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快“文化崛起”打造“灵秀泰宁” 肖绍平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1-6-9 10:36
标题:
加快“文化崛起”打造“灵秀泰宁” 肖绍平
文化是一个区域性格特征的外在自然表露,是历史积淀的精神洗礼在新时代的折射。
对于一个旅游目的而言,文化是灵魂;对于正在高速成长的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来说,文化是一种向上的时代风貌,是驾驭发展的丰满羽翼,是凝聚人心的纯洁家园,是留住游客的心灵鸡汤。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泰宁世遗地人民群众和受众游客幸福指数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一、世界级的品牌需要“文化崛起”作为支撑
作为一个原本是“山区、老区、库区、农区”的县域,泰宁曾经面临“行政边缘、区位边缘、市场边缘、交通边缘”等发展旅游产业先天不足条件,一度在“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县域发展困境中徘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泰宁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扬优成势,经营山水,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乃至生命产业”,引领县域经济走上适合泰宁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接力运作,泰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到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等2块世界级、16块国家级旅游品牌,并创造了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五个县域旅游发展典型——“泰宁路径”。
随着一块块品牌的申创成功和持续不懈的推广营销,泰宁旅游人气越来越旺,世界级品牌效应凸显。2008—2010年,泰宁连续三年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年均增幅超过30%。今年以来,泰宁各主景区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动车轨道”,月均增幅接近50%,寨下大峡谷等主景区接待量增长超过100%,境外游客增长120%,预计今年泰宁游客接待总量将突破300万人次。
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泰宁文化旅游的业态开发、旅游文化消费尚在起步探索、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具有“汉唐古城、两宋名城、明清大邑”之称——核心面积接近2平方公里的泰宁古城综合开发还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三明市第一台商业性旅游原创歌舞剧——《梦回泰宁》上座率尚低于预期;“海西丽江”——“夜色泰宁”的配套项目建设仍在不断完善中;海西对台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泰宁“慈航文化园”正在打造中;叫座又叫好的泰宁梅林戏、傩舞、灯舞,还未转化为常态化的文化旅游产品,泰宁厚重的文化底蕴转化为产业经济任重道远。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面对拥有全省独一无二的世界级“双冠”品牌,泰宁紧紧抓住机遇,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出创建海峡旅游(三明泰宁)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国旅游主导型县域经济样板区、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国际安养休闲小城”。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崛起”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泰宁必须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建设,塑造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使旅游与文化相融共生,形成文化旅游共生体与产业联合体,不断提升泰宁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崛起”的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泰宁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拥有旅游品牌、文化底蕴和后发区域等方面的优势,尽快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
1、旅游品牌优势。泰宁旅游资源丰富,县域境内尽揽丹山、碧水、奇峡等灵秀自然景观,且积淀了悠远厚重的人文底蕴,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类别构成上,人文旅游资源占43%,自然旅游资源占57%),上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就有620个,其中优良级66个,类型丰富,便于组织旅游产品。而且,泰宁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中国优秀旅游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名目众多旅游品牌,几乎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部委颁发的各类品牌,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基础。
2、文化底蕴优势。一是丹霞岩穴文化。泰宁人因丹霞岩穴而兴,早在3000年前就奇巧地利用岩穴,进而形成全国罕见的岩穴建筑、岩穴理学、岩穴寺庙、岩穴寇变、岩棺崖葬等“岩穴文化群落”奇观。最负盛名的甘露寺乃是日本世界文化遗产——奈良东大佛殿的“模版”,宋明理学推向高峰的朱熹就曾在丹霞岩里广教莘莘学子,泰宁南宋状元邹应龙、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就是在状元岩、李家岩苦读中举。二是科举文化。泰宁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荟萃,虽地处东南却有孔子故里遗风。据考证,福建第一个状元出自北宋的泰宁,武夷山“大红袍”之说其实也源自泰宁南宋状元,泰宁在两宋期间出现的“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历史上101位进士的成绩单更是令许多旅游目的地难以望其项背。三是红色文化。泰宁原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红军曾三进三出解放泰宁,朱德、周恩来等都在泰宁指挥作战。 在泰宁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记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3600多位英烈的鲜血为泰宁留下的许多宝贵的历史遗迹、传奇故事,红军街已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区。四是民俗文化。泰宁地方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梅林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青桥灯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桥大源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傩舞、赤膊灯分别被列入第一批、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宁民俗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五是海峡文化。泰宁已形成对台旅游独特的“两水”(泰宁大金湖——台湾日月潭)、“两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两会”(泰宁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台湾邹氏宗亲会)、“一菩萨”(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菩萨)的独特优势,有效提升了泰宁在海峡旅游中的地位。
3、旅游发展基础优势。泰宁已经成为三明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福建省继武夷山、厦门之后的重要旅游增长极,“海峡旅游”的主要支撑。高速增长的旅游流量为泰宁奠定了文化旅游产品消费的基础,正在开展的文化业态开发为泰宁的探索积累了基本经验。尤其省上正在构建的以泰宁、武夷山为核心的“大武夷旅游圈”为增强了泰宁的后发优势,泰宁正在实施的海峡旅游(三明泰宁)产业园、海西(泰宁)文化产业园,必将迸发灿烂的火花。
三、文化竞争力取决于瓶颈突破
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泰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是当前推进泰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激活元素,精心打造特色产品。在发展中切实把握文化脉络,充分激活独特的“丹霞岩穴个性、明清古镇特性、民俗演绎原真性”等地域元素,在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叫座、永定《土楼神韵》叫好的基础上,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独特化、多元化开发,以文化显个性、以文化立品牌、以文化拓市场。例如,泰宁的实景演绎一定要回避“印象系列”,在丹霞岩穴中进行演出和观看,创造全国独一的岩穴音乐厅。更重要的是,泰宁应当弥补福建省的纯真文化业态的不足,在2平方公里的古镇中深度拓展私家博物馆、茶吧、咖啡吧、书吧、发呆吧、个性吧等小资商铺,全面打通古街、古巷环线,依托昼锦门、尚书第、九举巷、世德堂、青铜群雕等古迹节点,在历史街区融入情景化、生活化的演艺,使每位游客在“活的”文化业态中梦回泰宁,追求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的空灵。
2、资源整合,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要寓泰宁文化元素于产业发展之中,用产业化思路开拓文化旅游产品。鼓励古城演艺公司、梅林戏剧团等现有企业自我扩张,创建自主品牌;组建泰宁文化传媒集团,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创作、制作、研发、加工、市场推广等基地,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摄影展、艺术采风创作、影视拍摄和写生写意基地。提升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水平,持续打造户外锦标赛、大金湖国际帐篷节等项目,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三明市乃至福建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园区,发挥“聚集”效应,形成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跨度的发展格局。
3、项目带动,增强 “文化泰宁”的生命力。以项目化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凸显文化泰宁的生命力、竞争力、传承力,着力实现以下三点:重大项目带动更加有力,列入省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规模扩大;项目构成更趋合理,促进传统观光项目向休闲度假综合型项目转变;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发展活力。努力打造创意泰宁艺术家部落、泰宁“红色经典”主题旅游开发、海峡风情园、丹霞世遗文化项目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并在政策导向、市场准入、融资信贷、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下大力气把泰宁打造成海峡文化旅游度假的名景、中国文化旅游度假的胜地、世界文化旅游度假的亮点。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