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中国图书评论协会高明光讲座实录:生活、读书、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laomi    时间: 2011-8-25 17:34
标题: 中国图书评论协会高明光讲座实录:生活、读书、思考
 提要:当一个人越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这个人则越会觉得自己渺小的犹如一粒沙。这就是知识所带给我们自身在修养上的谦卑。的确,书是生活的大学、知识的大厦、力量的源泉、精神的支柱、人类的导师!善读、慎读、选读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读书能读出人的情感,读书能读出人的耐心,读书能读出人的经验,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读书能丰富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追求看图和上网的时代,潜心读书仍然是与时俱进的追求。
  高明光(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我这个人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但在退休之前,大部分看得书都不是我所愿意看的,是别人指定我去那么做。退休以后,有了富余的时间,我才去找一些我想看的书。书看得很多,没办法都拿出来讲,所以我就选了一本书作为基础,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本书就是方立田先生写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以《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作为线索,来谈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主要有三大理由:一是这本书可能读得人不会太多。这本书不大好读,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读了一遍,感到不甚了了。现在,第二次再读已经读了一大半,感觉还是不太清楚。这本书如果作者不坐20年、30年的“冷板凳”,是写不出来的。它先把中国佛教从传入以来的各家各派的基本观点、宇宙人生和心性,同印度哲学相比较,然后作者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内容博大精深。因此,没有相当的功力是写不成的。这本书读起来十分困难,我读起来也很困难,但总算有点收获,希望能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心得。二是佛教在当代中国很兴旺。我喜欢“到处走走”,去各地的寺庙看庙宇。一见寺庙香火鼎盛,就问香客们为什么来此烧香,他们的理由各种各样。更让我感触的是现在修了很多新的大庙宇,小的变大,旧的变新,景点的导游们成了布道员,而不是导游员,他们对佛教不大懂,但是又到处去布道,常常告诉游客这个或那个菩萨灵验,你磕头就是。这完全将宗教当布道,我很不赞成,而应该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去看待佛学问题。三是有人把佛教简单斥之为唯心主义。这个观点几千年来流传不绝。我认为有许多很深刻的智慧存在于佛学之中,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否定了,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理由,我想以此书为线索谈几个问题。我不是系统的谈这本书,就讲里面的一些观点,然后谈谈我的看法。 . f) m6 z c! ~7 [, L5 k- I( C


  佛为何常在
  佛为何常在,就要从佛教怎么创立开始讲。很多书上都讲到了这方面的事情,方先生说:“释迦牟尼看到民间苦难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苦恼,还有生老病死,他就想这个人怎么这么苦呢?怎么能解脱一下,不受这些苦难。”因而,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要追求断除人生的烦恼和解脱生死的痛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一个解脱之道。这样一个宗旨,使我一直在思考它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虽经波折而不断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一个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将它梳理了出来。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我到普陀山普济寺游览,普济寺的方丈戒忍大师同我们一起探讨当前的宗教政策,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他认为我们现在的宗教政策很好,但是对现行政策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感到困惑。我对他说当前的宗教政策是从实际出发的,只要宗教还有存在的理由,那就要有相应的政策。他接着问我佛教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我想了一想,想到了三点:一是世界还有未知的部分,因为对于未知的部分,宗教会给你提供一个答案;二是人世间还有痛苦,有痛苦宗教就会给你提供一个安慰。三是人对死亡还怀有恐惧,宗教会提供一个临终关怀。说完后,戒忍大师觉得佛教还要存在很长时间,因为这三个条件是很难克服的。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存在的总有它的理由。那么,这三条存在的理由,可以作为学问,也可以作为一种信仰。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不相信神,但是,这三条佛教存在的理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是可以从中得出一些知识的。认为世界有未知的部分,说明人的认识能力从理论上说是无穷的,但是这个无穷无限的认识过程,要有无数的人,一代一代慢慢接近它的。每一代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那世界就将存在未知的部分。未知的部分在我看来都不是宗教提供的。比如说人的起源,宗教各有各的说法,有女娲捏土成人说,有上帝创造亚当夏娃说等等,但是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世界不断的有未知部分,但这些未知部分,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去探索才能解决。佛教只是提供一种思路。
  人生下来就有痛苦。痛苦和快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痛苦就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痛苦的解除,既要有思想的也要有物质的方法,思想的方法是固然不可少的。但是这种思想的办法,不是如佛教所说,把痛苦看作是虚无的就能解决,因为痛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曾经跟有些同志开玩笑,说愁是一种痛苦,而解除愁的办法就是解愁须知愁无用。如果有用,今天发愁,明天问题就能解决,那大家就都坐在这里发愁好了,最后肯定解决不了,还是要去面对。
  至于死亡,更是一个永恒的秘密。因为真正死过的人,他没法把自己的感受告诉活人,人永远不会知道死是什么感觉。真正死亡的感觉谁都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宗教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在死亡的问题上,我觉得有一个故事说的很有道理。它说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他被人称为哲人皇帝,他认为死亡像生殖一样是自然的一个秘密,是同一些元素的组合和分解。同时,他说:“不要蔑视死亡,而是要正常的表示满意,因为这也是自然所给予我的一件事情,就像年轻、变老、接近和达到成熟,长牙齿、长胡子和白发,怀孕、生殖和抚育以及所有别的生命的季节所带来的自然活动都是一样的事务,分解和消亡也不例外。那么,这就是一个人反思的意志。不要轻率地不耐烦地对待死亡,而要把它当作自然界的一个活动静静地等候它,也准备着你灵魂脱出,这一皮囊时刻的来临。就像你等待你妻子的分娩一样。”两千多年前的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就已经把死亡看成一个自然过程。现代人却还纠结于死亡的痛苦,因为恐惧死亡,而不愿面对现实。逃避是逃避不了的,因为已经作为一个人存在于现世。把死亡相同之后,从猿到人,一代代都是这样更替,人类的延续是个自然过程。
  因此,由于这三大理由的存在,所以佛会常在。

) r8 o" Z0 Y( i; ~5 r% X2 a+ i


  如来为何
  如来是什么意思,方先生的书上多次谈到这个问题,特别讲到佛教有关的如来藏,它指人心内部有一颗成佛的种子。我查了一下如来的解释,辞典上是这么说的,如来是释迦牟尼的十种称号之一,意思是说从如实之道来,开创并揭示真理的人。方先生认为如来就是如始发而来,既由真理而来而成正觉的意思。所谓正觉是佛教里讲得大彻大悟的意思。佛教释迦牟尼有十个称号,而一讲到如来就能让人联想到佛祖,说明如来最能反映佛教的根本宗旨。
  佛教教育人解除痛苦,解除生死的痛苦,解除人生的烦恼。它的根本途径是让你认识到身边周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有限的、虚妄的,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再让人认识到身边的一切都是暂时的、虚无的、有限的,进而佛教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永恒的、无限的。这也正是如来所反映的思想。由此,我得出自己对如来的一个解释,这个解释也不是完全由自己想出来的,是得到禅宗里边有一个禅语的启发。这个禅语是这么讲的,有一个大和尚问徒弟们佛从哪里来,小和尚们都答不上来,有人说佛从西方来,有人说佛从东方来,答案各不相同,大和尚沉默不语。受到这个启发,我想如来就是说,我如我所来的地方来,我如我要去的地方去,空间上是没有界限的;我如来的时候来的,我如去的时候去的,时间上也没有界限。因此,如来是永恒和无限的一个象征。想到这一点,就能对小说《西游记》里的一个情节恍然大悟,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正是因为如来原本就是无限和永恒的,孙悟空怎么能翻出无限呢。
  由此,我还想到人追求永恒是一种内心最重要的冲动。方先生说:“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独立主题,向往与自然,同样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向往与自然的统一是人的最深沉、总强烈的内在的愿望之一。”他认为人是从自然界进化出来的一个主体,所以内心有各非常强烈的愿望,就希望能跟自然一样的无限和永恒,这个愿望表象在我们百姓生活当中,就有如寿比南山、天地同寿等美好祝愿,是一种希望同自然同在的冲动。
  这种追求永恒的冲动是佛教的说法,但在我看来永恒如果要像过去那样追求长生不老,是绝对实现不了的。因为从古至今,有那么多人追求长生不老,却没有一个人实现。人又有追求永恒的这种愿望,那么,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途径能够实现,一是个体所从事的事业是一代代人不断延续下去的,事业的永存中就有个体的一份,这也是个体的一个永恒。个体去参与了事业,事业得以长存,个体也享受了一份永恒。二是对子女的良好教育,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子女一代一代能健康成长、有作为,对父母来说也是在享受一种永恒。三是不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看得越重,你就被缠得越累。目前最现实的就是钱,没有钱是不行的。现代市场经济中,没有货币等价物来进行交换,什么都换不来。但无休止地去追求钱,使人为钱所累。与其为钱所累,不如看点佛学,把身外之物看得轻一点。现在我们也有吃有穿,想要享受,那享受多少是个头呢。有人说要留给子女,我倒是相信一句古训叫:“贫家出孝子,财门出恭亲。”
  这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如来是什么,即如其所来,如其所去,如其所来的时候来,如其所走的时候走。

0 L+ R6 {: j- P


  缘
  方先生在书中说:“万物因缘和合无自定性,是大乘佛教的世界观。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现实存在的基本看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决定自身的独体的实体。”意思是说,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由来,都是有了因和缘以后,和合在一块出现的。没有这个原因就没有这个事物,这个原因消失了,这个事物也就没有了,所以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实体,实体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这个说法我本人并不同意。因为我本人是唯物主义者,而他很强调事物的生成过程和它的变化过程跟因缘的关系。因和缘在佛学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比较好理解,就是有因有果。但是缘虽然读得多,却很少有真正理解它的。一次去武夷山,我和一个叫泽道的和尚对缘分做了归纳,这个和尚是个大学生,苏州佛学院毕业。我们归纳出四条对缘分的解释:第一,机缘。有幸到寺里来,正好泽道和尚也在,能见到泽道和尚,在时间上有缘分,这就是机缘。第二,地缘。比如虽然今天你来了,我也在,如果你从前山而过,我在后山而坐,那也见不上面。正好你到这来,我在这儿坐,咱俩就碰上了,这就是地缘。第三,事缘。比如你到这来了,想谈论佛学的问题,正好我也想谈论佛学的问题,于是有了共同的话题。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话题,虽然我也见了你,你也见到了我,我们点头就过去了,这也无缘。第四。心缘,比如你到这来,也碰到我,也谈了佛学,如果咱俩话不投机半句多,说两句就结束,这不叫缘。俩人越说越投机,心有灵犀,这叫有心缘。四个缘都具备,你才真正具备了缘分。
  由此,让我联想到很多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没成功是因为没有机遇,没有结婚,是因为缘分未到。我认为这其中缘是有的,所谓因就是内因,缘就是外因,内外因结合才有结果。缘分最让有它机巧的一面,不是人所支配得了的,但我觉得缘分也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比如说那一天如果我没有兴趣去逛永乐禅寺,就碰不到泽道和尚,如果我对佛学一点兴趣都没有,一无所知,也就跟他谈不起来。所以缘分不是坐等来的,等天下掉下缘分,这是不行的,还得积极去争取,去创造。
  我是大学毕业工作了十多年后,赶上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机会,重新回到学校读研究生。当时所报的专业招16个人,1000多人报名,这1000多人都有缘分,但是就取了16人,这个机会就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要成才,本事是基础,机遇很重要,我对自己为人处事概括了一个原则,就是凡是尽力而已,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意思是说凡是我遇到事我尽力去做就是了,得到了我不忘乎所以,失掉了也不会丧失自己。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班里40个人,我在我们班级算是成绩好的学生,但绝不是第一、第二。在毕业工作以后,我在班里算是不错的,因为我有这个机遇,别人没有。其他人一分分到一个县里,再怎么干他的事业成长空间都是有限的。但是,我没有因此忘乎所以,我始终把我自己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没有什么了不起。万一失去了,也不要丧志,别人成功了,自己没成,必定人家有比你高明的地方,但是还要坚信自己能力。

7 y! Y4 }$ V8 A


  求佛莫如多做善事别作恶
  求佛莫如多做善事,别作恶,实际上就是个因果报应的问题。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曾经跟一位领导聊天,聊得天南海北,扯得很远,后来突然问我说:“你不是搞这一行的吗?读过佛经的人有多少?”我说:“读过佛经的人可不多。尽管本人学的是哲学专业,佛经我都没读过。”他接着问:“那信仰佛教的人有多少?”我说:“这个可不少。”他又问:“为什么读过佛经的人很少,而信佛教的很多呢?”这让我一时语塞,还真想不出一个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他自言自语地说:“因为佛教里边的最根本的几个观点,老百姓听之能懂,想之觉得有理能接受。比如说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因果报应论是佛用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它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的。强调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善因毕生善报,恶因毕生恶报。佛教把因果报应,视作支配人生命运的绝对不可抗拒的法则。
  随着佛教的传入,因果报应理论对中国人生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以至到现在人们还很信它,其中原因我认为是两个:一是它自身确实反映了世间的一种因果联系。虽然这种反映是不完整的,是歪曲的。但它确实反映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不存在一种无故的结果。二是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惩恶扬善的愿望。现在作恶,迟早会有报应的观念,从心理上发泄了惩恶的心情。有的人善了一辈子,可能遭遇很多挫折,但坚信善有善报,这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世间万事虽然是有原因、有结果,但是不能把原因和结果绝对化,佛教在这点上就有些太过于绝对化了,认为有原因一定就会产生结果。有人恶了一辈子,可依然活得很安逸,有人做了一辈子善事,到头来活得很狼狈,佛教的解释是这世没有报应,来世也是要付出的。对于这种认识,我心里不以为然。我认为下辈子是个虚幻的概念,现实人生是很现实的,来世的说法是对强者的一种神话,它将来世同前生相联系,一个在现世很凶恶很富有的人,被认为是前世做了好事,一个现世受苦受穷,被认为是前世造孽。因此,我认为这种理论是对弱者的一种安慰,对强者的一种神化。我提倡现实人生,所以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只求今世》,表达的是要把今世过好,不在意虚幻将来的思想。
  人们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我看来,这句话要表达的第一是给出路,如果有悔过之心,就要给人以出路,第二是做了坏事后去求佛,并没有真正放下“屠刀”,只有去自首、退赃,才是真正的放下“屠刀”。梁启超很信佛,他说:“善和恶是不准抵消的,恶业受完了报才算善业的帐,若是正在享受善业的报应的时候,又作了些恶业。善报完了又要算恶的帐。曾经造过的恶业,并不因忏悔而灭掉,要寻完报应以后才会灭掉。”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善恶不能相抵的思想,因此,求佛莫如别作恶。
  作恶的另一面是行善,佛教教育人要多做善事,我是赞成劝人向善的,但佛教所说的善和我们讲得不太一样。佛教讲的善,是符合佛教的教义、教规,能解除痛苦、招感正果有利于解脱的品行。我对这个定义不太赞同,难道只有符合佛教的定义才是善,不符合就不是善吗?我认为,所谓善就是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他人的事。有人同我争论这个定义,他认为善就是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心静如水。这个定义让我很有启发,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善不思报为上善》。老子讲上善若水,意思是水滋润万物而不求人们去夸奖,也不求人们报答。有人会认为这是自我欺骗,给负心者、白眼狼做好事,他也不会对你好。我认为这时候受惠的人应该有中华传统美德,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善的人,应该有善不求报的精神,如果你做善事是为了求报,轻者是动机不纯,重者是行善寻租。所以真正的善是一种奉献。
  中国道教协会的会长任法融写了一本关于老子道德经的释义,其中有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一个人有了道才能有德,生夫有道他才有德,道在人身上表现出来才成为德,所以真正有奉献精神的人,是身上有道的人。道是信仰,有自己的信仰和人生追求,这个人才能有德,所以真正做善事,我觉得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和人生追求,那样你做善事,才能善不是报为上善,才能达到上善的境界。

. ^) s6 z. g D- b

 

1 K' @& u0 y9 W3 W0 W/ T. {1 x0 \

  知天命解脱人生
  佛教以解脱人生为它的根本宗旨。我不太赞成佛教的解脱方法,它把周围的事物都看成是虚妄的、暂时的、空的。人总想解脱自己,少些痛苦多些幸福。追求解脱是种正当的要求。在我看来,解脱的方法就是知天命解脱人生。这句话来自民间的一个说法,就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随心所欲。人的认识水准,要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行。四十不惑,就是不被迷惑,耳聪目明。五十知天命,六十才能随心所欲,那么,我认为知天命是一种解脱。有人说这个解释不对,天命有天命的含义,字典上解释是,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意指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虽然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跟老百姓说的不一样,四十不惑,怎么五十倒迷信起来了,迷信也是种惑。所以我想给天命来一番解释,并试图通过自己50岁前后的变化,得到知天命的含义。
  第一个变化就是遇事比年轻的时候想得多。年轻的时候,一遇事就是出马一条枪,没有想那么多。到了50岁,就考虑的很多。
  第二个变化就是不再眼中只有大目标,心中想得比较具体。年轻的时候是豪情满怀。我记得我上高三的时候,有篇课文叫《亲爱的朋友请你想一想,几年以后你在什么岗位上》。“亲爱的朋友请你想一想几年以后你在什么岗位上,也许你在大邑和鞍山,勤劳的操作在高楼旁。也许你在崇山峻岭为祖国寻求无尽的宝藏。也许你在群山环绕的农村小学,向孩子们述说美丽的理想……”现在,我就想我得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我搞学问,起码不能低于我的师兄弟们,如果我在仕途上,那么应该得到我应该得的,不求非分,但是该得的我还是得争取。人变得想事情想得比较实在。
  第三个变化是变得没有那么争强好胜。


作者: 西湖人家    时间: 2011-10-14 20:55
很想看下半部分,呵呵{:soso_e120:}
作者: 石头的的    时间: 2012-4-6 16:19
1我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作者: 余之舰    时间: 2012-8-8 10:14
年轻的时候,一遇事就是出马一条枪,没有想那么多
作者: fengld    时间: 2012-12-3 12:29
金融问题很重要,中国的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作者: 沧海行云    时间: 2023-2-21 10:10
第二个变化就是不再眼中只有大目标,心中想得比较具体。
作者: 西西2023    时间: 2023-10-26 09:51
第三个变化是变得没有那么争强好胜。
作者: 楠得一鑫    时间: 2024-9-11 16:52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很想看下半部分,呵呵{:soso_e120:}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