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龙湾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功能、加快经济城市社会转型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温州城市东部五大功能区为平台,构筑一核二轴六区产业构架,努力把龙湾建设成为温州商贸、金融、生产服务、楼宇经济、现代商住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打造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浙南闽北三产发展引领区,实现由工业强区向现代服务业强区迈进。
发挥四大优势,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大都市区位优势。龙湾是温州城市东拓的桥头堡、温州1650大都市格局核心区域、瓯江口新区中心区,是温州新型城市化主战场。温州东部五大城市功能区和瓯飞工程开发建设、温州机场扩建为龙湾提供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形成了强劲的大都市圈呼应优势。根据温州城市大都市中心功能定位,龙湾城市中心区面积扩容,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显现,城市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大都市核心地位更加突出,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立体交通优势。龙湾拥有机场、码头、铁路、高速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77省道延伸线、南台温复线、东海大道和城市轻轨的开工建设,形成对外大交通框架。机场路、瓯海大道、温州大道、滨海大道、南洋大道等对内交通主干道,形成了畅通有序的六纵六横城市道路网,构成对内半小时交通圈。对外交通高速化、对内交通快畅化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基础。
内在动力优势。龙湾块状经济发达,产业集聚明显,区内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三个省级工业园区和温州民科基地等五大特色工业基地,形成了合成革、不锈钢、药品食品机械、民用电器等十大传统优势产业。港口岸线长达61公里,滩涂围垦22万亩,近期开工建设7万多亩,为三产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后备资源02010年财政收入28.6亿,人均GDP1.2亿美元,人均收入26000元,10多万龙湾人在外创办经济实体3万多家,异地商会协会100多家;区内金融机构19家,经营网点70多个,金融存贷款余额达1000亿,民间资本在800亿以上,雄厚的经济综合实力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外源动力优势。龙湾是一个工业大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和第三产业提升期,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倒逼龙湾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实现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中央、省、市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系列政策措施,温州东部五大功能区及温州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为龙湾三产发展提供了大平台,国内外500强企业和著名大企业纷至沓来考察洽谈投资服务业,龙湾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投资热土。
发展六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做精做优现代商贸业。将现代商贸业发展作为服务业强区的战略抓手,突出重大商业设施建设,促进各商业街区错位发展,构建以城市中心区为商业中心、若干区商业副中心为补充、社区商业网络全覆盖的商贸流通体系。以城市核心区为龙头,加快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总部经济园、商务楼宇和瑶溪区级商业中心,发展以现代化高端商业商务为主导的商业功能区;加快永中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全面改造传统服务业,提升核极辐射效应功能,形成市级商业中心;依托空港经济区建设,以空港物流为纽带,打造保税物流、商务商贸、高新产业、创意文化等功能基地;依托温州滨江商务区,推进状蒲片与温州主城区商贸业布局的对接融合,加快形成具有都市气息的滨江商务区。以永梅公路改造为契机,加快城市南片三个街道主要商业街区建设,形成龙湾南片商业副中心。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民科基地商贸易配套区,构建生产性商贸服务体系,推动南片区域商贸业发展。
做大做强专业市场。按照加快建设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启动新建一批、承接一批的原则,重点集聚发展机场大道、温州大道、瓯海大道和滨海大道等温州城市主干道沿线,打造东西、南北两大市场群,重点加快温州农产品物流中心、五金装饰、汽车4S群、粮食交易中心、金融物流中心、文化商品市场(四期)等五大市场建设,改造提升温州文化商品、不锈钢、紧固件、旧机动车交易、金属等八大专业市场建设和全区18个农贸市场;启动建设水暖洁具、合成革、阅门、机床机械交易、建材家饰、五金采购中心、金属材料交易中心等八大市场,承接温州旧城改造拆建的专业市场,形成辐射浙南闽北乃至华东地区区域性市场群,打造温州专业市场集聚区。
提级扩能现代物流业。依托区域交通优势,以推进空港、港口物流业为重点,全面打造以港区物流、空港物流、公铁物流、产业物流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重点加快扩建龙湾港区物流中心,发展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功能为一体的温州主要港口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模型的空港物流;依托民科基地建设产业物流园区,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物流配套服务;加快城市干道沿线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产、生活物流配送中心,为商业业态升级提供物流支撑;大力发展煤炭、建材、五金等大宗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依托瓯江口开发建设,加快以商品混凝土加工、煤炭交易和仓储为主的灵昆流中心建设,打造状元岙港口物流承接中转平台。鼓励工业企业二、三产剥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形成规模型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控制力的第四方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和物流业务共享互联平台。
提质扩量房地产业。以加快城市中心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发高品质住宅、商业商务地产,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和楼宇经济,形成温州最具活力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区域,打造温州城市东部品质居住中心。城市中心区核心区以高品质居住小区、高档商住、公共场馆、商务楼宇开发为主,向空港经济区拓展。结合加快永中旧城改造,扩大中心区体量,成为生态宜居示范区;重点建设瑶溪温州最大的生态居住区,成为温州新的都市居住商住区;灵昆和大罗山生态区,建设一批生态型高级生态景观型住宅地产;滨江商务区开发建设高档商住楼、商务楼宇,形成温州房地产最具特色江景式滨江板块,融入温州主城区。就地改造一批、集聚整合一批、整体搬迁一批,加快推进87个域中村改造和11个大型农房集聚点建设,打造一批农村新社区,并向城市社区转型。
做大扩面金融服务业。以创建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机构,支持金融网点的拓面扩点,向功能片区、新建社区等延伸拓展,扩大金融辐射范围。加快温州银行和龙湾合作银行大楼建设,形成永宁路金融一条街,打造省级金融集聚示范区。重点改制龙湾合作银行,组建龙湾村镇银行发展,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社区银行,探索发展农村资金互助手土,鼓励大公司大集团组建融资租赁型中介机构,鼓励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担保业务,培育为三产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新兴现代金融业态体系。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加快扩大商业保险覆盖面,构建多元化保险市场经营服务体系,培育金融发展新增长点。
做大扩容总部经济。以扩大甲级写字楼总量,集聚优质商务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商务楼宇经济,努力建成优势企业集群化、优势行业集聚化、资源利用集约化、服务功能现代化的现代服务中心。重点加快城市中心区三大区块总部商务区、空港园区型总部建设,形成一批服务特色楼宇和企业总部。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和“引龙工程”,引导本土企业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把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产业链高端部分留在龙湾,全力吸引行业领先的名企、央企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打造温州经济总部的集聚区。
强化八大措施,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突出规划引领,增强三产发展集聚力。根据温州大都市总体框架及温州东部五大功能区产业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点面线结合,强化梯度集聚,衔接城市空间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功能布局,确定产业重点。完善细化相关专项规划,加快形成全区统筹协调、覆盖全面、区域联动、整体推进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构筑龙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核、二轴、六区”布局架构。
一核引领:以龙湾城市核心区为核心,以行政中心区和永中旧城为主体,拓展瑶南,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龙头,引导要素集聚,加快引进高端业态,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总部大楼等商贸设施,强化中心区极化效应,放大区域辐射功能,打造商务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娱乐、品质生活、行政办公五大中心,成为温州东部服务业集聚发展新地标。
两轴提升:一是城市生活性服务业提升轴。以瓯海大道、江滨路和机场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为城市服务业集聚发展主轴,以城市中心区的扩容和功能区拓展为重点,推进工业企业向滨海产业基地梯度转移集聚,发展商贸流通业、金融业、科教文卫体和现代居住,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成为城市服务支撑区。二是滨海生产性服务业拓展轴。以东海大道和南台温高速复线两条沿海快速通道为主轴,以民科基地、滨海工业园和空港经济区为发展腹地,向北延伸到瓯江新区,集聚发展物流、金融商务、空港服务、科技服务及滨海休闲旅游,通过快速交通联接,联动南北区域,打造空港服务业集聚区、滨海居住区和旅游度假区等特色板块,成为温州滨海生产性服务拓展轴线。
六区集聚:一是高新技术园区。依托城市西部四大产业园区,通过退二提二、退二进三,促进“生产工厂”转为“创意工厂”,转型升级为新技术、创意设计总部经济、行政办公、滨江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才智要素集聚洼地、新兴产业服务业集聚区。二是滨海产业新区。加快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生产服务区块和滨海休闲、产业人口居住为主的生活服务区块,促进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打造滨海产业新区。三是空港经济区。以打造国际机场为契机,实现机场枢纽区与海滨、永兴对接联动,以空港为核心,建设物流保税区、空港综合服务区、园区型总部区、商贸商务区、休闲创意区、市场集聚区,致力打造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辐射赣东闽北浙中南的综合性城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空港新城。四是南部综合商住区。通过加快旧村镇改造和“退二进三”,与民科基地和滨海新区融合互动,发展综合性的商贸和公共服务业。加快永强大道改造,使其成为温州最长的综合性商业街,建设沙城、天河、海域中心商业街区,形成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五是灵昆生态休闲度假区。充分利用灵昆半岛区位和生态优势,对接瓯江新区口的开发建设,建设高端生态居住、商务度假、港口服务基地、都市生态农业观光区,打造温州滨海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六是大罗山生态旅游区。依托瑶溪风景区、天柱风景区、大罗山生态园、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大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和组团式生态人居板块,打造温州东部沿海主要生态旅游区。
突出基础先行,提高三产发展承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加快飞云江三桥接线工程、77省道延伸线、江滨路、龙湾新区南片和瑶南道路工程、塘永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抓紧启动城市轻轨、沿海大道、环山公路、滨海大道、东部交通枢纽等一批重大交通建设,加快东片城市防洪工程,完善城市公交、垃圾收集、水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加速器”。
突出要素支撑,增强三产发展的保障力。一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按照“围垦一部分、清理一部分”的思路,通过海涂围垦造地、转而未供的土地清理、农村三产留地开发、城区“退二进三”和厂居分离,加快农房集聚点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挖掘土地潜力,盘活土地存量。优化用地结构,完善土地退出机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强项目筛选包装,争取省级土地指标,腾出更多土地空间,优先发展服务业。二要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健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扩大资金规模。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吸引国内外企业和在外龙湾人投资发展三产。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资资源,大力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等资本参与三产项目建设。建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大力拓展股权融资。优化,重组政府融资平台,建立区级六大投资公司,做大政府融资平台。积极推行项目代建制、BT、BOT等项目融资模式,鼓励民资参与基础设施、围垦造地、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优化社区金融环境,建立信贷风险基金,鼓励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加强银企、银项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产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三要强化才智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内育外引、借智等途径,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解决住房,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创业资金等问题,增强人才创业热情。采取人才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快服务业中高端紧缺人才引进,积极鼓励大学生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创新创业。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实践菜单式人才培训,选送服务业领域高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培训,满足三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突出项目建设,增强三产发展驱动力。以双十工程为载体,一大投入建设大平台,按照建设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今明年计划投资300多亿,着力抓实三产项目。以项目四个率为抓手,加快推进万达城市综合体、五金装饰城、科技总部大楼、金融大楼等五大楼15各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启动31个新建项目建设。建立项目数据库,筛选储备一批项目,确定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出台服务业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做好优势项目、重点产业推介项目对接等前期工作,以投资驱动项目带动,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突出招商引资,增强三产发展新动力。立足招大、选优、引强原则,以开放的视野招商引资。以五大功能区为平台,突出重点抓招商,与国内外五百强沟通对接,重点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发挥产业磁场效应。注重招商方法创新,采取委托招商、驻点招商、网络招商、以民引外、以商招商,编制项目招商目录,精心策划包装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对接和跟踪,重点抓好总部经物流、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及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突出环境再造,增强三产发展吸引力。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投资、抓发展理念,以六城联创为契机,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八大工程,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和塘河整治,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生活低碳化。实施绿满龙湾,通过拆违建绿、拆围透绿,加快城市绿地建设,重点建设10个区级综合性公园,50个小游园,打造城市绿心、城区绿片、干道绿轴、斑快绿地、沿海绿屏、城市绿道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网,加快城市管理,大力打造宜居宜商发展环境。
突出政策引导,增强三产发展导向力。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