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晋江等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我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刚才,永安市、宁化县、大田县作了表态发言,等一下道崎同志还要作具体部署,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重点强调两个方面。
一、要进一步提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在我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市的95%,常住人口占全市的84.8%,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5%以上,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发展持续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增幅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五年来,全市县域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40.1%。2010年,永安市进入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市)行列,建宁县、清流县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二是产业实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71.8%和77.2%,比2005年分别提高16.3和9.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形成了林竹、畜牧水产、果蔬、茶叶、油茶等优势特色产业,2010年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323.05亿元,占全市的85.18%。一批现代物流、旅游和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增长、市场繁荣。三是民生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县(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县域城镇就业人数新增10.0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3.4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6%,去年全市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2%和9.9%。四是城乡更加协调。县域城市规划建设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县(市)城镇化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城镇化率提高12.4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7%。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所有建制村都实现了通硬化道路,明年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十二五”期间多数县(市、区)都将有快速铁路,农村供水、供电、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差距,特别是面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立足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新形势,着眼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发展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压力也更大。一是做大总量的压力。2010年,我市县均GDP为74.65亿元,约为泉州的1/5、福州的1/3,全市县域经济实力最强的永安市GDP也未达200亿元,是全省9个经济较发达县(市)中总量最小的,全市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仅3个,不足50亿元的仍有4个。10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均值为3.19亿元,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力最弱的县还不到1亿元,要力争实现2015年所有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4亿元,压力非常大。二是加快转变的压力。2010年,我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8.1:31.2。一产比重偏高,有8个县的一产比重超过20%,其中3个县超过30%。二产结构不优,多数县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并且呈现出经济越发展,能源消耗越高的特征,2010年经济较发达县、中等发展水平县和一般发展水平县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2.01吨标煤、1.21吨标煤和1.17吨标煤,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5%,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三是保障民生的压力。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除永安、梅列外均属于国家基本财力保障县(区),除永安、梅列、三元外均为省定转移支付县,县域财政普遍比较困难。随着近年来民生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保民生的刚性支出越来越多,2010年全市县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占县域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4.33%,比2005年提高了4.72个百分点。改善民生最终要落实在投入上,如何有效保障民生投入,对各县(市)都是一个重大课题。四是协调发展的压力。从县域之间看,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2010年永安市的经济总量超过明溪、清流、宁化和建宁4个一般发展水平县的总和,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西北翼6个县的总和。从城乡发展看,农村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还要不断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有底子薄、基础差、投入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跟思想不够解放、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全民创业意识不够强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县域经济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事关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民本经济,是统筹城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不仅仅是经济的概念,也是社会的概念。可以说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就没有全市发展的跨越;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真正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一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当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一是政策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我们加快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正式颁布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近期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制定了推进“一轴两翼”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跨越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实。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市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各县(市)的生态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老区苏区等优势日益凸显,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三是开放开发的条件越来越好。近年来,各县(市)都在加强开放开发的软硬环境建设,推动发展的总体思路、突破重点进一步明确,发展环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促进合作发展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平台进一步健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央企、民企、外企落地发展,一批增总量、扩规模、促增收的新增长点加快形成,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实现大发展的态势更好。这些,都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省各县(市)都在竞相发展、争先进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逼人、任务紧迫、时不我待,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倍加努力地做好工作,不断创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业绩。
二、要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当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先行先试,努力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来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来致富百姓、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通过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进一步营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县域城市的整体形象,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组织制定了《实施意见》,这份文件是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今后五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目标任务上,分三个层面和两区,明确提出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的目标要求,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体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更高要求,体现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积极姿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从全局的把握和工作的推动上,提四点要求。
(一)敢闯敢试,走出新路。这几年,全省各地县域经济发展很快,涌现出晋江等一批先进典型,这次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我们听了他们的经验介绍,也进行了实地考察,应该说,听了看了以后,确实感到很震撼、很受启发。这其中最重要的启示还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谁在解放思想上领先,谁敢率先走出新路,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因此,学习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在思想解放上突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县域经济是个大舞台,只要我们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上,我们要有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要有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手笔,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条条框框,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真正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创造,怎么符合实际就怎么干,怎么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怎么干,切实用思想的大解放和大转变来破解发展难题,以先行先试的大气魄和大智慧来促进发展的新跨越。
第二,要结合实际,学习晋江经验。学习晋江经验关键就是要学习他们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于先行先试的精神;学习他们拼搏进取、爱拼会赢,敏于抓住机遇的胆略;学习他们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勇于走自己的发展之路的意识;学习他们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善于凝聚发展合力的做法。就是要党委政府学党委政府,部门学部门,干部学干部,企业学企业,企业家学企业家,群众学群众。作为党委、政府,要学习他们善于看清宏观大势,立足本地实际,理清思路,超前谋划,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善于造势借势乘势,创造性地用好政策,千方百计把上级的政策支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善于加强政企互动,既在企业后头推波助澜,更在企业前头因势利导,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更为企业发展助威助力,做到帮忙而不添乱,支持而不包办,成为名符其实的环境营造者、秩序维护者、发展引领者。作为职能部门,要学习他们自觉摆正位置,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对企业更多的是善意提醒、及时引导,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查”、“罚”、“停”;学习他们主动换位思考,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不简单地说不行,而是多研究怎么办才行,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作为企业和企业家,要学习他们充满创业激情,胸怀宽广,眼光独到,善于学习,既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既懂得竞争,又善于协作运作;既立足本地,又放眼全球;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顽强的适应力,在发展中永不止步、敢争一流。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全市人民群众向晋江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创业精神,学习他们从小立志创大业的决心勇气,真正让创业的精神不断传播,让创业的人才不断涌现,努力形成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立足县情,不断创新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对县情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优势、用好优势。切实把优势转化为竞争的实力、发展的成效。分析20年前的晋江,几乎没有什么现成的优势,只有“想当老板”、“睡不着觉”的晋江人,这种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地域文化,是晋江最大的优势。因此,在优势的认识上同样要打破思维定势,既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要善于从人文传统、人脉关系等方面,把潜在优势发掘出来,把各种优势整合起来。泰宁旅游产业的发展就是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泰宁大胆提出旅游兴县的思路,20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为一届打基础,在发挥自然优势的同时,不断挖掘人文底蕴,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把一个原本并不知名的山区小县,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品牌,形成了“泰宁路径”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善于找准优势、创造优势。善于做“无中生有”的文章,克服唯条件论、唯资源论,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有的地方没有资源、没有条件,但可以创造条件、创造优势,也照样可以上。尤溪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起步不算早,特别是发展纺织业,既没有基础,也没有资源,但是他们通过持之以恒抓项目带动、抓纺织产业集聚,到2010年末,全县已集聚了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0多家,纺织业产值超过40亿元,成为该县最大的支柱产业,目前尤溪已被授予“中国革基布名城”称号。永安作为老工业基地,纺织业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小,竞争力不强,10年前永安市提出建设“纺织强市”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纺织产业的发展壮大,效果同样很明显,目前,拥有纺织企业106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5家,年产值69.9亿元,已成为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制造基地和中国非织造布名城。所以说,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还是要找准优势,创造优势,关键在于选准定位,突出重点,关键在于敢闯敢试,走出新路,做到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善于创造比较优势,不断形成新的优势,切实将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县域经济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二)城乡统筹,强县富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区域而言,就是要统筹城乡,既要加快县域城市、小城镇发展,又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就目标而言,就是要强县富民,既要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又要真正让老百姓致富奔小康,过上更加殷实的幸福生活。
一要加快县域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在规划上,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的理念,真正把县城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做到高起点、大手笔,既凸显县域文化和特色,又体现适度的超前。这方面,泰宁的县城规划建设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在建设上,要注重拓展提升,按照所在城市的建设标准,统筹考虑产业支撑、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新区开发档次,提高旧城改造水平,努力把每个县城都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小城镇是连接县城和乡村的纽带,就全市而言,重点要抓好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15个市级中心乡镇规划建设,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发挥其先行示范作用。各县(市)要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乡镇,建立健全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建房或购房的常态化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引导中小企业向城镇及城镇周边集中的工作机制,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和壮大。
二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各县(市)要进一步完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促进财政支出、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要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抓好统筹规划和协同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路网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抓好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健全提升农村市场设施和流通体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旧村改造,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开展绿色村镇创建,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沿线及重点路段、重要节点的立面改造和连片连线整治,促进农村家园美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使全市乡村面貌都有明显改善。
三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这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强县富民的根本体现。要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城镇居民就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要积极促进创业,切实在创业氛围、创业政策、创业服务、创业保障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提高城乡居民的创业成功率,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农保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学、就医、出行、学前教育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注重特色,增创优势。县域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有特色才能不断增创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形成新的竞争力。
一是产业要注重特色。泉州县域经济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他们每个县(市)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优势产业,比如晋江的纺织服装、制鞋业,石狮的服装和专业市场、港口物流,南安的石材陶瓷、水暖厨卫,惠安的石雕石材、建筑装饰,安溪的茶、信息技术,永春的精致农业、生物医药,德化的陶瓷产业。反观我市的县域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但实力还不够强,优势并不明显。因此,要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要立足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因地制宜,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比如清流依托萤石矿资源发展氟化工产业,宁化依托钨矿资源发展钨矿精深加工产业,明溪、建宁、泰宁等依托药用植物基地发展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永安依托老工业基地发展汽车及机械产业,沙县依托传统文化发展小吃产业等等,都是立足县域实情、发挥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范例。各县(市)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特色产业龙头的培育壮大,加快产业链的延伸、补齐,努力把特色产业做成优势产业,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依靠科技打造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改造提升现有产业,而且可以迅速培育新兴产业。比如,建宁的铙山纸业,地处偏僻的山区县,各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但他们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持之以恒地抓新产品开发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档薄型包装纸生产企业,“山窝窝”里照样飞出了“金凤凰”。再比如,将乐县凭借先进的轻合金技术,致力打造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前景看好。因此,各县(市)都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积极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尽快打造出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形成一批特色优势品牌。要依托园区集聚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有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批工业集中区分布在各县(市、区),这些都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平台。比如,我们依托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项目,构建总面积20平方公里的三明永安汽车城,目前已吸引了相当数量的配套企业,产业的集聚态势非常明显。各县(市)在推进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产业的规划,致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吸引配套产业、关联企业聚集,真正使园区成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的聚集地。
二是运作要注重特色。就是要在招商引资、“三资”运作、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等领域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大田县利用毗邻泉州的区位条件,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短短几年就引进21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清流、将乐、建宁等县把经营城市作为重点,在财力有限的状况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多渠道筹措城市开发建设资金,仅几年时间城市规划建设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既搞活了县城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又方便了百姓生活;沙县成立“项目110”联动中心,确定20多个部门为联动单位,开通项目服务热线,为项目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这些都充分说明,在运作上就是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固守老思路老办法,而是要敢于先行先试,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什么机制有效就用什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攻坚突破的能力水平。
三是服务要注重特色。客观地讲,尽管目前我市各县(市)的交通等基础条件都在不断改善,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吸引客商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靠优质的服务,靠高效率的服务,靠人性化的服务,靠有特色、有品牌的服务。这几年,晋江通过9轮改革,政府审批事项削减合并400多项,平均审批时限缩短70%以上,“五大战役”实施后,项目报批提速近70%,万达广场项目,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审批事项,仅1天就全部办结。所以说,在优化服务方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提高效率方面,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我们各县(市、区)都要在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想办法,在治庸治懒治散方面出实招、动真格。别的地方已经做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别的地方没有做到的,我们要不断去探索突破,真正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行政服务模式,让所有来投资的客商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服务,都能安心舒心地在这里投资发展、安居乐业。同时,各县(市)还要更多地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金融保险、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会计法律和会展中介等配套服务行业,让企业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这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服务水平和投资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
(四)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现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措施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领导,分类指导。各级各部门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要加强领导,经常性地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落实;又要分类指导,根据县域不同情况,加强对县域内产业发展、政策对接、科技创新、人才支撑、规划建设、项目策划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既要简政放权,按照“能减就减,能放都放”的原则,凡是可以下放给县(市、区)的管理权限都要全部下放;又要主动服务,凡是事关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政策、项目、资金争取等工作,需要市直部门支持的,都要及时有效地给予支持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完善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进一步调动各县(市、区)抓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要研究政策,落实政策。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