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 卢 贺 [打印本页]

作者: 云南老秘    时间: 2011-8-25 07:09
标题: 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 卢 贺

    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力度。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首先要弄清楚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幸福科学认识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幸福创造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我们体验幸福、认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本质特征。对这个核心观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人民群众是幸福的主体。社会主义幸福观,首先是人民的幸福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主体。人民幸福观,要求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我们自身幸福的毕生追求。

    (二)理想信念是幸福的基石。社会主义幸福观是高尚的幸福观。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幸福的基石。信念的失缺,就是精神家园的丧失;信念的动摇,意味着幸福大厦的倾覆。只要信念坚定,幸福就与我们同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面对敌人的屠刀,革命烈士之所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就在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社会主义幸福观,要求我们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三)科学发展是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发展的幸福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幸福的未来。发展幸福观,要求我们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在发展中共享幸福,在共享幸福中加快发展,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公平正义是幸福的灵魂。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公平正义的幸福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幸福的灵魂。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幸福观,要求我们把维护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现公平正义、维护人民幸福为已任,加强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这种紧迫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幸福,都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痛苦基础上的少数人的幸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让全体人民生活更舒心,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检验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二是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也就是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50年,也就是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主要目的,都是要让广大人民过上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三是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往往以利益矛盾及其关系的形式出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有普遍认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共同的社会愿景。我们要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让全体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以巩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领导干部负有重要责任。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领导干部的幸福观,对整个社会正确幸福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践行正确幸福观的典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首先,要坚持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统一,做一个有信念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息息相关。个体幸福是社会整体幸福的充分体现。社会整体幸福包含着个体幸福,又要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创造。社会整体幸福高于个体幸福。为了社会整体幸福,必要时可以牺牲个体幸福,但决不能以损害整体幸福为代价来换取个体的幸福。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忠诚党的事业,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好事、干实事;始终淡薄名利,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始终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实践表明,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将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有机融为一体,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其次,要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做一个有追求的人。物质条件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影响着精神生活。但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新余市罗坊中学退休教师蒋国珍,自己过着异常节俭的生活,却顷其所有去资助贫困学生。他助学50多年,累计捐资50万元,超过他离休工资的总和,得到他资助奖励的学生有2万多人。当别人对他的异常节俭疑惑不己时,蒋国珍道出了自己心里的秘密:“追求物质享受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我把每一分钱节省下来,帮助那些困难学生,我感到幸福快乐。”雷锋传人郭明义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在蒋国珍、郭明义的内心世界里,追求精神生活的幸福远比物质上的满足更有价值。可以说,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心灵寄托、精神生活都是领导干部应该关注的焦点。既讲物质幸福,更讲精神幸福,才是幸福的辩证法。

    第三,坚持高尚情操与健康情趣的统一,做一个有品味的人。高尚的情操本于真,源于善,成于美,是真善美的统一。情操高尚的人,大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品位。世纪伟人毛泽东,志存高远,兴趣广泛,他酷爱自然,博览群书,醉心诗词,擅长书法,爱好体育,畅游江河,处处显示出高雅的生活情趣。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和考验,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四,坚持党性与保持个性的统一,做一个有本事的人。党性与个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党性是党员的灵魂,是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体现,是党员的普遍性。个性是党员的特点、特性,是党员的特殊性。坚持党性与个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党性修养,经受党内严格的政治生活锻炼和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同时,又要尊重个性,保持个性,珍惜个性,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特长,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强人、追求幸福的高人和创造幸福的能人。

    (作者系市委第一巡视工作组组长、市纪委第一工作委员会书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