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抓” 当好“五员”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对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
———无锡宁波人才工作带来的启示
李源潮同志在中组部举办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贯彻落实全国人才规划纲要培训班上专门就组织部门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今年召开的江西省人才工作会议上,新余被确定为全省人才发展与管理改革试验区之一。为贯彻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09>李源潮部长的讲话精神,学习发达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经验,特别是组织部门如何发挥对人才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近日我们特地到无锡、宁波两市考察他们的人才工作,很受震撼,也很受启发。
一、无锡宁波人才工作的特点
——抓宏观指导。无锡提出建设“人才高地”和“人才特区”,把无锡建设成集聚高层次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东方硅谷”。全面组织实施了无锡千人计划、530计划、后530计划、泛530计划、三大产业引才工程、“7+1”高校合作工程等一系列人才工程,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创意“三创”平台和政产学研联盟,人才强市战略向纵深推进。宁波提出建设三个“特区”(人才特区、国际人才特区、物联网人才特区)和一个试验区(国家人才发展与管理改革试验区),把宁波打造成“三港一高地”(人才开放港、人才自由港、人才创业港和人才高地)。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发布宁波人才蓝皮书———《宁波人才发展报告》和“人才紧缺指数”、人才开发目录,进一步增强人才开发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抓资源整合。一是全面整合人才、科技和教育等资源。宁波从2006年起将人保局、科技局、教育局等部门分散组织的人才招聘、科教宣传等活动整合为一体,举办“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现已连续举办了5届,五年来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和百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参会,参会总人数突破15万人,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500余项,引进“四高一新”人才3000余人,柔性引进院士等高端人才30人,外国专家50余人,引进、共建高层次研发机构30余个,签约科技合作项目144项,合同和技术交易金额近10亿余元。人才科技周活动相继获得了国家、省、市一系列荣誉称号和奖项,已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综合开发品牌载体。二是整合工程培养、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结对培养、项目培养等各类培养资源,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和创新团队建设,精心打造培养载体品牌。宁波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留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办企业280余家。三是整合市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精心打造政产学研联盟。无锡通过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一院七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形成了以“7+1”政产学研联盟为代表的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模式,目前成功构建产业联盟21个,集聚高校科研机构305家、企业877家,累计签订合作项目2500多项,研发投入超过75亿元。无锡高新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无锡市被确定为全国人才工作联系点。
——抓政策创新。一是加大人才开发政策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两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的决定》、《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意见,强化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扶持。同时,还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管理等措施和办法,基本形成覆盖人才战略规划、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流动保障等方面的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二是健全流动保障机制。两市强化落实毕业生配套优惠政策,继续实行本科生“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和企业流动。宁波市对进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留学人才资助经费和创新创业资金,落实各项人才引进配套措施,6年来共发放异地安家补助费和一次性住房贷币补贴等各类人才补贴5000余万元,有效构建了高效快捷的人才流动绿色通道。
——抓服务提升。一是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两市转变政府职能,推行阳光服务,推进阳光人事,开展阳光工程,确保人才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同时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仲裁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各类人才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无锡实施“三重”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开展有针对性、前瞻性和个性化的人才工作服务。宁波加快人才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分配人才公寓1750套,在建2500余套,加快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医院、学校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二是实施重奖激励。宁波专门出台《人才奖励办法》,设杰出人才奖、有突出贡献专家奖、优秀留学人才奖、服务人才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等等。今年评选首届杰出人才奖每人奖金就是60万元,另外设立了最高奖励为150万元的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科技创新特别奖也由原来每两年一度每人奖30万元增加到每年一度每人奖60万元,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无锡宁波人才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人才是高层次的发展要素,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骨干的重要来源。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height=300>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落实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职责。这是党中央对组织部门的高度信任,也是赋予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在这方面,无锡、宁波作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城市,抓人才工作与其抓经济工作一样,也都走在全国前列。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看起来是投入不足、条件不好的差距,其实不然,正如市委李安泽书记所指出:“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表面上是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实质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无锡宁波人才工作之所以走在全国的前列,最根本的还是他们各级领导思想解放,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灵活的体制机制。这无疑给我们中部欠发达地区组织部门更好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切实抓好人才工作以极大的启发。
——要当好规划员。“党管人才”、“牵头抓总”,不是用计划代替市场去配置人才,把人才都管起来、统起来,也不是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更不是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人才,使人才失去发展空间。“管”的核心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破除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旧有模式,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应重点建立健全“四个机制”: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人才选拔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真正使能者有其位、适者有其岗;以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出发,突出人才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地域界限和身份差别的限制,让无形的市场之“手”撬动人才资源市场,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集聚、交流、辐射和调节作用,形成人才的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新格局;以人才贡献为主导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人才的评先评优、入党晋级、选拔任用优先考虑,同时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制度。
——要当好督导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体制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新余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引才留才优待政策近百项,其中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产业引进与平台引进相结合、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等“四个结合”促发展领先的做法还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高度评价。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又提出了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543211”工程、六支人才队伍“强能提素”工程等三大人才工程。今后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抓好政策兑现,督促工作落实。同时继续完善已出台的政策,并站在全局高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出台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措施,为人才事业优先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要当好协调员。组织部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亲自抓的,要认真负责地抓;该其他部门抓的或者其他部门可以抓好的,要积极主动地支持;需要组织部门出面协调的,要义不容辞,切实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错位。当前,各县区要建立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人才工作机构,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要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和每季一调度会制度,确保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要建立人才工作考评机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县区和市直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作为党政“一把手”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要坚持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不断强化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
——要当好服务员。一是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各类人才的“娘家”,积极发挥人才咨询服务热线的作用,积极帮助各类人才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人才办要建立博士硕士库、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库、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等不同类别和功能的人才库,直接联系和服务一批高层次人才。二是抓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市场等人才中介机构和服务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破人才使用的壁垒,拆除人才流动的“篱笆”,建设人才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无障碍城市。三是着力打造人才公共服务、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要当好宣传员。组织工作要宣传,宣传工作要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和组织系统内部刊物的优势,认真抓好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抓好人才工作先进理念的宣传,抓好优秀人才和工作典型的宣传,同时积极推动在全市主要路口制作人才工作公益广告大型宣传牌;建立5—10个市级人才工作联系点;每月举行一次大型招聘会(本地、异地、涉外、赴外、远程和委托招聘等),每季度开展一次人才专访,每半年安排一次人才采风,每年举办一次专家论坛等。当前要利用党校主体班次、组织系统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等形式,集中宣传全国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赣鄱英才555工程和市里的重大人才工作举措、重大引才留才措施及三大人才工程,在全社会营造尊知重才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