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文化则是祖国和衍播于全球的中国客家民系的脊梁和灵魂。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为闽、粤、赣边今天的客家民系。
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外在规范性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的产物,任何一个民系或民族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也是如此。
闽粤赣三省交接的三角地带,社会经济落后,中原汉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迁来,在迁徙过程中,又吸收了当时途中的一些先进文化,他们到达闽、粤、赣边后,凭借其人数和经济、文化的优势,在与杂居的土著和少数民族斗争、融合中占了主导地位。在同化过程中吸收了原住民经济文化特点,形成了客家文化。
一
所谓文化意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深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尤其客家人用文化的力量去塑造人类,培养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具有坚强性格,为客家人的生存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客家人文化意识内涵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近代客家人在追求事业上不断进取走向成功的重要历史原因。
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即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是“四重”、四薄”。第一“重名节,薄功利”。客家人视个人名节比钱财更为重要。对个人的不仁不义,对祖先、父母的不敬不孝,对夫妻之间的不忠不节,对国家民族的背叛,以及男盗女娼,懒惰、赌博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损人格和气节的。客家人常言:“人带面目树带皮”,“莫做亏心事,莫贪不义财”,“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第二“重孝悌,薄强权”。迁徙的苦难,出洋的冒险,使客家人强烈企盼和衷共济、平等友爱,客家人强烈愤慨的是为富不仁、待人不平等的恶习。这一价值观跟客家人的历史处境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第三“重仗义,薄小人”。客家人把重义气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并把它作为判别朋友或“小人”的价值标准。流落他乡谋生,为求生存立足,客家人重义气视为社交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客家人把一切损人利己、欺诈蒙骗、陷害、背信弃义的行为看作是“小人”之举。客家人常言:“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亲君子,远小人”。第四“重文教,薄无知”。客家人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尤其是近代,客家人所在地区人口膨胀,山多田少,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人们为了摆脱贫困,大量往外地和海外谋生,文化知识成为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
二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人具有的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深厚的“乡土情结”是客家传统文化特征。不少客家人,远离乡土数十载,尽管儿时生活是多么贫困,但对故土的思念又是那样甜蜜。乡土情结,灌注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客家文化之中。客家人一次又一次的辗转迁徙是被迫的,被迫离开家乡,失去家乡故土的人,他们更觉得家乡故土的可爱,更加珍惜乡土情谊,在客家传统文化中,反映乡土情调的民间传统文化莫过于客家山歌。在异乡或海外的游子,当听到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客家山歌时便顿生思乡怀乡之情,在中国民歌中独树一帜。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也是东方诗歌大园里出类拔萃的诗。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区民间文学的瑰宝。它直接从人民群众中产生,他的心情是抒写客家人的生产与生活,欢乐与忧愁,情深意长,质朴优美的风格,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广泛而持久地在客家人聚居地流传,魅力常在,青春永葆,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外,具有客家乡土气息的民间雕刻、绘画、民间工艺品和风味小吃以及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民间谚语等,都浸染着深厚的乡土情谊。
客家人崇文重教蔚然成风,其祖先先以官宦、士族人家居多,客家人注重文化传承,重教育,崇尚文化的传统代代相传。客家有这样一种族规:凡中了举,便能在自己家族的祠堂前竖起一对高高的石笔(又叫楣杆)。时至今日,在客家家居地仍可以看到那些历经沧桑、蔚为壮观的石笔林。当年,这条族规在激励客家子弟发奋读书以振兴家道、彰扬族望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客家人重视办学,把办私塾当成一件大事,规定从租偿地中专门拨出一笔稻谷支付私塾先生教书的薪金。视教师为高贵的职业,在家读书的客家青少年都很刻苦用功,有一种紧迫感。海外经商有成的客家人对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满腔热忱,慷慨解囊,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自唐代以来的客家文人名家辈出,张九龄、杨万里、文天祥、宋湘、黄遵宪、丘逢甲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这与客家的重教传统是分不开的。
三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颠沛流离、辛酸苦难的历史,也是一部披荆斩棘、自强不息、可歌可泣的历史。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客家人文化的又一特征是大胆开拓、奋斗不息的精神和品格。不甘沉沦、不安于现状、敢为天下先,敢于闯荡世界的气质是客家人特有的精神风范。自1840年雅片战争之后一百多年,客家人大规模地离开大陆乡土,迁徙南洋各地。20世纪以来,众多客家人又从南洋向澳洲、非洲、欧洲迁移,不畏路途遥远。客家先民大多因异族入侵,故国沦陷被迫逃离故土,漂泊迁徙他乡,流落他乡的悲惨生涯,引发了客家人强烈的爱国思乡情感,他们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刻骨铭心。
一代一代的客家人传承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古代如文天祥等众多客家爱国志士名垂青史。近代如丘逢甲的抗日保台,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谢晋元面对日寇坚贞不屈,朱德、叶挺、叶剑英等为创建新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都在史册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客家人浓重的家国观念还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客家人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环境里,血缘、宗法及其伦理成为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纽带,具体表现为血亲之情、乡土之情、民族之情、国家之情的融汇交织。海外客家人有一句口头语:“叶落归根,勿忘自己的胞衣迹”。客家侨胞有了钱不挥霍,不摆阔,争相为家乡公益事业出力,或办学校、建医院、或修桥铺路、投资办厂。来到任何一处客家人的聚居地,都能感受到客家侨胞对家国的挚诚之情。
传承客家文化,我认为要同正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有机相结合,客家文化要为贯彻《若干意见》服务,《若干意见》是全国的大事,是福建的大事,是海峡西岸20个市的大事。加强和实现两岸合作,推动两岸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要发挥客家人文的纽带影响作用。福建省在海峡两岸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等方面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这“五缘”的核心是血缘相亲。
据最新资料,现台湾约有600万客家人。台湾客家人很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祖籍在福建或上祖在福建。我们要利用台湾客家人与祖籍地人民血脉相连、关系密切这个特点,发挥客家文化的作用,加强发挥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是闽西南土楼,客家土楼被台湾人当作客家人的根。保护和建设客家文化是《若干意见》的要求,客家文化和景区已经被国家列入两岸经济区自然和文化优势的整体。我们要加大宣传传承客家文化的力度,用好《若干意见》的优惠政策,推动加快福建经济建设的步伐。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