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高考结束后,福建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及各学科命题组,了解我省全部自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命题思路,以飨读者。
据介绍,今年试卷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于理解、设问明确无歧义”、“入题容易,答题有门”。为了让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同时兼顾了平稳与求新。
语文 追求多样均衡 体现积极导向
1.整体追求多样均衡。试卷选用的素材充分考虑了时间分布和文章体裁的多样均衡。文言文阅读题,一改连考多年的人物传记,选用的是一篇规范的游记,一方面避免考题连续多年选材的单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卷文体的横向多样均衡。试卷的题设和答案充分考虑了考试范围和能力层次的多样均衡。阅读题,包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歌文本、文化经典文本、论说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题设既有细部的理解与分析,又有整体的归纳与综合;既有思想情感的体会,又有表达技巧的把握。答案既有合理的限制性,又有适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多处写明“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亦可”、“答对其中几点即可”。
2.局部体现积极导向。试卷选材均有正面的导向意义。如论说类文本选材是张曙光的《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涉及近年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强调理想对利益的超越,现实针对性较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引领作用。2004年以来,我省高考写作一直允许“文体自选”,本意是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扩大写作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事实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淡化乃至虚化文体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写不好最基础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的越来越多,非驴非马四不像的文章比比皆是。鉴于这一现实问题,今年写作对文体提出了明确的限定,引导作文教学回归根本。
数学 四个立足 四个关注
1.立足平稳,关注公平
“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度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并对我省以往命题中逐渐形成的命题风格进行合理传承,着力规避试题的模式化,着力求新试题设计,并期望借此体现命题对高考公平性的关注。
2.立足素养,关注交汇
命题合理地依托知识的平和交汇,在基本保证考试内容抽样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时,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数学素养。命题对考生必备的数学素养的关注,还体现在对高中数学主体知识考查的高度重视。文、理科卷中,主体知识的占分比例分别约为76%、70%。
3.立足本质,关注应用
命题充分注意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立足数学的学科本质,以本质的数学和数学的本质为依托,着力考查考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两个方面的能力。
4.立足选拔,关注潜能
命题以创新型试题和探究性试题为载体,强调高考对考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力图使试卷的选拔功能得以全面体现。如,文12给出了“类”的概念、文16给出了“乐观系数”的概念、理15给出了保持一种线性关系的映射,要求通过学习和理解概念,进而解决相关问题。
英语 体现基本理念 强化能力立意
命题奉行公平公正、科学选材、稳中求新、甄别功能的原则,在考查“三基”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材料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语言地道,涉及守法、读书、健身、关爱等话题,如清华百年校庆(第23题)、新科技成果(第27题)、援助日本(第32题)、英国皇家婚礼(第33题)和核污染(第34题)等,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在设题方面适度体现创新性,适度体现探究性,强化能力立意。试卷的阅读量、思维量、答题量适当,难易度适中,基本上以中档题和基础题为主,没有偏题和怪题。试卷总体难度预估为0.55。
政治 坚持能力立意 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色
1.坚持能力立意,重视过程与方法考查
在考查考生对所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份试题中,必修模块考试内容涵盖四个模块大部分单元,涉及43个知识点,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同时,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过程。
2.反映时代特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紧密联系当前重大时政热点,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创新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3.贴近社会生活,体现本省区域特色
试题在取材上有所拓展,增加了人文科学、图表等素材,更加贴近社会生活。针对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实际,本次命题仍然继承了上年命题的特点,注意选取本省具有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积极反映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例如,第25题以福州的三坊七巷为情景,要求考生善于获取和解读三坊七巷这一福州城市名片的信息,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 基于模块 能力拓展 史论结合
1.基于模块,学科特点强
试题考查内容基于模块,突出主干知识。全卷在强调新课标、新理念的同时,重视对历史基本脉络的考查,凸显历史学科的特点。如Ⅰ卷中涉及水利的坎儿井、林则徐等有关模块的主干知识;Ⅱ卷第38题紧扣秦帝国、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中国政治沿革的主线。
2.能力拓展,命题立意高
试卷搭建了基于模块之上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点、线、面之间的切合平台,强调能力立意,要求考生打破定向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力层次已从“是什么”上升至“为什么”。如第15题以重农抑商政策为题材,在考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和升华;第38题时间跨度大、内容综合强,是试卷能力的提升部分;第41题A、B、C三题命题立意高,注重知识迁移。
3.史论结合,“三维”导向新
充分发挥考生的主体性,培养考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试题重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特别是第38题,全题四问上下贯通,史论结合,不回避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热点,保证了试题的学科性、学术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体现了高中新课程“三维”目标对历史教学改革的导向。
地理 回归基础 突出主干 联系乡土 渗透热点
1.试卷的题型、结构、题量与分值与2010年大体一致,难度适中。试卷预估难度值介于0.55到0.60之间,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
2.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语言,考查考生读图、用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地理试卷共有8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试题注重图表的信息承载,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回避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球运动、气候、工业、城市、海洋表层温度、水资源利用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突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以及必修3个模块的有机融合,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
4.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地理试题设计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5.地理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将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融入、渗透到高考试题中。试题涉及农民工、公共住房、“三农”、水资源利用等社会热点问题。同时,有机联系乡土地理,体现福建特色。如福建多丘陵山地、多冰雹、重要的柑橘产地等。
生物 突出能力、重视实验、关注健康
1.突出主干,贴近新课程
试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的成分和结构、细胞代谢、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减数分裂、遗传基本定律和基因工程等主干知识。关注考生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科学素养的积累和养成,注重考查考生对课程目标达成的程度,以引导中学生物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试题的叙述和设问方式力求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无偏题、怪题。
2.注重能力,凸显实验
试题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项能力。在各项能力考查中,理解能力的考查占重要地位,同时凸显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1题、第3题侧重考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第4、5、27题侧重考查抽象思维能力;第32题侧重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3.联系实际,关注健康
试题关注现代生物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生产活动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力求体现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试题涉及玉米、花生光合作用,核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及白细胞介素抑制细胞凋亡,结球甘蓝的遗传,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等优生技术,具有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
化学:重基础考能力 平稳与求新统一
1.凸显基础性,重视科学素养考查
试题重视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与简单应用能力。非选择题着重考查综合应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化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真实情景,注重问题解决
试题设计力求再现真实情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让考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运用已学化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1题引用为潜艇设计的新型锂水电池为试题情景,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反应原理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Ⅱ卷试题以真实的问题解决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相关问题,问题链的设置层层递进,设置了较好的区分度。
3.体现能力立意,平稳与求新统一
试题设计力求保持平稳、提高质量,体现能力立意,平稳与求新统一。试题的考查内容范围和考查要求注重保持平稳,在题型设计上努力创新,力求做到试题结构常中有变、推陈出新,平中见奇、稳中蕴新。在非选择题的命制上,力图突破按知识块命题的模式,第24题、25题、30题、31题都分别以一个综合性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把综合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分别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运用已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物理 考主干知识 考实验过程 考能力层次
试卷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31个Ⅱ级要求的考点,考查了28个,占90.32%;在《考试说明》所列的108个考点(不含实验)中,考查了70个,占64.81%。全卷易、中、难试题比例恰当,试卷难易适中。
1.注重考查能力。在试题设置方面,坚持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各种能力;通过对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分析与判断,进行理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压轴题,合理依托知识的交汇,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能有效甄别高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考生。
2.突出实验过程。第19(2)题是通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一学生分组实验,考查了多用电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判断,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实验难度,改变往年实验题得分率低的状况。
3.凸显理论联系实际。试题体现了物理知识在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13题以我国月球探测为背景,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关注试题的区分度。试题针对各种层次考生进行设计,既有容易题,也有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力求使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考生都得到有效甄别。如,20题、21题、22题三道计算题的难度设置,按易中难分布,且每道题还设置了渐进式的设问,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较好提高了试题测试的区分度。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