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全市 徐进地质灾害防治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浙江老秘    时间: 2011-7-7 16:49
标题: 在全市 徐进地质灾害防治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暨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形势

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抗旱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形势,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一)地质灾害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我市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之一,地质灾害存在“点多、面广”的局面。特别是受汶川地震波及影响,我市山体的岩石和土体遭到了破坏,造成部分山体疏松、开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同时余震的长期存在,将继续对我市造成影响。目前,全市已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922处,威胁到3.87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财产约5.7亿元。

二是近年来各类极端气候交替出现,特别是局部地区强降雨增加了诱发地质灾害的外因。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今年我市总降水量正常偏多,受其影响,我市今年汛期地质灾害较常年偏重。

三是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忽视。我市是一个矿业开发大市,能源和建材开发强度大,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因不适当的活动,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同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大大增加,而一些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防灾意识不强,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营地选址不当,施工不规范,极大地增加了我市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

四是专业人员匮乏、人员配置亟需加强。全市目前各县均设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但人员配置远未到位,特别是专业人员匮乏,与当前繁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极不匹配。

(二)防汛抗旱工作要求更高。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思路,不断推动防汛抗旱实现“两个转变”,即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防汛抗旱工作要坚持“上蓄、中分、下泄”,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变成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防汛抗旱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历来是心腹之患,十年九旱、洪灾频发、旱洪交错。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极端性灾害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加大,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各类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行动的有序衔接,广泛利用各种抗灾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减灾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财产和经济损失。

三是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给防汛抗旱工作带来挑战。首先,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整体抗洪能力不足。防洪工程设施病险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小型水库和山坪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排涝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地下室、城郊低洼地带等排洪、排涝设施亟待完善;小流域基本未设防,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其次,防灾抗灾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合力抗灾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气象、水文、水务、防汛的会商机制还不够常规化,对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还有待提高;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仍然是薄弱环节,人员的转移安置管理办法还不够科学有效。第三,保障措施落实不够。防汛队伍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防汛机构普遍存在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现象,个别区县防汛办还没有编制,有的区县防汛办单位性质也不够明确,特别是乡镇一线没有配置专门人员;宣传培训的力度不够,群众防灾避险的意识不强;社会依法保护河道的意识不强,与河争地、无序采砂、乱倒乱建、阻碍行洪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

(一)多措并举,切实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地质灾害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国家、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4月12日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今天省上会议精神,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切实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应急准备。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落实抢险人员、物资和资金准备;对场镇、学校、工矿企业等受威胁人员集中的重要隐患点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根据灾情或隐患发展变化情况,适时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是抓好宣传培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是地质灾害防治重要举措之一。各级、各部门要在汛前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要认真组织力量,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让宣传深入到村、组、户、中小学、企业、单位和施工现场,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抓好地质环境监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人为活动全过程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首先是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采矿许可证办理和建设项目报批时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遏制人为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其次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将主体工程与配套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未通过验收的,主体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形成全面防范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良好局面。

四是抓好避让搬迁。避让搬迁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特别是解除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广大农村群众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根本举措。我们要在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和资金,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与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加速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避让搬迁。

五是抓好综合防治。全面完成市、区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确保防灾工作有序进行。

(二)明确目标,扎实推进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国家、省防汛抗旱工作方针和部署,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举,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积极探索应对水旱灾害的重大举措,强化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减少洪涝和干旱损失,维护良好生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总体目标是:确保主要江河重要干堤、重要支堤、中型水库、沿江城镇及主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力保中小河流和重要位置小型水库安全度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社会稳定。具体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认真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各项准备。一是要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要对重要位置水库、重要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河道清障和江河内餐饮娱乐船只、采砂船、客货囤船以及其它无动力船舶等开展重点检查,确保行洪畅通和防汛安全。二是要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各级政府要及时下拨防汛专项资金,确保防汛物资能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重点要加强县级以下防汛物资的储备,尤其要抓好中小水库防汛物资的储备,决不能在水库出险时再紧急调拨。三是要抓好防汛队伍建设。搞好抢险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技术水平和抢险效率。各级政府和防汛抢险、应急救灾等部门要加强同当地驻军的联系,共同制定防洪预案,搞好军民联防,提高整体抢险救灾能力。

2.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和抗旱预案。各地要结合本地河流特点和防汛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防大汛的要求,修订完善防汛方案和洪水调度预案,做好防洪抢险的各项准备。同时要按照抗大旱的要求,制订完善抗旱预案,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安全,努力满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要把防汛和抗旱结合起来,促进洪水资源化管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缓解河流下游地区的泄洪压力。

3.抓好以水库安全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一是要加大城市和重点河段及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进度以及水毁工程的修复进度,提升河流沿岸城镇及堤防工程的防洪等级,确保度汛安全。二是要突出抓好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水库出险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各级政府和部门务必要把水库度汛工作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水库工程的查险除险工作,落实人员责任和管理措施,坚持昼夜巡查。要科学制定度汛预案,明确水库水电站调度权限。水库蓄水、放水都必须按批准的度汛计划进行。必须确保通讯畅通,水库出险汛情、险情要及时报送。对病险水库病险不能完全排除的,要空库度汛,确保水库安全度汛。三是对在建的水电站要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安全度汛方案,确保人员、工程和设备安全,保证重点堤防的安全,确保在标准洪水下不垮坝、不决堤,超标准洪水不死人。四是要落实其它各类中小水利工程管理措施,相关职能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要履职尽责、恪尽职守,各级防汛办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职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河道管理,确保度汛安全。我市河流较多,城镇大多依河而建,跨河、穿堤等建筑物较多,有的严重影响河道行洪,给安全度汛带来一定隐患。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以及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真正管理好河道。未经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一切用河行为及设障均为违法行为,要坚决清除。会后各级防汛部门要再进行一次检查,对辖区内影响行洪的砂石弃料以及设障建筑物必须在主汛期前清除。

5.积极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我市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具有明显的多发性、突发性和强烈的破坏性,防御难度大,已成为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对山洪灾害防御缺乏有效监测和预报手段,预警难度大,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通信十分困难,群众防范意识普遍淡薄,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困难。因此,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山洪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做好宣传工作,让百姓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对重点地区要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特别是宜宾县、筠连县、珙县、高县、屏山县要抓紧推进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工作,尽快发挥其效益。要做到早预报、早准备、早转移,尽力减少和防止人员伤亡。

6.积极做好重大旱情的应对工作。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及时落实抗旱措施,有序调配抗旱物资,做到主动抗旱、科学抗旱。一是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避旱农业,广泛应用节水抗旱新技术,提高抗旱科技含量。二是主动防旱抗旱,提早做好抗旱准备工作。三是建立抗旱服务组织,发挥专业抗旱队伍的突击队和先锋队作用,减轻旱灾损失。四是发生旱情要妥善处理好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矛盾,优先确保人民生活用水安全,优化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领导,努力夺取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胜利

(一)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经常抓、具体抓,关键问题要拍板决策,关键时刻要靠前指挥,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特别是今年面临换届,将会受领导和人员变动的影响,部分分管领导刚刚到任,要尽快熟悉情况,迅速进入角色。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负责制和岗位负责制支撑作用,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密切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协调,交通、水务、住建、教育、移民、安监、电监、工程建设主管等部门要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有力的地质灾害防治联动机制,按照行业主管和区域管辖原则,定期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隐患,落实监测预警、应急除险等防灾措施,并全部纳入年度防灾预案。防汛工作由防汛部门牵头协调,水文、气象、水务等部门要抓好会商和预测预报工作;发改、财政、电力、交通、通讯等部门要做好调度保障工作;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要落实好治安、救灾、防疫等工作;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要继续发挥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关键时刻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要按职责分工,做好协同配合。

(三)严肃纪律。一是要坚决服从统一指挥,严格执行命令,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二是要加强值班制度和灾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要做好灾情统一发布工作,规范灾情发布内容、时段和方式。三是要严格问责制,对工作不到位、组织不得力和不服从指挥调度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四)强化督查。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市应急、国土资源、交通、海事、水务、防汛等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工作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防汛抗旱工作落到实处。

——摘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进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暨防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5月3日)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