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基数和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经济将呈“前低后高”的态势,预计一季度为全年增长的谷底,随后增长率将逐季提高
一季度,全球经济受日本大地震、利比亚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震荡,但只要事态可控,全球经济仍可望持续复苏。国内技资、消费、出口增速均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但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各项宏观政策的落实到位,国内投资、消费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9%以上。
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IMF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比2010年10月的预测值上调了0.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上调到2.5%(美、日、欧分别上调到3.0%、1.6%和1.5%) ,新兴经济体上调到6.5%(亚洲新兴经济体为8.4%)。但3月份发生的日本三重灾难(地震、海啸和核事故)以及利比亚危机又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
此次地震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令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世界银行3月份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认为,日本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GDP的2.5%至4%,日本经济的下滑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基础设施受损将波及全球供应链。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沿海,分布着电子、汽车等众多重要产业,震后汽车零配件、电子元器件等上游商品供货停滞,已造成中国等国家相关行业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震后日本政府为了稳定日元而注入了大量资金(在灾后一周内便注资逾30万亿日元,约相当于4000余亿美元或美国QE2的2/3) ,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会产生冲击。同时为了获取灾后重建的巨额资金,日本政府可能大规模发行国债,或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可能使全球进人一个高风险的债务动荡期。
利比亚危机已波及整个中东对这一地区的石油供应形成冲击。欧盟统计局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3.1%,是推动欧元区17国物价走高的主要因素。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2月份按年率计算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4%。这种供给冲击造成的通胀压力,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也使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更为两难。
“前低后高”的国内经济态势
受基数和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经济将呈"前低后高"的态势,预计一季度为全年增长的谷底,随后增长率将逐季提高。同时,上半年通胀压力也趋于增强。
消费实际增速有较大下滑,但全年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降至2008年1月以来最低。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汽车税优惠政策和以旧换新政策取消,以及部分地区限购政策的实施,导致汽车类零售额增速从去年12月的37.2%降至今年2月的4.2%;二是前两个月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2%,增速同比下降了23.4个百分点,进而导致装修、家电等行业的销售大幅下降;三是物价上涨及通胀预期上升,导致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还严重挫伤了消费者信心,央行的最新调查显示,2011年一季度储户的消费意愿降至1999以来的最低。但2011年支持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国民经济继续向预定目标发展,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基础;居民收人将持续较快增长,特别是低端劳动力的工资上涨较快,今年国家还将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今年政府将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略有下降,全年增速仍可能处在高位。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技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4.9%,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3%,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技资增长26.9%,同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治理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今年1-2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3.6%,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66.3个百分点,说明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仍将下滑。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国将开始实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计划,还将启动水利、高速铁路等新开工项目,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形成重要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制造业投资会出现稳中下降的态势,但今后两年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贸易逆差出现,全年出口增速可能有较大回落。据海关统计,我国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贸易逆差的出现在于进口走强和出口走弱,而进口走强则在于内需强劲增长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两个方面。出口走弱也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春节长假,导致2月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另一个是近两年新出现的情况,即节后的民工荒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后一个因素的影响在今后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从全年来看,世界经济增速回调,全球贸易增长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产品出口将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强,再叠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也会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同时,2010年出口高基数、日本地震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因素也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影响。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长将有一定幅度回落,进口增速会略高于出口,贸易顺差较2010年可能会有较大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居高不下,通胀压力短期不减。2011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显著增加:一是食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仍较强。受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土地成本上升的影响,农产品优格中枢水平将会持续上涨,一直持续到刘易斯转折阶段结束。二是尽管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但价格水平总体仍然较高,而且限购等政策的出台还会加大房租上涨的压力。三是工资上涨具有刚性。受劳动力供求关系转折性变化和政府“两个同步”政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叠加影响,未来我国普通劳动力工资将持续上涨。工资上升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影响有限,但对劳动生产率不高的服务业和农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四是输人性影响。受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危机、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仍可能继续波动上涨,并通过进口、期货市场等渠道传导到国内。再考虑到翘尾因素的影响,全年CPI同比增速将会前高后低,全年均值可能在4%-5%左右,少数月份可能会突破5%。
三大政策取向
以调结构和惠民生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有所下降,在政策的着力点上,将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稳定物价总水平,同时积极防范财政风险。一是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中央公共财政基建投资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完善消费税制度,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
以有效管理流动性为重点,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但2011年度贷款总量目标会低于2010年。二是继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节能环保、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扶贫、灾后重建的支持。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可能继续小幅升值,但不太可能一次性大幅升值。四是统筹考虑经济增长质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适时调整利率。若价格上涨较快,新涨价因素比较突出,有可能继续小幅加息。
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抑制消费价格过快上涨。稳定物价总水平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是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把握好天然气、自来水等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防止各类涨价因素同步叠加。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五是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人群众的正常生活。(浙江经济2011年第8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