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西宁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学习之城的发展新定位、新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凝聚、管理、维稳的重要功能。
组织网络化。 构建开放动态的组织网络,实现区域内组织工作全覆盖。一是探索建立街道“大工委”工作机制。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限制,在“大工委”委员配备上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和辖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驻区机关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兼职委员组成,共同讨论、决定事关辖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二是优化社区组织结构。着眼于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创新灵活务实的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推行“社区建总支(党委)、楼群建支部”的做法,形成由“社区党总支(委)、社区居委会———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的“三位一体”社区建设网络,实现党组织的动态延伸、全面覆盖。三是扩大组织体系。着力推进社区妇女组织、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治安联防组织、医疗卫生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文艺组织、物业管理组织、楼长、单元长等配套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在今年的社区换届工作中,按照“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思路,做到了社区团组织换届与“两委”换届时间、安排部署、舆论宣传、后备人选“四个同步”,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带群团建设的工作基础。
管理网格化。 以“组织单元最小化、服务管理最优化”为目标,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一是科学划分网格。依据社区实际情况,以楼院、楼宇、物业小区、路段为单位划分网格,逐步实现社区管理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工协作”的方式转变。二是“网格”内共驻共建。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的意见》,通过采取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双方支部成员交叉任职等措施,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三是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实现了党员服务辖区群众的常态化。
活动主题化。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社区活动载体,带动区域内各类组织、群体积极参与区域党建,推进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一是在机关事业单位,紧紧围绕“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在社区单位,开展“立足岗位做奉献”、“服务群众促和谐”、“亮牌示范促发展”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就业、社保、住房等关乎民生的突出问题。三是在城市社区全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党员志愿者服务带动社会志愿者服务,以党员进社区“服务日”带动群众志愿者“活动日”。
服务一体化。 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将工作重心下沉、服务关口前移,实现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一是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开放式综合服务站。二是不断加强社区服务站点建设。三是开放社区党员服务中心。
工作品牌化。 以城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党建工作先进区、“五个好”先进街道、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各街道、社区结合区域特点、辖区单位行业资源优势、居民需求等实际,积极开展“一街一品”、“一区一品”创建活动,打造出了一批“服务型”、“文化型”、“民族团结型”等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街道、社区党建文化品牌。
保障标准化。 一是加强以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现有人管事。结合今年社区换届工作,选好配强社区领导班子。通过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兼任党组织副书记,公开招聘、招考342名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工作,使社区工作人员由原来的每个社区平均14人,增加为西宁市一类社区20—25人,二类社区15—20人。同时,注重把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开展市、区、街道三级轮训,确保每年对社区干部培训面达100%。二是加强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有室议事。借助“星光计划”、建立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基本建成了社区五室三站一栏(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会议室、阅览室、党员服务站、远程教育站、医疗服务站、宣传公示栏),社区工作用房平均面积达到156平方米。同时,各区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驻辖区单位支持、街道社区自筹等措施,积极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三是健全社区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实现有钱办事。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社区党建经费保障体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社区居委会成员进行年终考核,分类实行绩效奖励。四是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实现“有章理事”。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人随事进”的工作思路,在市级层面,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责的意见》、《关于开展社区居委会成员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制度性文件,形成了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管理考评办法。各社区还普遍形成了居民公约,创新了“党员会客厅”、“议事角”、“民主议政日”等工作载体,进一步落实了居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纵横栏目党建研究专栏2011年05月23日 来源:《青海日报》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