题和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上级机关的批准权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意提高解决问题的要求,或不考虑上级机关是否能解决,都不利于实现请示的目的。因此,在写请示批准的事项时,要抱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向上级机关提出合理可行的请求。
; b/ e1 K- S6 B- {! f5 @7 P写作请示要抓住两个要点: 一是陈述理由要充分;二是提出解决方案要具体,切实可行。结语写上“以上请示妥否,请批复” 、“当否,请批示”之类的结束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 e' ^9 S u2 ]+ y
3.写请示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请示应一文一示。如有多项问题或事项,要分别行文请示。
(2)不搞多头请示,以免互相推诿,贻误工作。主送一上级主管机关,其他有关的上级机关采取抄报形式处理。
(3)要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必须越级请示的,要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
* p! U- g- N# d7 Q8 _. e(4)该用“请示”的不可用“报告”,因报告不一定要求上级机关复文,而请示一定要由上级复文。
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 2 c. E/ Q5 W" V& L9 R! @! {一、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如:《延华集团董事局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延华集团董事局”是发文机关,“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二、主送机关。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 m* Y' w8 W3 e6 e三、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 E- v# J2 ?$ V% V% n* N四、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8 B# `$ O7 ?; x8 z五、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 Y% n8 j+ m) I" z% V: j六、主题词。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 任免 通知”,“财务 管理 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公文末页下端。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八、文件版头。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十、签发人。许多文件尤其是请示或报告,需要印有签发人名,以示对所发文件负责。签发人应排在文头部分,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一般格式为“签发人:×××”。 十一、机密等级。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公文标题的左上方醒目处。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十二、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送达和输时限的要求,分为“急件”、“紧急”、“特急”几种。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十三、阅读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0 z) l5 V0 v4 m1 x+ }# F' [% J) ]十四、附件。这是指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它也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 ]8 }; L" {! R8 I8 b十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公文纸一般用A4纸,在左侧装订。 |
1、公文的特点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2、行政公文规范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的《中国GCD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14种;
5 z( A9 }4 s- I" |8 d0 g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13种。
+ ]8 x1 p6 A* M7 a- H' V. l4、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 q2 x8 b1 x# ?, ?) r5 R% J(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6 z6 m i6 z: Y5 Y& E" U9 t+ k(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 H% H4 c0 k* n+ |, }# s(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8 T! R3 O1 [5 o(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1 W; a6 A, h, G3 E" r" K. w(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2 T6 C/ W3 }; M/ c: B9 _6 R8 J5、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9 S9 H! g: u) n(1)规范性文件(三种):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5 W4 V( p5 J( M2 f, W9 O: D(2)领导指导性文件(六种):命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二种):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四种):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 @. _! U. m( L9 \(5)商洽性文件: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4 D9 h9 A2 }2 W( H- {3 e(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3 R4 I; K# |( {8 w# `) t6、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6 ^/ h& c# J: n6 h+ H5 D2 N(1)规范性文件(2):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 Z @7 K$ n3 Q( g) e" X) L(2)领导指导性文件(6):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 M/ v; a3 m' b4 n7 b. U$ X! J(4)陈述呈请情文件: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 ]# Y. K' F* z5 K(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8 L0 H. v. D5 N7 i2 c4 |; d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1 F. [( |* K% H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 _! w5 h/ ]4 y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二、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一)、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在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置于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眉首部分通常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构成。
(1)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如需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一般适用于比较重要的公文。
C: l/ H' D9 a8 s. P" M+ u% X7 l(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文件要注明密级,不涉及保密内容的普通文件,没有这个项目。公文需要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的限度。公文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有25mm。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由发文机关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如联合行文机关过多,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如国务院文件“国发[2004]3号”中,“国发”是发文机关代字,“2004”是发文年份,“3号”为文件序号,表明这份文件是国务院在2004年度制发的第3号文件。如果一个机关的文件数量较多,还可以在发文字号中加上一个类别标志,反映文件的业务内容或归宿。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即可。发文字号应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插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 f) s1 G+ D9 X G K* E4 Z9 Q(6)签发人。签发人是指代表机关签发公文意见的领导人姓名。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1行,其他签发人姓名从第2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下移红色反线,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并使红色反线与之的距离为4mm。
公文的格式
2.主体部分
& n8 C+ L1 Z$ \" K3 [5 \% x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是指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各要素的统称。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组成。
. v# b' ^9 F0 q, G% M }) `(1)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它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在撰写公文标题时,发文机关名称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文件首页有发文机关标识,其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是标题的主题部分,应准确、简炼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是公文的种类名称,用以概括揭示公文的性质与制发的目的。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
( A* ]" G; d- O. r2 R5 V# h(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主要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要同时报送另一上级机关,可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若干机关。有些公文,如周知性公文可以省略此项。主送机关的书写位置是: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 J+ X" X( J( s% B/ E(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具体内容,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
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用简洁的语言写明发文的依据、目的或原因等。主体部分是正文的核心,主要写明公文的内容或事项,做到重点突出,意见具体、明确,叙述有条理。结尾部分根据文种和行文关系的不同有不同的写法。这一部分后面将结合具体文例加以介绍。公文正文的书写位置是: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附件是公文的附属材料。有的附件是一些文字材料,有的附件是实物如照片、图表等,应当注明所附材料的名称,件数。附件是为了避免正文过长的内容隔裂而附,对正文起说明、注释、补充、证明和参考作用。有的公文,附件是文件的主体内容,正文仅起批准、发布和按语的作用。许多法规性文件就是这样。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 \1 h( Y6 w, [% y( H+ e(5)成文日期。公文成文日期一般以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法规、规章类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汉字标注,并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
(6)公文生效标识。公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4㎜,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7)附注。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3.版记部分。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版记中的反线、版记的位置等要素组成。
(1)主题词。主题词是能够反映公文主要内容和类属的、规范化的名词或词组。标引主题词时,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当词表中找不出准确反映文件主题内容的类属词时,可在类别词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使用的主题词不得超出主题词表的范围。每份文件的主题词,最多不超过5个词组。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用3号黑体、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 c2 l) Z! H2 P. q6 t# D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
(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是指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了解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标注抄送机关,应当使用该机关全称或规范简称、统称。一份公文要不要抄送,抄送给什么样的机关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既不要滥抄滥送,也不应漏抄漏送,以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 m; q8 M# ]+ J(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公文的印制工作一般由发文的具体办公部门承担。印发时间不同于发文时间,这是指公文开印的具体时间。印发机关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在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 H3 S- D$ Q4 @(4)版记中的反线。版记中的反线是指版记中各要素之下都要加一条反线,相互隔开,宽度同版心。
4 _3 h7 l' K: \ (5)版记的位置。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
4、公文的印装规格
) P; V8 d8 n9 }: _# S/ d3 _(1)公文用纸的规格
3 \4 ?1 d% q$ ~- }' x* r5 N" m0 y6 `公文用纸要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97mm×210mm(长×宽)。公文用纸的页边(留空处)与版心的具体尺寸为: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2)公文排版的规格和要求。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以3号字高度加3号字高度7/8的距离为一基准行),每行排28个字。要做到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合乎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3)印刷要求。公文应双面印刷,页码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BL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公文中未作特殊说明的图文项目,颜色均为黑色。
(4)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的距离为3mm~5mm
四、公文处理
1 D' `% u) P5 D(一)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及时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6 |; \" _, Q4 L, T: a, ]3 [. I0 L(二)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 Y0 O) B' `9 R Q4 Q- H2 }) l(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 c& t/ N q" s) V: t H& M4 |# Z0 z' H公文处理
4 b2 L/ ~2 E, }# a(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 p/ C8 A9 K1 T(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公文处理
(三)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 c/ X- L; J+ d- j8 z6 N(1)文稿形成:拟稿。撰拟公文文稿;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 g( M2 Q' G6 J' V8 b9 N(2)公文的制作: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 y- `' W+ Q9 h(3)公文的对外传递: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 P" ^& L% M" R(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 P$ n; r# A/ k* Q0 ~(四)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0 Q% c5 Y$ t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五、公文写作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
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8 q% _2 W5 T2 u$ W0 r ?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行文规定: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三)写作的语言运用
4 Y9 V9 c- ]2 F2 Y2 w5 i8 V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一、下级机关一般应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行文而不要越级行文。
二、行文常规: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应当使用平行文(如函、通知等),不能使用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更不能使用下行文(如命令、指示、决定等)。
* }. g0 G4 i5 e* a) M0 t三、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向上级的请示,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可以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当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所请求的问题;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单位行文时,应当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四、要注意党政不分的现象。党务和政务事宜要分别行文,凡属政府方面的工作,应以政府名义行文;凡属党委方面的工作,应以党委名义行文。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论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
4 p$ l5 P& y: z2 n* |& U4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 L# G) R) R& [! x8 h8 m- _+ c+ g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 q/ s- T a7 b" m0 d( B- J: y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注意几点:(一)条理要清楚。公文内容要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层次分明,中心突出,一目了然。(二)文字要精炼,篇幅要简短。(三)遣词用句要准确。公文要讲究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四)论理要符合逻辑。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产生歧义,耽误工作。(五)造句要符合文法,通俗易懂,并注意修辞。不要随便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对涉及一些平时用简称的单位应使用全称。。(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七)正确使用顺序号[ 一、(一)、1、(1)]。
# i8 _5 y7 V/ s8 S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3 T- C6 _) F4 M% E
|
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规范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则和办理办法。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写作和办理。 8 }! [9 a" o2 L2 V) O8 l7 v公文写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起草者具有工作实践的基础,懂得工作中许多微妙的关节,而在具体起草中要求较好的文字语言工夫。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需要特别提出公文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 y( M( N0 }; G$ P6 H3 O; @- q: S国家行政公文有12类13种,即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 a& ^) G) ]; ~# [$ ^; x7 C- \3 Z6 O公文主文结构,是指除了公文格式(外部组织形式即文头、主文和文尾及其各项设置)之外的公文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写作,是公文写作的难点。 一、标题 " R- b1 n8 [3 C9 J1. 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8 j# \4 m9 G! @2. 灵活式 A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 i* ?: E u' j5 a7 U% B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 z) Q( h: p+ L1 L2 T& J' Y# M4 OB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二、正文 4 e( } `# y# x, b y. Z1 O2 _/ w: Z, N; s1.主送机关(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正文 A.原由:一是依据: ' d' Z: F/ _2 g5 E; ]8 A7 H' E4 [%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简介人物及事迹 * b2 u2 v5 y. Q+ ~& g" i#文件: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 T; G1 i v: h#意义:议论:常用“是…” #作用:常用“将使…” & x7 g+ @1 s/ M) V, e3 H# h k1 d二是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 6 y( ]3 B4 y0 {2 JB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 或用句子表达) 8 a; y) d/ P' J* l1.并列式。常见。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1 p+ l( L4 }8 J6 c, _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 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 B+ m0 j/ j1 q8 Y2 q( _9 l7 q9 F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 R% |0 T0 i7 }( C4 i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一、(一)、1、(1)共四层。 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 C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 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二是希望、号召类。 从12类13种行政公文中选择出3种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模式化如下。 请示模式 6 q. h, t" M# A# L! x请示是向直接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必须事前行文,一事一文。上级应在一定的时限内批复。 ; X+ `! f1 G4 r2 h x4 F【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学校关于创办<校园文学>报的请示》。可以省去发文机关。 【主送机关】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在标题下面一行顶格写起。 # ^2 t4 [% f7 G1 [+ o( a" r, b: Z只写一个,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用抄报(在文末左下角写明)形式。 【正文】1。请求缘由。一写情况依据(往往用“目前”开头),二写目的说明(用“为。。。”开头)。 2。请求事项。分层分项写清具体要求,并说透理由,提出充足的事实和理论根据。同时,依据实际情况, 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作为上级机关进行判断和指示的参考。 . B$ f) v/ g3 Z2 t5 V3。结尾。只是一句祈使性的话:“当否,请批复”或“以上如无不当,请批准”。 【附件】可有可无。是随同请求的有关材料、图表或其它文件。在正文之后(隔一行)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印章、发文时间】 报告模式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询问的公文。一般事后、事中行文。不要求上级批复,行文较长。报告和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大同小异。常见单位部门的总结同时用于会议,成为报告。 【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 & |# x( a6 w- p- o: T1 l【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 【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为学习方便, 把报告大致分为二种: 8 D7 p' ~$ z9 _$ {% c5 k/ P4 H一是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政府及机关单位都要在大会上作此种工作报告。 ( s0 U* R- `' g1.情况简述:工作时间、地点、背景、条件或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种开头称为概述式。此外还有结论式(议论判断)、说明式(用“为了…”)等。百字上下。 2.成绩做法:这是主体。可以简要叙述一下工作过程。成绩常常通过数字、比较、事实来表现。安排形式有条陈式、小标题式、阶段式和贯通式。 3.经验教训:要有观点、看法和规律, 又要有具体的典型事例以及理论分析。常常占五分之一篇幅。 0 `( Q4 M& u0 h/ W, e9 `% y4.今后计划。往往写成今后的工作计划。常常占三分之一篇幅。 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 8 t& i2 L) Y& ~# ]- d二是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 # S$ f9 l& v* b/ l& ?; Y1.概述情况。讲清工作开展情况,或问题发生的原委,事项的起因和经过。 2.说明理由、做法和反映。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或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或说明工作做法,或写出群众反映。 F! M9 k7 k' s3 p* I3 o! D3.提出意见。写基本看法,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0 N D A C: d( `; U5 t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 【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求相同写法。 最后写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写发文时间。 " I5 r% m" l8 X( i2 T& P9 I通知模式 通知是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和任免干部所用的公文。它是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根据其作用分为五种: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 : T9 @% R2 M/ G6 y1 g3 [( S; H. v【标题】灵活,甚至只有“通知”这一部分(内容不大重要又是周知的)。但批转性通知的标题按照《办法》“准确简要”的规定,省略文种,即:“批转(或转发)+(始发机关)原文标题”。 & ]! J3 K) h# }. w8 Z, b【主送机关】直接上级。 3 L+ @, A! q6 x) ]! m* }$ D! h& n$ ^【正文】 * M/ @; x# e1 b2 Y0 [发布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主体(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批语”。如:“现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0 e# p/ p' q7 D- l( a9 W事项性通知:原由+事项+结语(特此通知) / p7 A' a! ]& B0 R# K会议通知:名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报道时间和地点、需带材料等 任免通知:格式固定 ) t6 @# L8 Q$ ]5 p: y2 H3 j【附件】可有可无 【发文机关】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并且标题下有发文时间的不署。 . L! a6 s- z' `; ~ e$ W【发文时间】用汉字小写数字 |
公文──就是公务文书。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形成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或称文件。
公文的特征
( S& h0 a) d- E4 x5 ~一、有鲜明的政治性。
二、有法定的作者。法定作者,即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
1 D3 S1 W. Y* L! T三、有法定的权威和特定的格式。作为机关的喉舌,公文可以代表机关发言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因此,制发公文必须统一格式,不能各行其是。
四、有现实的效用。
* S i/ s" W4 T2 F1 s公文的作用
一、有上传下达、互通情报的作用。
6 a: s ^0 g) z- Y7 n7 F二、有工作依据和凭证的作用。
- {3 d1 _6 C! A: i三、有宣传教育的作用。
+ n4 i8 @8 _9 F3 l四、有规定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
; Q* V) n, \: T9 p公文的格式
+ K7 S( b$ w) Z/ m- L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
4 d: f/ X, X+ W一、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如:《延华集团董事局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延华集团董事局”是发文机关,“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 F3 x1 K" t9 n; [+ J( K$ O( O二、主送机关。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 H1 p( }# _9 {3 H- ~4 t8 B" F三、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3 F7 v, V6 E2 j- t( b' N$ w五、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 w+ k1 E# R( X# O% {六、主题词。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 任免 通知”,“财务 管理 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 \& A5 B; r7 W# J Z0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公文末页下端。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 E/ C: D) [: W$ ]$ O. A0 v八、文件版头。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 F/ f+ D( n1 S; q; l十、签发人。许多文件尤其是请示或报告,需要印有签发人名,以示对所发文件负责。签发人应排在文头部分,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一般格式为“签发人:×××”。
, l) C6 v3 v. ~# h: E十一、机密等级。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公文标题的左上方醒目处。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 H$ q, a1 i2 [0 J$ B9 U. ]十二、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送达和输时限的要求,分为“急件”、“紧急”、“特急”几种。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 k% d" e1 a+ i% X- W十三、阅读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十四、附件。这是指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它也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b3 Y: u" z1 x: Q) d! q* }. p十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公文的行文关系
, E A7 F4 v6 S行文的关系,指的是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注意:
一、下级机关一般应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行文而不要越级行文。
4 X! U; F/ A' `+ {' X+ X二、行文常规: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应当使用平行文(如函、通知等),不能使用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更不能使用下行文(如命令、指示、决定等)。
. X1 z' X( M" Z, r" Z三、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向上级的请示,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可以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当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所请求的问题;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单位行文时,应当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8 k% G- }% q; O四、要注意党政不分的现象。党务和政务事宜要分别行文,凡属政府方面的工作,应以政府名义行文;凡属党委方面的工作,应以党委名义行文。
+ `/ G. [4 Y* E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论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 b1 S( G/ F+ k1 h! N% A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 W8 \8 ~$ _: J0 r! e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注意几点:(一)条理要清楚。公文内容要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层次分明,中心突出,一目了然。(二)文字要精炼,篇幅要简短。(三)遣词用句要准确。公文要讲究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四)论理要合符逻辑。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产生岐义,耽误工作。(五)造句要合符文法,通俗易懂,并注意修辞。不要随便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对涉及一些平时用简称的单位应使用全称。。(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七)正确使用顺序号[ 一、(一)、1、(1)]。
3 z+ [4 i9 Y+ q& K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公文的种类
4 O8 k" F f }1 r. G7 t1 z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一九八一年二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九类十五种,即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求、批复、函。这些文种近视眼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 K+ O- ^8 Y/ N& m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求、报告。
. K2 ]( ~+ Q+ [# ~) ~平行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函。
下行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2 W* I/ _# @1 p1 i1 z5 |3 b, @& r延华集团和各成员企业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只有请示、报告、通知、通报、函五种。
; \2 i8 M6 [5 b1 W T, T请示和报告
) o- H9 S C& X6 }; H, D一、请示。请示是向主管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或问题作出指示、给予答复、审核批准时所使用的公文。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是要求上级机关给予答复的文件,而报告则是不要求答复的文件。
. p: T9 N1 m( @- x(一)什么事情应该请示?
* W$ a. Z: } p* x0 {3 T一般而言,凡向上级请示的问题,应属于以下几种情况:
1、属于主管上级单位明确规定必须请示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
2、对现行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不甚了解,有待上级单位明确答复才能办理的事项。
x1 x1 r1 |3 i" z4 ?3、工作中发生了新情况,而无章可循,有等上级明确指示才能办理的事项。
4、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行规定,有待上级重新指示才能办理的事项。
5、因意见分岐,无法统一,难于工作,有待上级裁决才能办理的事项。
0 a# I8 Z" g6 T \6、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开展工作,但因事由重大,为防止工作中失误,需请示上级审核的事项。
/ E7 k1 g$ V( p% X- H7、按上级明文规定,完成一个任务,需报请上级审核的有关事项。
q3 J# X5 p$ {7 c+ K) t(二)撰写请示需掌握的三个要领:
1、详细、准确地写明请示事由。不仅应在标题上写清,还要在在正文里写明请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向上级请求。请示事项要专题专文,以便上级及时答复。
1 Z/ D. @" t& ^( ?2、明确提出本单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供上级参考。意见要写得有理有据,必要时可引证有关的现行政策、规定条文。如本单位意见分岐,要分别陈述不同意见的内容,并加以分析比较,还可提出倾向性的意见,供上级权衡、批复。
3、具体提出对上级的要求。包括希望按某个最佳方案批示;由于时间限制,或事态严重,希望上级尽快答复,甚至务请在什么时限内答复;提请上级批复时需要注意或强调的问题,否则可能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在上级正式批复前,建议上级同意暂先按什么原则进行工作;等等。向上级提出上述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及时、准确的批复,但行文中切勿使用要挟的言辞。
二、报告。报告是陈述性文件。它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可分为专题报告、综合报告、总结报告;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报告、季度报告、月份报告和工作进程报告等。
为了陈述清楚,报告的拟写方式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经验;三、问题;四、今后意见。如果属于自我批评、工作反省的专题报告,也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况;二、原因;三、责任;四、处理情况和意见。
9 j8 W8 }: K( O- c2 ~; I4 V通知
通知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文体。凡需要特定机关和人员知道、办理的事宜,都可以用通知。但也不能因为通知便于使用而滥用通知。
A$ X7 v9 x& `' i& m通知可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一般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通知”五种。这里仅介绍“一般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通知”三种。
一、一般性通知。在上级机关的有关事宜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如:庆祝某个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差错,请下级机关报送有关材料等,都可使用这种通知。这种通知,要交待清楚所通知的事项,如何办理,有什么要求等。
二、会议通知。上级机关要召开比较重要的会议时,一般都要提前通知所属有关单位,这就是会议通知。这种通知要求写得明确具体,交待清楚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参加人员、会议地点、报到地点、携带材料以及其他有关事宜。如果这些事项交待不清,丢三拉四,就可能影响会议的按时召开和正常进行。
$ R7 x; u$ _2 T9 D三、任免通知。上能机关在任免下级机关的领导人或上级机关的有关任免事项需要下级机关知道时要发任免通知。这种通知的写法比较简单,一般只要写清楚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文件,以及任免人员的具体职务即可。
不论哪种类型的通知,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知一般都要有一个符合标题“三要素”(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标题,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通知什么事情或要求做什么事情。有些机关简单地使用“通知”作标题,这是不确切的,应尽量避免,更不应提倡。
* ~$ @, ]9 U8 R2 K) W) A; p二、被通知单位就是文件的主送单位,有的通知往往不写被通知单位,这是不妥当的。
0 A& c8 g" o. C# C, c, d三、如果所通知的事项需要被通知的单位尽快知道,可在“通知”之前加“紧急”二字,这就是常见的“紧急通知”。
) V. e% e7 G0 h' b通报
( j& q: N: K! f- ]4 D0 X通报是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好坏典型事例等,通知所属下级单位的文件。
通报的作用在于沟通消息,互通情报,使有关单位和组织了解工作的进程,树立全局思想,安排自己的工作;或使其学习他地、他人的经验,见贤思齐,推动自己的工作;或使其记取他地、他人的教训,引以为戒,警惕类似问题的发生。因此,撰写此类公文,要放眼全局,拿准所通报内容的普遍意义。要事实准确,把时间、地点、人物、数据、事例、背景都书写清楚。要目的明确,对其原因、影响、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地总结,使人得到教益。
通报采用叙事的写法,总的要求:叙事清楚,简明扼要。
函
函,即信;公函即公务信件。它是上下级和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在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时所使用的文体。函的特点是不受公文规定的严格限制,如不用正式文件头,也可不编文件号,有时还可不拟标题,因此用起来极为简便。
" V" [! {- Y# B4 [& b! K公函大体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询问一般事宜,或上级机关答复或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
二、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有关事宜,
; R7 b( x" t6 Q0 H& b1 i三、用函来通知一般事项。如通知开一般性的会议、要求下级机关报送某项材料或统计某些数字等时,也常用公函。
四、向上级机关请示较小事宜也常用函。
+ t' N' a1 N D5 Y) S- J函件采用书写、复印、打印、传真等传递方式均可。
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
( B. f4 P1 A, w1 ^凡以机关名义制发的各类文件,均须按以下程序处理:
制发文件单位拟稿
. N# w3 x( E' F; `0 t' h7 g' `送机关办公室核稿
呈领导审阅签发
7 A4 L. s$ q6 ?( }4 [机要员登记编号
8 @; j7 e: Z& W" |! ]: T' r( k打字校对付印装订
机要员用印留存
* O: @, g% X; F4 U& K, t) q7 Q1 L发文单位发出文件
0 d" @7 g5 u' m ~! F3 v* m日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