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有关粮食生产的公文写作参考资料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河南老秘    时间: 2011-8-5 08:03
标题: 有关粮食生产的公文写作参考资料汇总
粮食生产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二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三是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
会议决定,在近期已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一)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补助标准仍为每亩10元。
(二)实施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补助10元。
(三)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急需的水泵、喷灌机械设备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数量,提高旱区农机装备水平。
(四)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的800个县和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源头区的200个县,全面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2000个规模化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中央财政每个补助25万元。
(五)实施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中央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0万栋。
(六)实施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补助面积5000万亩,每亩补助10元。
(七)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在原定受旱严重6省600个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助旱区200个县,每县补助200万元,用于购置抗旱应急拉水车辆、移动抗旱浇地设备等。
(八)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先期安排受旱严重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央投资4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继续用于旱区大型灌区改造骨干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主要用于抗旱应急水源和灌区田间工程建设。实施上述政策,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
(九)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
(十)组织实施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增加奖励资金规模。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扩大万亩示范片范围。增加一事一议奖励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组织农民新建和修复农业基础设施。
会议强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国家财力物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只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将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抗旱措施落实到位、科技支撑落实到位、物资保障落实到位、资金投入落实到位,抓住时机,不违农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夺取今年粮食的丰收。(来源:新华网)
中国粮食生产30年:实现供需基本平衡
农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推进结构调整中不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稳定增长。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0160万吨,增幅达到64.6%,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目前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概况(1978—2008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定购数量,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我国粮食产量从30000万吨开始一路震荡走高。1978—2008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
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改革和提高粮食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30000万吨,达到30477万吨,增长了7.8%。1979年粮食产量又增长8.9%,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1978和1979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38%。而1980和1981年则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粮食减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1.05%。
1982到1984年这三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7.83%。尤其是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历史性得到达了40732万吨。这次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赋予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以及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突然出现的粮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导致粮食供给过剩。
到了1985年,国家取消了部分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收购实行“倒三七”比例价,实际降价幅度接近10%,资金和物质投入也减少,农资价格涨幅为4.8%,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1985到1988年出现了第二次粮食大幅度减产,1985年粮食产量回落到37910.8万吨水平,比上年减产6.9%。1985年到1988年四年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29%。到1989和1990年粮食生产迅速恢复,连续两年粮食产量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45%。1991—1994年这四年粮食产量在43000到44525万吨之间徘徊,年均粮食增长率为0.04%。但是在1990-1992年出现农产品全面“卖难”,是典型的生产过剩造成的。因为从1989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城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下降导致农产品卖难。
1995和1996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1996年总产达50453万吨,增长率为8.13%,首次跨上50000万吨的大台阶。1997年出现第四次粮食生产波动。1997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2.05%。1998年粮食增长率为3.67%。1999年虽然粮食增长率为-0.76%,但仍保持50000万吨水平。此次粮食产量的上升导致粮价下跌,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2000年到2003年粮食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减产。粮食产量从1998年的最高位51229.5万吨降到了最低时的43065万吨,一下退回到十年前水平。主要原因除了干旱造成减产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急速减少。许多地区提高了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的种植,而当时的高层对粮食问题的乐观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长期坚持的“以粮为纲”的观念。城市发展大量占用耕地,还有一些地区盲目推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导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锐减。
2004年以来的5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增产。据中国农业部称,今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增至16亿亩,约合2.63亿英亩,比上年增长了1000万亩。今年中国粮食产量可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预计将达到51200万吨。
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以及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
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0万吨(10032亿斤),比1978年增加近20000万吨(近4000亿斤),增长65%;棉花产量达到762万吨,增加了2.5倍;油料产量达到2569万吨,增加了3.9倍;糖料产量达到12188万吨,增加了4.1倍。肉类总产量达到6866万吨,增加了6倍多;水产品产量达到4748万吨,增加了9倍。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长1.5倍;油料19公斤,增长2.5倍;糖料93公斤,增长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长19倍;肉类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长4.3倍,水产品36公斤,增长6.3倍。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农产品品种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更加注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69%、55%、42%和66%,“双低”油菜籽的种植面积占到75%以上,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迅速。
四、主要农产品供求总体基本平衡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粮食等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粮食的需求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商品流通增加,商品粮需求上升。目前在主要农产品中,小麦和大米等口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正在从供求平衡向供不应求转化,棉花产销均大幅增长。蔬菜和水果产销两旺,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五、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观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全国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11750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76590万千瓦,增长了5.5倍。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分别从1978年的55.7万台、1.9万台提高到2007年的206.3万台和63.4万台。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稻谷、大豆等大宗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二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518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25.7%。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增加到37762千公顷。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温室面积为81千公顷,大棚面积465千公顷,中小棚面积231千公顷。2006年末,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723千公顷,占全部蔬菜播种面积的4.3%;种植的水果和园艺苗木共184千公顷,占全部果园面积的1.8%。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主要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在资源比较优势的驱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种植业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河南、黑龙江等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已经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产业带。畜牧业生产也更加向区域化集中发展。四川、湖南等13个生猪主产省猪肉产量已占到全国的75%以上。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主产省牛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农产品产量品种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来源:中华粮网)
国内实践
河南省:靠科技支撑粮食稳产高产
产粮大省河南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载体,不断强化科技对粮食稳产高产的支撑作用,全省粮食产量由“十五”年均830亿斤发展到“十一五”连续5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7.4亿斤,连续第七年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河南先后启动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程和超级小麦、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等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在专项工程支持下,玉米新品种“浚单20”选育成功,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玉米品种,累计推广92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73.7亿元。
“十五”以来,河南共有400多个粮食作物新品种通过省级审(认)定,10个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郑麦366”和玉米新品种“浚单20”自2008年起受到省重大科技专项的重点资助,其产业化研究与开发均取得显著效果。“百农矮抗58”已成为黄淮麦区新一代主导品种,近5年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共计增产小麦38亿公斤,创造直接增产效益60多亿元。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不久前在南昌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自2006年以来,河南课题围绕小麦、夏玉米两熟丰产高效存在的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出了豫北高产灌区、豫中补灌区和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一体化丰产高效集成技术体系。研究成果通过“攻关田—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辐射带动区”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形式,带动了项目区夏秋两季连年均衡增产。
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建成了3个万亩高标准核心试验区,在6个县建成100余万亩技术示范区,在22个粮食生产大县建立了1000余万亩辐射区,共建成基地26个,面积达1650余万亩;取得了50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751.9公斤、15亩连片夏玉米平均亩产1064.8公斤和一年两熟平均亩产1770.5公斤的产量,创造了我国黄淮海地区同面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最高产量纪录。(来源:人民网)
河北省:五年将增粮食百亿斤
河北省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加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比目前再增加100亿斤,达到700亿斤,粮食单产由320公斤提高到375公斤。
2010年,河北省在自然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强化田间管理、加快落实惠农政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等有效措施,迅速形成抓粮食促增产的工作合力,粮食总产首次超过600亿斤,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实现粮食生产“七连增”。
从今年开始,河北省将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的基本思路,以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到“十二五”末,全省将实现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新增高产稳产田300万亩。
河北省将进一步推广优质高效品种,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同时,在全省普及先进种植技术,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逐步扩大农机装备规模,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使全省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50%。
今年起,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生产核心区利益补偿机制,力争到2015年核心区粮食生产能力占全省比重达到90%,为700亿斤的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来源:人民网)
国际形势
2011粮食危机冲击全球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达230.7点,已超过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创历史新高。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2011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已成事实,而且不会很快消失。法国总统萨科齐近日表示,在今年的G20峰会上,粮食安全问题将首次列入会议议程。
一、现状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如粮价进一步上涨,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可能重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数据,1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为230.7,连续7个月走高,同时也创下这个指数1990年创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已经超过了2007年到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的最高点213.5。当时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有8.7亿人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状态,粮农组织估计目前这个数字可能达到9亿人。
这一次食品价格指数上升,除了肉类价格保持稳定以外,其他食品价格都在1月出现了大幅上扬,其中涨幅最大是乳制品,然后是食用油和谷物。
现在小麦的价格是半年前的两倍,糖价也已经达到30年来最高点,猪肉价格比一年前上升了25%。美国农业部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全球植物油储量需求比将跌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埃及粮价上涨触发动荡
埃及是世界最大粮食购买国之一,小麦高价掀起了埃及骚乱的浪潮。俄罗斯科学院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索特尼科夫研究员说,食品价格虽然不是埃及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但却成为其触发器。索特尼科夫说:“去年夏天大旱之后,农作物价格上涨。埃及将粮食价格提高了1.5%。国民表示没有粮食保证。这一经济原因导致了骚乱。”暴动发生前不久,埃及政府计划削减对穷人的面包补贴,但如今谁也不再提及。此外,阿尔及利亚、约旦、也门等国也发生了民众抗议食品价格上涨的游行示威和骚乱。
美国牛肉太贵改吃猪肉
在短短一个月内,美国面包的平均价格上涨了39%,达到2.72美元,速冻玉米的价格则上涨15.6%,香蕉价格上涨5.5%。跟过去相比,如今吃一顿晚餐要花两倍的钱。
美国犹他州居民丽贝卡说:“牛肉价格疯涨,面包的价格也上涨。生活成本太高了。我们家人都喜欢吃的面包涨到了3美元,我们从购物清单中去掉了牛肉,牛肉太贵了。”在超市购物的弗朗哥说:“小麦、玉米、大米和糖的价格都迅速上涨。以前我不会吃猪肉,我喜欢吃牛肉。今天,我买了很多猪肉。因为它更便宜。”居民恩基斯特说:“现在在超市购物,我会先看价格,以前都是随便拿。食品价格上涨太快了。”
英国食品价格创5年新高
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2011年以来,英国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上涨幅度是五年来最大。据英国零售协会数据,面包、面食和罐头食品的价格上涨了6.3%,食品通货膨胀率达到4.6%。一块牛奶巧克力的价格上涨16%,而一公升的植物油上涨了14%。玉米价格上涨92%,小麦价格上涨80%,咖啡价格上涨70%,大豆价格上涨56%。粮食价格上涨也造成肉类和奶制品成本的增加,因为动物饲料很大一部分依赖粮食作物。
泰国超市断货闹食用油荒
泰国食品通货膨胀严重,原油和食品价格不断上升上涨,近日甚至出现油荒,超市都买不到食用油。泰国的食用油包括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等,超市里这几种油全部缺货,只能买到价格昂贵的外国进口橄榄油。
2010年,泰国洪水导致棕榈树种植园遭受损失,棕榈油产量大幅下降,不得不进口。而国际市场上棕榈油的价格也在涨,于是泰国政府宣布上调油价,这导致商家囤积菜籽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从而使超市出现断货。
印度洋葱涨5倍卖到芒果价
印度官员表示,2010年12月份,印度的食品通胀率飙升并超过18%,特别是洋葱价格疯涨。除了洋葱价格的惊人涨幅,其他家常蔬菜的涨幅都在70%以上。洋葱是印度的关键主食,其价格最高时每公斤超过80卢比(约11.6元人民币),价格和芒果相当,几乎是正常年景的5倍。西红柿、土豆和菜花等蔬菜的零售价也大幅上涨。本报综合报道袁金会
二、天灾与投机是两大推手
粮价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因素一是全球频发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二是在此情况下国际游资涌入农产品市场,推高了价格。
全球各国频发的异常天气是引发粮食危机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去年至今,全球多地频发大火、暴风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多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
2010年夏天,俄罗斯森林大火使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绝收。俄政府随即宣布禁止粮食出口,直接引发了全球小麦及其他农产品的一轮暴涨。
美国中西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近期遭遇严寒暴雪,严重影响冬小麦生长,美国玉米库存用量已跌至15年来新低。阿根廷则经受大旱,玉米、大豆播种放缓,作物生长受到阻碍。澳大利亚先遭遇洪水,紧接着又受到强飓风“雅斯”的袭击,粮食生产大受影响。
国际粮价大涨,资金纷纷“屯兵”农产品市场。专家指出,这些投机资金可能推动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而对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推力”。
专家认为,大量资金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投机,也是今年国际粮价上涨背后的重要推手。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魏因贝格说,投机虽然不是粮价风波的始作俑者,但加快了国际粮价上涨。
此外,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美元流出,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也从侧面推动粮食价格上涨。
三、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据中国农业部数据,截至2月4日,中国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5.1%。但专家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充分的保障。
中国粮食生产一直自给自足,而且近些年来一直是丰产,因此粮价不会出现非理性暴涨,粮食安全有充分的保障。据政府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粮食产量约为5.464亿吨,食用油及肉类的产量分别为3920万吨和7780万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高度自给的粮食安全政策,只有少部分的粮食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因此国际粮价持续走高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李国祥指出,这些年,中国政府逐年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以促进粮食不断增收。国家只要有粮,就可以心中不慌。(来源:华商网)
中国“稳粮”给全球吃了定心丸
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我国北方干旱已引起国内外市场关注。春节前后,国际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月9日,国内期货市场强麦已突破3000元/吨。有关国际组织发表预警称,中国干旱可能对世界粮食市场造成冲击。
此外,全球各地的恶劣天气,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量囤积粮食,以抑制恐慌性购买、通胀和社会动荡,但这种囤积在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日前表示,粮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严重的经济和政治挑战,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比重占大约1/3。因此,发展中国家对粮价上涨更为敏感。
兔年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便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在近期已经出台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再度推出10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等。
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不啻是一场“及时雨”,对缓解日益严峻的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压力,防止我国北方旱情可能导致的粮食减产进而推动粮价上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稳定国内市场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今年全球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粮价上涨基本是世界性的,因此稳定粮食生产显得更加重要。”李国祥认为,这些措施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调动农民抗旱和种粮的积极性,来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这将对稳定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起到有效的作用。不少专家认为,中国采取一系列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是给全球“恐粮症”吃了定心丸,这无疑是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对于熨平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提醒,现阶段要提防投资客借旱灾炒作粮价。由于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必须加强监管,防止炒家拿旱灾当题材,在期货市场大肆炒作,带动现货市场跟涨,从而放大灾害的减产预期,加剧粮价波动。(来源:新华网)
观点精粹
韩长赋:“十二五”时期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
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但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对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全国每年净增人口700多万,每年新增大约5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加1000多万,由此每年增加的粮食需求约在70亿斤到80亿斤。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的需求显著增加,这些农产品生产需要占用更多的优质粮田,需要更多的粮食进行转化,这就直接或间接增加了粮食消费。与此同时,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气候不确定因素逐年增加,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国13亿人口的饭碗还不是“铁饭碗”。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基础上继续前行,难度越来越大。从长远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常大。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有任何放松的倾向,要千方百计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从世界粮食供给形势看,依靠国际贸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靠不住的。一是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测算,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约为22.16亿吨,而消费量达22.54亿吨,产不足需。目前全球仍有9亿多人口处于饥饿之中。二是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50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大米贸易总量为500亿斤—600亿斤左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2010年,受自然灾害及俄罗斯等国发布小麦出口禁令等影响,国际粮价飙升。这说明国际粮食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三是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已成为国际粮食贸易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一旦国际粮价上升,我们进口成本就会加大。而且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即使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买到粮食,由于运距远、成本高,也不划算。
有同志认为,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只能择机适当以进口进行品种调剂,不能依赖进口。我们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左右,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这是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基本方略。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为抓手,以严格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红线为前提,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努力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目前水平上不断提升。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四稳定、四提高”:
第一,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以优化结构促总量提高。稳定总量就是保持粮食年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并逐步增加。在主要粮食品种中,我国基本情况是小麦略余,玉米平衡,稻米偏紧,粳米短缺。我国人口的65%以上以大米为主食,稻谷基本上用作口粮,目前对稻米需求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粳米的需求增速更快。因此,要扩大粳稻生产,支持东北地区“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玉米要着力提高单产,发展专用品种;大豆要重点发展高油大豆,稳定东北优势产区,发展黄淮海大豆产区,扩种南方间套种大豆,使我国粮食生产总量与结构双提高。
第二,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以主要提高单产促总量提高。面积是产量的基础。稳定面积就是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和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以上的底线。提高单产,就是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新品种繁育,改造中低产田,集成综合技术,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大幅提高单产水平。2010年粮食丰收,单产增幅较大,比上年提高6.9公斤,对增产贡献率达到70%,今后我国通过提高单产增产的潜力仍很大。
第三,稳定南方,提高北方,以主要提高北方促总量提高。南方是我国传统粮仓,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现在形势有所变化,过去是“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南运”。稳定南方,就是江南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要稳定耕地数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提高产量。提高北方,就是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等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改善水利和土地生产条件,发展节水灌溉,着力提高单产,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率。
第四,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产量,提高主产区产量,以主要提高主产区产量促总量提高。从粮食供求状况看,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11个产销平衡区。主产区在满足区域内自给的基础上,每年需要调出大量商品粮补充主销区的消费需求,目前全国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区。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就意味着这两个区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自给率,不能再减少粮食生产,不能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都交给主产区。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主产区产量,重点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重点支持和抓好13个粮食大省、一批产量超百亿斤的大市、一大批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要充分利用适宜区已有基础,挖掘潜力,形成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产能稳固的优势粮食产业带。同时,要重视建设好粮食生产重点后备区。
三、大力实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大工程
“十二五”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要大力开展生产能力建设,把发展重点聚焦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上来,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低,旱不能浇,涝不能排,是制约粮食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国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有效灌溉面积只有48.6%,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较低。改造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巨大,低产田变中产田,中产田变高产田,可分别提高单产100—200公斤。“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4亿亩,更新提质建设高产田1亿亩。重点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平整,加快田间排灌沟渠及机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节水灌溉设施和机耕道路建设,增施有机肥和鼓励秸秆还田,提升农田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改善生产条件。这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关系粮农增产增效的长远,必须扎实推进。
二是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种子是粮食增产的关键要素。面对种子行业的激烈竞争,“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加大政策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市场监管,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快速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大良种覆盖率,加快良种更新换代。
三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目前,依靠单项技术很难实现单产大幅提高,可行的途径是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2010年农业部在全国建成4380个万亩以上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56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要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覆盖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有条件的地方整县整乡推进,在全国建设一批高产大县、大乡、大户,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示范区,实现更大范围的粮食增产。
四是大规模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国家,常见病虫害有1600多种,对粮食安全影响大的有20多种,每年发生面积在60亿—70亿亩次,造成巨大的粮食损失。开展统防统治,可以降低化肥使用量10%—30%,节省用药成本25元/亩,节约用工成本10元/亩,减轻环境污染。要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下大气力培育反应快速、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开发新型植保机械,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同时,要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率先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重点地区、主要品种全覆盖,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五是大力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转移,许多地方留乡务农劳动力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这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措施就是多渠道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扩大培训的覆盖面,加快推进农业免费职业教育,免费进行“绿色证书”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此外,还要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发展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发展粮食生产。
六是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科技兴农,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需要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机的有机结合,也即所谓“五良保粮”,其中良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由过去人力畜力为主转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要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重点提高水稻机插、玉米机收和深松整地等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用高科技含量的机械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四、继续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我们常讲,推动粮食生产要靠政策、科技和投入,还要重视价格机制的作用。保障粮食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主要是解决主销区和城市化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在目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还较低的情况下,政府“要粮”与农民“要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平衡的。过去我们靠行政命令推动农民务农种粮,现在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要依靠政策激励与价格引导并举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调动产区政府抓粮的积极性。有了广大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这两个积极性,粮食生产才能稳定发展。这是我们总的政策思路。当前,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快完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建立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粮食生产,价格信号对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至关重要,是引导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增加生产投入最有效的“指挥棒”。要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成本变化、农民生产收益以及物价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做到增产增收。要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重点粮食品种的目标价格政策,稳定粮农预期。
实施重大技术推广补助。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对重点地区、主要作物、关键农时的防灾减灾、增产稳产、节本增效的重大技术实行补贴,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避灾、积极防灾。实践证明,冬小麦“一喷三防”、水稻大棚育秧、玉米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机械深松整地、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水稻机插秧等,是应对粮食生产中经常出现的干旱、低温和病虫危害的关键技术,可作为常态技术优先推广。每年因灾减产数量很大。对此给予适当补贴,有利于防灾减灾,保粮增粮。(韩长赋 农业部 部长)(来源:中国经济网)
危朝安:努力把粮食生产稳定在1万亿斤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形势
从长远看,粮食生产要稳定发展,既有外部环境的制约,又有自身发展的不足;既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又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目前,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近20年我国人均年粳米消费量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据测算,到2015年粳米需求量将增加250亿斤以上,供求矛盾突出。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需求快速增长,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2009年进口大豆4255万吨,预计去年进口超过5000万吨,自给率仅为30%左右。粮食生产要在确保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平衡,尤其是增加市场紧缺品种的生产和供应。
二是生产能力有所提升,但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一个新的提升。7年来,粮食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亩产超过330公斤,提高42.8公斤;科技贡献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52%。但还应该看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0%。全国近2/3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缺乏必要的办公仪器设备,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
三是耕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继续扩大面积的空间有限。2003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57亿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艰巨。同时,既要发展粮食生产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又要发展棉油糖菜等经济作物保障市场供给,继续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路子走不通。
四是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粮食生产风险越来越大。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趋于常态化,灾变规律发生变化,不可预见性日益增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亿斤左右。
五是投入品和劳动力价格呈上涨趋势,直接影响种粮的比较效益。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首先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动了农业投入品价格上涨,推动了粮食物化成本的增加。另外,这几年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当前土地成本占粮食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达20%。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粮食生产正逐步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
二、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是必然趋势
从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政策、技术条件看,只要不发生流域性的特大洪灾、大范围的严重干旱,以及持续性的“光、温灾害”,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发展是可能的。
一是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市场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化进程加快,商品粮需求快速增长。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9%,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加1100万人。大量农民工进城,由农村粮食生产者转变为城市粮食消费者。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对饲料粮的需求。据分析预测,每年饲料粮需求增加60亿斤左右,蛋白饲料每年增加30亿斤以上。粮食深加工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目前,饲料和工业加工占玉米需求的90%以上。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是必然的趋势,像过去那种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可能很难再有。
二是支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重大部署,有利于农业和粮食扶持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久前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政策。这些政策,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粮抓粮积极性至关重要,是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中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快速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实现主要粮棉油糖品种优势区域全覆盖,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方以县乡为单位整建制推进,覆盖更大范围,实现更大面积的平衡增产。此外,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规模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
四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上上下下支农促粮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每年总有受灾减产的地方,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2010年大丰收,但也有12个省份是减产的。虽然连续7年增产,但每年都还有减产的省份,多数年份还有减产的季节。这也说明,通过区域和季节间的互补实现稳定发展,全国粮食继续保持稳产增产的回旋余地还是有的。
三、“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800亿斤以上。
一是稳定面积。粮食面积必须稳定在16亿亩以上。稳定面积的重点是南方。近几年,在全国粮食面积连年增加的情况下,南方地区粮食面积却不断下降。据统计,2010年南方16个省(区、市)的粮食播种面积比2003年减少130多万亩。稳定面积的难点是处理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关系。
二要优化结构。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不仅包括总量的有效供给,还包括品种和区域结构的平衡。从品种结构看,重点是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品种完全自给。水稻要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推进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从区域结构看,要抓住主产区的核心区和重点区,形成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带。
三要提高单产。要利用高产创建这个重要平台,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2011年继续增加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覆盖更大范围,实现更大面积均衡增产。同时,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产增效。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30%以上,实现主要作物、关键区域全覆盖。
四要提升能力。能力建设除了加强水利建设外,重点是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争取到201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亿亩,更新提质建设高产田1亿亩。重点开展土地平整,建设田间排灌沟渠及机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提升农田的保灌能力和土壤肥力。(危朝安 农业部 副部长)(来源:中国经济网)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