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是革命老区、省级贫困县,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发展基础薄弱。面对资源、产品两头靠外的不利条件,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和企业家们的艰苦创业下,榆社工业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十一五”以来,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4221”工业推进计划,电力、化工、医药、包装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电厂、榆化、广生三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切准工业经济发展受困症结,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省委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调研组先后深入华能榆社电厂、榆化、广生、天生等规模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并向各行业及社会群众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在深入思考、科学研判及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县围绕“壮大电力、提升化工、拉长药业、做强包装”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做大龙头企业,县域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龙头骨干企业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贡献日益突出。在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8亿元,比2005年的27.2亿元增长57.3%;工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比2005年的9.2亿元增长52%;实现利税4.7亿元,比2005年的3.97亿增长18.4%。工业增加值总量一度位居全市第四,创造了我县工业发展的新高峰。龙头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工业增加值平均占到全县GDP的70%以上,对财政贡献占到60%以上,龙头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县龙头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艰难困境中,各企业逆势而上。通过高起点技改,苦练内功,实现了止跌回升。预计2010年完成产值34亿元,较2005年增长25%。
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回升发展速度加快。电力、化工、医药、包装四大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华能榆社发电有限公司,形成了2×10KW机组、2×30KW机组发电能力,为全市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预计2010年完成产值13亿元,与2007年持平,比2005年增长12%,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38%。“十一五”四年间,累计交税5.3亿元,平均占到全县的41%。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40万吨烧碱、40万吨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省最大的氯碱工业基地。预计2010年完成产值18亿元,比2005年增长23%,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53%, 2010年进入全省百强潜力企业行列。“十一五”四年间,累计交税3.9亿元,占到全县的30%。山西广生集团公司,形成了全自动胶囊生产线46条、产量200亿粒和中成药1500吨的生产能力,行业内部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地位进一步巩固。2010年预计完成产值2.2亿元,比2005年增长144%,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7%。
技术优势突出,产业进一步升级。全县“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6.8亿元,完成21项工业技改项目,是“十五”时期投资的2倍。榆化公司双20万吨氯碱项目和双15万吨离子膜技改项目、广生公司双机头高端植物胶囊技改项目以及永泰福利、美岳塑料纸塑复合和吨包袋等项目,均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设备和技术,产品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围绕推进节能减排,五年间全县共投资3.7亿元实施重大节能技改10余项,产品单耗达到了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生产成本显著下降。2006—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从5.1吨标准煤下降到3.85吨标准煤,降幅达24.89%。榆化、电厂两大能耗用户累计完成节能量49.25万吨标煤,成为全省节能降耗的标杆企业。
发展环境进一步趋优,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上下致力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实施了县级领导包扶企业(项目)责任制和《榆社县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办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加大治乱减负力度,推动了龙头企业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榆化公司成功引进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投资入股,实现了强强联手;广生公司成功重组了天生公司;引进了印尼客商来我县投资建厂,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此外,四年间工业主管部门共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达1亿元。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平台进一步创优。“十一五”期间,围绕“西搞水、东采煤、中增绿”的产业布局规划要求,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对接、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全县工业布局,积极推进化工、医药两大特色工业园建设。以榆化公司、美岳公司、广生包装材料公司为主的榆社化工园, 2007年实现产值29亿元,占到全县总量70%。榆社医药工业园逐步形成集医药包装、现代制药、传统中药三位一体的医药产业新格局。园区经济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78%。园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推动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当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十一五”既是我县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强势崛起的关键时期,也是极具挑战性的时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反映出我县工业及龙头企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业整体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总量小,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2007年完成工业产值42.8亿元,县属地方企业完成产值30亿元,而规模工业企业仅5户,其中龙头工业企业只有3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华能电厂、榆化公司、广生公司三大龙头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99%,大中小三级企业发展严重失衡,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
二是企业发展能力较弱。工业附加值低。我县工业仍偏重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创新型企业不多,自主创新和研发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含量低,精品名牌不多。工业外向度低。受资源和能源制约,本地企业成长性较差,外来企业或资金注入和产品出口创汇十分有限。规模化、集群化水平较低。全县企业龙头虽大,但龙身不强、龙尾不精,产业集群化效应不强,导致企业运行风险提高。
三是制约因素日益突出。项目用地、安全、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制约日益显现。粉煤灰、炉渣、电石渣等固体废弃物猛增,环保容量有限,压力增大。资金严重短缺。企业资本金不足,自身融资能力差。人才资源短缺。企业家团队、职业经理队伍、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外来人才引进机制不活,本地企业家和技术适用人才培训培养机制不健全。
四是新的工业项目落地少、规模小。“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工业项目共有20余项,榆化、广生、美岳、永泰等龙头企业占到项目投资和新增产能的95%以上,中小项目落地难度很大,后发优势不明显。
总体来看,我县工业经济及龙头企业发展中虽然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但“十二五”将仍是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政策机遇千载难逢。国家制定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规划》,以及全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将为县域经济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区位优势突出。我县在已有太焦铁路、太长高速的基础上,汾邢高速即将竣工通车,将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高速公路大十字框架,交通区位优势凸显。同时我县积极运筹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环勃海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圈“三大经济圈”,通过扩大开放,增进区域协作,将为我县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三是产业优势显现。电力、化工、医药、包装四大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产业级次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榆社化工园成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榆化公司列入全省“百强潜力企业”行列。特别是随着柳泉区600万吨煤炭开发、华能榆社电厂三期项目、榆化40万吨烧碱、60万吨聚氯乙烯、广生公司植物胶囊扩产和医药包装等骨干项目的建设,必将为县域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发展重点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依托产业优势和龙头骨干企业,以低碳发展为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环境优化和技术进步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突出“一带、两区、三基地”发展重点,培育特色工业基地、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县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实现总量番翻;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企业发展到10户左右;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90%以上;万元GDP能耗控制在3.7吨标准煤以内。
(三)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县将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方向,突出“一带、两区、三基地”这一重点,建设十大骨干项目,打造特色工业基地、优势产业集群,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1、“一带、两区、三基地”发展重点
“一带”,即以浊漳河为中心,大力发展浊漳河沿岸经济带,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度集中、集群和集约发展,把浊漳河沿岸建设成工业新型化水平最高、增长活力最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带。
“两区”,即城南浊漳河东岸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区、城北现代医药及包装产业区。
(1)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区。以电力、化工产业为基础,依托华能榆社电力有限公司、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柳泉区600万吨煤矿、电厂三期2×100KW机组、100万吨电石、60万吨聚氯乙烯和40万吨烧碱、200万吨电石渣水泥、10万吨型材、1万吨塑料包装制品、1亿块粉煤灰砖综合利用等大项目,形成煤——电——电石——氯碱——氯系列产品——PVC型材——废渣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期末,该产业区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利税达到8亿元。以上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形成200亿产值、30亿利税的规模。
(2)现代医药及包装产业区。以广生、天生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双机头高端植物胶囊、软胶囊、新型药用PVC硬片、新型环保PET片材、高档药用铝塑软包装、中成药现代化改造、新特药开发、高档阿胶保健食品开发。到“十二五”末,该产业区完成投资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利税达到2亿元。其中胶囊产量达到400亿粒、新型医药包装材料1万吨、中成药5000吨的规模,建成世界最大的胶囊生产基地。
“三基地”,即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电化循环经济基地、世界最大的胶囊生产基地和最具特色的优质有机食品加工基地。有机食品基地主要依托东庄食品工业园区,发展阿胶功能食品、小杂粮和然晶蜂蜜等特色产品。
2、主抓10大骨干项目
“十二五”期间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一带、两区、三基地”发展重点,突出抓好10大骨干项目。
煤炭项目(1个):柳泉区600万吨煤矿项目。
电力项目(1个):电厂三期2×100KW机组项目。
医药项目(3个):广生双机头高端植物胶囊、医药包装项目和天生公司中成药扩产项目
化工项目(5个):昊化集团煤化工项目,榆化60万吨聚氯乙烯和40万吨烧碱项目、100万吨电石项目、10万吨型材项目。
十大骨干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左右,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200亿元,新增利税30亿元。届时榆社工业经济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将迈入全省中上游水平。
3、新增5户龙头企业
按照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积极培育和新发展5户优势龙头企业,使全县龙头企业总量达到10户以上。这5户企业为:主力阿胶食品有限公司、广生铝塑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未来围绕煤碳、中化煤化工项目、山西电力公司钢结构项目等形成的企业。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齐心协力抓工业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确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强化指标考核考评制和责任问责制度,为工业经济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打破部门利益、小群体利益的束缚,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工业经济发展,为工业发展环境改善、投资项目落地、企业壮大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按照行业集群、产业对接、资源共享、循环利用的要求,整合工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突出抓好循环工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榆社化工园、榆社医药食品加工工业园等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构筑工业快速发展平台。要鼓励和扶持企业间上下游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配套完善的集群化发展新格局。
(三)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通过调整改造壮大提升优势产业,淘汰关闭落后产能,通过调整改造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县委、政府每年都要对企业技改中做出贡献的企业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引导和鼓励企业逐步走上靠技术创新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跟踪落实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