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全国环境保护宣教工作会议已经9年没有召开了,选择在“十二五”开局的时候召开,不仅部署今年的环境宣教工作,还要为“十二五"时期的环境宣教工作布局,我认为很有意义。刚才,贾峰同志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等精神,德田同志通报了“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一些省市还将介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9年的实践经验、教训、思路都要好好总结提高。因此讨论时间安排了两个半天。我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对于正确认识当前环境宣传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高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总的看,“十一五”期间环境宣教工作成效明显。各地宣教部门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为完成“十一五”时期环保工作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大环境宣教工作者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环境宣教工作,讲3点意见。
一 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形势和压力
“十一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污染减排的约束性任务提前完成,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重大措施的结果。
然而也要同时看到,正如克强副总理所说,我们的环境现状是局部有所改善,整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进入“十二五”,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中国GDP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贸易额世界第一。我们同时也是二氧化硫与COD排放量世界第一,垃圾进口量世界第一,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对环保而言,主要表现为4个压力。
一是治污减排的压力继续加大。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消耗还要增加,环境容量仍然有限,治污减排指标还在增加、潜力还在减小,在消化增量的同时,持续削减存量,任务十分艰巨。我国2009年人均能耗为2.3吨标准煤,人均能耗的增长率由1973一1990年的O.23%,进而增加到了1991—2007年的0.46%。2010年我国GDP保持了10-3%的高速增长,今后几年,以二产为主轴的经济总量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产能释放更加明显,污染物产生量还会增加,一些落后的产能仍可能淘汰不了。
二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继续加大。虽然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种列入减排指标的常规环境污染因子有所遏制,但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新的化学品等环境污染因子没有列入减排指标,而这些未列入的污染因子正成为损害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享有良好环境的新期待有增无减,一方面水、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任务却难以完成。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和由此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影响了社会稳定。仅2010年就发生了12起影响恶劣的血铅超标事件。
三是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势头,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核安全、辐射安全压力也不断加大。根据环保部《中国环境状况公告2007—2009》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接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10起。2008年,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135起,比上年增长22.7%。2009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上年增加26.7%。重特大污染事件依旧频繁发生,仅2010年7月就集中爆发了千岛湖污染、紫金矿业废水污染以及大连输油管爆炸等恶性事件。全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检查时发现,72%的企业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和太湖沿岸重点流域沿岸,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布局性环境风险十分突出。尾矿库环境风险也十分严重,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危库、险库、病库2098座,存在重大环境隐患。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也很突出,治理难度很大。
四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压力继续加大。西方国家从不同角度炮制了“中国环境威胁论”,并开始策划“碳关税’’等绿色规则来遏制中国。今后西方会在环境公约谈判、国际外交、经济贸易等多种场合运用国际舆论把我国描绘成对全球环境不负责任的国家,只要中国继续按现在的模式发展,这些压力还会越来越大。因为他们是传统工业模式发展的过来人,他们知道如果以中国的人口数量按他们的模式生产与消费,将耗掉全球的资源,将会为能源在军事、外交、外贸、移民、地缘政治等一系列领域与他们发生冲突。这就是奥巴马刚对我们“金砖四国”说的话,“你们不能像我们这样生活,但你们要像我们一样减排”。中国现在过多的人口、过少的资源、过小的环境空间,根本无法支撑下一轮的重化工业发展。怎么办?
如此可见,我国未来面临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十一五”完成了两项指标,“十二五”增加了两项。出于实际情况,还有好几项社会反映大的并未被列入指标中。没有列入指标并不意味着公众就忘了。今后环境质量的好坏会成为引发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出事,最难干的就是环境宣教部门。同样的处理,仅仅由于宣教工作的优劣,有的能疏导化解,有的则会引发公众恐慌和群体性事件。以日本这次的核泄漏为例:日本被视为“两型社会”的楷模,日本民众的纪律性和忍耐性也有目共睹,就发生了一次事故,还是灾难而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几乎动摇了国本。如果类似的事出现在中国,我们的环境应急新闻处理水准比日本如何?
环境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环境形势所迫,给环境宣教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环境宣教工作应该紧跟中央的部署,率先贯彻国家战略意图,走在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前头,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 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取决于我们这几代人能否通过艰苦的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中国的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其内在基础是中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环境意识的树立、环境文化的形成。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者,正是绿色理念、绿色思想、绿色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党建目标,也是环保人毕生奋斗的理念,更是环保宣教人为之无私奉献的唯一准则。因此,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方方面面,各个角度,以各种手段形式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转化为不仅是环保部门、而且是全社会,特别是各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共同认识与行动。
2、推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让我很振奋,这是一个期盼多年的绿色发展规划,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又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特别是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lO%)列为未来5年需要实现的约束性目标。这说明环境保护在促进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抓手"和“闸门”作用。环境宣教工作要用好这个契机,要大力宣传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环保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决策、新规划和新措施,把“十二五”环保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压力讲清楚,把今后五年环保的重大举措讲明白,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国家环保政策讲透彻。以环境宣教工作的实际行动推动实施“十二五”规划。
3、以环境宣教促进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近期在省部级班上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克强副总理指出:“环境问题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环境问题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十二五”期间,环境风险压力继续加大,突发环境事件,更是构成了对民生的直接威胁。当前的国际国内经验都证明,环境安全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大诱因。因此,妥善处理各类环境公共事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好的环境宣教工作,是环境社会管理的“软件”系统,有助于预防小事件被渲染成大事件,一般性事件被炒作成恶性事件。
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更多地体现公众的意志;在制度安排上,要增强公众在环境公共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意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这就迫切要求环境宣教工作者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身体健康为己任,积极反映群众的诉求和社会关切,大批量去批评曝光环境违法行为,督促政府加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们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就可以确保公众享有环境信息知晓、环境事务参与、环境污染检举的权利;就可以强化公众在参与环保事务中的主体地位与管理义务;就可以促使各级政府转变思想观念,用制度去保障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权利。
4、积极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创新经验
中国不能走西方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现在西方人均8000美元以上时走的理想绿色之路。只能在两者之间找出个度,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之路。这就需要不断探索,也就需要环保宣教人的不断挖掘。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具有很多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做法,如生态省市县建设、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典型外,还要注意发掘一些正在发生与将要发生的新经验。如广东省现在推行的“幸福指数”的政绩评价体系(其中就有我们原绿色GDP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如个别地市将各部门中的环保职能组合成统一协调的大环境管理新体制的尝试;如环境行政执法与纪检、司法相结合的查处模式;如东部沿海全面实施绿色经济政策的试点城市;如一些央企与民企率先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与技术的成功道路;如中西部一些地区结合规划环评而推行的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政策:如一些大城市推行环保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公开的成功典型;如一些省市率先试行的环保执法与监测等队伍市级以下垂直的经验分析等。这些真切反映中国环保体制创新与政策先行的事例,我们环保宣教人都有责任义务去收集整理、总结提高,去分析利弊,去宣传推广。还要以出版成书等各种媒体形式,把这些经验积累起来逐步完善。
5、树立我国负责任环境大国的形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环保国际合作方针,我国主动宣布了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度的目标,都说明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国际上很多人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不了解,受国外媒体片面宣传的影响,对中国产生误解。国内一些媒体与学者也跟着西方舆论阴谋跑。从来没有静下心来仔细为中华民族发展大局算算账,也没有认真分析一下未来西方对我国设立绿色壁垒的危险临界点,更没有提出如何应对西方不公正的绿色压力的建议。要么一味跟风,要么一味排斥,这都不是唯物主义。别人不算账,我们环保宣教人要算账,起码要组织专家们多算算账:历史的账,现实的账,未来的账。再将这些成果拿出来向世界说清楚。这就需要环境宣教工作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力宣传和解释我国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主张,宣传各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主动回应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发展方式等国际关切,向国际社会明确传递中国着力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努力,化解国际社会的疑虑,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道德话语权。
三、努力增强环境宣传教育的能力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任务,环境宣教工作必须具备5个能力。
一是继续加大环境新闻主流渠道传播的能力。一个社会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很大程度是主流宣传阵地塑造的。在环境宣传教育中,我们的主流宣传阵地从无到有,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环保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在及时向公众发布环境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一些地区还存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不落实的现象。各地要按照中央外宣办关于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布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环保部门等新闻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环境信息,使之成为向公众解读政府环保政策措施的重要窗口。为什么是重要窗口?由于环保是公共事务,涉及千家万户。我们环保宣教工作就必然要常常与媒体打交道,必然常常被人大政协及公众质询。我们对环境突发事件以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第一时间通过主流媒体准确发布信息,并主动设置议题,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撰写文章,接受访谈,回应公众关切,引导舆论热点。要建立和完善环保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国内外环境舆情动态,提高对舆情分析研判能力。
二是充分驾驭新兴媒体为环保服务的能力。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资讯传播平台,成为各种思想言论、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对一个国家来说,核心竞争力已从收集信息的能力变为处理信息的能力。过去是谁掌握资源谁就主导社会,现已变成谁掌握并处理信息,谁就能够主导社会。环境宣教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熟悉并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建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机制。重庆、北京市在这方面已走在前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希望各地借鉴他们的做法,使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中有机互补,相得益彰。
三是联合各部门形成环境宣教大格局的能力。做好环境宣教工作,仅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是难以奏效的,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对目前已作为各级宣传部门、精神文明办、共青团、妇儿工委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要利用这一平台积极“搭车"推进;对由我们牵头协调的工作,更要加强统筹,全力协调推进。如这几年部里先后两次联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最近,又联合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和单位下发了《“十二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我们下一步还要与人大、政协、农林水等部门,与各科研院所主动联系,加强环境宣教的立体而深度的联合。希望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有关部门联动,形成富有成效的环境宣教大格局。
四是开创环保宣教新形式的能力。宣教工作,某种程度上是形式决定内容,创新决定影响。相比其他部门,我们环境宣传教育部门应走在创新前列。各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传统节点j精心策划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一方面还要考虑一些可以小题大做的以点带面的形式。环境新闻宣传、出版、文化促进等部门要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联合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等相关部门推出一批类似《河长》、《绿水》等反映环保感染力强的优秀影视片、音乐作品、图书以及环保公益广告,增强宣传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和渗透力。
五是引导公众和环保社团参与环保宣传的能力。NG0组织是公共管理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既是环境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宣教工作创新的重要体现。去年,环保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文件精神,积极引导,加强培训,建立机制、畅通渠道,为他们搭建参与公共管理和环境事务、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决策咨询的平台。
最后,谈一个保障,就是加强能力建设,为宣教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宣教工作,不是单纯的嘴皮子、笔杆子的事情,而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复杂性,融政治经济与知识技术于一体的事业。我们的一些宣教机构和宣教人员,不仅政治上落伍于大环保的要求,而且在知识技术上也不能满足新要求。目前,全国环境宣教系统仍存在机构不稳、人员不齐、资金不足的问题,省一级设有宣教处的为数不多,地市级以下环境宣教力量更是薄弱,与承担的任务很不相适应。各地环保部门要本着工作需要的原则,加强环境宣教机构建设,确保编制配足、人员配齐,工作有序运转。要高度重视宣教能力建设,在去年己为省级宣教能力建设投入6500多万元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协调发改委、财政部和部内有关司局,力争把地市级宣教能力建设纳入“十二五"环保能力建设规划。各地也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开展宣教工作必需的配套资金,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宣教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显著提升。
同志们,“十二五”是中国绿色发展的契机,也是我们环保宣传大发展的契机。伴随着道路之变、战略之变而来的是政策选择与技术选择的变化,从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到发展低碳技术、发展新能源,从推动循环经济到提倡绿色消费、改变生活方式,从改变生产方式到追求环境正义、社会公平,这一切表明中央始终都围绕着以人为本这一宗旨、这一绿色发展的灵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环保工作全局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环保靠宣教起家,也要继续靠宣教推动发展。各级领导要把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工作全局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部宣教司要加强对地方环保宣教工作检查指导。让我们上下同心协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环境保护 2011年第10期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